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随后,徐世桢对着所有围观的高丽人放声大喊:
“你们中有勇力者,犯不着为了那点替代役钱卖命!”
“我们新军不在乎你的出身!不管你以前是奴隶还是两班,在新军中一律平等,立下战功你们就升迁,违反军法有可能连坐家人!”
“你们顶替别人的名字,到时候两年期满,还要让那人来替你们当官”
徐世桢瞥了依旧一脸平静的土雨,悠悠的说道:
“当上小队正军饷翻一倍,一月一石粮,到时候你们就有钱养个婆娘,生个娃子继承香火了。”
他终于在土雨脸上看到了期盼的神色。
没错,就是这样,这个年纪的老兵,居无定所犹如浮萍,内心深处其实是惶恐的,但若是有一个家,或者仅仅是有一个成家的希望,他们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并且愿意为了这个希望拼尽全力。
徐世桢满意的笑了。
高丽新军的粮饷由高丽王国出,但发饷的人却是齐省军官。
高丽新军会忠于谁,不言而喻。
……
三哥亲启:
高丽新军的征兵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我估计再过一到两个月,新军兵额就能基本到齐。
现在,部分到位的兵士已经开始训练。
您说的对,征兵期间,我发现只要给底层高丽人提供上升渠道,然后再给出比以前更高的利益,他们就会忘记之前战争的仇恨,与我们站在一起。
但是,我们这样的行动似乎并不受高丽官方的欢迎,他们不愿意足额为新军提供饷粮,运到军营来的米粮中掺杂着很多发霉的粮食和麸子。
还有,高丽人对奇兵旅大规模招募奴婢,提高奴婢兵的地位似有不满,以前中人和高丽官军为主的正兵旅经常与我们奇兵旅发生纠纷,前几天还发生了一次冲突,正兵旅那边死了一个人。
我去正兵旅那边看过了,有件事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把这事汇报给您:正兵旅那边,替代役兵额也有不少。
几个连队目前都有2成左右是被雇来替别人服役的,还有一些私奴婢替他的主人来当兵的。
有鉴于此,我想请求三哥,能不能给高丽国王施压一些压力,一方面要求他足额为新军提供兵粮军饷,另一方面,我希望能提高正兵旅中的奴婢和替代役士兵的地位,让他们能更好的训练、作战。
弟世桢敬上
“世桢的工作进展挺顺利啊。”
徐世杨笑着挥手,示意赵琳把徐世桢写给他的私信收起来。
文月略有些不满的说道:“私信谈的全是工作,你们兄弟已经生分到这种地步了吗”
“男人吗,谈工作是好事,我的兄弟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我能帮自然会去帮他们,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我也不会插手,这是信任。”
“你希望你的兄弟们有自己的事业”
“为什么你会觉得我不希望”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你的想法似乎跟史书上那些人不太一样。”
“哪些史书上的人啊”
“当我没说。”
“呵呵。”
徐世杨坏笑着走到文月面前,把耳朵贴在她微微鼓起的小腹上,一脸幸福的听了半天:
“也就是你敢跟我说这些话,现在连赵琳都不敢这么说我了。”
“嘁,我只是懒得说而已。”赵琳把徐世桢的信收好,自觉的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提起鹅毛硬笔沾好墨水问道:“怎么回信”
第406章 徐世杨的野心
针对完颜银术可小政权的军事行动计划早在高丽臣服之前就已经开始制定了。
到现在,这个计划已经基本定型:齐军将出动2万野战兵和海军,加上同样数量的辅兵以及全部高丽野战军和民工,总计8万人上下,彻底消灭盘踞在凤凰城一带的完颜银术可。
根据女真逃人提供的情报,此时完颜银术可大概有5千左右的女真手下,同样数目的汉人、渤海、契丹丁口,以及占领高丽两道后数量不明的高丽丁口。
齐高联军将具备兵力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取胜的机会很大。
只是,制定计划的时候,参谋部有人提出保留完颜银术可政权,原因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完颜银术可是女真叛徒,与辽阳方面不共戴天,他的存在至少能牵制几千到一万女真甲兵。
因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完颜银术可像高丽国王一样降顺,那么保留他比耗费兵力和物资消灭他对都督府更有利。
事确实是这么个事,但一方面,银术可虽然叛离女真,却也没有对齐投降的想法,连一个使者都没派过来。
另一方面,徐世杨个人不希望辽东未来有一个不属于华夏的政权存在,哪怕这是个听话的仆从国。
熟悉另一个位面历史的徐世杨对发源自辽东的野人政权警惕性很高,他可不想做李成梁养虎为患。
因此针对完颜银术可小政权的战争计划最终还是定型了。
按照计划,战争将在四个月以后,齐高两军最好全部准备后爆发。
……
此时的东方,各国间的局势是这样的:
西域方向,帕尔斯人在一场决定性的会战中战胜了党项和高昌联军,就在高丽国王向徐世杨投降的那个月,高昌灭亡。
党项军、高昌残军以及其他西域佛**队不得不退往回鹘,尝试重建对帕尔斯人的防线,在战争中同样损失惨重的帕尔斯倒也暂时满足于刚刚获得的战果,没有继续乘胜追击,双方似乎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
齐军参谋部是从跟着王启年一起到齐省来贸易的回鹘商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参谋部分析,这证明帕尔斯是个国力很强盛的国家——在长达几十年的高昌战争中,帕尔斯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其实与党项人差不多,双方基本互有胜负。
但每次战争,党项人即使胜利了,高昌也没法向西扩张,但只要失败一次,对帕尔斯防御线就会向东推移一点,直到今年高昌撑不住彻底崩溃为止。
估计用不了几年,战争在回鹘各部的领土上爆发,情况还是会差不多。
这是国力优势,党项人对此没有什么好办法,而高昌残余势力和回鹘各部现在开始希望引进外部势力帮助自己抵挡帕尔斯人。
比如吐蕃,高昌回鹘皆信佛,与吐蕃关系较为密切,请到吐蕃军支援的可能性很高。
另一个可能的援助是蒙兀人的古尔汗札木合。
他刚刚在战争中摧毁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现在已经开始尝试统一蒙兀各部。
根据王启年的说法,札木合之所以能战胜他的竞争对手漠东蒙兀,有两个重要助力:一是山陕汉军世侯为他提供了大量步兵和辅兵,另外一个是他能通过王启年从齐省获得大量食盐。
漠东蒙兀是被金军赶出来的,他们早已失去了食盐来源,而札木合可以用齐省盐来拉拢漠东蒙兀的小部落,这让他在最终决战之前,就拥有了绝对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他的竞争对手在战场上表
第408章 幸福很简单
隆道三年五月初五。
日照王家9村,今天有喜事。
村东头的一户姓李的老乡亲,上个月凑了笔钱,给家里的大小子买了一房媳妇。
媳妇是高丽人,不过能听得懂汉话,看起来也很老实本分。
买下来前,村里的几个老婆婆去看了,都断定是能生养的好婆娘。
于是老李的儿子欢天喜地的交了7500斤粮票,从县衙户吏那里把人领回了家。
现在这年头不比往年,大家家里都有点粮票和存粮,但一次性拿出7500斤,这负担还是蛮沉重的。
不过王家9村的村长李达是个有本事的,他的弟弟李逵在大都督府当亲兵(老百姓通常分不清大都督府卫队和徐世杨中军卫队的区别),他本人也多次参加过修渠灭蝗之类的劳役,算是见多识广。
于是,由村长出面担保,从农业银行日照县分行那边给老李家贷了4000斤,先把买媳妇的钱凑齐。
按照银行与村长签订的协议,年息一成五,连本带息每年给银行1600斤,4年还完。
对于老齐人,这是沉重的负担,但也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现在,大部分齐省农户都是耕种着大约50亩土地,其中二十亩左右是熟地,另外三十亩上下是新开垦的荒地。
在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且套种豆、麦、粱的情况下,五十亩每年收入大概是7000斤左右。
纳完税,再扣除家里人所需的口粮消耗以及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每年剩下的粮食大概正好够还银行贷款的。
不过娶了婆娘,可以让婆娘去地里帮忙,也可以接些附近工厂发散下来的零工,只要手脚勤快,做事仔细,每年多挣个千多斤并不成问题。
这样家里还能多少攒点积蓄,四年之后还清贷款,就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给老二也买一房媳妇。
一切都很顺利,充满希望——只要都督府还在,只要都督府愿意继续执行这些惠民政策。
无论那个时代,娶媳妇都是大喜事,老李和他婆娘已经开始畅想明年抱大孙子了,因此酒席还是得摆的,顺道也算感谢为自家忙里忙外好几天的村长。
流水席打算摆一整天,猪肉炖豆腐、红烧鲸肉、大葱沾虾酱、还有烤蝗虫,每桌都是四个菜,高粱干饭管饱。
各家各户都要出些人力来帮忙,还要带些干柴干草来,村长也借出自家的大锅,甚至还有相熟的老街坊带来了两坛黄酒。
在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家里,这顿酒席绝对算的上奢华了。
吃的满嘴流油的同时,街坊邻居们还会对着两家的老人大声吆喝几句:“老李头,祝你明年抱个大孙子啊!”
“哈哈哈,一定一定!”
“一个怎么够叫你家小子勤快点,生他五个六个的!”
“哈哈哈,一定一定!”
老李头那满是褶皱的脸上已经笑成一朵花,不管谁说什么,他现在都是只回答一定一定。
在这个时代,汉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能吃饱饭,能活下去,能有个媳妇传宗接代,这就足够了。
谁能给他们这样的生活,他们就愿意为谁卖命。
谁敢与夺走这样的生活,他们同样敢跟谁拼命。
作为村长,帮着忙里忙外的李达终于有机会好好吃口饭,喝口酒休息一下了。
他嘴里嚼着一块鲸鱼肉,满满的都是油腻的幸福感。
于是他又忍不住想起自己在军队中服役的弟弟。
也不知道那个从小就总是吃不饱喊饿的家伙现在过得怎么样了,能不能有肉吃呢有没有酒喝
他什么时候能娶个媳妇回来,给娘再生几个大孙子,让娘好好高兴一下呢
……
啪!
“28!”
啪!
“29!”
&
第408章 幸福很简单
隆道三年五月初五。
日照王家9村,今天有喜事。
村东头的一户姓李的老乡亲,上个月凑了笔钱,给家里的大小子买了一房媳妇。
媳妇是高丽人,不过能听得懂汉话,看起来也很老实本分。
买下来前,村里的几个老婆婆去看了,都断定是能生养的好婆娘。
于是老李的儿子欢天喜地的交了7500斤粮票,从县衙户吏那里把人领回了家。
现在这年头不比往年,大家家里都有点粮票和存粮,但一次性拿出7500斤,这负担还是蛮沉重的。
不过王家9村的村长李达是个有本事的,他的弟弟李逵在大都督府当亲兵(老百姓通常分不清大都督府卫队和徐世杨中军卫队的区别),他本人也多次参加过修渠灭蝗之类的劳役,算是见多识广。
于是,由村长出面担保,从农业银行日照县分行那边给老李家贷了4000斤,先把买媳妇的钱凑齐。
按照银行与村长签订的协议,年息一成五,连本带息每年给银行1600斤,4年还完。
对于老齐人,这是沉重的负担,但也没到无法承受的地步。
现在,大部分齐省农户都是耕种着大约50亩土地,其中二十亩左右是熟地,另外三十亩上下是新开垦的荒地。
在水利设施逐步完善,且套种豆、麦、粱的情况下,五十亩每年收入大概是7000斤左右。
纳完税,再扣除家里人所需的口粮消耗以及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生活必需品,每年剩下的粮食大概正好够还银行贷款的。
不过娶了婆娘,可以让婆娘去地里帮忙,也可以接些附近工厂发散下来的零工,只要手脚勤快,做事仔细,每年多挣个千多斤并不成问题。
这样家里还能多少攒点积蓄,四年之后还清贷款,就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给老二也买一房媳妇。
一切都很顺利,充满希望——只要都督府还在,只要都督府愿意继续执行这些惠民政策。
无论那个时代,娶媳妇都是大喜事,老李和他婆娘已经开始畅想明年抱大孙子了,因此酒席还是得摆的,顺道也算感谢为自家忙里忙外好几天的村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