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大哥,额爷不听额的!”
大同府某处左家的别院里,一个劲装打扮,腰间别着弯刀的年轻人正焦急的对着坐在上首处的另一个年轻人叫道:
“额爷让九叔带队去泉城,不让额去!这咋办”
&n
第481章 推进战略
当然,左鹤林从小就特立独行,他去参加蒙兀人的那尔幕大会,跟蒙兀人摔跤,赢回一个蒙兀台吉的女儿外加一匹宝马。
他也曾经带着他那些好汉组成的小部队(实际上就是他个人养的亲兵队),跑到西域去支持高昌、回鹘人抵抗帕尔斯,并且取得过令人惊叹的胜利——当时他从西域带回来三百多匹马、一百多封骆驼,五百套铠甲和近千件兵器。
这件事情是如此出名,以至于最近几年,蒙兀古尔汗札木合每次出击,不管是统一草原还是东征女真,都曾经点名要求左鹤林带兵参战。
如今年仅26岁的左鹤林已经走南闯北十年之久,在徐世杨之下,他似乎就是江北汉人的武力巅峰(尽管完全被大他两岁的徐世杨的光芒盖住了)。
左鹤林一定要去泉城,就像他去西域当雇佣军一样,家里再反对也没用。
其他世候家族的年轻人互相看看,在家族中也有完全属于自己势力的左鹤林确实敢违抗家长们的命运,他们这些人却不能如此跋扈。
两天后是否能放下家中的一切跟着左鹤林去齐国,还真是个难以下定决心的问题。
……
隆道五年八月,徐世杨视察了冀省新开拓地的情况。
在今年的扩张中,冀省这边顺着渤海湾一路推进到宁远一代,并且开始在宁远修筑驻军要塞。
新的要塞依旧是新式棱堡,虽然预定驻军只有不到一千人,但是徐世杨认为宁远要塞足以在数万女真人或蒙兀人的围攻下坚持到援军到来或粮水彻底耗尽为止。
实际上,就以女真、蒙兀两路鞑子的补给能力,来上几万大军,谁先把粮食耗尽简直是不用多想的问题。
何况,除了宁远要塞,齐国还在附近渤海上的觉华岛上建立一个海军基地,在此地驻防海军陆战队和一支快速舰队,只要渤海不上冻,这支部队就是任何围攻宁远要塞的鞑子侧翼最现实的威胁。
在宁远要塞的后方,山海关附近有齐军冀省驻军的主力,以及通往宁远的一连串小型驻军烽燧堡,这些小堡子外围是一些有围墙和至少一百民兵的屯堡。
这意味着齐国实际上已经把冀省北方边境线推进到宁远一线。
另一方面,辽南齐军已经趁着春季攻势女真鞑子手忙脚乱期间,一路向前推进到耀州,与冀省方向一样,耀州也是坚固的新型棱堡要塞,外加一连串烽燧堡和民兵屯堡据点。
稍有不同的是,因为不靠海,补给相对较为困难,耀州要塞的驻军有超过两千人,而且有重型炮兵驻扎,随时可以支援耀州的辽南驻军也相对多了不少。
耀州距离海州有大约100多里路程,距离女真的统治核心辽阳也只有250里。
齐军已经事实上已经深入辽中平原,开始威胁完颜金国政权的心脏!
参谋部对此欢心鼓舞,春季攻势顺利结束后,年轻的军官们就开始连夜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
秋季攻势开始之后,冀省方面至少前进到广宁一线;辽南方向争取占领海州;辽东方向威慑抚顺、沈州,如果能占领更好。
然后隆道六年春季,辽西、辽南两个战略方向会师;明年秋季攻势的时候争取前进到鞍山。
最后,隆道七年上百年,收复辽阳,再争取用一年时间,到隆道八年年中之前彻底解决女真鞑子。
这就是齐军参谋部所谓的三年平辽计划。
然而,徐世杨看到今年春季攻势各部队的战报汇总之后,他突然觉得,与另一个位面明末某鞑子之友的三年平辽相比,齐军参谋部的计划似乎过于保守了。
 
第482章 筹备大战1
前线所有将领,都暗示参谋部,目前来说,胸甲骑兵的数量已经足够用了,有多余的马匹,应该尽可能补充给龙骑兵或猎骑兵。
如果有更多战马,那么请组建新的轻骑兵单位。
齐国确实是有马的。
这一点,不接触户部的将领们不太清楚,但以往就喜欢以王世子身份干涉其他部门工作,现在更是名正言顺的首相的徐世杨有明确的数据清单:
到隆道五年八月初为止,齐国马匹存栏量为六万两千匹,其中军方使用的战马和驮马合计一万两千匹,政府部门役马五千匹,民间马存量两万两千匹,合计三万九千匹。
剩余马中,有一万五千小马和老马不适合服役,可役使的马匹还有八千匹左右,把现在齐军所有轻骑兵扩充一倍以上并无问题。
然而徐世杨并不想这么无脑的扩充骑兵部队。
在他眼里,目前齐军最重要的主体依旧是步兵和炮兵,未来统一天下后的扩充重点应该是海军和民兵系统,常备军中的骑兵并不需要太大的规模。
何况,徐世杨已经酝酿好了一个新的战争计划,这个计划需要给步兵装备大量马匹以增强机动性。
原本这个计划还只是徐世杨的突发奇想,不过等到山陕世侯的代表逐渐到来后,这个计划在徐世杨脑海中彻底挥之不去了。
隆道五年八月底,徐世杨把自己计划的大体框架提交给参谋部评议。
按照流程,总司令或总参谋长提出的战略计划需要参谋部审核,首先是审核可行性,如果参谋部认为可行,那么由参谋部向下属各部门下达指令,制定具体执行方案,最后由高级参谋们负责查找、修补计划中的漏洞。
这个流程并不复杂,特别是如今的参谋部仍然未学会如何合理的推翻徐世杨提出的战略框架。
因此徐世杨的计划很快通过:今年例行秋季攻势不再进行,改为实施一场大规模冬季总攻!
而且,攻击的主要目标也不再是海州这一类次要城市,而是金国的统治核心,辽沈!
按照徐世杨的要求,此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通过一次或数次战略决战,彻底,不可逆的摧毁女真军队主力。
第二:占领辽阳、沈州,把残余女真人赶出辽中平原。
第三:使女真人不再作为一个主要战略威胁存在,让齐国获得平定辽东的荣誉,具备再造中原的美名。
非战略性目的:让所有野战军得到实战锻炼。
徐世杨的计划实际上推翻了三年平辽计划,直接在今年冬季与女真人决战,然后隆道六年辽东战争就要进入扫尾阶段。
这个计划看起来野心勃勃,实在有点过于激进。
但实际上,参谋们经过仔细计算和思考,发现计划的目标其实有很大达成的可能性。
参谋部认为,齐军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优势:
首先,齐军常备军已经超过十万,如果进入战略总攻,那么齐、冀、辽三省可以动员八十万预备役和男女民兵!
要面对这九十万大军的女真鞑子,能战之兵不超过四万,其中还有一万是新组建的,不可靠的阿哈火器部队。
其他只能充当辅兵,一点战斗力都没有的阿哈不超过六万。
而这十万丁已经是女真鞑子的极限了。
然后,齐国纺织业的发展,已经能够让齐军在辽东令人生畏的冬天发动进攻性战役。
与大部分鞑子到了冬天只能用一件破布衣裳裹着乌拉草在屋子里熬过冬天不同,齐国工部可以给前线部队每人提供一套毛呢料的大衣,一套毛衣裤和一套棉衣裤。
加上护耳之类的小东西和大量鲸鱼油脂涂抹暴露的皮肤,天气
第483章 筹备大战2
齐国的雪橇车底盘很低,比较接近另一个位面东北常用的雪爬犁,使用一匹马拖曳,在厚雪或冰层上可以承载二百斤到三百斤的人员或物资。
如果使用牛拖曳,承载物资可以更多,但机动性下降很多。
参谋部的计划是马拉雪橇装备给一线部队,牛拉雪橇用于后勤运输。
为此,尚未投入使用的八千匹役龄期马匹都要投入使用,此外还有五千多头牛。
为了加强机动性,徐世杨希望能够从蒙兀人那里临时购买一批马牛,然后动员民间役畜,特别是后者,预计能让齐军额外获得一万五千匹马、八千头牛、八千匹骡子和驴,共三万一千匹驼畜。
实话实说,齐国也就是在冬天才能动员如此多的役龄期牲畜参战——因为不耽误耕种。
为了宝贵的牲畜不至于在寒冷的冬天大规模减员,参谋部甚至还要求工业部门生产畜用厚麻衣以保暖。
如此大规模的动员,本质上也是一次总体战实验。
实际上,真正负责一线作战的只有那九万多常备军加一万高丽新军,预备兵和民兵出动十二万人,外加十万奴隶负责后勤运输工作,其他动员武装人员都以连为单位分散在各地代替野战军负责防守工作。
为了保证前线部队的战斗力,所有常备军火枪手都要准备一百二十发子弹,预备兵和民兵中有火枪者,准备六十发备弹。
所有参战的火炮准备最少三十发炮弹,战时,如果备弹需要补充,完全有后勤部队负责。
为了达成这一标准,齐国紧急派遣船队向扶桑采购了两万斤硫磺,从江南和海外客商那里又采购一万斤硫磺和五万斤硝石。
所有兵工厂日夜不停的生产军火,这才勉强能够在开战前达到战役所需的弹药储备。
……
从九月开始,齐国大部分海军和民用舰船都投入到向辽南运送人员和物资的工作,这样做也耽误了商业运输、捕鱼、捕鲸工作。
徐世杨发现,这样总动员式的战争,最大的压力其实是在经济方面。
为了节省民力,齐国的动员,无论是动员人力还是畜力,从来不是无偿的。
实际上,野战部队还好说,出击只需要准备少量战后奖励即可。
但是临时动员的前线后勤部队,需要享受半饷,而其他以连为单位在家乡附近分区防守的动员兵,也要享受三分之一的军饷待遇。
这已经是很恐怖的数字了,紧紧军饷一项,战斗期间齐军就相当于供养接近三十万野战军!
而每个士兵每天需要消耗至少三斤粮食和一斤副食,还要用糖块和蔬菜干或罐头补充维生素。
每匹马每天需要至少十五斤饲料,牛和骡子少一些,但全加起来也是个令人心惊的数字。
再加上大量采购纺织品,增加弹药储备,为战争准备粮草补给和军饷消耗等等费用。
户部预计,如果这场战役每个月至少需要消耗一千万新石的费用(新石指的是一百斤合一石的新度量衡,也就是说,每月战争费用消耗折算至少十亿斤粮食)。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对齐国来说,只要这样的攻势持续三个月,以往三年的库存积累就打水漂了。
如果攻势持续四个月,那么五年的储备就会全部耗空!
户部对此十分心疼,甚至连齐王都有这种感觉,战役筹备期间,齐王殿下不止一次产生停止动员,采用更温和的方式解决女真问题的想法。
不过这些想法都被徐世杨打消了,已经下达的命令再收回,等于损害齐国政府的公信力,这是极其得不偿失的
第484章 国家
实际上,想不发现都有点难。
从冀省边界一直到泉城,到处都能看到戒备森严的村堡,在路口来回巡逻的民兵、哨卡,以及不断向东方开进的,穿着红色军装的武装部队和运输物资的车队。
王启年不让左鹤林询问这些队伍是去干什么的,不过大家都不傻,齐军向东还能去哪呢当然是去港口坐船出航。
而且,八成以上是要去辽东。
……
由于无法代表家族(左家已经有代表来泉城了),只能代表个人,抵达泉城后,齐国礼部并未把他安排在官方的招待所居住,而是让他们自己花钱去找商馆的客房居住。
左鹤林对此无可无不可,不过住下后,他立刻写了一封亲笔信,请王启年转呈给齐王。
在信中,左鹤林向徐睦河阐述了之前自己在西域和草原上取得的成绩,同时附上一柄西域风格、镶嵌着红宝石的弯刀作为证明。
左鹤林说这柄刀是乌兹钢刀,价值千贯,来自一个被他阵斩的帕尔斯贵族,曾经有蒙兀万户出马一千匹交换,他都没舍得卖掉。
如果他说的是真的,那么这还真算得上一个有分量的礼物。
左鹤林奉上宝刀的目的只有一个:不管齐军接下来想要做什么,他请求带领他的部下参战。
……
在商会会馆里,折可适好奇的问道:
“你知道齐军要去干什么”
左鹤林无所谓的回答:
“不知道,不过八成是要去辽东吧。”
“不知道你还敢去如果不是去辽东呢”折可适讶然道:“若是他们要去海外,你也要跟着去”
“为什么不去海外也不错,扶桑、高丽,甚至大周,只要是打仗,让我跟着就成了。”左鹤林笑着说:“我还没见过大海,正好去看看。”
“你疯了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
“向世人证明我的能力。”左鹤林回答:“同时我也要看看齐国的能力,看看他们能否成为天下之主。”
折可适皱眉道:“这就是你自己非要来齐国的目的”
“你说呢”
左鹤林冷笑道:
“我从十六岁开始走南闯北,至今已经十年了,打过汉人盗匪、打过党项人、打过蒙兀人、打过女真人,也打过回鹘、羌、高昌、吐蕃,同时还帮他们打过帕尔斯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