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然而,这就使问题回到了原点华夏十分缺人口。
晋冀鲁豫陕那样的中原核心领土都无法填满人口呢,怎么可能把几百万人投入到北大荒来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看,先期投入以奴隶为主。”徐世杨半是自言自语,半是对冯三虎解释
“如果我们只投入十万户平民当做核心,每一户让他们指挥十户或二十户奴隶,在这个地方开垦,我们至少能够把这个工作先做起来。”
“一两百万户奴隶”冯三虎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一户奴隶按三口人算,那就是三百万到六百万人。
若是一户奴隶按五口人算,那数字就更惊人了。
“帝国哪有那么多奴隶”
“有的,会有的。”徐世杨呲着牙笑道“一切都会有的。”
第567章 根绝完颜
共和1791年8月13
马上就要到汉人传统的中秋佳节了,今年的节日,华夏北征军的数万将士必然得在外渡过。
为了让将士们过好这个节日,徐世杨不惜占用运力,从后方专门调运过来大量精米精面和蔬菜,果干。并让士兵们轮流放假,自行在附近围猎,大量狍子、山鸡、野兔,被送进军营,准备用以丰富大家的伙食。
这里的土地确实肥沃且原始,食草动物多了,食肉的动物自然也少不了,华军还猎到不少野猪和狼,甚至还有熊、豹子和老虎。
一个曾经的蓝军老兵猎到一只白虎,把皮扒下来献给徐世杨,他转手又命人把这张华贵的虎皮连同一些老山参,白狐皮等物品送回国内给自己的老爹,帝国皇帝当做节庆礼物。
为了让士兵们在最后的大战前尽可能放松一下,徐世杨甚至命令高丽人送来三千年轻女子,连同当地部落的几千少女一起,分发给远征军的单身汉人士兵。
这些女子不是姬女,也不是奴隶,她们是士兵的妻妾。
士兵们也不是白白得到这些女子,一旦战争结束,这些女子的丈夫必须在当地驻留,落地生根,尝试把这块肥沃的黑土地真正纳入帝国的管辖。
这些女子也算是这些新移民的第一份福利了。
不过她们的运气其实也算不错,因为成为汉人士兵的妻妾后(高丽女可以为妻,夷女只能为妾),她们的直系亲属就不会被贬为奴隶,最少也是庶民待遇。
对没有贞洁观念的野人部落来说,一个女儿能换来这么好的待遇,当然是件好事。
这样,徐世杨事实上已经给北大荒预定下了一万个汉人移民家庭,这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第一笔投资。
第二笔投资也很快就会到来。
过节的前一天,徐世桢带领长白山女真各部四千人抵达齐齐哈尔与徐世杨会合——虎儿文各部到底是没敢反叛,老老实实三丁抽二,跟着徐世桢来前线了。
至于他们为什么来的这么晚……,因为那个被徐世桢当场击毙的部落长所属部落被当成替罪羊,遭到他同胞们的围攻,其牲畜子女已经被瓜分殆尽。
徐世杨对这种鞑虏间弱肉强食的行为没有什么意见,对于此事他也只是一笑了之而已,但这些跟着来的鞑子——不止是虎儿文部,还有浑河各部,以及其他女真部落,他都打算按比例留下三分之一,算作庶民在北大荒垦殖。
这批人口大约有一万男丁,徐世杨打算把他们分成一万户,女人通过劫掠当地女真和完颜宗干的女人来补充,分成一千个屯堡(每个屯堡十户汉人,十户庶民,先打好基础,今后再补充其他人口和奴隶)。
所有屯堡都强调必须以汉人为村官,以增强帝国对基层的控制能力。
……
八月十五这一天终于到来,从早晨开始,华军在齐齐哈尔的大营就开始准备丰盛的饮食。
今天这顿饭属于普天同庆,上到徐世杨,下到最普通的辅兵,甚至那些跟过来的仆从军士兵和新抓的奴隶,都可以享受一天的安乐和饱足且精致的食物。
徐世杨在有意强调汉人的节日,同时取缔一切异族风俗和节庆,目的就是为了文化同化,强调汉文化的核心领导,甚至是唯一的文化地位。
为此,徐世杨经常在汉族的节日给皇室所属的奴隶发放额外的食物或布料作为福利,不仅彻底取缔异族节日,甚至还在宣传上把异族节日贬低的一无是处。
实际上,这也是很经典的文化侵略行动我的一切文化都是好的,你的一切文化都是坏的,给你留下这些坏文化的你的祖先自然也是坏的冒水,所以你们这个民族从头至尾都是坏的。
是不是很有既视感
为此,徐世杨还下令,此次行动要专门搜集女真、生女真各部的文字档案,不管是写在纸上的还是树皮上的,哪怕是刻在石头上的,都要拓印新下来,然后彻底毁坏。
拓印下来是为了将来争夺解释权,毁坏是为了让自己的解释变成唯一。
同时,所有被征服部落的萨满全部处死——因为他们差不多是唯一能看懂本民族文字的人,也是女真部落的知识传承者。
徐世杨要彻底毁灭他们民族的未来。
这种有系统的异族文化毁灭工作会一直持续下去,今天这顿允许奴隶参加的宴会不是开头,当然也不会是结尾。
……
8月15中午,宴会还有几个时辰才会开始,却没成想又来了一伙稀客
完颜宗干以庆祝中秋的名义,派出一队使者,给徐世杨奉上一份中秋大礼。
这份长长的礼单包括黄金五百两,东珠十斤,人参一千斤,貂皮、狐皮各五百张,熊皮十张,豹皮十张,虎皮一张。
这份礼物价值不低,徐世杨估计运回国去,差不多能值两万两以上,如果卖到江南去价值更高。
况且,不仅如此,完颜宗干还把自己的一双儿女送了过来。
他给徐世杨来了一封信,信上表示他愿意成为华夏帝国的外蕃,为华夏永镇辽北,他会每年勤修贡事,献上岁币女子,只求徐世杨高抬贵手,放他一条生路。
这次送来的女儿是完颜宗干的嫡女,很久以前金国曾经试图与徐家议亲,按他的说法,这个女子就是当初要嫁给徐世杨的宗女,这样算起来也算是徐世杨的女人,因此此次直接给他送过来。
而完颜宗干的儿子,则是来当质子的。
完颜宗干在信中卑躬屈膝的程度堪称丢人,然而徐世杨仍然不打算放过他。
当初齐金换亲,徐世杨根本就没有同意,所以不管当时金国打算把谁送过来,她都不能算是他的女人。
徐世杨下令把完颜宗干的儿女一起送入宫中,女儿作为最低级的宫女,儿子则阉掉,当最低级的太监。
徐世杨命人当着全军所有汉夷士兵的面,把完颜宗干丢人的信念了一遍,然后他上台,把这封信撕成碎片,洒向大地
“孤此次要根绝完颜,不达目的绝不退兵!”
第572章 北行记4
又是一次露布飞捷。
我为什么要说又呢
我买了北方的邸报北方叫做报纸的,这些邸报似乎很喜欢把一切都说清楚。
华夏日报说的是
十天前,北军占领伪金所控制的最后一座城市,完颜宗干自杀,北军全歼伪金最后一直成建制军队,伪金彻底灭亡。
帝国新闻的说的更精确一点
北军阵斩鞑虏两千两百级,目前除了完颜宗望下落不明之外,所谓的女真四太子中三个人都已经授首。
至此,北方战争算是彻底结束了。
我们赢了,不,准确的说,是我们汉人赢了。
但这不是说大周也赢了。
相反,我估计,用不了多久,江北新的露布飞捷中,大周就会成为变成战果的那一方。
张宗的北行日记。
泉城大街上到处是欢呼的人群,以至于连本应该接待张宗的华夏地方官员都不顾形象的上街庆祝去了。
于是,张宗只好自己决定自己今天的行止。
换句话说,他今天只能无所事事的逛大街。
带着一个伴当,挤过到处载歌载舞欢呼雀跃的人群,张宗在泉城集市上逛了一圈,采购不少很有北地特色的货品。
如一套玻璃器皿、两瓶装在玻璃瓶中的烈酒、两瓶据说是北地自己酿造的葡萄酒、几块肥皂、一个有玻璃罩的煤油灯、一大包火柴、一匹棉布、一匹柞丝布、一匹毛布以及几件成品衣裳和一斤崂山茶。
东西很多,基本是看见什么新鲜的都要买一点,以至于最后张宗不得不命伴当回去交车,把东西先拉回去一些。
这些东西的价格对张宗这样豪绅出身的儒士来说不算什么,其实他在江南照样能买得到江北产的商品。
不过他本人倒是更喜欢自己采购,顺便对比分析一下同一种商品在江北和江南的价格。
嗯,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玻璃器皿在江南仍旧是奢侈品,但在江北似乎已经逐渐向日用品转变,张宗自己就亲眼看到街边很多大商铺或富裕人家在窗户上装着玻璃。
他大概问了一下,这个风气似乎是从美泉宫传出来的,北边的皇上又向来不太在意越制的问题,因此北方的建筑风格似乎变得更加喜欢起高楼,装大块玻璃等略显奢华但粗犷的风格,与江南精致的园林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江北的玻璃器皿在价格上也能支持这种大量消耗玻璃的风格,张宗自己计算了一下,同样的玻璃器皿,泉城的价格大约是临安的二十分之一。
玻璃之外,烈酒和葡萄酒都很有北地风格,烈酒烈的吓人,喝一口跟吞烧红了的炭一样。
葡萄酒则偏甜,据说很受北方贵族女性的欢迎。
价格方面,烈酒跟临安正店自酿的女儿红价格差不了多少,葡萄酒价格比胡商运来的价格则要低不少。
肥皂、煤油灯、火柴在北方都是典型的日用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但在南方则比较少见。
特别是有果香味的香皂,据说是用鲲鱼油制作的,不论南北都很受大户人家的喜爱。
汉人都是喜洁的,有肥皂和香皂,清洁自己就变成一件不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还有很多传统儒士,在读书的时候习惯性的要净手,以前用皂角或草木灰,很难真正洗干净,现在有了肥皂,这件事情就简单多了。
对了,北方还有一种名叫洗发露的特殊清洁工具,专门用来洗头发,这对习惯蓄发束冠的汉人来说,甚至可以算得上天降甘霖。
用洗发露洗头发,再用香皂洁净身体和衣物,难怪张宗在大街上见到的青年男女总是显得那么干净、整洁、有朝气,甚至还散发一种淡淡的甜味。
价格方面,北方的肥皂、香皂、洗发露等价格大概是南方的一半,考虑到距离因素,这个价格不算低,张宗估计也就铺开到中产人家。
但是煤油灯和火柴,则是家家必备。
无需多说,人对光明的渴望总是无穷无尽的,安全而且比蜡烛更加明亮的煤油灯自然销量惊人。
还有方便引火的火柴,张宗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根小木棍在“砂纸”上轻轻一擦就能得到火种。
他在江南的时候就认为这小木棍头上那层似土非土的小块肯定不简单,现在来到江北,自然很想得到答案。
然而,没人告诉他,因为火柴厂是国营工厂,现在并未对私人开放,张宗没法进去参观一番,也没法以投资者的身份一窥究竟。
张宗觉得这肯定涉及到什么机密。
由此他又想到了火枪,他觉得,火绳枪也好、燧发枪也罢他还没见过火帽枪,说到底,实际上都是用火点燃火药,射出铅子杀敌。
只不过火绳枪是用点燃的火绳直接引燃火药,而燧发枪是用火石撞击出火花点燃火药。
那么,更容易引火的火柴,是不是也能用在火枪上呢
张宗一时半会想不出怎样把火柴或类似的东西固定在火枪上,不过他越想越觉得事实很可能就是如此。
棉布毛布都是北方特色,张宗参观过纺织厂,自然知道如今北方户部在鼓励种植棉花,毛布的原材料主要来自蒙兀草原,北方自己也有不少羊,能够供应一部分纺织厂。
柞丝的话,齐省以前就有养柞蚕的传统,不过大周南迁之后,北方的柞蚕养殖业彻底灭绝,现在北方的柞蚕都是齐国时代徐家专门从外地引种而来,目前在江北依旧算是价格昂贵的产品之一张宗自己的对比是,棉毛布匹,江北价格大约是江南的五分之一,丝绸等物,即使是柞蚕丝也比江南质量更好的桑蚕丝贵不少。
崂山茶也是如此,北方原有的茶叶种植早就在战乱中彻底毁灭了,现在的茶都是徐家专门从外地引种的。
江北人也有喝茶的风气,口外的各路鞑子更是完全离不开茶,因此北方一直在扩大山区的茶叶种植规模。
尽管如此,江北还是要每年从江南大规模购入一些茶叶,张宗听说,好茶一般供应国内,质量较差的茶则制成茶砖出口到口外的鞑子那里去。
张宗对成衣的兴致不高,他认为这种数万件甚至数十万件以上完全一个样的产品似乎只适合供给军队,让民众人人都穿类似的衣裳可未免太无趣了。
他购买这几件成衣只是顺手为之,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
不过,虽然每样东西对张宗来说都不贵,但他买的也太多了,从岛城登陆时用周钱置换的北币很快花光,于是他只好再去找当地的银行,兑换一些新的北币。
第573章 北行记5
江北人也有喝茶的风气,口外的各路鞑子更是完全离不开茶,因此北方一直在扩大山区的茶叶种植规模。
实际上,刚来江北的时候,张宗对北币很没有信心,他觉得那张花花绿绿的纸当钱用是很荒谬的一件事。
可是,偏偏这看起来很荒谬的事实际上并不荒谬。
在江南大周,现在通行的货币实际上是铜钱,但金银布匹都可以当做一般等价物使用,实际上,涉及大额交易的时候,用这些价值更加高昂的轻货流通更加流行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