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徐睦河没去看徐世杨的表情,他舒服的躺在躺椅上,感慨的说
“江南繁华,朕向往已久,但在位期间肯定不能久居。等朕成为太上皇,应该就没问题了。”
“这个帝国啊,到时候就完全交给你吧。”
江南,临安,文府。
文相公已经十分虚弱了,今年开始几乎都下不了地,整天吃不进饭,很多时候还会疼的脸色发白,满头虚汗。
他只是从来不喊疼。
文月从北方带来的御医使用了很多办法,甚至还用了皇安,遗憾的是,依旧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到最后文相公厌烦了,拒绝那些医生继续折腾。
用他的话来说,这是老病,任是妙手回春,也不会有任何办法。
他现在只想跟自己的家人呆在一起,渡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特别是几个孙子,以及外孙。
医生本来建议文相公应当静养,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也心知肚明老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还不如热热闹闹的过完最后这点时间呢。
这自然很符合文相公的心意,只是他很少把所有儿女凑在一起,而是喜欢分别跟他们说话聊天。
文相公似乎刻意把儿女们按阵营分成了两拨,如果他见文仲,那就不会同时见文季和文月。
如果他见文月,那么同样也不会见文仲。
今天同样如此,他见得是文月和她的孩子们。
第643章 父亲2
“你们太拘束了,这本来就是你们的家。”
文及甫半倚在床头,略有些不满的对女儿说
“孩子们都被你管的一点孩子样都没有了。”
文月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歪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女。
徐代灼和徐代焕排排做在一起,老老实实一言不发,徐代略微显得活泼一些,她正拿着小刀认真给一只苹果削皮。
小孩子力气和技巧都不足,一个苹果削了半天,连皮带肉削掉快三分之一。
不过削完之后,徐代把苹果双手捧给文及甫,甜甜的说一声“姥爷,吃苹果。”
外孙女的声音还是很治愈的,文及甫乐呵呵的接过来,啃那个严重瘦身的苹果。
“都是好孩子啊。”他感慨道。
“爹,他们也只是在我面前才会这么老实。”文月小声辩解道“特别是这两个小子,平时很皮的,信不信现在放他们出门,今天之内他们就能惹出大事来”
“能惹出什么事来”文及甫笑道“跟他们爹上次那样,火烧都亭驿”
“不过现在都亭驿没有鞑子给他们杀了,那里现在只有些南洋土国的使者来朝贡的。”
“他们都是皇子皇孙,有这个身份,不管好他们就是容易惹事。”文月说道“让他们老实点,总比出去欺男霸女强。”
“他们会这么做吗”文及甫笑问“代灼已经这么大了,我听说他在你们那当过兵现在没做应该就不会做这种事了。”
“谁知道呢。”
“幼娘,不要把孩子管得太厉害。”文及甫认真的重复道“不要因为他们的身份就严加看管,否则等你们管不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会更容易做出格的事。”
“是这样吗”小名幼娘的文月微笑着问。
“当然是这样,你们兄妹小时候我有对你们这么严厉吗”文及甫说道“只要你们做的不过分,愿意做什么,为父都没横加干涉对吧”
“嗯,也许只有你的婚事是个例外。”
实际上,文及甫对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远嫁北方是有些后悔的。
特别是这桩婚姻其实是政治联姻,而且女儿远嫁之后快二十年都没回过娘家这次见到女儿,那个记忆中二八年华的美丽女儿,却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娘了。
而且其中最大的一个已经16岁了跟他娘嫁到北方时的年龄一样。
物是人非啊。
“爹,我在北方过的很好。”
文月敏锐的察觉到父亲的愧疚
“世杨的想法很特殊,他确实不是文士,但也不是那种武夫,他嗯。”
文月想了半天都没想出该如何形容自己的丈夫,最后只好下了个结论
“我很幸福。”
这种幸福不是说她现在是太子妃,将来还会当皇后皇太后,而是跟徐世杨过日子很有意思。
这个时代的男人吗,或多或少总是有点大男子主义,或者说封建思想的。
唯有徐世杨这方面的心思比较淡薄,他虽然也纳妾,但居然把妻子和妾室都安排出去干活,有了自己的工作,别人怎样文月不知道,至少她自己是过的很充实。
夫妻关系很和谐,丈夫尊重妻子,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喜欢杀鞑子算不算对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来说,似乎就已经足够了。
“是吗那为父就放心了。”
文及甫小声说道
“一眨眼,你们兄妹都长大了,老夫却感觉还跟昨天一样。”
“幼娘,为父知道你们早晚要南下。”
这个你们指的自然不是文月文季和孩子们。
“你的兄长,文仲他已经打算为大周尽忠了。”
“父亲”
“听我说完。”文及甫认真的说“为父不去求你们饶他,那对他是个侮辱,为父只希望你能保护好你的几个外甥,他们还小,大人的事,不要影响到他们。”
文月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不断地点头。
实际上,她也不敢确定,如果文仲坚持抵抗,丈夫能不能赦免他的孩子,毕竟这涉及到华夏帝国的权威。
“你能有这个承诺就好。”
文及甫满意的说道
“现在,让孩子们出去玩玩吧。跟我一个糟老头子在一起,肯定很憋闷吧”
“都去玩吧,顺便帮为父把文季那小子叫来。”
1793年11月,帝国在西域的重要外蕃国家疏勒。
又下雪了。
鹅毛般的大雪沸沸扬扬,不一会儿就让整个天地变得浑然一色,放眼望去,全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完全看不到任何其他的颜色。
外蕃疏勒子爵的宫殿内,几个侍女不断向壁炉里增添晒干的木柴,熊熊燃烧的炉火散发出令人暖洋洋的热量,把可怕的严寒挡在门外。
就在这里,秦王和他所有重要的将领,以及疏勒子爵和其他西域外蕃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围坐在一张大圆桌边,边吃边聊。
他们吃的是用十出六的最精细的面粉蒸出的细面饼,撒了孜然和盐的大块烤小羊羔肉,以及汉人带来的,最过瘾的烧刀子。
所有人都吃的满头大汗,显然这顿饭对他们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一餐。
“啊,这种天气,吃羊肉喝烧酒,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疏勒子爵尉迟从德啃完一整条羊腿,把骨头扔跟身边跟着的侍从,满意的说道
“以往大王没来的时候,咱们过冬就像是挨刀子,每年都要冻死无数牲畜和人口,现在好了,有了厚实的毛毡棉衣,咱们的冬天好过了”
他这话引起了其他西域国家代表的一致赞同,倒是汉人将领们都没有接茬的意思,这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孤给你们毛毡、棉衣、烧酒,让你们这个冬天可以比以往更容易过去,不是不求回报的。”
秦王徐代炫微笑着说道
“明年开春雪化,孤就要越过葱岭,进攻帕尔斯。你们诸位都要出兵出粮,另外,从沙洲到葱岭,孤要求修建七十座有驻军的仓库,这件事你们也要加紧办理。”
“放心吧大王”尉迟从德推开椅子站起身,大声保证道“打帕尔斯狗,咱们绝不含糊我疏勒所有男丁都可上阵,女子当运”
第644章 秦军
尉迟从德对帕尔斯人的仇恨溢于言表,丝毫不加以掩饰。
这其实也难怪,自从帕尔斯人到达葱岭西部,与西域诸国的战争就一天都没有停止过。
帕尔斯人经常越过葱岭,来到西域抓捕奴隶。
他们摧毁佛堂,抢走所有财产并抓走所有青年男女;他们切断对西域来说十分重要的丝绸之路,强迫每一个通过的商队缴纳重税还经常性抢劫商队。
到如今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以尉迟从德本人来说,他的爷辈、父辈、他自己的兄弟、还有他几个子侄,四代人中都有很多死在与帕尔斯人厮杀的战场上。
尉迟从德的一个姐姐嫁到了于阗,二十年前被帕尔斯人抢走了,他的一个儿子原本要迎娶的姑娘,也在两年前被帕尔斯人掠走,从此下落不明。
这种刻骨凝心的仇恨使得尉迟从德对任何能给帕尔斯人找麻烦的举动都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
实际上,如果不是实在打不过,尉迟从德早就发兵攻打葱岭以西的帕尔斯领土了。
在西域,与尉迟从德想法类似的人不是一个两个,也不是一国两国,而是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这也是他们之前为何愿意忍受党项人的剥削朝贡伪夏的原因伪夏年年出兵帮他们抵御帕尔斯人。
这同样也是为什么,他们现在会聚集在疏勒,群起相应秦王的原因秦王不仅要抵御帕尔斯人,他还要反攻到葱岭以西去
“不需要你们做的如此决绝。”
秦王徐代炫虽然对一尉迟从德为首的西域人表态十分赞赏,但他还是摇摇头,婉拒了西域人总动员的请求
“诸位都是华夏的外蕃,即使是打仗,国计民生还是要考虑的。”
远征帕尔斯的出发点就在这西域的疏勒城,这里将是远征军的物资和兵员主要集结点。
但疏勒距离本土核心地区仍有数千里,而且路上很不好走,若是西域各国全面动员,所有远征所需的物资都从本土运来,这路上的损耗就会十分惊人。
到时候扣扣索索的内阁说不定会怀疑他徐代炫的扩张是亏本买卖。
所以,在获得大量现实收益之前,徐代炫必须依靠贫困的西域补充,至少是补充一部分后勤。
因此徐代炫必须让西域8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尉迟从德那种自己吃自己,指望全家老小一波流的做法决不可行。
“孤也不为难你们,这次远征,你们诸国每十户出一兵,自备马匹、铠甲、兵仗随征一户出人,其他九户凑装备和行粮。”
“再每三户出一辅兵,负责修建从甘省到疏勒这一路所需的仓库,维持大军后勤运转。”
“今年回去之后,趁着冬天不宜出兵的时候,把各自家里的存粮、牲口都统计一下,开春出兵之前都送到疏勒来以供军需。”
“放心,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不白用你们的。”
内阁和秦王都没有涸泽而渔的意思,帝国打算用部分西域所需的物资交换八外蕃部分军粮。
比如已经了“定金”的毛毡、棉衣,还有酒、盐和一些奢侈品。
除此之外就是贸易权。
帝国在西北甘宁等省和西域的核心人口不足,也不敢放太多外人入关,因此规定,西北八外蕃,若是想入玉门关与帝国进行贸易,必须得到特别许可。
这种特别许可被称呼为“赦书”,每道赦书可允许一人一驼入玉门关自由买卖甚至可以买铁器和兵甲,只是不准购买火器。
这种赦书对内阁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内阁一直更喜欢自由贸易,只是为了甘宁安全才出此下策。
但对西域国家来说,这些赦书每一道都意味着大量财富有人甚至计算过,一道赦书走一趟关内,所得最低也能供应西域三十帐人口一年所需
所以,帝国的赦书,在西域外蕃中是价值远超黄金的硬通货。
西域八国如今各有一百道赦书,按照徐代炫从内阁争取来的特别权益,如果他们能按照标准按时保量的供应秦军所需,那么内阁将额外赐下更多赦书按照供应多寡发放,权当补贴。
既有经济补偿,又能报百年大仇,西域各国自然愿意对远征全力支持。
到1793年底,秦王徐代炫在西域已经拼凑出了他的远征军主体包括五千汉兵、一千外蕃索伦、至少五千自愿跟随的蒙兀人、三千外蕃高丽、三千强制抽调的外蕃扶桑来自三河伯国等扶桑外蕃领地,以及三千西域本地士兵。
前期出兵总计两万,其中大半是外蕃兵,为了装备这些人,帝国特意把库存的铁甲以锁子甲、鳞甲等为主,全都是堆在仓库中很久的战利品,以贷款的形势发放给前线外蕃。
帝国以此消化了最后一批战利品铁甲库存,之后的库存铠甲就只剩下胸甲了,而且还可以依靠秦军士兵的战利品回收些成本,简直一举两得。
秦军士兵倒是没有觉得以战利品抵押,从帝国赊借铠甲兵仗有什么不好,他们欢天喜地的把铠甲套在身上,开始憧憬将来杀入帕尔斯发大财的美好未来了。
因此,秦军两万兵,其中一万五千外蕃兵首先实现了全面铁甲化
至于武器,则根据各国特色装备,比如扶桑兵和高丽兵以鸟铳、弓箭、倭刀环刀和长枪为主。
外蕃女真以重剑大斧之类的强力冷兵器和强弓为主。
外蕃蒙兀则是弓箭和马刀,看起来更像是穿着铁甲的轻骑兵。
五千汉兵中,唯一建制武装的近卫军人人双马,标准四型击发枪,双左轮,同时配备一把横刀。
横刀是仿前朝制式近战兵器,其实算不得特别好用,但帝国制造这种玩意本意是宣扬民族特色而且直刃刀制造简单又便宜,也不指望它能起到什么了不起的作用,因此兵工厂利用水力锻锤一造数万柄,超量供应前线充当佩刀,替代腰刀和倭刀的角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