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老爷!老爷!”
一个满脸烟尘,衣服上还沾着血迹的壮汉小跑着来到张家家主身边,大声禀报:“援军来了!那倭子集了几百兵,北面去了!”
“哦”
张家的首领们精神一震,纷纷跑到土墙墙头,向北面望去。
果然不错,原本散落在土墙外面的倭子已经少了很多,站在高处,还能看到一股大部队正向北快速离去。
如果不是援军来了,倭子应当不至于调遣这样一支生力军离开主战场。
不过,这个时候,来援的人是谁
“是丁家、王家、鲍家那些人”一个充满疑惑的声音响起。
“那些胆小鬼,要来早来了!”家主长子不屑的反驳道:“他们就躲在5里外的地方,已经好些时日了,这时候怎么会突然冲过来”
“那是徐家的人到了”
“他家离得远呢,哪能这时就到”
按张家自己的估算,如果徐家收到消息就立刻扔掉农活开始集结,再赶到这里跟王、丁、鲍家的坞堡兵会师,休息一日后奔赴战场,应该需要7到10天左右的时间。
而现在,时间不过过去区区5天而已。
“不是那三家,也不是徐家,那会是谁”有人急道:“难不成朝廷派人来了”
“去去去,p个朝廷,朝廷已经有10年没过江了,怎么会来这日照”
“别吵了,他们来了。”张家家主指着北方视线的尽头,那里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排小黑点。
正向北方前进的倭寇突然发出一阵渗人的嚎叫声,显然他们已经看到来者的摸样了。
像以往的几次战斗一样,徐世杨跟在进攻的队伍中。
只是这一次,方阵中已经裁汰了刀盾兵,为了与周围战友们配合,他没有携带那柄碍事的虎牙大刀,而是举着一根与其他民兵一样的长枪。
作为总指挥官和新军的精神支柱,徐世杨的长枪上挂着那面纯红色旗帜,此外他还穿着那套银光闪闪的铁札甲,在周围只有锁子甲和皮甲(童谣缴获自鞑子)的民兵中,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经过一个冬天的严格训练,现在新军已经不需要听着徐世杨的口令5步一整队了,但他嘴里仍然叼着竹哨。
100人的队伍排成密集阵型,火枪手在前,长枪兵在后,根据哨声,以大约每分钟70步的速度快速前进(
第77章 齐射
散兵对战中,既缺乏类似训练,手中装备也不够专业的倭寇被打得苦不堪言,不断有人中箭倒地,甚至还有绊倒同伴的。
倭寇的冲击阵型变得更加混乱,前方浪人依旧走的飞快,但后方那些普通海盗开始犹豫,许多人走着走着,居然混到后排。
“不准后退!”
随着一声怒喝,几个走在最后的倭寇身首分离。
这倭寇的大统领带着二十几个穿着竹木盔甲,手持雏刀的光头壮汉赶到战场。
这些壮汉是一向宗僧兵,倭寇大统领最信赖的战士,无论装备还是战斗力,在这几千人的海盗团体中都算得上出类拔萃,而且这些僧人自持有“佛陀菩萨庇护”,战斗中总是显得十分狂热,因而被扶桑本土的大军阀们视为心腹大患。
不过,这些僧兵的存在,对那些势力不强,或者与一向宗关系较好的军阀也有一些好处——只要表示一心向佛,并把劫掠来的财物上交一部分作为“佛产”,他们就能得到僧兵的武力支持。
此外,精神上的藉慰也是非常重要,越是双手沾满血腥,就越期望在临死之前“放下屠刀”,然后“立地成佛”。
这股海盗中的僧兵就是这种情况,所谓大统领是虔诚的一向宗信徒,每次劫掠都会把2成的战利品敬献给寺庙,因此身边始终能够跟着2、3十个僧兵,这些人既能充当护卫,也可以作为督战队使用。
随着对方主将出场,战斗迅速进入决胜阶段。
解珍回头看看身后己方阵列的距离,觉得双方已经离得足够近了,于是发一声喊,在解宝的应和声下,兄弟俩各带着4个散兵向两边迂回,露出徐家军严整的正面。
距离50步,前排浪人开始加速,个子不高的他们如同一群挥舞兵刃的猴子,半跑半跳着向新军扑过来。
嘘!!!
竹哨发出一阵急促的声响,随后,哗啦一声,新军阵列瞬间止步,紧张的氛围中,徐世杨居然还能感到一阵难以抑制的自豪感——今天新军立正的速度和整齐度比上一次打土匪时强了很多。
徐世杨微微张嘴,任由嘴里叼着的竹哨掉在地上,随后发出一声大喊:
“木炮射击!”
轰!轰!
两声巨响,阵线左右两翼架在手推车上的木炮同时发出怒吼,总重约6斤的碎石子如同暴风一般打向倭寇阵列,瞬间刮倒整整两排人!
为了防止炸膛,木炮的装药量只有同口径金属滑膛炮的一半左右,因此初速不高,而且石制霰弹的杀伤力也并不强,但近距离轰击密集的无防护目标,仍能取得很不错的效果。
“前排火枪射击!”
徐世杨继续发布命令,声音大的嗓子都有些哑了。
随后就是一阵密集的滑膛枪爆响,前排的十杆火绳枪顺利击发7只,作为一种第一次参加实战的武器,这成绩还算不错。
对面有3个人被击中,惨叫着跌倒在地。
“装填!”
新军目前只有10支火绳枪,火门枪的射击条例更是规定野战进攻中,每人只准在10步外开一枪,根本无法玩什么三段射之类的花活,一轮射击后,火枪兵就老老实实站在原地,开始重新装填弹药。
两侧散兵开始用重箭平射倭寇,这种距离上攻击无甲的敌人,弓箭手的表现反而超过火枪兵,因为他们对敌人同样致命,射速却要快许多。
倭寇经过两轮远程火力打击,前排精锐浪人损失惨重,不过大部队在僧兵的逼迫下,还在前进。
他们不知道对面那种声光效果俱佳,实际杀伤力也
第78章 获胜
对付无防护、无重武、无骑兵,只以刀术见长的小股敌军,戚继光的花装鸳鸯阵比徐世杨现在采用的纯装方阵好用很多。
但徐世杨的主要敌人不是倭寇海贼,将来他要面对的主要对手还是以骑兵闻名天下的各路北方鞑子。
而且新军目前只能算是刚出生的婴儿,装备、补给、训练、人员补充都是大问题,实在没条件去玩训练和装备更加复杂的鸳鸯阵。
好在,现在徐世杨面对的敌人,对火器的了解实在太少(所有倭寇都是第一次面对火药武器),以密集队形送死一样直直冲到炮口底下,很轻佻的把主要精锐葬送了。
新军长枪兵开始前进后,倭寇已经濒临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鸳鸯阵还是纯装方阵,其实都没有太大区别。
海贼所谓不轻易溃逃,毕竟也是有一个底线的,800多人的迎击队伍,在木炮火枪弓箭的轮番打几下,已经损失接近一成,而且大多是最精锐的浪人或者小股头目。
倭寇主阵已经失去指挥,面对逐渐逼近的枪尖,很多人精神崩溃,有的人试图转身逃走,也有少数人歇斯底里的嚎叫着,挥舞武器不成章法的扑过来。
这些零零散散的倭寇完全无法对密集枪阵构成威胁,很快就被全部戳死在阵前。
距离五步,徐世杨发出一声呐喊,长枪兵开始快速冲刺,锐器入肉的噗噗声不绝于耳,挤在一起无法躲避的倭寇被扎的哭爹喊娘,鲜血飘散中,甚至有许多人像糖葫芦一样被串在一起!
长枪兵一轮刺突,倭寇彻底崩溃,后排不知是谁用扶桑话大喊一声,所有人都开始转身逃命,在海盗后方督战的僧兵大吼着砍杀溃兵,但他们只有20几人,在数百溃兵面前没有太大意义,很快就被淹没在汹涌的人潮中。
“追击!”
徐世杨发出最后一道命令,长枪兵松开双手,任由还串着倭寇尸体的长枪落在地上,他们也不拔枪,各自抽出腰刀或斧头,齐声呐喊着向倭寇追去。
随后是那些仍在懵懂中的其他坞堡联军,这些民兵跟在新军后面,到现在没反应过来,怎么前面徐家的人刚一停下,战斗就变成了追杀
不需要刀刀到肉的拼一回乒乒乓乓一顿声响,倭子就崩溃了这真是打仗打仗有这么容易
不过事实就在眼前,倭子确实已经开始逃了,民兵进攻力度并不强,但追杀逃敌还是会的。王家、丁家、鲍家堡主们看准时机,发一声喊,民兵们呼啦啦全跟着长枪兵一起冲了过去。
徐世杨站在原地,费力的把旗枪从两具串在一起的倭寇尸体上拔了出来——这上面有他的军旗,不能像其他长枪一样随手扔在地上。
何况追杀这种事,也不用自己亲力亲为。
实际上,就连那些以亲兵为基础组建的新军火枪手,也并未参与追击,他们双手紧握上了刺刀的火枪,护卫在徐世杨左右。
片刻后,徐世柳、栾廷玉、孙立三人率领的亲兵从徐世杨身边呼啸而过。
“三哥!我去追杀逃敌,放心吧,我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去吧。”徐世杨小声回了一句,每场战斗下来,他的嗓子都挺疼的。
‘该准备更多信号了。’徐世杨心想:‘只有一把哨子,能够传播的信息是在太少,剩下的就只能依靠扯着嗓子喊,现在新军只有一百人还凑合,等人再多一点,外围的人都听不到我说的是啥。’
……
第79章 畅快
徐世柳14年的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无比畅快。
他骑在战马上,挥舞徐世杨给他的虎牙大刀,如同战神一般所向披靡。
那些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倭寇,完全没有一合之将——实际上,追杀开始后,徐世柳还未见到过一个敢于直面他的敌人,这一路上,他干掉的十几二十个倭寇,砍得全都是后脑勺。
风在耳边呼呼吹过,混合敌人的惨叫声,仿佛全世界都在为他的英勇表现而喝彩,这一刻,与三哥的一切争执都变得无关紧要起来,徐世柳只想着砍杀更多的敌人,踏碎他们的骨头,切掉他们的脑袋,让所有家族的敌人在最可怕的噩梦中呼唤自己的名字:
徐世柳!
徐世柳来了!
这简直比读书考中进士,戴花唱名还要令人舒爽!
一想到自己的大名将被世人传诵,徐世柳就激动的微微发抖,他兴奋的发红的双眼紧紧盯住逃得最快的敌人,催动战马直追过去:
“我乃莒州徐世柳!谁敢与我一战!”
确实没人敢与他一战,相反,很多挡在前面的敌人像是被开水灌了窝的蚂蚁,慌乱的四处逃散,给他让出一条直通海边的道路。
凡是躲得不够快的敌人,全都死了。
嗯,不对,前面还有一个。
那是一个矮壮的倭寇,身形甚至显得有些肥胖,这家伙穿着短衫,腰间挂着倭刀,正傻乎乎的看向自己。
“哈!这个倭寇值得一战!”徐世柳大笑道。
这可是他今天见到的第一个敢于直面自己的对手呢。
战马向着倭寇直冲过去,那家伙还是傻呆着一动不动,徐世柳奋力撑住马镫,右手把沉重的虎牙大刀高高举起,猛的向倭寇那可笑的光头直劈过去……。
“嘁!”
手上没有传来徐世柳已经有些熟悉的,刀刃入肉的阻碍感——这一刀劈空了。
在刀刃即将切入脑门的一瞬间,野尻突然警醒,他下意识矮身,试图趴在地上躲避致命的威胁。
他成功了,不过随后赶来的栾廷玉纵马在野尻身上踏过,一只马蹄重重踩在野尻的小腿上,随着喀拉一声骨骼碎裂的脆响,野尻疼的晕了过去。
……
战斗开始于黄昏时分,由于倭寇根本没能给新军造成多大阻碍,因此战斗转变成追杀的时候,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
张家的领袖们站在坞墙上,目瞪口呆的看着7、8百倭寇乱哄哄的走向北方迎战来路不明的援军,然后转眼间又乱哄哄的败退下来。
就在坞堡土墙下,倭寇一片大乱,几千凶残的海盗像是炸了窝一般向海边逃命,身后几百更加凶残的民兵如狗咬兔子一般穷追不舍。
每当有倭寇体力不支倒地,立刻就会有一个民兵猛扑过去,狠狠挥舞武器砸在他脑袋上,随后那个民兵就会把倭寇尸体扒的一干二净,连兜裆布都不放过。
追逐的人群中,跑的最快的是三个装备精良的骑兵(骑马步兵此时已经掉队了),特别是那个为首的小将,张家家主甚至能隔着这么远的距离听到他兴奋的呼喝声,仿佛杀戮倭寇是一种很有趣的游戏。
“这……,这是谁”家主长子颤巍巍的问。
在他的记忆力,似乎只有鞑子才会这么厉害,轻易击溃几千武装士兵,然后骑着马疯狂追杀。
“这是哪家的兵将”次子也感受到同样的惊惧,他甚至有些怀疑,那个年轻骑手会不会兴奋过了头,直接杀到坞堡里来。
“不管他们是谁,反正倭寇败了!”
家主猛的回头,盯着自己的子侄们叫道:
“快集合队伍出堡!追杀倭寇!”
“海边一定有很多倭寇的船,去抢一些来!这次咱家说不定还能赚一笔!”
&
第80章 别矫情
来日照的路上,徐世杨曾经有意无意的向徐世柳等人透露,如果这次打倭寇有什么额外的收获,那么最重要的肯定是倭寇的海船。
徐世柳对此深以为然。
徐家原本就有5条不大的鸟船,载着北方那些不怎么值钱的山货,每年跑两趟江南,再运回些江北内陆急缺的盐和铁,这一来一回,就能挣出足够养活一千壮丁的钱粮。
如果家族船队规模能够扩大一倍,徐家甚至可以不必拘泥与利润单薄的齐省—江南航线,而是把目的地扩大到更有油水的辽东—江南—齐省,或者扶桑/高丽—江南—齐省航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