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第四百一十八章 蜀地自治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后来过了很久陈乐天才明白,人跟人是一样的,又是不一样的。一样在都有手有脚有鼻子有眼,不一样在脑袋里装的东西。

    因此不能单单从表面上去看人看问题,否则就会陷入何不食肉糜的尴尬中。

    但话又说回来,圣人所言邦有道贫且贱,耻也,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太平盛世,好手好脚的,随便找个活计干,还是非常容易的。但这群人就是不愿意,他们就是宁愿端着破碗出去乞食,不要尊严不要脸面。

    对这些人,真的很无奈。

    陈乐天从这位贵公子身上,看到了一种很少见的固执。这种固执包含了一个人对于内心的顺从。哪怕明明知道不需要再这么做,但只要心中不平,那就接着做。哪怕自己多付出了更多也没关系,最重要的不是付出多少获得多少,而是心要平。

    陈乐天敢保证,即便如此,这位贵公子仍旧经常在夜晚睡不着,因为心难平。

    在未知来信里,这种叫付出型人格。属于那种以照顾别人、对别人好为自己的满足。这种人只要得到了别人的好处,总会想方设法去补偿别人。这种人最大的幸福就是对别人好,只要能对别人好,他们就能幸福,一旦有一天不能对别人好了,那么这种人就活不下去了。

    “敢问兄台大名”陈乐天拱手问。

    “在下姓张,张昌明,还未请教兄台大名。”那贵公子也拱手,显然对陈乐天也颇有好感。

    “在下陈乐天。”

    “啊是那个状告二十个县衙官吏的陈乐天吗”贵公子大吃一惊,上上下下打量眼前的年轻男子,好像与传闻中不一样啊。

    “正是在下。”陈乐天没想到自己的名字真到了尽人皆知的地步,也吃了一惊。

    贵公子一边打量陈乐天一边呢喃道:“好像不一样,传闻说你是百战老卒,我估计至少得三十五朝上,没想到如此年轻啊。”

    “我从军比较早,可能比较能豁得出去,所以打的仗就比较多。再说了,传闻总是经常把事实传的面目全非。”陈乐天笑笑道。

    两人接下来就并肩在乞丐村里走着,散步一般,边走边聊。张昌明很健谈,基本上都是他在说。他跟陈乐天说起了当年被这群乞丐搭救的事,说起自己死里逃生后运气大好,做事几乎事事都成,才有了现在偌大的家业。

    陈乐天并没有问他的家世,但从张昌明言语间可以猜到张昌明的家世也绝对不低。

    不过张昌明是成都人,而非巴中城人,至于巴中城的大家族陈乐天其实已经了解了不少,毕竟巴中城不大,大家族笼统就那么几个,一点不复杂。

    在京城,几乎没有人能够把所有大家族大势力都记在心中,但在巴中城,稍微用点心就都能记住了。

    张昌明说了很多自己的事,然后又问陈乐天那案子怎么样了,人赃并获好不好办,陈乐天说好办,估计要不了七八天就能出结果了。张昌明拍手道,那真是大快人心。对陈乐天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的感谢陈乐天,为蜀地肃清贪官污吏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乐天当然谦虚,但张昌明笑说,这你不用谦虚,整个蜀地的百姓都应该感谢你。

    ---

    五天之后,京城,皇宫大内,书房。

    一大早,窗外鸟雀啾啾,朝阳初升,朝会刚刚结束,大宋之主已经在书房里开始批阅奏折了。

    所见巴中城县尊的奏折。看完后,帝王站起身来,背负双手在屋中踱了几步,心中思量。

    这蜀地因为特殊的待遇,至今除了军权没有,财政人事两大权力,全都掌握在蜀王自己手中。这种高度自治的局面是导致蜀地官僚**的最大因素。

    因为政令不受朝廷约束,其考核也不受朝廷管辖,在那个独立王国中,官吏的好坏完全在于蜀王宫廷的管理。

    而蜀王宫廷的管理能力与力度,与朝廷完全不能比。

    蜀地官员贪污受贿,其实一直以来都是个不小的问题。和诚帝刚刚继位的时候,就有官员提出,削除蜀王,改为蜀郡,只保留蜀王名义上的地位和生活上所享受的一切,削掉蜀王和蜀王宫廷的一切权力。

    不过被帝王拒绝了。

    帝王说,先帝临终前曾经嘱咐过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蜀王,蜀王世代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况且没有兵权,他们也造不了反。若要削藩,至少得再过两代吧,否则会惹后人非议。

    和诚帝觉得父皇说的对一半,起码最后那句,过早削藩会惹得后人非议,是有道理的。

    毕竟到目前为止,事实证明了蜀王一家这么多代以来对大宋的忠心。

    帝王确信,哪怕今日他下一道圣旨去蜀地,削蜀王的王,改成郡。蜀王当天就会启程来京卸职,然后从此做个闲散郡王。

    这是毫无疑问的。

    无数年过后,史书上一笔:蜀王世代忠心,和诚九年,大宋皇帝削夺蜀王王爵改为郡王,蜀地自治自此而终。

    总归还是在乎的,虽只寥寥几行字。

    “皇上,您喝茶。”心腹太监递上茶。

    帝王端起来抿了几口,喃喃道:“这蜀地官僚太过于**,一个小小县衙,就有二十个被土匪买通的,居然用了四十万两。小小巴中城十年恐怕也盈余不到这么多银子把”

    太监接过皇上递回的茶盏,后退两步,并不言语。他当然能听懂帝王在说什么,但此时此刻他绝不会出言说话。国政大事,他一个残缺之人岂能置喙,可不能乱了纲纪。

    “简直是目无法纪!”帝王忽然有些生气,微微握了握拳,但随即控制住情绪,暗想,最近怎么这么容易生气

    又想了会,帝王摇摇头,无奈的回到桌子前,在这本来自蜀地的奏折上御笔朱批几个字:知道了,按律判决。

    目下,他只能这么做,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他要是说把人都带来京城审问,或者交由刑部或者御史台审问,其实就是剥夺了蜀王的权力。他暂时还不想这么做。

    蜀王今年来朝贡的时候,还特意说了想告老还乡,几个儿子都不争气,往后也没资格做蜀王。帝王当时还说了,王爷不要多想,回去好好休养,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第四百一十九章 王爷跟太监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蜀王宫廷。

    王庭中极尽奢华,除了礼制规格不能僭越的。在可以的范围内,绝对是寸寸黄金。

    就连王庭的屋顶,都是真真正正的镶嵌着黄金边的瓦。就凭这一点,无数奏折,甚至到今天,每个月都仍旧有大臣在朝廷上书指责蜀王的奢靡无度。

    “剑南烧春当茶喝,真是痛快,痛快呀。”本该是读书的书房里,此时却传来阵阵饮酒笑声。

    大开的门外往里看去,却是蜀王正和几个朝臣喝的面红耳赤醉眼朦胧。这可是大清早啊,外面正是朝阳初升的时候,可见这定然是昨晚一直喝到今早的。

    “大王,您要是喜欢,我就多弄点让大王洗澡如何”一个酒糟鼻子的中年男子一手拎着酒壶一边道,手有些抖。

    众人席地而坐,低矮的桌子上摆满丰盛的佳肴,不时有太监把新的菜替换上来,绝不会等到桌上的菜变凉。

    蜀王穿的衣服非常精美,是用全天下人都喜爱的蜀锦织就的,而且是蜀锦中最极品的只有出自于成都芙蓉坊的锦。

    芙蓉坊出的锦缎在蜀锦中的地位,就好比燕归巢在天下青楼中的地位,那就是一个字,最。

    这个最可以理解成,但凡是你能想到的有关于蜀锦的一切评价,都可以用的上最这个字,最细腻,手感最好,最轻盈...

    不过蜀王喝酒的时候,还算穿的简单了,毕竟穿的太华贵的话,喝酒就不方便,倒不是怕酒染上衣裳,而是真的穿金戴银玉佩满身肯定是行动不便的。

    酒糟鼻子大臣说要用剑南烧春给蜀王洗澡的阿谀奉承,在蜀王听来,觉得很受用,哈哈一笑道:“那孤岂不是成了那酒池肉林的纣王啦。”

    “大王此言差矣,大王这是体察民情,深刻的了解剑南春的品质后,看看能不能在成都生产,给咱们成都百姓多一份收入,这是利于百姓的大好事啊。”另一个年轻大臣说道。

    蜀王听罢更是心满意足的大笑:“还是两位爱卿最懂孤,孤有你俩人,就什么心都不用操了,真是上天眷顾啊。”

    “圣旨到!”一里之外忽然传来声音。

    蜀王在宫廷中专门有一条传递消息的通道,这个通道从宫门外直通蜀王所在的中宫,这条通道要保持十二个时辰通畅。

    只不过从它设立到现在,十有**传递的都是一些珍奇的玩物或者美女之类的消息,蜀王说了,我要个好玩的东西,你们找到了以后必须第一时间通知我。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蜀王的叮嘱,那就是朝廷来的圣旨。也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

    所以当这三个字进入蜀王耳朵里的时候,其实手持圣旨来宣读的太监才刚刚进宫门。

    那三个字就好像是一把锥子,一下子就扎在蜀王的屁股上,蜀王当即骨碌一下爬起来,几乎是连滚带爬的爬到旁边的房间里,在太监们的簇拥下把蜀王冠服穿戴好。

    “快看看行不行,有没有不周正的地方!”蜀王的声音显得很是焦急,方才的醉态神奇的一扫而空。

    “禀王爷,好了。”众太监细细打量一番,然后纷纷点头。

    蜀王却还是不放心的站到一面巨大的铜镜前,看了片刻,然后正正衣冠,走到书房外面,朝东而跪,身边的太监和两个大臣早已跪在地上了。

    一时间,安静的很,仿佛方才的酒肉欢笑从不曾有过。空气中弥漫着肃穆和虔诚,仿佛即将到来的是大宋皇帝本人似的。

    事实上历朝历代极少有皇帝来蜀地。

    圣旨到。

    三个字再次响起,却是送旨太监的声音,蜀王此时并不敢抬头,虔诚的跪在地上,双手伏地,听见太监声音,腰弯的更狠了。

    蜀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前日蜀地巴中城二十官吏通匪一事,朕已知晓。朕闻知颇为心痛。但朕也知道,爱卿夙夜劳顿,为了治理蜀地也算是殚精竭虑了。朕不忍责怪你,还望你多多保重身体。上个月西域送来一批朕名字都记不住的珍宝,听人说很好玩,就赐给爱卿了,希望爱卿不要总是忙于政事,该歇息时还是要歇息的。钦此。

    “罪臣,接旨。”蜀王听罢圣旨,大汗淋漓,头上豆大的汗珠在这个并不热的春天滚滚落下,而蜀王根本不敢起身,而是五体投地爬着往前,爬到太监脚下,伸出双手接过圣旨,不住磕头,砰砰砰,非常用力。

    “王爷快快请起,陛下特意嘱咐咱家,一定不要让王爷久跪,不然就要砍咱家头呢!”太监扶起蜀王,笑着说道。

    “李公公稍待。”蜀王弓着腰,双手捧着圣旨小碎步快步跑进专门放圣旨的宫殿中。

    李太监站在原地,双手塞进袖子中,微笑的看着蜀王进入的宫殿。李公公旁边站立着两个随行太监。这已经是李太监第二十次来蜀王宫宣旨了,可以说是蜀王宫的常客。

    此时,大臣已退下,蜀王身边的心腹太监走上前去,手上端着一盘至少有一千两的雪花银:“李公公辛苦了。”

    李公公拿起一锭五十两银子,塞进蜀王心腹的怀里,抬抬手,示意将剩下的银子收起来。随行太监立刻上前收起银子。

    收了银子,李公公道:“王公公也辛苦,咱家每次来都收你们大礼,真是不好意思。”

    “李公公这话就见外了,难得李公公瞧得起小的。李公公,这回你可要多待几天,宫里新到了好玩的东西呢...”王公公的笑容中包含很多心照不宣的东西。

    李公公嘿嘿一笑,跟王公公丢个你懂我懂的眼神。

    蜀王没多久便出来了,见到自己的心腹跟李公公眉来眼去,心中大定,走上前去:“李公公好。”堂堂王爷,郑重其事的给李公公行了个拱手礼。

    李公公当然也回礼:“王爷别来无恙。”

    大宋眼下权力最大的王爷,走在宣旨太监身边,居然好似与宣旨太监平起平坐了,而这位本应该胆气最足的王爷,却一点也没有不痛快,反而好像很享受这种感觉。



第四百二十章 孤的虎房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修行在大宋 ”查找最新章节!

    “王爷真是有福之人呐,陛下几次嘱咐老奴,要多多关心王爷的身体,若是蜀地名医不够好,京城太医随便挑选。”宣旨太监李公公感慨万千,语气中满是替王爷感到荣幸。

    蜀王朝东拱拱手道:“蒙陛下圣恩,小王身体还算可以,就是年纪大了,不想再这么累了,上回去京城朝见陛下,说的那...”

    “王爷。”李公公打断蜀王的话:“陛下特意交待老奴,王爷所言致仕的事情,莫要再提,说王爷要是再提,直接不理。老奴也不想失礼,但更不可违背陛下。”

    “是小王的错,小王错了,不提不提。”蜀王本想再提交出蜀地自治的的事,奈何李公公一句话就说到位了,大宋权力最大的王爷只得作罢。

    然后蜀王让心腹王太监陪宣旨李公公,自己告罪一声出去了。

    李公公跟王公公在一起乐得清闲,何况之前来过那么多次每一次都是由王公公陪着,两人早已非常熟识。

    王公公带着李公公在宫廷中走了片刻,然后神神秘秘说要带李公公去看个好玩的东西。

    李太监欣然答应。跟着王公公在宫廷里七拐八扭的来到一处小山前。说是小山,其实并不能算山,是由许许多多假山堆砌成的,可想而知一座座假山要有多少,才能堆成似真的小山。

    “李公公请。”两人来到一个宽阔的洞前,里面灯火通明,王公公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通道很宽敞,可以五六个人并肩走,两人往里走了大概几十步,走进一个更加宽敞的地方。里面四周都是圆的,在这个大半圆上,每隔几丈便有一个伸进去的洞。洞的门是粗重的铁栅栏,李公公觉得有些奇怪,这些一个个好似监牢的里面究竟是什么犯人吗
1...103104105106107...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