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但是这将领不干,非要来辞行。来之前,找人写了一个稿子,并且教他背。
本来都背的滚瓜烂熟的,可他上了金殿,单膝跪下,抬头一见武帝,紧张的把那些词全忘了,憋了半天,憋的脸红脖子粗,建安帝都准备让他起身时,他脑袋里不知从哪冒出来一句:“臣闻上古民风淳朴,愿官家好将息。”
我听说古时候民风淳朴,希望皇帝陛下多多保重身体...
根本就是与辞行没有任何关联的话,而且上下两句牛头不对马嘴。此话一出,满朝文武先是愣了愣,然后便是哄堂大笑。连武帝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那将领挠挠头,瞧见众人都笑他,也猜到自己说这话恐怕没显示出读书的水平来,心里有些郁闷。更郁闷的是,他的这个事成了笑话,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还常被人拿出来说笑。
即便是不识字的武将,也想在皇帝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文采,可见,建安帝号召百官读书的成效。
不过这也有建安帝自身的原因。建安帝十岁起便随军征战在外,当时建安帝连太子都不是,只是个王爷。每天在军营里跟糙老爷们待一起厮混,稍大一些,就不顾阻拦亲自上阵杀敌。当时的大宋可不是现在的大宋,没有所向披靡的天子七剑,没有北军,那时候大宋是九国里最弱小的国家,可以说那时候大宋是被群狼环伺的小绵羊。时局艰难,打起仗来十场输六七场,
继承大统之后,建安帝从随军出征变成了领兵出征。不变的,依然是与将领士卒们在一起。直到被建安帝打的灰头土脸的八国君王同至汴京城朝觐建安帝。建安帝才不再踏入疆场。
所以登基做了皇帝后,对他最服帖的就是那些武将,因为仔细说来,建安帝也是个武将。
建安帝将读书的基础打得足够坚固,所以到现在的和诚帝,整个国家上上下下都崇尚读书。当然,大多数百姓读书是为了考功名,为了做那可以颐指气使的官。这点是不可避免的,但读那么些书,总有一两句圣人之言、前车之鉴,能让后来坐上了官位的人,有那么点收获。
建安帝曾言:
修齐治平,确实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多少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但,终归是一条正确的坦途。不读书的,就像西凉,野蛮、愚蠢、自以为是,看不到光明,看不到进步。
读书,最大的用处就是让你们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读的书越多,越觉得腹中空空,越谦逊。而非十三经读了三经,就认为自己是了不得的大儒了,这也叫愚蠢!
光阴忽忽而过,转眼已是百年。
如今,天子七剑之一的北军灵魂,大将军李戎生,可以说是手不释卷,无论是行军路上还是扎营山野,随身携带的行囊里永远不会少了书。
上行下效。
所以虽然北军将领里,真正通古今文史的人少,但读过点孔孟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的。不读不行啊,身边的人都读,你就算再厌恶读书,捏着鼻子也得读,不然大家说话你插不上,没面子不说,也没多少人愿意跟你做朋友。与大将军一起的这十几个亲兵,随便挑出来一个,都能给你讲讲论语谈谈孟子。
走了将近半个时辰,众人到达天柱峰琼台观。
大将军吩咐亲随四散守在观外,他则与李掌教和年轻道士进入观内。进观内第一件事,大将军就是给真武大帝上香。沉默着上了香拜三拜后,李戎生对真武大帝雕像道:“保佑我大宋平安。”
李掌教微微点头,瞥了眼一旁的小师弟。小师弟正昂着头,努力的眨巴眼睛。
“小师弟,往事...”李掌教轻叹一声,伸手拍拍年轻道士的肩膀。小师弟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抱着掌教大师兄的胳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了起来。
李戎生转过身来,也拍了拍年轻道士的肩膀,年轻道士就势也抱住了李戎生的胳膊,更是哭的撕心裂肺。
十年,一哭。
十年前,年轻道士王重阳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孩子,有一天,拿着师父给的银钱下山去采买东西。
在山下碰到了一个青衣女孩。
青衣已经被泥土变成灰衣的女孩问:“小道士,能带我上武当山吗”
王重阳道:“可以啊,我就住在山顶呢。”
两个孩子就蹦蹦跳跳上山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爬上了琼台观。
后来才
正文 第五十六章 道心修狗肚里去了
?
抱着掌教师兄和大将军李戎生的胳膊,王重阳哭的像个丢了冰糖葫芦的孩子。
冰糖葫芦丢了可以再买,可心爱的人丢了,又哪儿能找回来呢
心爱的人丢了,心也跟着爱一起丢了。
又哪来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今的王重阳,止步在夏境,已经十年了,并且依旧毫无入秋境的希望。
十年前,还是个少年他,因为遇到了脏兮兮的青青,而惊动整座江湖,以十二岁的年纪踏入夏境,成为五百年来入夏境年龄最小的人,那年,他正式告诉天下,有个叫王重阳的道士。
十年后,已经不再是少年的他,却再没能进一步。
谁都怨不得,王重阳只怨自己,道心不坚、神思不宁。
哭了好一会儿,王掌教见再哭下去天都黑了,于是揉揉小师弟王重阳的头,道:“好了,我与大将军说会话,你去让厨房准备饭菜。”
王重阳立刻止住哭声,放开两只胳膊,抹把脸道:“是,大将军且坐,小道先告退了。”
琼台观门外,阿黄远远的站着,有点畏惧那些打扰了它踩蚂蚁的北军将士。看到王重阳后,阿黄仿佛才有了胆气,摇着尾巴迎上去。
“阿黄,以后要做一只有怜悯之心的狗,知道吗”王重阳边走边对阿黄说。
阿黄摇摇尾巴,表示那得看我心情。
此时,山脚石坊下来了群道士。
虽然打扮服饰上一看就是道士,但本地百姓只要稍微注点意,就能看出来,这些人的道袍与武当山上的道袍不一样。
武当山道士的道袍上没有任何图案,青袍、大白襟。而这些道士的青色道袍上,印有一只约拳头大小的白鹤。
清风明月见这群人面色不善,行了揖礼道:“请教诸位真人是要上山吗”
为首身材高大的道士望着上山路径,目不斜视道:“那个十年不进步的王重阳在不在上山”
清风与明月对望一眼,道:“敢问诸位是不是龙虎山的真人我们好去禀报一声。”
高大道士挥袖冷笑:“不必禀报,我自去找那王重阳。”说罢,众道士便往山上行去。
清风明月待要阻拦,却被高大道士随手一挥,掀翻在地,爬不起来。
“王重阳,草庐谢冰在此,速速出来一战!”高大道士几个起落就到了半山腰,大声喊道。
此时,琼台观里的王掌教听到外面的声音,呵呵笑道:“大将军不要在意,外面是那草庐小天师谢冰在叫阵,小师弟可以应付。”
李戎生道:“传闻谢冰是秋境,修为甚高,王重阳只是夏境,如何能抵挡”
王掌教道:“谢冰那秋境,虚高于实,哪有小师弟十年夏境来的厚实。”
李戎生摇头道:“且不管他们,那谢冰若真能好好教训一番王重阳,倒也正合我意。”
很快,谢冰就上到山顶,太和宫宫门前。
此时,王重阳正蹲在地上跟阿黄聊天。
“王重阳,你还记得我吗”谢冰咬牙切齿,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八年前把他打的落花流水,甚至还脱了他裤子羞辱他的王重阳。
“记得,谢冰嘛,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裤子不是我脱的,是你自己没系好腰带,怪谁”王重阳拍拍阿黄的头,站起来。一人一狗,乍一看倒颇有真人带着神兽仙风道骨的错觉。
谢冰指指王重阳,道:“我苦修八年,终于入了秋境,今天就是来报仇的!”
这谢冰乃是草庐小天师之一的人物,八年前,在武当山脚下碰到王重阳,一言不合便打了起来,当时,尚是春境的谢冰哪是夏境的王重阳对手,被打的鞋子帽子裤子都掉了。不过谢冰知耻而后勇,回去后拼命修炼,终于在夏天入了秋境。稳固境界半年后,实在按捺不住,领着一群徒弟跋山涉水来到宋国武当山。
王重阳无奈地摊摊手道:“既然你非要打,那就来吧。”
谢冰冷哼一声,口中念了句“神行术”,原本距离王重阳有七八丈远,却在一瞬之间,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来到了王重阳跟前,单掌挥向王重阳胸口。
王重阳咦了一声,也使了一招神行术,拉开与谢冰的距离,道:“神行术不是这么用的,你得先修布虚术,而后方能修神行术,二者本末倒置虽可速成,但有损心神,不值、不值…”
“放屁!你十年不进一步,还敢大言不惭!”谢冰愠怒。这神行术与布虚术都是道门法术,但合理修行方法是先修布虚,再修神行,就好比盖屋子先把地基夯实才能在上面盖第一层。若反之,基础不牢,第一层盖的再华美也终是镜花水月,况且还有垮塌的危险。历史上,已经有过许多反其道修之最后掉境的例子。不过也还是有小部分人侥幸没事。这小部分例子就成了谢冰明知有风险依然去做的底气。
王重阳轻叹一声,两人周遭忽然间炽热炎炎,谢
正文 第五十七章 同床异梦
?
武当山脚,县内最富裕的人家。
有个脸庞消瘦的女子正在院子里赏花。今年院里的梅花开的很早。女子穿着一身青衣,这身青衣,这个人,是武当山上那个小师弟魂牵梦绕的女子,也是阻小师弟十年不得升境的女子。
“你个傻瓜,江湖上的人都说你泯然于众了,值得吗”其实是姓李,名为青青的女子喃喃自语。“老掌教师父,对不起,没能做到与他白头偕老,对不起...”女子流下泪来:“可是这样也挺好啊,他在山上,我在山下,我们离得不远啊,两个时辰就能爬上山了...他不该与我一起过这柴米油盐的日子的,他应该振兴武当的...老掌教师父...”
“夫人你怎么又哭了...”原本远远站着的婢女见夫人抬袖擦泪,赶忙过来,着急的问。
“没事,我瞧这梅花开的很美,高兴的。你不用管我,去吩咐厨房准备晚饭,夫君一会儿该回来了。”李青青脸上挂着泪痕,笑着对婢女道。
婢女走后,李青青擦干眼泪,睁大眼看了看天空,夕阳正在带走白日的温暖。
此时,一个五官英俊,但脸色青白的男子走进院里,看见李青青,赶忙走上前道:“夫人,咳咳...天凉,怎么不待在屋里”这男子便是李青青的夫君,
李青青往旁边走了两步,拉开与夫君的距离,淡然道:“夫君先回屋吧,一会便该吃晚饭了,妾身还想走一走。”
“好。”男子点点头,心中不悦,却也不敢说什么,便自去了大堂。
他便是李青青的夫君,武当县第一富户史家的少爷,史磊。自幼体弱多病,常年吃药,走路稍微快点都会气喘不过来。几年前,被父亲带着上山求签,遇到了惊为天人的李青青。史磊派人打听一番后得知,这李青青是老掌教收养的孤儿,于是当时便下决心要娶李青青。此后每隔几天,史磊便会上山一趟。要知道,对又喘又咳的史磊来说,上一趟山就像走了一遭刀山火海。
就这样磨了一年,史磊终于打动李青青。
娶到李青青的当夜,根本不能喝酒的史磊硬喝了一杯酒,结果,要不是家中常备良医,他恐怕就死了。
“咳,冬梅,晚饭好了吗”史磊坐那,颇觉无趣,斜了眼旁边的婢女。
婢女恭敬的道:“快了,半个时辰前秋菊就去安排了。”
“过来。”史磊招招手。
三丈开外的婢女冬梅有些害羞,但瞧见史磊脸上的笑,心里一寒,还是走了过去,背对着史磊。
史磊左右看看无人,手探进冬梅的襦裙里,从下往上,摸到冬梅两-腿-之-间,双眼泛红,咬牙用力的捏着。
“啊…”冬梅疼的忍不住喊了声,但又立刻捂住自己的嘴。
捏了大概一盏茶工夫,史磊似乎才满足的抽回手,从怀里掏出一两碎银子给冬梅。“谢谢少爷、谢谢少爷。”冬梅眼角挂着泪,谢道。
这史磊因为身体原因,十四五岁时尚且能行人事,但他不加节制,经常流连烟花之地,导致身体更是虚弱,十八岁后就完全不能行房。即便家里花了很多钱延请各地名医给他治,但仍无济于事。史老爹还没放弃,银子大把往外抛,家中良医不断,反正经商所获颇丰,也不在乎这点银子。
晚饭只有夫妻二人吃,婢女倒是有四五个侍立在旁。
李青青偶尔给史磊夹几筷菜,史磊则会说多谢夫人。偶尔两人有目光接触,都是史磊先移开目光,显然是不敢与李青青对视。
史磊本以为李青青只是老掌教收养的孤儿,哪里知道她是大将军李戎生失散多年的亲妹妹。他要是知道还有这层关系,他死也不会去追求李青青。
当初他追李青青时,还特意问过她的身世。当时李青青故意隐瞒,只说自己是孤儿,被老掌教好心收留。史磊这才放心大胆的追求。他虽不能行人事,但总有许多花样能玩,娶李青青,一方面是到了该成亲的年纪,爹娘都在催,另一方面是李青青确实很让史磊心动,心动他那从脸颊到脚趾的丰润曼妙,若能娶回家肆意把玩,绝对是令他血脉偾张的美事一桩。
但是,成亲后李青青才告诉他,自己是大将军失散多年的妹妹。
之后,大将军每次回京,都会来看她。
史磊哪敢把使在青楼女子家中婢女身上的手法,用在大将军妹妹身上要是被大将军知晓,灭了他满门也是顷刻间的事。
两年了,每天晚上虽然两人都在一间屋里,但应李青青要求,两人都是分睡两张床。史磊连她的一根指头都不敢碰。
吃完晚饭,两人回房。
李青青对着梳妆镜发呆。
“天越来越凉了,夫人早些休息吧。”跟往常一样,史磊先开口。
李青青嗯了一声,道:“今日刘公子来找过夫君,让我转告夫君一声。”
&nb
正文 第五十八章 我来武当了
?
经过七八天的修养,陈乐天已经做好了登慎独楼的准备。却别安师派给的任务给打断了。安大宗师交给他一封信,让他送去武当山,并且还要从武当山带点蔬菜瓜果回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