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修行在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飞尘

    当时才十几岁的王重阳撅着屁股在琼台观前看蚂蚁搬家。瞧见智通来,赶忙上前道:“老秃…老方丈从何而来”

    “少林寺。”觉远一本正经,甚至有点生气,那王重阳差点就说了个无礼至极的词。从脸上的表情看来,觉远倒是显得更年长些,但事实上觉远比王重阳小七八岁。

    王重阳一惊,赶忙跑进观里找找师父师兄们。

    智通老和尚当然不在意那声未说出来的‘老秃驴’,小孩子嘛,童言无忌。

    在武当山待了好几天,智通老和尚觉得这个小师弟王重阳天生一颗道心,虽然有些顽皮,但小小年纪就已能看破很多事。譬如那些敬香的香客,捐个一文两文功德钱,他也不住道谢,跟对那些个捐几百两的态度完全一样。搞的那些捐几百两的香客疑神疑鬼,总觉得别人是不是捐了几千两。

    虽然武当也不靠这功德钱为生,但钱这东西,总是多多益善,就像少林寺,有了香火钱,才能做更多事,才能广开佛堂,多与民众讲经论佛,才能多度众生啊。

    王重阳与凌云的秉性相比,几乎是相反的。凌云想与王重阳交流比试,是正常的,但王重阳拒绝比试,也是正常的。

    在少林寺的这段时间,凌云每日与智通同吃同住。说实话,智通是很喜欢凌云的。凌云身上那份以天下为己任的气度,与佛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殊途同归。

    今日得知王重阳入秋境,智通颇为欣慰,这个被情字耽误了十几年的小道士,如今真是想开了吗几年前,听说那个误他道心的女子成亲时,王重阳差点掉境,若不是如今的掌教大师兄竭力替他维持,恐怕王重阳现在就得在春境回夏境的路上努力了。

    凌云忽然说道:“王重阳比我强。”

    智通奇道:“何以见得”

    凌云道:“上回相见,他恐怕尚且与我不分高下,如今他又升秋境,而我这几年,却没有提升。”

    智通摸摸自己的光头,叹道:“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两人说话间,少林寺吃午饭的钟声响起。

    吃过午饭,智通带凌云来到达摩祖师当年面壁的洞穴。达摩祖师在此面壁十年,一朝顿悟成佛。

    这座照影壁并没闲置,此后,很多被罚或自来面壁的少林僧人不计其数。上回使用,是几个月前的觉远。因为擅自去天龙寺挑战,所以被方丈罚面壁几个月。

    凌云早就与智通谈论过面壁之事,出身书院的他自然是不认同面壁之举,因为面壁期间什么都不做,连吃的喝的都要别人送来。这不符合儒家有为务本之根本。

    智通指着照影壁说道:“凌云,达摩祖师的功绩自不必赘言,你说面壁是浪费光阴,可若没有这十年,达摩后来也成不了普度众生的祖师吧。”

    凌云拱手道:“若达摩祖师能用这十年去度一二人,或许也能有后来的成就,或许在这期间,亦能顿悟。”

    智通笑着摇摇头:“无论儒道释还是百家,其实说到底,还是修心二字。儒家读书修心,道门治病救人修心,佛门苦行修行。这桩桩件件说来,任何修行法门只不过都是手段而已,修心才是目的啊。”

    凌云凝思片刻,拱手道:“弟子明白了。”

    智通摆手道:“你还未明白,咱们不急,慢慢来。哎,你中午吃饱了吗,咱们去镇上喝几杯”

    凌云点头:“好。”

    说罢,两人便往山下走去。智通法师抬头望望,仿佛看见镇上的鸡鸭酒肉正在向他这个老和尚招手。

    少林寺名声在外,来此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所以这嵩阳城里,好的酒楼自然是不缺的。毕竟有很多来此拜真武大帝的香客,都是非富即贵的。

    智通和凌云两人已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先修己身,再修天下
    ?

    女孩叫迟竹。父亲姓迟,而迟竹当年是出生在少室山那片竹林里,所以起了个名叫竹。

    当年女孩父亲陪着即将临盆的母亲来少林敬香,乞求佛祖保佑母亲和肚子里的孩子平安。

    谁知,刚上完香,在竹林中散步,母亲就觉得腹中作痛,接着就无法再走,在地上坐了下来。幸好当时智通法师路过,背着女孩母亲几个起落就到了城里一个稳婆家,这样迟竹才得以顺利生下来,母女平安。

    觉远小和尚自小在少室山上的少林寺长大,后来稍微大点,便时常下山去集市上采买。因为常在一家菜摊上买菜,于是就认识了嵩阳城的这个女孩。后来一说,觉远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师父智通是迟竹的救命恩人。

    这事原本智通是叮嘱过迟家,不要告诉小女孩的,毕竟佛门子弟救人是不求回报的。但这事终于还是让迟竹知道了。因此迟竹三天两头就上山,在少林寺里帮忙。少林寺里整天有个女孩晃来晃去,终归是不太方便的。于是住持方丈就语重心长的让迟竹不要老在少林寺内待着,但迟竹根本不理会,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戒律院首座智直法师出面,一番恐吓,但还是没用。

    最后还是智通法师出马,一番劝解,最终与迟竹达成共识,上山敬香可以,但尽量不要往僧众起居生活的后殿去。

    迟竹答应了。

    后来觉远每次下山,都谨遵师命去看看迟竹,一来二去,两个年龄相仿的男女就越来越熟悉。

    每次智通大师带着觉远远游,迟竹都会叮嘱他们,给自己带当地的特产。上次去京城之前,迟竹就让他们给自己买点秋兰坊的胭脂。

    智通大师和觉远到京城后,找到秋兰坊,承受着众人惊奇眼光,在秋兰坊逛了一圈,一问价格,老少两人逃也似的跑了。

    仅仅手掌大的一盒胭脂居然卖五两银子,两人兜里的钱加一块也没一两啊。

    智通大师当时想着,去青天阁要赵元佐的时候,顺带着要点银子。没想到后来这事就给忘了。

    现在,迟竹来要胭脂了,智通大师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交待自己忘了。

    迟竹气鼓鼓道:“智通大师,你已经忘了三次了,前两次我就没追究你了,这次你又忘!”

    智通搬个椅子给迟竹:“小竹先坐下,待我细细跟你说。”

    迟竹瞧了眼凌云,心道这个凌云好严肃哦,丝毫笑脸没有,让人心里怕怕的。

    智通告诉迟竹,在青天阁,他与安柳两大宗师大战了三百回合,打的天昏地暗,后来大家都打的累了,于是就约定,各自教对方的弟子一年,一年后弟子打一场,来决胜负。这样,输其实就是赢,赢,也就是输。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好的结果。而在秋兰坊买的胭脂,一直放在觉远身上,走的时候又比较匆忙,所以就忘了。说着,智通就看了看凌云。

    凌云沉默了片刻,朝迟竹点了点头。

    迟竹这才消了气,道:“智通大师你记性真差,觉远小和尚得一年后再回来,那我岂不是要等一年才能拿到胭脂你们得想个法子…要不你写封信给觉远,让觉远留意一下书院里有没有近期来嵩阳城的,若有,就把胭脂让人顺便带来。”

    智通竖起大拇指:“此计甚妙、甚妙!小竹真是聪明伶俐,好,就依你说的办,我马上就回去写信给觉远,争取在年前把胭脂给你带来。”

    迟竹终于露出了笑脸,给智通斟满酒杯:“智通大师对小竹最好了。”

    智通长舒口气,悄悄捏把汗,道:“小竹与老和尚我有缘嘛,老和尚不对你好对谁好。来,这位是夫子的弟子凌云,小竹可别失了礼数。”

    迟竹赶忙站起来,侧身行礼道:“小女子迟竹,见过凌公子,方才多有得罪,还请包涵。”

    凌云点点头:“无妨。”

    凌云现在才看出来,这位叫迟竹的少女所穿衣裳,并非是将小腿裸露在外,她的裤子颜色与肌肤颜色相近,所以远远看起来,很容易将裤子误看成小腿。

    智通此时也看到了迟竹的腿,正准备教育迟竹大冬天的露什么小腿。虽然嵩阳城民风算的上开放,但也不能让自己冻着啊。不过细一看,智通笑道:“小竹你很顽皮哦。”

    迟竹也掩着嘴笑,道:“智通爷爷,这是魏国都城新传出来的样式呢,我有好几个姐妹都买了,很便宜的呢。”

    智通摇摇头道:“你们啊,净学这些乱七八糟的,有啥用,还不如赶快找个如意郎君嫁人,尽早生几个娃,才是正事。”

    迟竹脸红耳赤:“智通爷爷就瞎说,出家人说什么嫁人生娃啊。”说着,推了一把智通。

    智通哈哈大笑,老怀安慰。虽然他是出家人,但看着迟竹,他就忍不住会想,当年自己若是没出家,若是与那个女子在一起了,恐怕现在孙女也跟迟竹差不多大了。

    把迟竹送到家后,智通和凌云往少林寺而去。

    凌云问道:“出家人不打诳语,智通



正文 第六十六章 我教你啊
    ?

    先修己身,再修天下!

    智直抖了抖铁塔般的身躯,站起来,对于凌云所言,很是赞同。

    又过了一个时辰,戒律院弟子终于都打完了五十根最大号的戒棍。

    此时的智通大师,已经被打的袈裟尽碎,浑身浴血,除了脸,没有一块地方不见红。虽然他修为高,但那些戒律院弟子也没一个水货,个个放出去都是能威震一方的高手。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江湖上的武道宗师们,其武道脉络溯本求源往上算,都能跟少林搭上边。

    所以智通大师这场罚,可不轻巧,即便智通修为高深,但凌云估计他起码得在寺里修养半个月,才能重新活动自如下山吃吃喝喝。

    智直走进去,对智通道:“智通,在佛祖面前,你今日食酒肉、打妄语,罚你,你可心服”

    “弟子心服。”智通对着面前的佛像拜了三拜。

    智直道:“好,还望你日后多修佛法,莫再犯戒,否则,我等饶你,佛祖也比不会饶你!”

    “是。”智通擦擦嘴角的血,点头。

    这对话两人已经重复了恐怕不下一百遍,但没用。智直也知道智通不会遵守,但话总要说到。否则少林寺那些弟子有样学样可就糟糕了。

    凌云要上前扶智通,智通摆摆手笑道:“不必,这点小伤无妨。”站起来,地上鲜血一大滩。

    回到自己的禅房,智通爬上床开始打坐,凌云则守在一旁。几股热气慢慢从智通头上冒出来,凌云知道,智通这是在疗伤。

    凌云回想起方才智通受罚时的场景,算了算,若是跪那里的人换做是他,他估计支撑不了一个时辰。倒不是说那些行罚的弟子有多厉害,而是根据少林寺寺规,在受罚时,是不可以调动真气抵御的。也就是说,那棍子一下下打在身上,都是实打实的皮肉之苦。凌云自问,他最多一个时辰,要么就伤的晕过去,要么就忍不住调动真气。

    “是不是很好奇我是怎么忍住的是不是在想,换做是你,怎么也坚持不了这么久”半个时辰后,智通忽然道,眼睛依旧闭着在。

    凌云点头。

    智通笑,露出牙齿上的血,道:“整个少林寺,我是最扛揍的,连方丈师兄都没我能扛。老和尚我这是几十年的童子功,你学不来的。换成你,半个时辰,不伤筋动骨算我打诳语,咳…”话未说完,忽然喷出一大口血,接着,只见方才还在自吹自擂的智通横倒在床上。

    凌云皱眉上前,左手按在智通胸口,右手按在按在智通后背,缓缓往智通身体里度真气。

    儒家浩然真气与佛门清净之气,虽然在表象上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依照常理,凌云的浩然正气进入智通的气脉二海,很快就能融入智通的身体里。

    不过凌云很快便发现,他的真气似乎根本进不了智通的气脉。好像智通身上有一层防护罩,抵御着外来的真气。

    凌云正没理会间,智直大师忽然推门进来。巨大的身体站在屋里,头似要把屋顶顶穿了,见此情景,智直道:“凌公子不要担心,智通没事,这是他近年来独创的龟息功,疗伤有奇效。”

    凌云探探智通的鼻息,发现呼吸微弱几近于无,盯着智通看了好一会儿,道:“第一次亲眼见到智通大师的龟息功,真如千年老龟,任王朝变换,我还是我!”

    “目前还只能疗疗伤,希望假以时日,真能如千年老龟。”智直其实还是担心智通的,施过刑后还是没忍住来看看。虽然知道智通死不了,但心里总有点不放心。毕竟岁数都大了,再不像二三十年前那般皮糙肉厚了。都到了说不定哪天就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年龄,智直觉得自己的心似乎随着年龄增加,开始变得有点软了。

    两个时辰过去,智直大师与凌云坐在椅子上也就聊了这么久,两人已经喝了好几壶水,实在是无话可说了,于是便安静的看着沉入龟息状态的智通。

    也只有到了智直和凌云这种修为的修行者,才能看得出来智通极为微弱的呼吸。一呼细长,一吸细长,就如同把时间放慢几倍,身上的伤口,居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收口、结痂。甚至连智直和凌云都被智通的龟息功所感染,有意无意的也放慢了自己的呼吸。

    屋内气氛安静到宁静,再到寂静,凌云有种天地虽大,我自有我方小天地的感觉。

    “阿嚏…”智通打个雄浑有力的喷嚏,然后伸个长长的懒腰,终于醒来。“阿弥陀佛,你俩怎么都在”

    智直也念了声‘阿弥陀佛’道:“师弟你的龟息功,这次似乎比上次耗时更短了。”

    智通偏过头看看外面的天色,点头道:“确实,短了一个时辰。”说罢,智通下床走几步,耍几招罗汉伏虎拳,抖抖身体,身上那些硬痂纷纷掉落,竟完全恢复如常了。就好像那场鲜血四溅汗水飞扬的受罚根本未曾发生过。

    凌云叹道:“半个月才能恢复的内外伤,居然几个时辰便恢复了,大师的龟息功果然强大!”

    智通嘿嘿笑道:“凌云你放心,这门功夫我肯定要教你的,不然怎么赢觉远”

    凌云内心终于荡起一丝波澜,道:“多谢大师!”

    “叫师父,一日为



正文 第六十七章 掌教高兴,亲自下厨
    ?

    武当现任掌教李玄同,五年前修成太平心法,与轩辕化雨在泾河边一战,惹来无数江湖人士、百姓们的围观,众目睽睽下,李玄同单掌破开黄河水。

    而后,李玄同游历于魏国,在宋魏边境,一人独退三千魏军,一战成名。

    自此,曾经籍籍无名的李玄同,成了王重阳‘泯然于众’后,武当山新的精神支柱。

    直到王重阳冲破十年魔障,终于从夏境踏入秋境,骑着阿黄下武当。

    掌教李玄同在历代祖师爷画像前,留下喜悦的泪水:“师父,小师弟他终于破了心魔!”

    整座江湖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都在谈论王重阳。王重阳与青衣女子之事,江湖皆知。
1...2122232425...1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