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福晋贤良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小包子和螃蟹
盈淇也点点头,“能中就好,不能中,行行出状元,哥哥到时喜欢做什么都行。”
“嗯。”赵玉兰也点头赞同。“不过你哥要真中了,那才骄傲呢。我们整个周家村和赵家村都还没人中过秀才呢。”考秀才可不像电视里面演得那么简单,其实是相当地困难的。
“哥哥,等你进学了,会写字了回来也教我写字,好不好?”盈淇感觉自己还是要学习古代的字才行,不然到时认识字吧,会露馅。而不认识字吧,确实这里都是繁体字自己也真不认识几个。还是要读书才能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视眼也才能更开阔。
“当然好了,我妹妹这么聪明,说不定比我学得还好呢。每天我学习了都回来教你。”富毅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哥哥真好!”盈淇高兴地夸奖了他,富毅笑得开心极了。
第二天,一家人开始为了富毅的入学做准备。
赵玉兰带着富毅、盈淇到杂货铺去买纸笔墨砚。
纸笔墨砚,又称文房四宝,出自北宋诗人梅尧臣的《再和潘歙州纸砚》的诗句: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玩君与予。
这是读书人的必用品,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分别来自浙江省的湖州、安徽省的徽州、安徽省的宣州、广东省的端州(现肇庆)。
湖笔产自浙江吴兴县善琏镇,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湖笔分为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类,按大小规格,又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湖笔用优品的竹子作笔管,用上等的山羊毛作笔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百道工艺制作而成。
徽墨产自徽州歙县等地,以松为基本原料,再渗入其他原料精制,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经久不退、防腐防蛀等特点。
宣纸产于宣州,用青檀和稻草加工而成。质地细薄、棉韧洁白、耐老化、不变色,最适合用于书画。所谓墨分五色,据说一笔落成,深浅浓淡,文理清晰可见,层层分明。
歙砚取石于歙县的龙尾山,石质坚硬,润滑如玉,具有墨水不涸,洗之易净的特点。
等掌柜的把这文房四宝给三个初识学堂的人一介绍,就让三人有点晕乎乎的不知所谓了。不过盈淇很快清醒过来,然后瞪了掌柜一眼。
“我说掌柜的,你说了这么多,你这个小店难道有这些高贵的东西?”盈淇一句话当场就把掌柜的一口气给堵住了。
“哎呀,我这里虽然小,没有这么齐备的。不过宣纸我家小店还是有一些的。”
“那些我们就不要了。你也看出来我们是娃子初进学,给我们一些简单的文房四宝就行了。”赵玉兰有些恼怒掌柜的,这不明显欺负人嘛。自家根本买不起这么贵重的东西。
“娘,掌柜的是炫耀一下他的知识渊博,你怎么就这么不懂迎合呢。说不定我们还能好好讲一下价格呢。”盈淇低声对赵玉兰说。
“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赵玉兰赶紧给了掌柜一个笑脸。
“是我的不是。你家儿郎就选择这几种必需品就好了。”掌柜的是难得有新人来,炫耀一下。结果把人家给相起了,自己立马觉得有些羞赧,马上转移话题。
掌柜的取出了比较便宜的山羊毛竹管的毛笔;一叠麻纸,纸张有麻纸、模纸、案纸、白纸等种类,选择了其中一种纸,宣纸太贵了;一块普通的墨和砚台。
“吶,就这几样就行了。你们第一次来,就给你们打个九折,一共一百文钱。”掌柜的把所有的东西装好。
“我的天,怎么这么贵呀?”富毅倒先叫起来了。就这么点东西,特别是纸,根本用不了多久,就要一百文,自己天天上学,天天写字,这要用多少银钱才能读到自己考秀才呀。
“哥,读书就是个花钱的。不然干嘛我们村千百年来都没有一个考中秀才的。不光要有读书的天赋,自己要有读书的勤奋,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读书的银钱了。”盈淇倒是早有了心理准备,不过也仍然为之暗暗心惊。这一百文钱都够自家小半个月口粮了。当然这是现在,以前就爹要种地能吃饱,其余人都是常年半饥饿状态的话,都够一个月口粮了。这一叠纸只够用十天,一个月就基本要用三百文钱的纸,笔墨相对慢一些,但三个月基本也要更换的,笔毛掉光了,墨水用完了。只有砚台是一次使用基本可以管几年。
不过有付出才有回报嘛。为了哥哥的前途,也就是全家人的前途,这点不算什么的。
而赵玉兰虽然觉得贵,但她以前是经过过的,因此也知道这个行情。并没有多说什么,就直接付了钱。
清穿之福晋贤良 第十七章 早餐
回家后,富毅给他爹周春贵一说,都觉得好贵。不过为了儿子,周春贵也是能够接受的。
然后开始给富毅准备日常用品。比如水杯,碗筷、厕纸等等,不一而足。
接着就开始考虑富毅的午餐了。
因为要在先生家待一天,是在先生家里吃还是自己带呢,这个问题就需要进入讨论状态了。
一家人吃晚饭的时候,又开始讨论起来。
“爹,宋先生的意思是让在他家吃午餐,给生活费还是让哥哥带午餐去呀?”盈淇问道。
“先生家就师母在,平时本来就有五个学童住他家里,要做他们一共七个人的饭菜。所以先生的意思是还是让我们自己带饭去。最好带那种干粮更好。毕竟他们家不方便加热。”富毅回答着妹妹。
“那只有看娘能做点什么给哥哥带去了。”盈淇笑着说。“不过现在都快初夏了,凉一点的东西也不要紧。”
赵玉兰也点点头,“我想一想。”
“娘会做馒头、包子、馄饨、水饺、凉面,这些应该都可以让富毅带去做干粮吧。”赵玉兰想想对三人说着,自己以前拿手的菜色。这些盈淇都没怎么看她娘做过,主要是这两年家里条件太差了。
“或者我们熬点稠粥,带点香卤下水去也行。马上夏天就要来了,吃点凉菜也可以。”赵玉兰继续说着。
“娘,你会的真多呀。你真厉害。”盈淇对于她娘能做这么多吃的,真是惊讶极了。
“以前条件好,娘专门学过。”赵玉兰讪讪地说,有些掩饰的味道。
“娘,我们不是本来也准备开店吗。干脆我们尝试开个早餐店算了,就可以卖你会的这些。也不要生意多好,毕竟爹还有几块良田呢。生意一般般,这样爹还可以兼顾田地。”盈淇想了想,说道。
“妹妹这个主意好。到时娘早上做什么,我就带什么去当作午餐就是了。这里的人都是吃三餐,我们以前是吃两餐的,所以中午我就当作以前的早餐一般不就是了。吃什么也不要紧的。”富毅说道。自己进学实在是花费太大了。先生要收束修,纸笔墨砚也要钱,现在还要专门给自己做午餐,自己都快把妹妹的钱用光了。
“挺不错的。”周春贵听两个娃娃这么一说,也觉得挺好。自己还可以兼做农活,多方便呢。于是也投了赞同票。
“这样呀,也行。这里镇上的人也许会吃新鲜呢。而且我们还可以卖一点香卤下水来做佐菜。到了赶集的时候,应该生意也不会差太多的。”赵玉兰听了三人的话,想想也觉得合适,便同意了。
“娘,我们其实不一定只卖早上的,可以从早上卖到晚上的。”盈淇对她娘建议道。
“行。那我们先来卖馒头和包子,再熬一点稀粥。富毅带到学堂去的,我可以熬黏稠一点。然后做香卤下水、卤鸡蛋和咸菜做佐菜。”赵玉兰想了想说道。
“那行,我明天就开始准备开张营业的东西。你先把以前的手艺捡起来,这几天就试做一下。”周春贵也赞同。
既然决定好了,众人都觉得行,于是大家便去休息了。
第二天,周春贵就去木匠那里商量定做桌椅去了。而赵玉兰就在家里开始试做馒头包子了。富毅和盈淇都照常在家帮忙。
赵玉兰先将面肥放入水中,等待融化,用来发酵的。
取出面粉,将面肥水倒入面粉里,同时倒入一些白糖,这样到时吃起来才是甜的。洗干净手后进行搅拌,一边加入面肥水一边搅拌,直到盆里没有干的面粉为止,这时面粉呈现面穗状,同时基本已经不沾手了。
将面穗揉成一个圆团,反复用力挤压,直到成为一个面块。用盆盖住,两个时辰,这个是为了防止面块干燥,并且这样长的时间是为了让面团醒好。
时间到了取出后,这个时候再揉一揉,面团就变得很光滑圆润了。
取出面板,要干净干燥,放上面扑,就是洒一点干面粉做底。
将面团揉成一根长条形,左手按住面团的一头,右手以四个指头合拢的宽度为准,进行切剁。这样就是一个小长方形的馒头了。
中途富毅和盈淇也去参与揉搓了一下,一个个奇形怪状的,惹得赵玉兰都哈哈大笑了。
在蒸笼上放上纱布,将馒头一个个分开放上去。
烧大火,等水沸滚后,再把放好馒头的蒸笼放上去。蒸一刻钟后,即可调成中火,再蒸一刻钟。然后把火掩了,再等半刻钟,就完全好了。
至于包子,做法和蒸法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个需要用擀面杖将面饼赶成面皮,然后放馅料进去,再用手捏折出形状,让后将皱褶捻开,这样一个包子就成型了。
在这点上,盈淇就对她娘非常不满。太简易了。
“娘,你这样做的包子才不好吃呢。”盈淇抱怨道。
“那淇妹儿有什么建议呀?”赵玉兰笑着说,自己这个女儿有时异想天开的总能说出个道理来。
“娘,你想呀,包子肯定是为了吃里面的馅料的嘛,所以包子皮你别赶得这么厚,这么厚还不如吃馒头呢。”盈淇首先对厚厚的包子皮提了意见,自己以前吃有些包子皮都是可以达到透明的程度的。这说明包子皮薄一点肯定更好吃。当然也还得面粉劲道才行。
“至于馅料嘛,娘,你这个太简单了。我来调馅料吧。”赵玉兰早就发现盈淇在厨艺方面还挺有天份的,当即就答应了。
盈淇回忆了以前自己研究过的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做法,里面就讲过馅料是要用很多调料来调制的。自己虽然没有那么多,不过有什么用什么吧。
她在肉沫里加入了适量的水,还倒入了一点之前吃剩下的鸡汤,加上灶屋里有的油、酱油、盐、葱末、姜末、酒。赵玉兰看到她弄了这么多东西在馅料里,都有些无语了。“淇妹儿,这么多奇怪的东西放进馅料里,会好吃吗?”
“娘,吃了才知道。不好吃就不放了呗。”盈淇瞪了她娘一眼,太没水准了,自己这可是狗不理包子。
混合好了后,还是让她娘包的包子。包子可比馒头难多了,光是做那个形状,就没点技术含量是根本做不出来的。自然这次富毅也只是在旁边看着。
等上笼蒸好后,赵玉兰和富毅一尝,“真是太好吃了。”两人都赞不绝口。于是一致认定一定要将这个作为他家继香卤下水之后的第二个秘方。
等周春贵从木匠家回来后,一尝,也非常地赞赏。
于是就定下了先期就卖赵玉兰提议的这几样早点。
“我们给自己的店取个什么名字呢?”周春贵问家里人,“今天木匠同我谈起,说既然是想做成店铺,还是有个名字比较好。到时牌匾还要去府城订做才行。你们觉得呢?”
“爹,当然有必要啦。我们要做成一个大大的早餐店。妹妹做的这个包子这么好吃,我们要让小宝他们那种有钱人都听说我们家的包子都跑我们家来买包子。”富毅一听,激动地说。
盈淇听见他提到小宝的激动样,不禁翻翻白眼。有必要那么纠结吗,人家不就是把你突然给抛下了,怎么像女娃子失恋一般严重呀。
盈淇这就不懂小小男子汉的自尊心了。
“爹,我早就想好啦。”盈淇这次表现得非常地直接,自己一定要用那个前世最著名的名字。这可不许爹和娘他们反对的。“我们的店就叫知味观。爹你再去请先生给我们写一副对联,就叫知味停车,闻香下马。”
“先生会给我们写字吗?”周春贵不禁有些疑惑。“不过淇妹儿这两句话听起来挺不错的。”“爹,我们又找不到别人来写,当然是先生写最好了。你大着胆子去问问先生嘛。”盈淇怂恿她爹。
“好吧,我明天去问问看。如果先生写了,我就准备去府城定牌匾了。”周春贵说道。
“爹,我也要去。我都没有去过府城呢。”盈淇说道。
“爹,我也想去。”富毅也说。
“淇妹儿可以同我去,毅娃子就不去了。你要在家好好准备进学的事。”周春贵想了想道。
“好吧。”富毅一听进学,也就没敢多说什么。“妹妹,你要给我带点好吃的回来哦。”他低声对盈淇说。盈淇赶紧点点头。
清穿之福晋贤良 第十八章 马车
天一亮,周春贵就去了先生家,很快就回来了。
宋先生听说了这八个字,非常干脆地写了对联和知味观的大名。再问是谁对的对联,周春贵反而不怎么敢告诉他是盈淇了。支支吾吾地,宋先生只是说了句,“真是个极佳的对子。”周春贵听到这个评价可就真被吓了一跳,赶紧跑回来了。
“淇妹儿还这么小,我们可不能让她有了什么才名之类的,女孩子家还是文雅淑静一点好。”赵玉兰也同意这种说法。
盈淇看了宋先生的字,有点神似董书。
董书,就是董其昌的书法。董其昌,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擅长书画,其书法集古之大成,兼有颜骨赵姿,为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之一。康熙皇帝将其书法常列于座前,晨夕赏玩,并称赞说:“华亭董其昌书法,天资迥异,高秀圆润之至。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不过想想也是,因为清朝康熙皇帝就是最偏爱和推崇董其昌的书法的,因此导致满朝文武,乃至追逐功名的士子学童,都以学习董书为练习书法的首选。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嘛。
拿到宋先生的字,周春贵就准备去府城找大一点的木匠店,订做牌匾了。马上就是月底了,初一还要送富毅去进学呢。争取这几日就把店里的事情初步解决。
赵玉兰在家里给他们准备了两天的干粮,就是馒头、包子和一点香卤下水,这样在路上可以吃。
去府城必须要坐马车的。只有每次市集才会有马车到府城,主要是一些货郎会从府城那边过来赶集的,然后在这边收的一些小玩意就卖回府城去。
一大早,周春贵就带着盈淇去了市集车马点。
“大郎,我们想去府城,要多少文呀?”周春贵问着车马点的一个马夫。
“大人三十文,孩子二十文。”陈大郎回头看见周春贵,再看看周盈淇。
“你就给四十文好了。”还没讲价呢,直接就便宜了十文钱。
“贵哥,你们去府城干嘛呀?”看来两人本来就熟识。
“谢啦。开了个早点铺子,去府城做个牌匾。”周春贵笑着说。“对了,要什么时候出发呀?”
“还早呢,你们估计只能去府城过夜的。都是未时末才出发的。”陈大郎说道。
“行,给我留两个舒适点的位置哦。我未时准点过来。”周春贵说着就告别了。
“成,没问题。”陈大郎答应着。
“爹,未时才出发,为什么我们这么早就要来定位置呀?”盈淇起了个早还以为马上就能出发呢。
“都要早定,不然晚了人太多,到时就没位置了。”周春贵解释道,“而且晚了也没有好位置了。带你过来是让人家看看你多大,需要占多大的位置。一个车厢只有那么宽,所以马夫都要看看人然后才好确定座位。毕竟有些人长得胖些,有些人长得瘦些。”
“哦,明白了。”盈淇点点头。
回去后才开始打包,也没准备什么,就是干粮和铜钱。还带了五两银子。毕竟周春贵先就在本地的木匠家里打听好了价格的了。
到了未时,周春贵和盈淇准时到达陈大郎的马车前。“贵哥,你们坐这。”陈大郎指着正座的两个位置。周春贵点点头,抱起盈淇上了马车。
马车四四方方的,非常地简易,属于半镂空型。靠着四壁的做成了三条长凳模式,左右还有扶手。上方也是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除了是马拉的外,盈淇感觉就和村里的牛车一般,不过牛车是一块板,马车则是装了几根长凳而已。估计这个下雨天是完全不能用的。
周春贵和盈淇坐在马车后壁,也就是面对马匹的方向,是最舒适的,所以叫正座。两边都是侧座。这就是熟人的好处。当然,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价格,有些价格稍微高一点点,也可以坐这类的位置。
他们上车时看见左边已经有一人坐着了,是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见他们俩上来,露出了邻居大婶似的温柔笑容,微微点头示意。
周春贵也微笑点点头,毕竟要同一个旅程一段时间。
不一会儿,两个年轻的货郎也上来了。其中一个货郎有点偏瘦,就挨着周春贵坐的。
盈淇算了一下,把两个孩子加上,就一共六个人了。会不会超载呀?盈淇有些担心着。
“出发啰。”只听车夫陈大郎一吆喝,就挥鞭出发了。
而盈淇最直观的反应就是一个大颤抖,幸好她爹半坐着半拉着她的,不然非一个趔阙摔出去不可。
天啊,这个,完全没有防震效果的马车,终于让盈淇感受了第一次古代的长途旅程。
就这样一抖一抖又一抖的,盈淇完全需要牢牢拉住扶手,再拉住她爹,这样才不能坐得牢实。盈淇回忆起自己前世小时坐拖拉机的感觉,这个可比拖拉机更有震抖效果。
神奇的是,因为空气够清新,全露天似的,所以盈淇竟然没有晕车。
半个时辰后,盈淇终于习惯了这种震感,开始能东张西望了。
周春贵一直都有些紧张地看顾着她,担心她感觉不舒适。见她没什么了,才长舒了一口气。
“爹,我们要多久才能到府城呀?”盈淇问着。
“大概两个时辰。”我的个天,盈淇听了相当地无语。等到了府城不是都天黑了。
看了一眼大道,幸好现在的官道还是比较宽敞的,足够两个马车并行。
而且因为今天是赶集,官道上偶尔也有同行的马车,或快或慢地经过或者落后。路途倒是显得热热闹闹的。
“爹,整整两个时辰,就酉时了。府城会关城门吗?”盈淇记得大城镇都是有城墙的。
“酉时末就会关城门。我们一般跑得快就能及时赶到的。放心,大郎跑这条路都是很熟悉的了,我们肯定能及时进城的。”周春贵对于她这般担心的笑着解答。
“那爹,有没有人会赶不上进城的呀?”盈淇问道。
“当然有啦,很多的人都会赶不上固定的时间进城的。因为府城是大城镇,天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步行或者像我们这般乘马车或者牛车进城的。那个时间不稳定,就会赶不上进城而被关在城门外的。府城每天是卯时初开门,酉时末关门。”周春贵给她解答道。
“没事的,小姑娘。即使赶不上,关了城门,城门外也有茶肆可以暂时歇脚。如果是天冷的时候,则就需要到城外近一点的农家去找地方歇脚了。”旁边的货郎见盈淇天真可爱地发问,也搭腔着。
“大哥哥,那城门外没有客栈什么的吗?”这是多大的商机呀,怎么会没有人发现呢。
“没有客栈的,客栈都是在城里。建在城外太危险了。”小货郎热忱地为盈淇解答。
“建在城外没有官兵保护,容易招小偷盗贼之类的。而且一旦到了灾荒年生,就必须抛弃客栈逃进城内。所以没有人会愿意在城墙外建什么客栈之类的。只有寺庙是在城外。”直接抹杀了盈淇商机的想法。具体地方得具体分析呀。
这样一边聊着时间倒过得很快。大家也就都很熟悉了。
中年妇女孙年氏,带着的小男孩是她的外孙,去走访亲戚。说是远房表亲老爷满四十大寿,去祝寿的。据说表亲老爷还是个当官的,至于当的什么官就搞不清楚了。
两个货郎是堂兄弟,李氏,因为关系好,一直都是结伴四处卖货。
至于周春贵也提了一下,说自己准备开个小店,因此去府城打制一些木制品。
李家兄弟倒是还给他推荐了两间木匠铺。一家在南街头,就叫方木匠。一家在南街末,叫红木家居。都是手艺相当不错的店铺,而且价格也适中。也给周春贵讲解了一下,有些店铺虽然手艺和质量更好,但是却不是周春贵现在能消费的。而有些店铺又相对质地手艺差一些。
周春贵倒是非常地感激。其中方木匠那家店铺正是镇上木匠给他推荐过的。镇上木匠就在那里学的手艺。
清穿之福晋贤良 第十九章 府城
酉时中,马车赶到了府城门。
府城的恢宏终于达到了盈淇想象中古代城市的感觉。
高大的城墙门,延伸出去是厚实的城墙,随着地势高低起伏,盈淇暗地比划了一下,估计最低的也有十米的高度。
城墙外是大片的农田,晚春季节,秧苗都已经开始抽条,一片片绿油油的像碧波一般,风一吹,就一层一层碧浪翻滚。
北面有一座高台,非常醒目。
“那是什么呀?”盈淇很奇怪。
“那个叫观星台。听说是朝廷祭师用于夜观星象的。不过据闻上面设有风、云、雷、雨祭台,用于每年祭祀时,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小货郎给盈淇解释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