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您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羊的爸爸

    宋华阳本来是打算直接赶回大刘镇的。

    可是妈妈非要他在家住一晚上,他不想扫了妈妈的兴,于是打电话跟刘胜祥说了一声,就高兴的陪妈妈一起吃饭了。

    第二天一早,他妈妈还没起床,他就提前起来给妈妈做了早餐放在桌子上,随后就开着车子回大刘镇了。

    时间已经到了农历二月下旬,阳历也已经是三月18号了。

    春天已经到来,农民纷纷收拾农具,开始一年的耕种了。

    那个时候,东滨市郊区的农村还是以种田为主,农闲的时候他们才会出去打工,当然了,有些年轻人不愿意在家种田,就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因此现在在田地里劳动的,大部分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再过几年,大概也就是2000年左右,粮食实在不值钱了,而城市的基建和房地产大批兴起,这些中老年人才会放弃种田,像他们的晚辈一样一年四季在外面打工赚钱。

    根据宋华阳的计划,到那时他应该有足够的资本进行下一步的投资了。

    而现在,他必须赶在农民春耕完




第四十八章:开业典礼
    上辈子做重生计划的时候,宋华阳给创办公司预定的启动资金是四千块,因为如果他真的按照计划重生到95年上半年,那么他能得到的启动资金只有四千块。

    那四千块是妈妈存了几年,留给他结婚的。

    可是上辈子到了95年上半年的时候,宋华阳依然一事无成,妈妈实在不忍心看着他就这么一直晃下去,因此拿出那四千块钱让他去上厨师培训学校。之后又到处借钱给他找铺面开餐馆。

    他上辈子悲催的生活,就是从95年上半年开始的。

    因此他重生计划的起点,原本也在95年上班年。重生回来之后,他不会再拿那些钱去读厨师培训学校,而是要干一番大事。

    但是,四千块钱要创办公司是肯定不够的。

    95年的东滨市,注册公司最低资本是两万。而且要创办公司,就必须要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有了办公地点就必须要有办公家具等等一系列的东西,这些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即使是现在,宋华阳提前半年重生回来了,他手上的钱也不够。

    是的,从省城江市回到东滨市的时候,他计算过自己的总资产,大约有两万左右。这两个多月,七七八八的又赚了两千多,也就是说他目前的总资产至少有两万。

    但是,这两个月中间过了一个春节,为了让母亲开心,他大手大脚的花了不少钱,粗略估计应该花掉了一千五百块。

    然后,郑瑶这一学期的学费、生活费,至少要去掉三千五。

    之前他就答应过郑瑶,每个月要给她600块的生活费,这个钱他一直在给。

    也就是说,过完年他就花了五千块。

    前两天拿给范美玲的是400块,黄五仁去东滨市招聘,除去可以预知的各项费用,宋华阳还给了他两千块的备用金。

    这些加在一起,又是三千五百块。

    更何况,之前宋华阳算的总资产当中,还有书店里的书等固定资产。

    去掉这些之后,宋华阳手上现在只有八千三百块钱的现金。

    这些钱远远不够他创办公司的。

    怎么办呢难道是宋华阳算错了吗

    没有。

    重生计划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呢。

    当然了,找人借钱那也是不可能的。

    其实宋华阳心里早就有了更好的打算。

    东滨市地处中原地带,农作物种植比较多样化。无论是北方的小麦,还是南方的稻谷,或者是棉花等,都有人大批量的种植。

    而现在,春耕之前就有一样农作物到了收获的季节。

    那就是冬季种的油菜。

    在东滨市,油菜有三个季节可以播种,一是春天播种,五六月收获。然后月播种,十一月收获。十一月收获完了之后,还可以再播一次种,等到第二年的春天收获。

    一般来说,油菜从播种到成熟,只需要两个月。但是冬天比较冷,所以需要三个月。

    94年的东滨市是个暖冬,冬油菜长势良好,所以95年春天,东滨市周围农村的冬油菜获得了大丰收。

    由于油菜丰收,又加上95年的春天比较温暖,适合早播种,所以农民们都急于把油菜卖出去,然后安心的进行春耕。

    前两天宋华阳回大刘镇的时候,在车上就看到很多农民已经把油菜收割回家进行晾晒了。

    这又过了几天,油菜必然已经晾晒好了。

    宋华阳只需要租一辆大货车,到各个乡镇去挂着牌子收购就行了。

    上辈子他做过详细的调查,当年的油菜因为丰收了,所以价格很低,每吨只要350元。以宋华阳现有的资金,他一次可以收购二十吨,加上运输费买到外省去,一趟就可以净赚三千元。

    以此类推,他只需要十天,就可以赚够开公司的钱。

    这就是宋华阳敢拿着四千块钱回到95年创办公司的原因。

    他知道,95年的春天,有一大笔钱在等着他赚。

    上辈子他够傻的,这么好赚钱的机会都错过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找到合适的货车,收购油菜卖油菜,十天,宋华阳几乎都没上床睡过觉。

    到第十一天他手上的八千元现金就变成了五万六千元。其实他还可以继续收购油菜,但是那个时候油菜的存量已经很小了,而且收购的人也多了,所以他不愿意去浪费时间。

    在收购油菜的同时,宋华阳也通过他和刘村长的关系,找到了刘村长他哥哥镇长刘大路。

    按说宋华阳早就应该认识刘大路了,毕竟刘镇长的儿子刘川结婚的时候,宋华阳就去过他家里。

    但实际上那个时候刘镇长正在外地学习,根本就不在家,因此宋华阳无缘得见刘镇长。

    刘镇长趁自己在外学习的时候让儿子结婚,也是为了避嫌。他若在家里,别人免不了要来送礼。

    刘大路最讨厌别人给他送礼!

    所以到现在为止,刘大路只是听过宋华阳这个名字,但根本就没有和他见过面。

    在刘村长的引荐下,宋华阳见到了刘镇长。

    和刘镇长谈了一会儿,讲明白自己的意思之后,刘镇长立刻就表示赞同,并且叫乡镇企业管理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全力协助宋华阳创办公司。

    宋华阳做的毕竟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既能改善农村的面貌,又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各部门一路开绿灯。五天之后,宋华阳的营业执照就到手了。

    公司名称:六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nb



第四十九章:四大供货商
    开业后的第二天,六滋商贸就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开业当天来了大领导,大刘镇以及周边村子的人就有些惊讶了,再加上刘珊的大力宣传,附近村民们纷纷到六滋商贸市场部去询问情况。

    市场部胡经理按照宋华阳的指示,起初一概不谈价格的问题,只是把那些村民带到体验房去参观,同时宣传公司的经营政策和理念。

    当有人表现出签合同的意愿时,胡经理就把他们带到策划部去,让策划部的设计师跟着村民们回家,现场测量村民家地基的尺寸、形状,观察周边的环境,现场提出设计方案供村民参考。

    宋华阳聘请回来的都是大学生,各方面的想法应该说都是当时最先进,最前卫的,因此很多设计方案立刻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初步方案被认可了之后,策划部的同事就会带着村民回公司市场部,由市场部和村民签署一份认购协议,算是达成初步的交易意向。

    随后策划部就会开始认真的设计图纸,一直到村民完全满意为止。

    按照宋华阳的设想,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有一些地基大的,需要的时间更长。这样安排的根本原因是,宋华阳怕设计图纸定稿太快,到施工的时候万一村民又有什么想法要临时修改,那就很麻烦。多留点时间让他们思考清楚,到后面施工的时候就会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宋华阳现在还有两个主要的供货商没有谈妥,那就是水泥和钢筋。

    之前,在申请营业执照的同时,宋华阳已经在和四大建材的供应商谈判。其实红砖和木材这两项都不用谈,砖瓦厂厂长和买木材的刘东方都巴不得和宋华阳合作,毕竟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没什么信不过的。而且宋华阳的经营理念又很前卫,因此他们断定跟宋华阳的六滋商贸合作能赚大钱。

    所以,这两家的供货合同很快就签下来了,而且一签就是五年。

    可是水泥和钢筋这两个大建材却不是那么好谈,矛盾就卡在付款方式上。那个年头,分期付款毕竟还是个新东西,更何况宋华阳之前并不是很有名气,别人水泥厂和市一级的钢材批发商根本信不过宋华阳。

    万一他把货物拿着跑了怎么办

    人家都有这种担心。

    为了这两件事,宋华阳在东滨市和大刘镇之间跑了四五天都没谈好。人家非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根本不谈什么先提货后分期付款的问题。

    这可让宋华阳有些着急了。

    公司里,市场部已经签了十几份认购协议,策划部这边的图纸也都快设计好了。万一图纸敲定之后,钢筋和水泥还没有谈妥,那么后续的正式合同根本就没有办法签,因为没办法确定最后的价格。

    要是那样的话,那麻烦可就大了。

    思来想去,实在没辙了,宋华阳只能按照重生计划中最后一步的备用方案去执行。

    那就是去找三花食品厂后勤部的吴部长帮忙。

    其实他一开始就可以去找吴部长,毕竟,吴部长是他爸爸的老朋友。之前他买臭豆腐的时候,就是去找吴部长借的桌椅板凳,后来还把冰箱和大彩电都借出去了。

    可那个时候宋华阳并不是三花食品厂的员工,而且做的也是小本生意,所以找吴部长帮忙不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

    而现在宋华阳是三花厂的领导,在外面做的又是大买卖。这个时候去找吴部长帮忙,会有诸多不便,搞不好会把吴部长给毁了。

    三花厂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那个后勤部长的位置呢!即使是在厂子效益不景气的情况下,后勤部长也是厂子里最肥的差事之一。可以说是仅次于办公室主任,甚至比销售部经理的位置还肥。

    可是如果再不找吴部长帮忙,那么宋华阳的六滋商贸就会出大问题。

    他万万没有想到,那个时候的老板竟然真的那么保守,连分期付款这么好的事情都不能接受。

    要知道,分期付款是可以赚钱的。

    后世不知有多少人是靠分期付款发家致富的,可95年的那些老板竟然不接受分期付款这种方式,简直是一群傻蛋。

    公司开业第八天的时候,水泥和钢材的供货渠道还没签下来。宋华阳完全坐不住了,他打算开完早会,把当天的工作布置下去之后,就立刻动身回三花厂去找吴部长帮忙。

    可就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沈琴给他打了个电话,说有件事想要求他帮忙。

    宋华阳问是什么事。

    沈琴说她姐姐沈林不想在外地打工了,想回本地发展,并且在本地找个人结婚。沈琴问宋华阳能不能让她姐姐到六滋商贸上班。

    宋华阳当时就高兴坏了。

    他正琢磨着要跟沈琴说沈林的事情呢,不料沈林竟然主动找上门了。

    可是,沈林为什么会突然回来呢上辈子沈林可是一直在南方打工的呢。

    上辈子97年的时候,宋华阳到南方去看望在哪里打工的郑瑶,后来遇到一点麻烦,无奈之下,宋华阳找到沈琴,让沈琴叫她姐姐去帮他们。宋华阳就是那个时候认识沈琴的姐姐的。

    当时沈林已经算是个成功人士了,一个月收入有一万多,年底还有大笔的分红。

    也就是因为那次见识了沈林的能力,所以后来做重生计划的时候,宋华阳把沈林列为自己公司的第一销售精英。

     



第五十章:不赚你的钱你还不乐意
    上辈子开餐馆的宋华阳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开餐馆让他看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有勇气重生回来再过一次。

    他看透的问题是:顾客觉得很重要的商品,你如果把价格压得太低,顾客反而忧心忡忡的,会担心你是不是在骗他,或者担心你的东西是水货的。导致的结果是,东西虽然很便宜,质量也很好,但是顾客还是不会买。

    就比如说吃螃蟹吧。

    东滨市郊区有个月湖,月湖里也有人养殖大闸蟹,到了吃螃蟹的季节,宋华阳也会去批发一些月湖的大闸蟹回来卖。

    其实月湖大闸蟹的品质并不比阳澄湖大闸蟹的品质差,有时候其品质甚至比阳澄湖大闸蟹还要好,但是因为没有名气,所以价格很低。

    最初宋华阳想:反正月湖螃蟹的价格低,而且制作螃蟹也简单,只要在蒸锅里蒸熟就行,因此他打算卖便宜一点,心想这样应该可以多吸引一点顾客,把餐馆的生意带起来。

    可是他卖得越便宜,顾客就越不吃。有的还怀疑他是从野外的臭水沟里捞出的有污染的螃蟹,甚至还到相关部门去告他。

    看吧,宋华阳一片好心卖便宜螃蟹给顾客吃,顾客不仅不领情,反而还告他,导致他钱没赚到,还被相关部门批评教育了一番。

    后来他干脆涨价了,买得比阳澄湖的螃蟹还要贵。这样一来,顾客竟然都抢着吃。而且还拼命的说那螃蟹的品质真好,应该就是阳澄湖的大闸蟹。

    同样的东西,不一样的价格,给评价就完全不一样。

    后来宋华阳总结了一条黄金定律:开门做生意,你要是不赚顾客一点钱,顾客反而不高兴。
1...1617181920...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