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您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羊的爸爸

    宋华阳请来的这些保安,都是在奥森技校学过武术的,功夫虽然比较一般,但是力气却很大。这一耳光下去,不仅李福胜的脸肿了,就连牙齿都松了两颗,嘴里鲜血直流。

    打完之后,那保安依然抓着李福胜的衣领,说:“给我道歉,不让老子还揍你!从哪儿跑出来的小杂种,竟然在这里撒野!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李福胜被打蒙,也不敢喊叫,但也不愿意道歉,只是瞪着保安说:“你去把你们宋华阳叫出来,你不认识我,宋华阳认识我!”

    “哎呀哈,你个混蛋。”保安一下子把李福胜提起来,摁倒在旁边的出租车上,鄙视的说:“宋华阳这名字是你叫的吗我们宋总是你想见就能见的吗老子看你欠抽!”说着,保安又要打李福胜。

    这时,一直坐着车上看热闹的胡丽赶紧下车拦住保安道:“大哥,给小妹一个面子,不要再打他了,说不定你真的搞错了呢。”

    “对,丽丽,你跟他说!跟他说清楚!”李福胜无力的喊道。

    保安见美女出来求情,于是压低声音说:“好,你告诉他到底是谁”

    胡丽说:“其实,我跟他也只认识了三天。他跟我说他是什么六滋企业的老总,还说自己有一个什么很有钱的舅舅,叫我好好的陪他,说把他陪好了,自然会重重的打赏我!所以,哎呦喂,




第一百零一章:岳父来了
    没有张天行撑腰,李福胜就是一个又穷又锉的土鳖。

    “我没钱,你们别找我,这都是宋华阳安排的,你们找他去!”万般无奈之下,李福胜只能耍赖。

    胡丽转头看了看宋华阳,回头冷笑着对李福胜说:“大哥,你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睛看看,人家宋总是什么样的人物,人家会跟你这种狗东西来往自古以来,有谁干了那种事情还要别人出钱的啊你丢不丢脸啊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不给钱,我就把你拖到东滨市区去闹腾!到时候看你的脸往哪儿搁!”

    “他有脸吗竟然冒充老总骗吃骗喝,简直是一堆垃圾。”出租司机也在一旁附和道。

    李福胜被骂得抬不起头来,只得哀求宋华阳,请宋华阳帮忙。

    宋华阳笑着说:“帮忙是可以,但我这个小公司也赚不了什么钱,你得写个借条给我,以后有钱了再还给我。”

    “不用等以后,我回去了就还给你,还给你!”李福胜狠狠的说道。

    宋华阳点点头,“好,那就先写个借条吧。”宋华阳一边叫沈林拿出纸笔给李福胜写借条,一边问胡丽,李福胜到底欠了他们多少钱。

    胡丽算了算,说:“住宿,吃、喝、玩,所有的加在一起,一共是一万二千九百八十五块。”

    “喂!”李福胜要疯了。

    “就三天时间,我就吃那么点东西,住那么个普通的旅馆,你要收我一万二千多块钱啊你不如去抢!”

    胡丽笑了笑,说:“土鳖,你知道这几天你都吃了什么吗要是没吃那些好东西,你现在连站都站不稳!你以为出来玩是那么简单的你要是敢不给钱,我就敢拉着你到东滨市的大街上去闹,到时候我要你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不不不,我给钱,给钱还不行吗!”

    李福胜哭丧着脸哀求宋华阳道:“宋总,您就行行好,帮帮我吧,我这”

    “行啊,钱不是问题,写借条就行了。”

    李福胜含泪刷刷的写下了借条,宋华阳当即就把钱都给了胡丽和司机。

    司机拿了钱之后,笑着拍了拍李福胜的肩膀,说:“土鳖,以后再有这样的生意,记得来找我啊!”

    说完,带上胡丽,上车飞驰而去。

    李福胜长叹一口气,愤恨的看了宋华阳一眼,弯着腰,摇摇晃晃的走了。

    宋华阳的办公室里,宋华阳、黄五仁、沈林,以及财务部的蔡总监和人力资源部的李总监一边喝茶,一边哈哈大笑。

    “还是我们宋总高明啊!像这样的人,就是应该这样整他,太解气了。”

    “是啊,解气!想想他那天给我们讲话时那个趾高气扬的样子,再看看他今天的样子,我只有一个字送给他:活该!”

    “哥,活该是两个好吧。”

    大家七嘴八舌的正聊得热闹呢,只听见办公室外又有人敲门。

    “请进!”宋华阳大声说道。

    门开处,总经办接待员方胜男快步进来,恭敬的对宋华阳说:“宋总,您岳父过来找您了,您看是让他在会客室等一会儿,还是现在就见他。”

    “我岳父你还在演戏呢戏都已经演完了好吗!”宋华阳还沉浸在打败张天行和李福胜的喜悦中,所以就这么顺口回答道。

    方胜男却严肃的说:“宋总,我没有在跟你演戏,真的是您岳父来了,他亲口说的。”

    “啊岳父”

    宋华阳看了看黄五仁:“难道是江教授来了”

    “可能哦,”

    宋华阳立刻起身整理衣服,同时说:“赶紧去迎接一下,江教授怎么就突然来了呢!”

    这时,方胜男说:“你岳父说他姓郑,不是姓江啊,宋总,您有几个岳父啊”

    “去,什么叫我有几个岳父,我就一个岳父!”

    “什么,你说来的人姓郑”宋华阳猛然愣住了。

    回头看着黄五仁说:“完了,我郑叔叔来了,这回怎么办呢”

    “别问我,这是你的家事。”说着,黄五仁对沈林说:“我们该回去了吧出来这么多天,分部还有一堆事情等着我们处理呢。”

    “对对对,回去,问题解决了,好戏也看完了,是该回去了。”沈林立刻拿起包起身要走。

    “喂,你们有没有良心啊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们就不帮帮我吗”宋华阳无奈的说道。

    沈林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您的家事我们不掺和,您自己解决吧!”

    说完,她和黄五仁转身就跑了。

    “两个没良心的东西,就这样把我扔下了。”宋华阳不满的骂了一句。

    转头,看见蔡总监和李总监还坐在茶台前,于是又笑着说:“还是你们两个有良心,这次就靠你们帮我了哈!”

    “啊,不是,”蔡总监说:“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一个报表没有做好,宋总您忙着,我回去做报表了哈。”

    “是是是,我还有一个培训计划没有做,我回去忙了。”

    说着,她们两个也跑了。

    转头,宋华阳问方胜男:“你为什么不跑啊”

    方胜男忍着笑说:“您还没告诉我要在什么地方见您的岳父呢。”

    “见见见,走吧,带我去会客室!”

    因为和郑瑶关系的转变,害怕他妈妈知道了会骂他,因此宋华阳这几天都不敢回家。不想,这郑保国竟然以岳父的名义找到公司里来了。

    见到他该怎么说呢

    “我和郑瑶现在是亲兄妹,您是我的亲叔叔。”

    真这么说的话,郑保国不当场发脾气才怪呢!

    &



第一百零二章: 何去何从
    三花食品厂肯定是要收购的,但是,工人不能留那么多。

    那个时候大厂倒闭破产,虽然有技术落后,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等种种原因。但冗员太多还是很多厂子倒闭的关键因素。

    就比如说三花厂吧,总共五个生产车间。其中有一个饼干生产车间,车间里包括两条饼干生产线,每一条生产线,从调配方和面,到饼干烘烤成熟,再到打包装箱,所有的工序都算上去,最多只需要15个人就可以了,按照全勤三班倒来计算,一条生产线最多只需要配备45个人就够了。

    毕竟,真正开足马力三班倒的时间是很少的,所以根本就不需要安排所谓机动人员进行替补。

    但实际上呢,三花厂里一条饼干生长线配备了93个人,整个饼干生产车间,包括车间主任、技术人员等等,总人数达到了227人。

    冗员比实际需要的人数超出了两倍还要多。

    也就是说,原本一个人吃的饭,要分给两个人吃,另外还有几个人在旁边看着。

    其他几个车间的情况甚至比饼干车间的情况还要严重。

    另外,上面的领导机构也是重重叠叠。比如说人事部,设部长一名,副部长三名,三名副部长下面又设了三个科长。其实到三个科长这里,才是真正做事的人员,副部长都只是吃干饭的。

    而每一个科长下面,又根据工作的不同,设置了三到四名办事员。

    就这么小小的一个人事部,上上下下就有18名员工。其他的就更加不用说了。

    在这些生产管理的主要员工之外,厂里还有一大批后勤人员,也就是吴部长管理的那些人。比如说厂里的食堂、小卖部、澡堂子、幼儿园,等等等等。

    可以说,一个工厂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不出工厂的大门,在里面什么都可以完成。

    这么多人,就算是八十年代三花厂鼎盛的时候,厂里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车间拼命生产赚到的那点钱,全部被员工吃掉了。

    所以,解决冗员问题,是收购三花厂最大的阻碍之一。如果把那一千多号人都留在厂里,那宋华阳铁定是要亏本的。

    现在郑保国来跟宋华阳谈的,也就是关于人员流向的问题。

    “这段时间很多工人都到外面去打听过情况了,有些厂子是直接卖给外地来的投资商,变成合资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但是投资商在收购工厂之前,都会要求解决员工问题。”

    “大多数厂是直接按照年龄一刀切,三十五岁以上的,发一笔钱直接回家。四十五岁以上的直接办理退休手续。这样一来,那不就等于是失业了吗”郑保国忧心忡忡的对宋华阳说道。

    宋华阳说:“那我们三花厂的兄弟们是怎么想的呢”

    郑保国说:“现在连厂长都不管我们了,自己在外面搞了个服装厂。我们工人也指望不上他,所以大家就想着一起到外面去做点事情,这样总比坐吃等死好吧”

    “那你们想做什么呢有哪些人想出去”宋华阳一边问一边在心里盘算。

    三花厂有些老员工是不能走的,宋华阳把三花厂收购过来之后,还得靠那些老人的技术把厂子的面貌改变过来呢。宋华阳进一步想:既然已经跟郑保国谈到这些事情了,那么有没有必要把他将要收购三花厂的事情跟他透漏一下呢反正厂里迟早都要知道的。

    可是,郑保国跟他家的关系虽然好,但这个人的嘴巴有点靠不住,这么大的事情,要是提前让他知道了,那就等于全世界都知道了。

    不行,还是要继续保密。

    这时,郑保国说:“有这个想法的人,主要还是酱料生产车间的工人,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一些制作酱料的技术,想着出去自己开个作坊做点豆瓣酱啊、腌菜啊、泡菜啊等等的小副食品,自己生产自己销售,你觉得他们这个想法有没有可行性呢”

    “这个不好说。”

    虽然后世有老干妈这一类比较知名的酱菜品牌,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行业整体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的。而且三花厂做的酱料、酱菜等,都是拿不上台面的,只能到乡下去销售。

    而乡下的那些老大妈们,几乎个个都是制作酱料和酱菜的高手,有多少人会买他们的东西呢

    之前三花厂的酱料和酱菜销售量就是最低的,现在他们想要靠这个为生,还真有点难。

    郑保国看出宋华阳的意思,接着问:“那你给厂里的工人指一条明路呗,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你就做这么大的生意,你一定有办法让这些兄弟们吃上饭。”

    宋华阳当然有办法,但他的办法是要等收购了三花食品厂之后才能公布的,现在说出来,他的计划就全打乱了。

    想了想,宋华阳说:“这个事情你得容我想想,我不能信口胡说,耽误了别人的前程啊!”

    “你要想多长时间啊人家好多人都等着米下锅呢!”郑保国焦急的说道。

    停顿了一会儿,郑保国又说:“不是,你这都搞这么大的场面了,你就不能让厂里的工人到你这里来上班,让他们也坐在办公室里享受享受”

    宋华阳无奈的说:“我的叔叔啊,你以为我这办公室像三花食品厂的办公室一样,只要有关系就能进来坐,然后每天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啊”



第一百零三章: 三人行
    陈淼讲课的核心,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于企业而言,工人就是那能载舟的水。如果我们不能善待工人,那么工人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为企业着想。这样一来,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壮大。

    明白这个道理很容易,但是要做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拿宋华阳目前遇到的情况来看,三花食品厂虽然有部分员工会主动的去谋取生路,但是更多的人只会躺在工厂里,等待着厂里、或者说上面领导来给他们安排出路。

    “我们为工厂付出了半辈子,现在要我们回家我们才没那么傻呢!”

    “我们对工厂是有贡献的,那么几个钱就想把我们打发回去,想都别想!”

    大多数人只会固执己见的这么想问题,他们已经懒习惯了,不会自己思考问题,更不愿意学习。工厂开工的时候,他们也只是在车间磨洋工,反正每天生产线上都人满为患,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无所谓。

    有些生产线上的工人甚至会自己排班,一个班次内,每人在生产线上值班两个小时,剩余的时间,各自找地方睡觉,或者聚在一起下象棋。

    当年宋华阳读高中的时候,还遇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下晚自习后,他不想回家睡觉,所以就跑到酱菜车间后面的酱料晾晒场去玩。那个地方空旷,空气好,宋华阳经常到哪里去玩。那天晚上,他的心情特别好,具体是为什么他记不住了。

    只知道他到了酱料晾晒场之后,就高兴的又唱又跳,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突然,他听到不远处的酱料储藏缸里传来呼啦呼啦的声音。他吓坏了,以为是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三花厂一百多年的历史,宋华阳经常听老人们讲关于厂里的老故事。
1...373839404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