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您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羊的爸爸
    “好的,那我明白了。那么叶倩后面的工作怎么安排呢”李总监继续问道。

    宋华阳说:“你这样,在




第一百零六章:叔侄对饮
    收购三花厂,现在资金已经到位,人员也在逐步调配当中,至于收购过来之后要投入市场的产品,早在六滋公司刚刚组建的时候,宋华阳就已经在着手准备了。而现在,三花厂的工人也开始行动起来。

    真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要和三花厂一个重要人物取得联系。

    三花厂无论是破产倒闭,还是想办法去寻找投资商来进行投资,都必然会有一个人牵头。到这个时候,杨厂长是不可能了,他在外面开办了自己的服装工厂,根本不会来处理三花厂的后事。

    另外,据宋华阳得到的消息,原办公室曹主任和王经理已经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所以他们也不会回来管理三花厂的事情。

    在职的其他领导当中,只有一个人有能力处理三花厂的后事。

    实际上,上辈子也是这个人,在最后关头跳出来为三花厂的员工谋取到了最后的一点福利。

    他就是现在的后勤部吴部长。

    吴部长原来并不是管后勤部的,而是管采购部的。因为宋华阳父亲的事情,吴部长也受到牵连,被杨厂长打压。本来杨厂长要一拍到底,让他直接回去当工人的,最后还是老厂长金老出面求情,才把他调去管后勤工作。

    在管理后勤部的这些年中,吴部长可谓是尽职尽责,时时事事处处都为厂里的职工着想。他一直都是用最低的成本,为厂里的员工争取最好的福利待遇,不知道为厂里节省了多少资金。

    即便是这样,吴部长依然时刻受到杨厂长的打压,日子过得很不容易。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长期受到打压排挤的后勤部长,在各位主要领导都为自己的将来寻找出路的时候,在三花厂即将倒闭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承担,积极奔走,为三花厂的员工谋取最后的福利。

    上辈子,虽然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但吴部长最终还是失败了。三花厂没能逃脱倒闭的命运,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这一辈子,宋华阳不会让这样的悲剧重演。他要让三花厂振兴起来,而且还要让大家看到,三花厂是在吴部长的努力争取之下才振兴起来的。他要让大家都看看,杨厂长他们都做了什么吴部长又付出了多少!他要让吴部长这些年受的委屈,全都发泄出来!

    在整个三花厂,除了妈妈之外,宋华阳最信任的人就是吴部长。收购三花厂这件事情,宋华阳只能第一个跟吴部长谈,并且要请他出面和上面的领导沟通,同时也需要他和厂里的员工进行沟通。

    这些事情,上辈子做计划的时候,宋华阳就想好了。

    现在,已经到了去执行的时间。

    和蔡总监他们谈话的第二天晚上,宋华阳就带着礼物去吴部长家找他了。

    “吴叔叔,您还没休息吧”门打开,宋华阳小声问道。

    吴部长穿着睡衣,但手里还拿着点燃的烟和报纸。

    “还没睡呢,你小子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快进来!”吴部长依然像之前一样,爱惜的把宋华阳请进了屋。

    宋华阳举起手里的两瓶特供的黄鹤楼大曲,小声说:“我来给您送礼的。”

    “你个臭小子,又在搞什么花样!”吴部长并不客气,把酒拿过去之后,直接开了一瓶,并且说:“叔叔我正好有些心烦,既然来了,你陪着叔叔喝几杯!”

    “好嘞,就知道您会让我陪您喝几杯,您看,我连下酒菜都带过来了!”说着,宋华阳又从随身的包包里拿出两只毛嘴卤鸡。

    “不错,咱们爷俩今天晚上就来个一醉方休!”

    宋华阳担心的看了看房间,说:“我们喝酒,不会吵到阿姨休息吗”

    “放心吧,你阿姨不在家。”

    “怎么,您又欺负我阿姨了”宋华阳笑着说道。

    吴部长瞪了他一眼,骂道:“你个臭小子,怎么跟叔叔说话的呢”说着,吴部长举起杯子和宋华阳碰了一下,然后一口气把半杯酒喝了下去。

    喝完酒,他也不吃菜,而是拿起香烟狠狠的抽了一口,之后叹息的说:“都怪你吴叔叔没有本事啊。你看厂里那些有本事的领导,个个都在外面混得那么风光,据说曹主任还买了私家车。你再看看我,唉你阿姨是回娘家去给我谋活路去了!”

    “嗨,吴叔叔,话不能这么说!”宋华阳又给吴部长倒了一杯酒,然后又和他碰了一下,自己喝了一口,随后说:“不是您没有本事,而是我爸爸”

    砰

    吴部长狠狠的把就被砸在桌子上,厉声说:“不许再提那些事情了!”

    宋华阳把说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扯了一个鸡腿递给吴部长,陪着笑说:“好好好,不提不提!其实谁都看得出来,您如果真想为自己谋出路,那肯定不会比曹主任他们混得差,只是,您不是那样的人而已!”

    “那我是那样的人”吴部长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表情,低头慢慢的扯鸡腿上的肉吃。

    宋华阳说:“这还用说吗在您眼里,我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是这些年您为三花厂做了多少事情,为工人谋了多少福利,我心里都清楚得很!”

    “就说下大雪的哪一年吧,您



第一百零七章:比我想象的要好
    面对吴部长的极力阻拦,宋华阳只得长叹一口气,听他把要说的话说完,随后,他举起酒杯对依然激动不已的吴部长说:“吴叔叔,您说完了吗要不,喝口酒之后接着说!”

    “我当然要说!”吴部长把酒杯接过去,但并没有喝,而是砰的一声放在了桌子上。

    “你知道三花厂现在的状况吗”

    吴部长有些夸张的说:“从94年三月份到现在,厂里根本没有发过一次全额工资,有时候是发百分之八十,有时候是发百分之六十,到今年,直接降到百分之二十!”

    “厂里在职的职工,包括像你这样被随意安排进来的小领导,总共有一千四百七十五人,根据财务部给出的报告,厂里现在欠工人的工资就高达一千三百多万元,你要收购这个厂子,首先就要把这些工资全部发给职工,否则职工是不会跟你善罢甘休的!”

    “其次,厂子里所有的设备都已经老化了,虽然还可以生产,但是几乎全部都需要大修。有些甚至要更换核心部件,这些东西动辄几十万,全部修好,至少要几百万的投资。”

    “再加上厂房,等等乱七八糟的,要把些事情全部处理完,没有四千万你是拿不下这个厂子的。”

    吴部长喝了一口酒后继续说道:“好,就算你有钱,花四千万把这个厂子收购了,可你要这个破厂子有什么用呢这个厂子生产的产品你也不是没有见过,那些东西能吃吗你现在也是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人,怎么想起做这种没有脑袋的事情了”

    “不是,有些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吧”趁着吴部长休息的档口,宋华阳插话说道。

    吴部长猛的一拍桌子,说:“什么叫不是我想的那样我还没说完呢!就算你改良产品,做一些宣传,厂子的效益或许会好一些。可是厂里的那些职工是什么样子,你难道还不知道吗”

    “既然你认为他们是那样的人,那你为什么还打算去给他们出头帮他们呢”

    吴部长说:“这是两码事儿!以前那个年代,工人就那样。再说了,我跟厂里的职工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就算他们有些毛病,我也不能不管他们呀!”

    “但你不一样!”吴部长强调道:“你现在也算是个企业家,你在外面开发项目也好,想收购这个厂子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要赚钱,你就需要能为你拼命的员工,可厂里有多少人上班是愿意出力的不客气的说,厂子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职工也是有责任的。”

    “嗯,这话我赞同!”宋华阳点头说道。

    吴部长瞪了他一眼,说:“你知道是这样,那你还打算收购这个破厂子”

    宋华阳笑着说:“您说了这么多,我知道都是为我好。但是坦白跟您说,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而且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啊”吴部长伸手摸了摸宋华阳的额头,说:“你小子抽风了”

    “没有,您冷静的听我说行吗”宋华阳哀求道。

    吴部长皱着眉头说:“行,我今天就听听你这小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宋华阳说:“您刚才说的那些费用当中,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占了一大部分。但实际上,这个部分不应该由我这个投资商来支付。这毕竟都是三花厂之前欠下的债务,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您说对不对”

    “废话,这个道理谁不知道啊但是现在职工的利益和厂子是捆绑在一起的,你要收购,那就得支付厂子欠职工的工资,现在很多厂子都是这样操作的。”

    宋华阳说:“所以说呀,这样操作的厂子根本就转让不出去。谁愿意当这个冤大头啊除非人家是傻子,要么厂子真的很值钱。”

    “这句话你说对了!”吴部长指着宋华阳的脑袋说:“你就是那个傻子。”

    “不是,我这不是在跟你说我的想法吗”

    吴部长摇头道:“那你说,你有什么办法处理这个问题。”

    宋华阳笑了笑,从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递给吴部长。

    吴部长诧异的接过去看了一眼,随后惊讶的把那份材料合上,小声对宋华阳说:“你是从什么地方搞到这些材料的”

    “这个您就别管了,反正我是从正规渠道拿到的这些材料。您不是说要带着厂里的职工去找杨厂长闹吗其实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你只要找几个信得过的人跟着您一起去,把这份材料交给杨厂长,他就会知道该怎么处理欠职工工资的问题。”

    作为一个重生者,宋华阳如果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平,那岂不是对不起重生者的名号

    宋华阳他爸爸的事情虽然还没有调查清楚,但杨厂长是肯定有问题的,所以无论是对公还是对私,宋华阳都不会放过杨厂长。

    早在上辈子制定重生计划的时候,他就已经找到了杨厂长的把柄,只是到现在才拿出来而已。

    他之前把杨厂长支出去开个服装厂,就是为了杨厂长现在有钱支付职工的工资。杨厂长那个狗东西在厂里作威作福一辈子,现在也该是遭报应的时候了。

    吴部长又仔细看了看宋华阳给他的材料,冷笑着说:“杨厂长啊杨厂长,你也有今天。”说着,他满意的拿起酒杯对宋华阳说:“你这可是为三花厂的职工办了一件大好事啊,厂里所有的人都应该感谢你!”

    “怎么样,你侄儿我,还行吧”宋华阳笑着说道。

     



第一百零八章:三花食品厂
    从1996年开始往前推一百二十年,三花食品厂只是范记酱菜铺。

    东滨市地处中部地带,物产虽然不比南方的丰富,但也算不上贫瘠。从古至今,只要风调雨顺,东滨市人靠着勤劳的耕种,基本都能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有很多富余的农副产品。

    比如萝卜,萝卜是著名的高产蔬菜。萝卜刚刚冒出嫩尖的时候,可以吃萝卜菜。鲜嫩的萝卜菜像小白菜一样,虽然有点苦,但是“飞水”之后再炒,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待萝卜逐渐成熟,萝卜叶子尚未老去之时,将叶子搜集起来,先晾晒至半干,然后用盐腌制,腌制出水之后,再揉搓,再晒,反复几次,萝卜叶子中的苦水完全被挤干了之后,再用大量盐水腌制,经过两个月之后,原本没有什么食用价值的萝卜叶子,也就变成了咸爽可口的咸菜。

    这种腌菜原本只是少数比较贫穷的农民过冬时的“压桌菜”,但因为其风味独特,极好下饭,因此慢慢的获得了大多数东滨市人的喜爱,成为东滨市最有名的“风味食品”之一。

    范记萝卜菜在普通的腌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自制的调料,因此更加受人喜爱,成为东滨市一绝,大有和“六必居腌萝卜”旗鼓相当的名气。因此也很自然的成了范记酱菜铺当年起家的主打产品之一。

    靠着萝卜菜起家之后,范记的创始人又在萝卜上打起主意。经过多年的尝试和调制,制作出范记酱萝卜丝。这种范记酱萝卜丝,是将萝卜切成极细的长丝之后,用制作泡菜的方法腌制入味之后,再用北方制作酱菜的方法,放在特制的酱料中浸泡。制成之后的萝卜丝,集鲜、酸、爽、辣的特性于一体,既是下饭的佳品,也是小孩子最爱的零食之一。

    在宋华阳的记忆里,这种萝卜丝甚至比赫赫有名的辣条还值得回味。

    每到夏天,厂里就会给每家每户发一些萝卜丝,大人们都想着把萝卜丝留着当菜吃,而孩子们则会想方设法的偷出来当零食吃。

    因为很辣,所以在吃萝卜丝的时候,基本都要配一壶凉白开在旁边。吃到嘴巴无法忍受的时候,再喝一杯凉白开,那简直是爽到家了。仔细想想,那种感觉,其实和川人夏天吃火锅是一样的,一边吃热气腾腾的火锅,一边喝冰爽的啤酒,那叫一个舒服。

    除此之外,还有东滨市最有名的雪里蕻。

    雪里蕻外形和萝卜菜几乎一样,只是雪里蕻没有萝卜那样可以实用的粗大根茎,是专门种植用来制作咸菜的品种。这种菜比萝卜菜更清脆爽口,而且完全没有苦涩的感觉,是咸菜中的极品,和省城江市有名的红菜苔一样,都曾经是名贵的贡品。

    因为雪里蕻只能制作成咸菜,所以很多家庭根本不舍得用大片的土地去种植,基本上就是田间地头的角落种一点,腌制了之后当做礼物送给自家在市里的亲戚当礼物,剩下的才会留着自己吃。

    因为种植量小,所以显得更加珍贵。

    范记酱菜铺在经营规模扩大了之后,把自家后院附近的大片土地全部收购过来种植雪里蕻,据说当年的范记就是靠种植雪里蕻发了大财。只是,那些财产后来也都回归百姓了。

    改开之前,领导们为了解决东滨市副食品供应紧张的局面,把原本的范记酱菜作坊扩大成了三花食品厂,把生产范围扩大到了调料、糖果、饼干,以及腌腊制品等几乎所有的副食品领域。并且用几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了以酱菜车间为龙头,调料车间为主打,糖果、饼干、腌腊制品为辅助产品的大格局。

    这也就是东滨市周围几乎所有乡镇的小卖部买的东西都是三花食品厂生产的产品的主要原因,因为它囊括的品种太多了。

    八十年代的鼎盛时期,厂里的各种产品都是供不应求。但是外地的产品打进来之后,三花厂的产品立刻就相形见绌了。毕竟搞的东西太多,太杂,又没有太多专业的人员进行研发管理,因此九十年代初就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

    因为三花食品厂是在原范记“雪里蕻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扩建起来的,因此占地面积非常大,达到0.5平方公里,也就是纵横各有一里的长度。去掉一半住宿区的面积,厂区面积大概在0.25平方公里左右,差不多也就是22万平方米,300多亩的占地面积。

    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说,300多亩地在后世值多少钱,作为重生者的宋华阳不可能不清楚。就算把三花食品厂收购过来之后一分钱都赚不到,过几年之后靠着这些地都可以发大财。
1...394041424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