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恋之姻缘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镜一方晨
他听见郑晓文在自语:“白居易的诗里有
第二十九章 秋景故事
杨依林看郑晓文在花间小径上来回走动着,他觉得她那个美啊,就是自己心中的仙女!
他又见她忽而观花,忽而思索,接着吟诗,他看着看着,只想立即走上前去拥抱她,给她一个最爱恋的一吻!然后,再加劲赞美她的敏捷才思!
杨依林越是和郑晓文在一起,他就越是能发现郑晓文身上有闪不完的光彩,这光彩闪得他对郑晓文越爱越深,现在,已经深到他这一生都走不出这个风景美丽的幽幽长谷了。
其实,郑晓文既不爱观察人,也不会攀附,她就是一个很一般的人。只因为她长得漂亮,学习上聪明,又有才华,乔翔才爱上了她,才一直心无旁顾地追了她这么多年。
秦梓曦、杨依林两人和乔翔一样,也一样是一旦爱上郑晓文,想离开,就不像爱上她那么容易了!这可不是郑晓文的事儿,是乔翔、秦梓曦、杨依林他们爱郑晓文爱得太深,找不到回路的事儿!
此刻,郑晓文在东园作诗、吟诗的余兴刚尽,她忽然又想起苏轼错批菊花诗的故事来。
心想:大文豪苏东坡和当朝宰相王安石,两人像小孩子似的,为了证明菊花开败之后,是花瓣落了,还是花瓣干枯在枝头上不落下的事儿,竟在笔尖上斗起嘴来。
谁知,这私下里的鸡毛蒜皮尘粒事儿,当朝宰相竟然和大文豪打完笔仗打政仗,大官儿可把小官儿整治得不轻。大文豪苏东坡把这个诗仗打得呀,咳呀,他一下败到了黄州!
郑晓文想着这个故事情节,禁不住格格格格就笑了。
杨依林听到笑声,他边向郑晓文跟前走边笑着说:“晓文,赏花吟诗好开心啊,你想起什么了,笑得这么高兴”
“你知道王安石为了两句菊花诗,把苏东坡贬谪黄州的故事吗”郑晓文带笑问杨依林。
“我知道苏东坡曾谪居黄州,菊花诗的事儿没听说过。我看你这么可笑,这个故事一定很好玩,快讲讲让我听听。”杨依林说。
郑晓文当真了,说:“那好吧,你仔细听啊。
“一天,王安石写下:‘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两句诗之后,他感觉瞌睡,就睡觉去了。
“这时,苏东坡来访,他在书房里一边转悠,一边等着王安石。忽然,他的目光扫到了王安石刚写的这两句诗上,他上前一看,只觉得王安石写的诗意错到八百里外了,一下把他别扭的呀,心里烦着自语起来:
“你老王懂个,懂个粪!哪有菊花落瓣的你这纯粹就是胡编乱造!
“苏东坡这一别扭,他也没有考虑会有什么后果,提笔就在王安石刚写的那两句诗下面接着写下了:‘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写完这两句诗,等不上王安石,他就走了。
“王安石睡醒来到书房,见他的诗多了两句,一看是苏轼笔体,再看诗意,气得他一拍桌子,恼怒地说:
“好你个小苏,你孤陋寡闻才疏学浅,连菊花开败之后落瓣的事,你小子都不知道,还敢写诗教训讥讽与我对抗!
“我看呀,我要是不给你苏东坡来个千里推,你小子就不知道马王爷是三只眼!明天就把你小苏推到黄州去,让你好好看看菊花是落瓣还是不落瓣!
“第二天早朝,王安石呈奏章奏明皇上,便将苏东坡降职黄州。
“苏东坡到黄州一看,哇塞!怎么搞的这里的菊花怎么都落瓣啊!咿呀,还是人家老王说得对,这天下一样的事,不一样的结尾就是这样的!这就叫:不看不知道,一看便明了!
“苏东坡就是看到了黄州的菊花落瓣,他这才恍然大悟被贬的真正原因。”
郑晓文讲到这里,她看看杨依林:“我讲完了。”她停住话没有忍住,格格格格笑起来。
杨依林听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一直在偷笑。
郑晓文讲到两次‘小子’,杨依林注意看了郑晓文两下,郑晓文讲完笑了,杨依林跟着也笑了。
杨依林说:“这个故事是谁借题发挥编得这么圆是看书看来的吧别信,没有这回事!
“你想啊,王安石是当朝宰相、大政治家、家,定有宽广胸怀。
 
第三十章 游园
时下正值季秋,秋菊不与百卉争胜衰,当霜寒临身之时,它却绽出了满园娇嫩的红黄白墨紫绿来,以此来装点、来荣盛落叶飘零的深秋。
郑晓文、杨依林在花间小径上走着,她抬手碰碰他说:“依林,走到假山前观赏大悬崖小菊去。”
碰者无心,杨依林闪念之间,一下握住了郑晓文的手。
郑晓文的脸忽地红了,可她还是凭杨依林牵着她的手走到了假山前。
郑晓文定定神装作看花,轻轻抽着自己的手。
杨依林心想:拥抱她的时候,那只是抱了一下,最多停几秒钟就松开了。可这牵手,像是和她的心灵在通话,挺不好意思的。
杨依林心里想着,他有点激动,手也有点抖。
郑晓文是越抽自己的手,杨依林握她的手就握得越紧。
郑晓文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样牵手,便急中生智:“依林,我的脚,哎呀,我的脚!”
杨依林不觉把手松开了,他赶快弯下腰看郑晓文揉脚并着急地问:“你的脚怎么了让我看看!”
郑晓文直起腰跺跺刚揉的那只脚说:“可能是抽筋儿了,现在没事了,看花吧。”
杨依林看着郑晓文的神情,他才恍然大悟:你小妮子用的是金蝉脱壳计啊,不过脚没事就好。
杨依林站在碧潭边,用心观看起悬崖小菊来:
假山峭壁上长的这棵分枝约有八十厘米宽,枝条长约四米多,花朵密集而盛开的白色悬崖小菊,它如飞瀑一般直下,倾泻于山脚下的碧潭之中了。
小菊梢端含苞微放的洁白花蕾,浮在碧潭里露出水面的大卵石上,很像飞瀑落潭溅起的水花。
这似瀑布一样的白色小菊,整体看着,十分壮观。
杨依林赞叹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壮观的小白菊景致呢!”
郑晓文接过话说:“美菊花多着呢,你来看看这三盆小菊。告诉你,在菊花盆景艺术中,小菊盆景要数其中一绝呢,你就好好观赏吧!
她又说“你知道吗,一棵小菊嫩苗经模仿自然风姿构景,能把它培养塑造成万种情态。你要是不信,你来这儿看看。”
两人走到院中央,郑晓文指指三个花坛边上,放着的三盆都是八十厘米高,主干直径都是约有六厘米粗,造型不同、花色不同的小菊盆景说:“你看吧。”
杨依林先看:
他见这盆金黄色小菊的,霜皮古朴、苍劲雄浑,整棵树上分布着五层枝叶,花开约三千余朵,金灿灿撒满枝头。
他不禁说道:“我感觉这株金黄色小菊很像身材高挑、气质优雅、头戴皇冠的贵族女性。不过,我看它的温和高雅像是已经遮住了它的威严。”
他数了一枝,“哟,这一枝上就开了四百朵花!”
郑晓文说:“你才知道呀,小菊的花小、花密、花多只是它的绝妙之一,你来看看这盆红菊。”
杨依林一看到红菊盆景,他先就惊叹了一声:“哇呀!”
他见这株红菊张扬醒目,色艳姿丽,主干向上弯弯曲曲到三十厘米处,顺势向花盆右侧半卧仰视。
它的主干上方,主枝均匀分布,热情奔放;主干下方的枝条向下生长错落有致,娇柔婀娜;上下左右满树花朵你拥我挤,红彤彤似五月榴颊,个个含情微笑。
杨依林再看挨近红菊主干的红花绿枝叶,他见枝枝垂翠托红,掩隐着艺美主干。这一道景致的增添,让人看着,它又像舞台上浓妆素裹、裙带飘动正在舞蹈中的媚女。
杨依林说:“这盆红菊的浓妆和它的素衣相配,更显得它在素雅之中又呈现着娇艳妖娆。如此柔姿美韵,真的是直叫人动情赞叹!好神韵啊,美哉,妙哉!”
郑晓文听得心里高兴,这一会儿,如果她不是太害羞,她很想再牵住杨依林的手。她朝杨依林笑笑,抬手一指:“依林,你再去看看那盆绿菊!”
杨依林又看绿菊:
他看这株淡绿色小菊,根悬露曲,干挺透秀;枝条疏密自然,清新流畅;整体看它,它既无娇娆之态,更无媚俗之意。
又见它云裳翠饰,淡柔玉立,飘在枝端的几千朵淡绿色小花,清馨贞素、幽雅娴静,它幽雅娴静得就好像能使一个正在暴跳如雷的莽男子,瞬间就能变得平和温顺起来。
杨依林不禁说道:“这盆小菊属于淑女型。它洁净如玉,清雅素美,它呀,太让君子们爱了!”
杨依林说完心里想着:红色小菊有一点点像晓文,黄色小菊像得稍多了一点点,这绿色小菊,它最像晓文!
郑晓文接话说:“依林,你真会比喻,我也是这样看这盆绿色小菊的。”
两人正在说话,忽然听到了声音花美的小鸟叫声,都想着:哎这园中有画眉飞进来了
两人抬头看看树上,见两只小鸟在树上、在花间,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又飞到那里,飞着叫着动听地声音,飞着,叫着,飞走了。
杨依林说:“这两只小鸟看咱们两个游园,它们羡慕,是来凑热闹的。”
“我看它们是来看你的,其中一个说:‘这个人叫依林以前没见他来过东园,他是从那里来的呀’另一个说:‘他是晓文的朋友,这你都不知道呀,笨!’
第三十一章 当年无知啊!
郑晓文带着杨依林来到花苑正南,稍近临街墙的地方,花台上的一盆腊梅盆景,让杨依林惊喜万分:“呀,腊梅!”
他看这盆腊梅的根蔸,像小凳子那样大,整个根蔸扭拐崎岖自然凸凹,根蔸上面一共长有五枝,五个枝干上都有一点不很明显的嫁接痕迹。
“这上面嫁接的是什么品种啊”杨依林问。
郑晓文抬手指着说:“这两枝是素心腊梅,这两枝是虎蹄腊梅,那一枝是金钟腊梅。
“你看这五枝腊梅上的花蕾,已经像小绿豆似的密密麻麻点在树枝上了。
“它的名字叫腊梅,它农历十一月花朵就开放了,它能一直开到正月底呢。腊梅开放的时候,满园浓香,连街上都是香气。
“每逢春节都要把它端到西院上房,它把上房古色古香的家具也衬托得型美色亮,那真是满屋生辉,无处不香。
“画中的干枝梅,多是红梅,红梅虽美,可这腊梅较红梅另有一番诗情画意。
“它的花待开未开或是绽放之际,你站在八面观赏,它就是八幅美丽的画,那神韵雅到极致,让你只有赏叹无从言表,我家人都把它视做珍品呢。”
杨依林观赏这盆腊梅,最多也只是惊叹赞美几句,可郑晓文这一刻的柔音细语,可真让他享受了一番花美、景美、语音美、人更美的另一妙境。
杨依林绕着花台观看了这盆腊梅的八个画面,说:“这花还没有开呢,我站到哪个方位看它,它都是一幅画,今年春节我一定来观赏,来品闻它的香与美!”
“好啊,等着你!”郑晓文笑了说。
郑晓文又说:“那边还有红海棠、粉海棠呢,现在没有花,也不让你观赏了。
“海棠花二月底开始绽放,如果把它放到花房里,春节就能开放。春节时候,那两盆海棠和这盆腊梅一起放到西院上房,那红彤彤、粉艳艳、金灿灿的色彩交相辉映,来客无不称妙叫绝。”
杨依林说:“我已经想到那个美丽的画面了,西院上房里古色古香的家具配上这几棵绽花盆景,坐在屋里那可就更显得温馨逸乐、雅美安闲了。”
郑晓文看着杨依林,她笑了说:“你也真会想象。”
杨依林说:“不是我多会想象,是这些艺美的树桩盆景增强丰富了我的想象力。我记忆中所看过的桩景,这东园中的桩景是我见过的构思最巧妙、造型最艺术的桩景。”
郑晓文又看看杨依林笑了说:“再次谢谢你的夸赞。”
两人说着话转了身,他们往凉亭北边走路时,两人的手无意中碰了一下,杨依林顺手就牵上了。
郑晓文怕硬着挣开手使杨依林难堪,她想了个斯文办法,另一只手指着凉亭北边花台上,一盆石榴桩景上面长裂的几个石榴说:“依林,你快看,你看那些石榴都在咧嘴哄笑我们呢!”
杨依林说:“你的看法不对,这些笑着的石榴呀,都是在给我们贺喜,都是在给我们祝福呢!”他说这话时候没好意思看郑晓文。
郑晓文也没好意思看杨依林,不过,她还是把手抽开了。
郑晓文刚抽开手,杨依林就伸手臂揽着了她的背她的肩。不过,他只揽了几秒钟,就赶快松开了。
杨依林心里想着:
不认识晓文之前,我最烦看那些卿卿我我的电影、电视剧,或是书中类似的词汇。
现在轮到自己卿卿我我了,这才恍然大悟,这才懂得这个词汇,是在生活实践中寻思着提取出来的。唉,当年无知啊!
杨依林看看花房,转话题说,“叔叔不在家,不耐寒的盆景入花房的事我记着呢,到时候你也得提醒我点啊。”
郑晓文点点头,心里感谢着。
杨依林忽然想起,“哎天冷了,把碧潭里的金鱼放到哪里呀”
郑晓文格格笑了说:“假山底下有洞,气温低了,金鱼会自动游到洞里去的。”
“哎呀,我这问题问得无知,听着答案也感到稀罕,嘿嘿!”杨依林笑了说。
郑晓文也笑了。
郑晓文带杨依林在花间小径上走着,看着满园的花卉。
杨依林说:“这花我还没看完呢,咱们就继续游园。只是我细赏太慢,我看还是你给我介绍吧。”
郑晓文爽快地说:“好啊,”她随即抬手指着说,“你看这盆枸杞的古色树桩上,枝嫩果红叶绿,另富美韵。
“你看那盆黄荆,它的大型根蔸如透空雕刻一般劲美,飘于其上的片片翠云,是分时养护的再生叶,经精心管理,它才有这深秋如阳春一样的翠绿景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