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君笧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停不了的歌声
隐隐感觉到了不安,他微微地皱起了眉头,平静地看着这个给了他致命一箭的男子。
罗山似是感觉到了他的敌意,轻笑道“让您见笑了,我这不成材的徒儿名叫刘毅,毅儿,快给这位刘郎见礼,你们二人本是同宗,往后你行事要多听刘郎的才是,明白了吗”
刘毅顿时目瞪口呆,傻傻地望着罗山道“师……师父,您该不会静修傻了吧,竟然要您唯一的徒儿听这小贼的”
罗山悠然点头道“正是,你们二人本也是极有……唔……渊源的,如今更要握手言和,同心协力才是。”
刘毅皱眉道“您不是让我投效南郡公吗,但这小贼……您还不知道吧,上次南郡公的大事,便是被这小贼给搅合了的。”
罗山笑眯眯地又摇了摇头,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一定是听错了,我之前是让你‘暂时先投效南郡公’罢了。”
之前……那如今呢
学艺十年,从军三年,他早已习惯了服从南郡公,如今师父竟然让自己去和那小贼同流合污
刘毅心中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已是呆在了原地,竟是傻了一般。
罗山转而对寄奴说道“我这徒儿别无所长,学来学去也就学会了我一些皮毛,不过幸而他天赋异禀,故而于弓骑一道还算熟练,不至于让我这个做师父的太过丢脸……”
寄奴苦笑地举了举自己的手臂,示意道“这个,在下倒是早就领教过了……”
罗山继续说道“本来,若是您愿意的话,在我这住个两三年,我也能教会您一技之长……”
他赶紧拒绝“在下多谢您的好意了,但在下实在是身有要事,俗务缠身,暂时完全没有要静修的想法。”
开玩笑,外面自己的亲弟弟还有萩娘都在等着自己,更何况,学武艺什么的,又不是三天两天能学好的,若是被这男子拘在这里不能出去,萩娘岂不是要担心自己,怀敬更是要急得团团转了。
罗山似是明白他的心思,笑着说道“我自是不会勉强您的,然而我除了武技之外,更是于兵法颇有研究,这就将我毕生所学所思教给您,往后想来您也是用得上的。”
什么那可要学多久寄奴忙要拒绝,却觉得浑身无力,竟是说不出话来。
刚才入口的那杯茶一定有问题……
他脑海中最后浮现的,就是这个念头。
。
第四百一十八章 却月(三)
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寄奴惊觉自己竟是飘在空中的,他低头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却见那张桌子上,伏着睡觉的人,不是自己又是谁
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来,却见自己的手也似是透明的一般,轻飘飘的没有任何重量。
身边自是那个神秘的俊美男子罗山,他的样子也是十分虚无飘渺的,寄奴不由得问道“您是使了什么法子,竟令在下如灵魂出窍一般,我们这是在做梦吗”
罗山掩面轻笑,继而正色说道“您也可以当我们是在做梦,然而我这阵法本就是不传之秘,故而只能用这个方式来教给您。”
寄奴忙歉然地拒绝道“但我没有时间了,我的亲友都在外面等着我,若我出去晚了,他们定然会来找我,届时若是惊动了官府,只怕我们此行的目的也会受到影响。”
他顿了顿,又好言劝道“我知道您是一番好意,但我如今真的是没有时间来学这个。”
罗山悠然道“不用着急,您就当是做梦吧,您可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在我们修道之人眼里,时间本就是可以随意摆布的东西,这也是为何修道之人能知前生今世,知朝代更迭的原因。”
寄奴疑惑地问道“那您可知道,我未来的命运”
罗山微笑点头道“自是知道,这也是我为何要助您一臂之力的原因之一。”
寄奴更是不解“既然我的命运是注定的,那您帮我与不帮我又有什么区别呢”
罗山大笑“痴人啊痴人,您可知道,我会帮您这一件事,亦也早就是天命所定的了,若不然,您又为何会阴差阳错地进山而来,又为何会突然想要造访寒舍呢”
寄奴心中微微恍然,之前似乎有谁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时他还不甚了了,如今想来,竟是如此人所言一般无二。
恍惚间,两人似乎已经离开了那茅屋,来到了很远的地方。
罗山拨开云雾,露出了地上正对垒的两军,问道“您可还记得,此处是哪里”
寄奴定睛一看,那熟悉的营帐,熟悉的面孔,这不就是当日淝水之战时,自己所居的谢琰军中吗
罗山悠悠地说道“自古以来,用兵三倍于对方,都不胜利就可算是十分蹊跷的了,而这一战中,苻坚的兵力十倍于晋军,却仍是一败涂地,溃逃千里,您可知道原因吗”
寄奴无奈地问道“难道这也是天命吗”
罗山失笑道“这么说来,自然也是天命使然,然而并不是一切事情都只是以天命为名,便可以顺理成章的,苻坚之败,除了他自己刚愎自用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重用了不该重用的人,并且把并不心服他的士兵放在了最前线,一旦稍有败退,则全军溃散,再也团结不起来。”
他指着地上士兵的排布,认真地说道“您仔细看苻坚士兵的布阵,再看北府兵的布阵,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不论是从士气上,还是治军之严谨上,都是北府兵更胜一筹,苻坚的士兵虽则面向淝水而列,却都眼望身后,随时准备找安全的地方后撤;而东晋的士兵,虽则亦是面向淝水而列,却是没有后退的余地,退一步,则家国被倾,山河尽失,这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这是整个民族的生死攸关的时候,故而北府兵能胜,而苻坚必败,这并不是偶然,这是种种条件组合下的必然。”
寄奴心中似有所感,又似是心有恍惚,不由得问道“以少胜多,难道纯粹是看双方的士气吗前朝诸葛武侯用兵如神,蜀队的士气未必能比魏军高多少呢。”
罗山点头道“没错,我们这就去看看诸葛武侯的八卦阵。”
寄奴刚想问,怎么去,却见云雾下的画面竟是已经变了,不再是平坦的水边,而是高耸入云的连绵群山,山顶上有着皑皑积雪,他不由得问道“这是哪里”
罗山答道“这是祁山,也是当年诸葛武侯与魏军多番苦战之地,这一战,也颇负盛名,您应该也曾听说过吧,失街亭,武侯挥泪斩马谡。”
寄奴点头如捣蒜,好奇地张望着。
罗山指着诸葛武侯的军队,对他说道“诸葛武侯虽则此番信错了马谡,但他的八卦阵已经初具雏形了,所谓的八卦阵,所倚仗的就是九宫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所谓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
寄奴看着那军队的布阵,却觉得繁复无比,自己似是要陷进去似得,不由得一阵头晕,问道“这究竟是何意我竟是半点都看不明白。”
罗山暗暗叹息,嘴上却只说道“这八卦阵虽不是什么不传之秘,但千百年来真正能用上的人,唯有诸葛武侯一人罢了,你看不明白也是十分正常的,我再带你去看诸葛武侯的火阵,这也是十分实用的一种阵型呢。”
寄奴笑道“这个我却知道,《尉缭子》中有述,因势利导,因地适宜,最是火阵的精要所在。”
罗山点头道“正是如此。”
寄奴只觉脚下竟是热浪滚滚,再一看却是一惊,狭窄的山谷中,早已备下了火油,诸葛武侯羽扇纶巾,远远站在山头上,指挥着将士们将滚石击落,堵住了山谷的两端,竟是将那些可怜的魏军全部都堵在了山谷中,活活被火烧死,抑或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快要活活被火烧死。
一时间,竟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罗山眼中也流露出些许不忍,幽幽地说道“您可见了,兵者,本就是至凶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为君为王之人,切忌轻动刀兵。”
寄奴忙点头道“在下受教了。”
罗山继续说道“诸葛武侯博望坡这一战,以少胜多,击败了早已颇负盛名的夏侯惇,虽则诸葛武侯的初衷是为了在刘备军中立威,取得刘关张三人的信任,然而却是伤人性命太过,伤了阴骘,故而他最后才郁郁而终,未能得偿所愿,由此您也应该看出,越是身居高位之人,越是要存有宽仁之心,才会有福报。”
。
第四百一十九章 却月(四)
寄奴早已佩服于他的神通,忙喏喏应声,又好奇地问道“可还有别的厉害的阵法”
罗山眼中掠过一丝黯然,却不再说话,继续挥了挥衣袖,说道“所有著名的阵法之下,都有着无数冤死的亡魂,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本就不是一句空话而已。”
寄奴探头探脑地从云间望去,却见下面的景色果然又变了,方才还是漫山遍野火烧火燎,如今却是无处不是一片汪洋,他不由得叹道“难道这是水淹七军”
罗山点头,指着那马车上载着一个笨重的大棺材的将军道“那便是庞德了。”
昔日庞令明抬榇战关公,亦是背水之战,士气端的是精强无比,却仍是败于关云长手中,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罗山叹息道“不得不说,刘关张这三人各有各独特的才能,刘备善于笼络人心,这本也是为人主所必须的能力,我就不加以评论了,然而张飞勇猛,关羽颇有谋算,都是万里挑一的英才,这两人竟是同时被刘备所遇,若说这不是天命所定,那简直是让人难以相信。”
他指给寄奴看那条湍急的河流,赞道“即便是我,在当时那样危急的时候,也未必能立刻想到水攻这一法子,关云长不愧是一代英杰,前人后者都是难望其项背。”
寄奴只觉得胸中豪气万丈,亦是赞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将者能做到如此的,都是英雄,庞德也罢,关云长也罢,后人又有谁不敬他们是英雄呢,岂能用成败定英雄之名”
罗山终于露出了微笑,点头道“您能这么想,倒也是不错,虽则对您了解并不深,如此看来,您也是一位至情至性之人,自是能成为英明……”
他忙咽下差点冲口而出的“君主”二字,笑着说道“我们再来看看古老一些的阵型吧。”
那云烟变幻不定,似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拨弄一般,快速地翻滚着,消散着,凝聚着。
寄奴再往下看去的时候,却见那将士的衣冠看上去都十分古朴,竟是颇有两汉遗风。
为首那高冠的年轻将领看起来十分镇定,神色恬然,而他身边那位年长的将领穿着比他更为贵重,脸上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忧虑。
两人所站的地方并不是中原熟悉的地貌,反而像是遥远的异域风貌,尘土飞扬的荒漠中,只是三三两两地零落着寥寥无几的植物,就连从空中看去,都看不见有水源的样子。
周围的士卒连绵成片,几乎都看不见尽头,最前排的是骑兵,那马匹都与现在寻常的马不一样,倒似是寄奴的爱马灵慧一样,无比的俊灵;而后排的步兵,行军也都并不慢,十分整齐有序,竟是一个拉下的都没有,如一片盔甲一般,慢慢地覆盖了辽阔的荒漠。
此时却听得罗山面露欢欣之色,笑着说道“莫要看如今我朝人才凋零,无可用之将,无可使之兵,当年汉武在世之事,这些蛮夷被我朝两大将军打得可是逃都来不及,从天山直到漠南,可都是我朝的领土。”
寄奴这才明白过来,不由得奇道“难道他们便是……”
罗山点头道“正是,你可仔细看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舅甥,实在是一代奇才。你看他们的整军,这已是汉军离开本土最远的一仗了,远远地打到了漠北,然而你看军士们仍是阵型不乱,十分有章法,辎重水车等物都好好地护在队伍中央,让匈奴人一点空子都钻不到。”
寄奴仔细看去,却见前军的骑兵如铜墙铁壁一般,后军的步兵更是整整齐齐,士兵们虽然脸上颇有疲色,但却丝毫没有不安和慌乱之意,每个人的神色中都充满了光彩,毫无颓然之色。
罗山悠然道“昔日韩信曾说,自己将兵多多益善,然而这世上,真正有机会带领十万以上大军的主帅已是寥寥无几,此地仅骑兵就有十万之众,步兵更是有好几十万,主帅却只有一人,要怎么带好那么多的兵卒,你可曾想过”
寄奴思索了一番,答道“自是要令众人心中无比地重视军纪,一切以军令为先才行。”
罗山欣慰地点头,赞同地说道“此话不错,如今我朝也是乱世,乱世当用重典,所有的人才能对你心服。”
他微微地踌躇了一番,仍是继续说道“然而乱世和盛世却是不同的,汉武初在位之时的情况和我朝现在其实差不多,地方上以诸侯国为尊,然而经过了汉武一朝之后,百姓官吏都慢慢地不再服从于地方诸侯,而是完完全全地由皇帝一人执掌所有民政军令了,这其中,一则是因为当年那些桀骜不驯的功臣之后慢慢地衰落,另一方面,则是汉武推行的政令使然,所谓的推恩令,就是只给那些诸侯之后封地和金帛,却剥夺了他们对于地方上的军政的领导权,也就是所谓的以小换大,您以后也可使用此法,来对付那些地方豪强们,既不引起他们的反感,也能顺利地收回军政大权。”
寄奴心中微微诧异,这样的交代,倒不像是在教自己用兵,更像是在教自己治国了。
他却仍是谦恭地行礼应道“在下明白了。”
罗山见他不动声色,也不再深谈,而是指着那战场轻声说道“看!”
只见方才还休憩着的骑兵如今已是严正以待,人人都举起了手上沉重的武器,蓄势待发的样子。
远远的地平线上,果然出现了一样连绵成片的兵甲,那些士兵均是奇装异服,甲胄衣冠都与中原迥异,面貌也是更为深邃。
从高处看来,可以清楚地看见对方的军队远远少于汉朝军队。
然而汉军为首的将领立刻挥手,命后军变换阵型。
原先满满地铺开的后军立刻迅速地跑动了起来,然而这跑动中也是丝毫不乱,有人打旗号,有人喊口令,井然有序。
显然这阵法的变换是操练过无数遍的,横向的军队迅速地收拢了起来,竟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很快收拢成了一朵花苞似得,毫无拖泥带水,一个掉队的或是迷路的士兵都没有。
。
第四百二十章 却月(五)
寄奴不由得叹为观止,相比对方那种随意散漫的阵型,这根本都没有开打就已然是高下立判。
能整几千几百的军队并不是什么能事,这数十万的大军仍是能指挥自如,这才是难得。
果然那些匈奴人见汉兵不过这些骑兵而已,很快便鲁莽地出击了,却在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算计下,慢慢地被包围了,最终自是只能乖乖束手就擒,这才免于全军覆没之祸。
寄奴看得聚精会神,最后才好奇地问罗山道“这是什么阵法,实在是太神奇了。”
罗山有些尴尬,犹豫了一会才答道“卫青与霍去病二人的整军之法很快就失传了,故而我也不知道他们的阵法叫做什么名字,想必是在和匈奴人千百次交锋的时候,自己总结出来的一种阵型吧。”
寄奴赞道“我看旁人的阵法,多半是步兵与骑兵分开,各自操练自己的阵型,而他们的打法竟是完美地利用了骑兵的机动性和步兵的肉搏能力,各尽所长,实在是心思细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