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醋香悍妃种田忙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牛衣古柳
等赵氏也将豆浆端出来,这顿饭便开始吃了。
虽然看起来简单,只有豆浆、土豆丝和烙的饼,但实际上这在林家并不多见。
主要是因为饼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有些麻烦,林家人已经很久没有烙过饼吃了。
配上清爽的土豆丝,这一顿饭无论是谁,都吃的饱饱的,再喝上一碗热乎的豆浆,一家子都觉得自己幸福极了。
吃完饭,烙的饼还剩一些,但是如果上锅热会严重影响口感,中午做饭时,林慧娘干脆将饼切成条,拿菜一起炒了。
第一次吃到炒饼,除了林慧娘之外,其他几人都觉得有些新奇。
赵氏对这个既能当菜又能当饭的菜色很有好感:“这样省事儿多了。”
钱氏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林丽娘往嘴里扒着炒饼一边问:“姐姐,别的东西也能不能这么炒着吃呀”
“当然能了,除了炒饼,还有炒面、炒饭、炒馒头。”林慧娘又列举了三种。
见其他人都一脸好奇地看着自己,林慧娘清了清嗓子,开始给几人解惑:“炒面呢,就是把面条和菜一起炒,炒饭就是炒的没吃完的米饭,炒馒头就是拿干馒头炒的啦。”
“想吃!”林文安说道。
林慧娘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等以后做给你们吃。”
“好!”
林慧娘笑笑,她看着还剩了一碗的炒饼,有些拿不准要不要留着送给云慕琤。
毕竟先前说好的,有了什么新鲜的东西要想着些对方。只是……林慧娘看着炒饼,最后决定还是不送了,这一碗就留着自家吃,等什么时候云慕琤到家里来做客了,她再给云慕琤做吧!反正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
林慧娘打算将家里新鲜的黄豆加工一下,只是还没等到她开始行动,地里的活儿便压下来了。
赵氏叫上她去地里刨花生。
第一次煮花生之后,林慧娘又去刨过两次煮来吃,自然知道花生已经长成个儿了,只需要再等等,便可以刨出来了。
而现在,距离最后一次煮花生过去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赵氏便带着林慧娘赶着牛车去刨花生。
和见缝插针种的豆子不同,花生是实实在在地种了一块地的,地头上,被林慧娘刨过三次,少了一块,赵氏便接着这一块开始刨。
林慧娘自从穿越过来之后,还没做过这种重活儿,因此她举着锄头没干多大会儿,手掌上便被磨出了水泡,一和锄头接触,就钻心的疼。
见状,赵氏也有些心疼,“我刨,你把花生捡起来抱车上去吧。”
“好。”林慧娘也没有强迫自己,她点点头,把锄头放在一旁,蹲下来抓住赵氏刨出来的花生,在地面上敲了敲花生外面包裹着的土块。
被刨出来的土壤有些湿润,时不时还能看到一截沾了泥土的粉色蚯蚓,在缓慢地蠕动。林慧娘盯着蚯蚓想了想,见赵氏没刨出来太多花生,她便跑到车上,将拿来装掉落在土壤里的花生的木桶从车上拿了下来。
她抓着有蚯蚓的土块放进桶里,准备回了家将蚯蚓从土里剥出来喂鸡。
这一上午,林慧娘便这样忙碌着,等回家吃饭时,看到半桶的土块,赵氏皱眉道:“你装土做什么”
林慧娘嘻嘻笑道:“我不是装土,是装的蚯蚓,这不是怕给晒死嘛。等回了家倒出来喂鸡。”
想起家里的老母鸡,赵氏有些心疼地允了,家里的鸡也很不容易,先前都很瘦,也就这段时间才长了些肉,喂喂蚯蚓便喂喂蚯蚓吧。
下午,赵氏依然去刨花生了,只是这次林慧娘没跟着去。
中午拉回家的花生被堆在了院子里,午睡醒来后,钱氏将小馒头放在树下的摇床里,她则是和林慧娘一起,坐在树下择起了花生。
左手抓住花生叶子,若是根部的土多,就先在地上磕一磕,之后再用右手抓住根部坠着的花生拽下来。花生叶子被扔到旁边,花生则是扔在了地上,等着择完之后在院子里晒。
有的花生根部包着的土块上还会有看起来仿佛半死不活的蚯蚓,每当这时,林慧娘和钱氏都会先将土磕掉,然后再捏着蚯蚓扔给家里的老母鸡。
赵氏刨了一天的花生,才终于刨完了,下午只有她自己,等她装车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虽然说现在白天天还有些热,但入了夜多少能感觉得到几分凉意,见赵氏终于回来了,林慧娘给她端过去一碗热水,等她喝完才说道:“车上的明天早上再卸下来吧。”
现在天黑了,又没有什么有效的照明工具,明天早上再卸下来也不耽误事儿。
赵氏应了一声,她把碗递给林慧娘,自己去洗了手。
林慧娘把碗端进厨房里,和钱氏一起将饭从锅里盛了出来。
现在林家人的晚饭有时是在厨房里吃的。
现在天黑的有些早了,若是赵氏回来时天黑了,一家人便在屋里吃,若是天还不太黑,便在院子里,今天赵氏回来的太晚了,即使是在饭桌上放上蜡烛,光线也太过昏暗,屋里稍微好些。
即使干了一天的活儿,晚上赵氏却也没有放过林丽娘姐弟两人的学业,等她教完今天的份儿,才打了水草草洗了洗身子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赵氏便起床将牛车上的花生卸到了院子里,花生叶子则是抓了一些喂给了牛。
吃过早饭,林慧娘把衣服洗完晾上,钱氏刷完锅碗之后,都坐在了院子里继续择花生,姑嫂两人又是干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把这些花生全部择完。
看着身后一堆的花生叶子,林慧娘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可算是完了。”
钱氏脸上也有些疲惫,虽然这会儿有种解脱了的感觉,但是一想起过段时间的玉米,她就觉得自己更累了。
林慧娘也想到了之后还要掰玉米、扒玉米衣,她的背更弯了几分,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压垮了。
林慧娘赶紧甩甩脑袋,把可怕的事情甩了出去,就算以后还回更累,但最起码现在还能闲几天,不是吗:-)
略微坐了坐,姑嫂两人便起身将堆成了小山的花生在院子里摊开。
晒花生同样要持续上几天,而在晒好之前,她们每天早上都要将花生摊开,傍晚时分再堆起来盖上,省得被露水打湿了。
在晒花生的时候,林慧娘终于有精力来琢磨黄豆了。
她想了想,决定还是先做酱。
她问了赵氏会不会做酱,赵氏担心说不明白,便在家里待了一天,左右地里暂时没有什么要紧的活儿。
黄豆林慧娘已经挑好并筛掉了碎叶子和碎土,因为要提前浸泡,林慧娘头天晚上问完,赵氏便将黄豆洗干净后泡在了清水里。
第二天早上,赵氏将黄豆捞出来,放在锅里煮熟,滤掉水之后,她把黄豆放在了阴凉处晾凉。
一家子吃完早饭,黄豆也已经晾凉了,赵氏又往豆子里倒了些生面粉用手拌匀,之后摊在了刷干净的用紫穗槐编的筐里。
紫穗槐是阳晋县内常见的一种植物,叶子看上去和槐树叶子差不多,但个头没有槐树高,也普遍是生长在田间地头。紫穗槐的用途广泛,还可以用来做防护林,只是在大禹朝,百姓们不懂得那么多,他们只知道,本地没有竹子,因此枝条柔韧细长,干滑均匀的紫穗槐,是他们用来编织筐子、篓子的好材料。
------题外话------
想了想,今天还是少了点……明天没课就有时间惹
第八十章、加工豆子(一更)
赵氏将裹着面粉的黄豆铺在了紫穗槐编成的筐里,之后,她从厨房拿了笼布盖在了上头,搬到阴凉处发酵。
豆子发酵要用上一些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林慧娘琢磨着去把豆子做成豆皮儿。
她先去找林文海做了一个用来压豆皮儿的模具,在等着林文海做好模具期间,她自己则是开始做豆皮布。
这也是她从网上看来的。
等工具都准备妥当了,林慧娘才开始做豆皮儿。
她看的那个法子,是要将黄豆打成豆浆,现在没有豆浆机,林慧娘还是只能选择用村里的石磨。
她先是将剩下的黄豆全都筛干净杂物,随后加水泡了一夜,等第二天,她把泡不开的豆子挑出去,这才和赵氏一起,抬着盆子将黄豆抬去了磨坊,身后,林丽娘和林文安拿着干净的用来盛豆浆的盆子,蹦蹦跳跳地跟在后头。
到了磨坊,先是将磨坊冲洗了一遍,林慧娘这才放了些豆子到磨盘上,母女两人开始吭哧吭哧地推磨。
挤出来的豆浆流进了干净的盆子里,等豆浆流尽了,林慧娘开始第二次添加。
林慧娘准备的豆子实在是太多了,母女两人推了半上午的磨,这才身心疲惫地抬着豆浆往家走。
回到家后,林慧娘先是把豆浆分了一部分到别的盆子里,然后往两个盆子里各倒了一倍半的清水搅和,之后,便是开始过滤豆渣了。
过滤豆渣用的口袋同样是林慧娘前两天做出来的,这会儿她洗干净后放在了蒸屉上面,拿了舀水的瓢开始舀了豆浆往袋子里灌。
做袋子用的布是林慧娘特意挑选的缝隙较大一些的,本来就不防水,豆浆灌进去,立刻便透过袋子往外流。
只是蒸屉被架在了锅上,豆浆往外流也是流进了锅里。等豆浆基本流完了,林慧娘便拿着袋子使劲儿拧了两把,豆渣便被挤了出来。如此循环,等把所有的豆浆都挤出了豆渣,林慧娘已经累得什么也不想做了。
锅里的豆浆被盖上锅盖点火煮开,豆渣林慧娘也没扔,因为听赵氏说,可以拿来做馒头花卷用。
这时候,已经是晌午顶了。
钱氏进厨房烧火,赵氏则是切菜炒菜,累了一上午的林慧娘则是回房间摊着去了。
豆浆煮好后,赵氏按着林慧娘说的,把上面那层油皮儿刮出来晾起来——这干了之后就是腐竹了,豆浆则是被放置着晾凉,这时一家子人则是去吃午饭。
豆浆不用晾的太凉,林慧娘把回家后赵氏做的盐卤水一边往豆浆里倒,一边拿勺子慢慢地搅动,等豆浆里出现了絮状物,林慧娘才停下来,拿锅盖盖上放了一刻多钟。
随后,她将家里泡湿的豆腐布铺在同样浸湿的模子里,又将豆皮布也铺了上去,这才用勺子舀了豆花铺在了模子的底层。豆花铺完底层后,她将豆皮布折过来铺平,继续往豆花。直到所有的豆花毒铺完,林慧娘才把剩余的豆皮布都铺了上去,最后盖上了模具的盖子,又在上边压了一块不算小的石头。
石头压到了盖子上,林慧娘终于又获得了一会儿休息的时间。
豆花要压上半个多时辰,她也没往屋里去,就坐在了树下,趴在桌子上打了一会儿盹。
半个多时辰过后,她爬起来把石头和盖子一一挪开,小心翼翼地将豆皮布揭开一层,再揭下来一层豆皮儿。
看着第一次做出来的豆皮儿,林慧娘什么满足感、成就感都没有,她只觉得,这也太累人了。
她歇了歇,把豆皮儿揭起来晾着,又去把豆腐布、豆皮布都洗干净晾了起来,省得以后再做会被残存的渣滓影响口感。
睡醒后,林丽娘和林文安从房间里跑出来,便看到了晾起来的豆皮儿,两人凑上去看了看,又用手指轻轻地戳了戳,问道:“姐姐,这样就能吃了吗”
林慧娘一边趴在桌子上休息一边恹恹地回道:“能吧。”
“那,能怎么吃呀”
“炒着吃,凉拌,煮,煮汤,都行吧。”林慧娘也有些不是太确定。
但是两个小孩儿都没听出来她的不确定,闻言纷纷欢呼起来。
林慧娘没多余的精力搭理精力旺盛的弟妹,她趴在桌子上半合着眼皮,看上去倒是很有几分慵懒的意味。
当天晚上,禁不住两个小鬼的缠磨,林慧娘揭了一张豆皮切成菱形,和尖椒一起炒了道菜,饭桌上,还从未吃过豆皮的一家人都吃得津津有味,连盘子底上的汤汁儿都没剩下,被林丽娘拿馒头擦得干干净净。
累了一天,晚上吃过饭,林慧娘也没去围观林丽娘和林文安学习,她从厨房舀了热水端回房间擦了擦身子,就躺炕上睡了。
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吃饭,林慧娘才被叫醒,她从炕上爬起来,抻了个大大的懒腰。
这一觉睡得够好,林慧娘补足了精神,她从屋里出来,洗完了脸还没坐下来,便看到了桌子上摆放的一盘子青椒豆皮,笑道:“今天还吃这个啊”
钱氏笑道:“二妹和二郎都说要吃这个。这个也是我目前能拿得出手的菜了。”
豆皮和青椒都容易熟,钱氏哪怕掌握不好火候,也不怕会夹生了。至于她的刀工,这道菜对刀工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吃过早饭,林慧娘把自己昨天换下来的衣服洗了,她看着院子里晾着的豆皮,有些为难要不要等一会儿林文康过来,让他帮忙带一些给云慕琤。
说起来,豆皮儿在林慧娘的记忆中从未出现过,想来在大禹应当也能算得上是什么稀罕东西。即使算不上,也是她自己辛辛苦苦用了一天的时间才做出来的,拿去给云慕琤完全不怕拿不出手。
至于县衙的厨子会不会用豆皮儿烹饪,她想了想县衙厨子的手艺,觉得就算他们没见过,但多试上几次应该也能知道能怎么吃。
就算……
林慧娘看了看院子里的豆皮儿,觉得还是过两天,等豆皮儿都晒干了,再托林文康带给云慕琤吧。
------题外话------
刚发现前面的人名出错了……大伯家的大儿子叫文涛,比阿慧亲大哥小一点儿,会做木匠活的二儿子才是文海,不过现在已经改过来啦!
第八一章、豆渣宴(二更)
虽然已经通过这一觉将精力补了回来,但林慧娘还在坐在树下放松了将近一个上午。
她也没做什么,就是干坐着,看看林文安认真温习学过的字,不时她会提问一下。或者是趴在桌子上眯了一会儿。
她坐在院子里,觉得坐着不太舒服。
如果有个躺椅就好了。
她想了想,决定下午去找一趟林文海,看他能不能做得出来。在有躺椅之前,她可以先找人帮忙做个能当吊椅用的秋千。
休息了大半个上午,做饭时在厨房里看到一堆小山似的豆渣,林慧娘沉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