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商女发家日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我瘦瘦瘦
......
樊家村所在的这个乡镇叫做潭乡镇。
之前未立国的时候,因为小日本的存在死了不少人。
这几年又因为全国在大搞运动的缘故,集市不能摆摊,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潭乡镇显得冷清无比,因此大都数人都喜欢叫这里的市集作冷潭街。
梨花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这一个月的时间她来了三次,也算是对这里比较熟悉的了。
毕竟只是一个镇,这经济自然也发达不到哪去。
街道两旁上两层楼的几乎很少,大都数都是平房,其中还有不少的黄土泥瓦房,斑驳的颜色让这个乡镇看起来极为的落后。
虽然是市集,但来逛街的乡民不过是三三两两,冷清得就好像是寒冬一样。
话是这样说,这趟旅行对于阿团和阿圆两兄弟却是极为新鲜的。
两娃娃生下来以后也不是没来过市集,但那都是在吃奶的时候,太小记不住事。
再到年纪大一点,家里的大人都忙着赚工分,来市集也是家里有什么需要添补才会过来,匆匆的
第十一章下馆子
“妈妈,这就是饭店吗”
站在饭店门前,阿圆不由激动得张大了嘴巴。
小哥哥阿团虽然显得懂事老成,但此时一双眼睛那是比白雪还要敞亮。
在一溜斑驳的红黄砖平房和黄泥瓦房的对比之下,二层式样的饭店显得极为的阔气整洁。
再加上是簇新簇新的青砖黛瓦,看着特别有江南水乡那边的温婉气息调调,这栋二层小楼的饭店看着可不就是鹤立鸡群了么!
阿团和阿圆从出生就住的黄泥房子。
那些房子还是当初樊勇结婚以后陆陆续续造的,几十年过去,连外孙子都有了,那些房子又能好到哪里去
更别说现在分家在西头那处房子,虽然是独门独户,但自从那孤寡的老婆子死了三年,这三年间可是没人住的。
桂省这边常年雨水丰足,几年间没人住的房子,经过风吹日晒,要不是生产队时不时找人修缮一下,现在那房子早就倒塌了,哪里轮得到梨花母子去住
梨花看了一眼两个儿子可爱的反应,这才微笑点头,“对啊,这就是饭店。今儿我们就在这里吃午饭好不好”
梨花一个星期之前还经过这里。
那时候房子连梁都没上呢,这才几天没见,这地方倒是开始营业了。
“好啊好啊!”阿圆看到这气派的房子就挪不动脚步,自然是巴不得答应的。
小儿子搞掂,梨花又看向大儿子阿团。
阿团虽没说话,却是轻轻点了点小头颅。
饭店里的工作人员早看见这外头站着的母子三人。
这时候迎了出来,将梨花母子带到大堂其中一个空位坐下。
虽然不是饭不是点,但大堂也坐着三三两两的客人。
招呼着梨花母子的是一位年纪十六七八的年轻女同志。
女同志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质朴花衬衫,长着一张喜庆的圆脸,脸上带着微笑,看起来特别的亲切。
女同志先是开口夸了两句阿团和阿圆兄弟俩好看可爱,这才切入了正题。
“饭店今天的主食是瘦肉煮米粉。主菜方面有香菇炖鸡块、红烧小排骨、酸菜烩鱼片、肉丁炒芹菜这四个大菜,蔬菜方面有蒜炒空心菜、凉拌西兰花、马铃薯条炒香葱......外加一道鱼滑丝瓜菜花汤。你看需要些什么”
一溜串的菜名报出来,阿团阿圆哥儿俩听得眉飞色舞,纷纷聚精会神的看着那报菜名的女同志。
逗趣的小模样看得女同志本能的噗嗤一笑,待反应过来她忍不住捂嘴,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小哥儿俩的年轻妈妈。
“同志我不是故意笑他们的......”
她笑只是因为被哥儿俩可爱的模样给逗笑了,还真不是看他们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才嘲笑的。
在这个农村一天赚不到几毛钱的工分年代,能舍得下饭馆花钱的还是很少的。
这母子三人虽然都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但小的好看可爱,大的通身说不出的气派,这样的人有眼色都知道是不能随意小瞧了去的。
更何况华国之前经历了长达好些年的战争,现在国家什么都在发展,百废待兴中,连主席穿着的衣服都打补丁呢,实在是没什么好嘲笑的。
梨花上辈子在沙场能征战,在内宅能应酬,在朝堂上还能和一群老匹夫打机锋,看人的眼色还是有的。
这女同志并没什么坏心眼。
她自然也不会放心上。
“没事,小家伙们第一次上饭馆,这是激动的。”
梨花不在意的摆摆手,又笑着虚空点了点两个小家伙,“姐姐报了好些菜名,你们要吃什么呢”
刘芳松了口气。
第十二章被叨
薛刚小的时候梨花还在征战西凉边境,大都数时间都顾不上他。用这个年代的话术语言来说就是,做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对他们的陪伴,导致于小时候孩子做了些什么,经历了些什么,几乎都是从第三者的口中才知道。
后来薛刚长大能文能武,虽然对梨花倍感敬重,但母子之间总还是缺少了一些亲密。
梨花不可谓不遗憾!
如今机缘巧合之下借住在樊灵卉的肉身之中,又机缘巧合之下,对方在和一位回城的知青生下一对可爱无比的双胞胎。
阿团和阿圆这对小可爱很懂事。
虽说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但龙生九子,九子也不可能真的成真龙君子,何况这两个娃娃还小,以前在儿子薛刚身上得不到的濡慕和亲密,但在这兄弟俩身上梨花却是得到了。
所以也由不得她不喜爱这两个懂事的小可爱。
“不用谢,和妈妈哪里用说谢谢呢”
梨花伸手摸了摸坐在左右两边另外长凳上的两个儿子,嘴角挂着的笑容那是越发的温柔了——这可是她这辈子的儿子,还两个,忒懂事!可是赚大发了!
阿圆眯着眼睛傻乐,任由妈妈将一头小软毛给揉乱了。
阿团虽然板着一张小脸,嘴角却是轻轻一弯。
最让梨花觉得好笑的是,小家伙说话义正言辞,特别的小大人,看着可乐极了!
阿团道,“就因为你是妈妈才要谢谢。”
他顿了顿,没等梨花问话,依旧小声道,“没有妈妈,就没有我和阿圆。妈妈生我们、养我们,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了。”阿圆在旁边跟着点着小头颅,“儿子......儿子谢谢妈妈能把我们生下来。”
说着说着,小家伙眼睛都红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小家那一脸煽情的模样,梨花的咽喉也不由有些哽咽,默了一会才微微一笑,揉着小家伙们柔软短发的素手不由加了几分力道,好似那样就能表达自己对两儿子的拳拳慈母之心一般。
没一会,饭菜上来两个小家伙不免又是惊讶一番。
于是这日,母子三人在镇上新开的饭馆大快朵颐,等到从镇上回到樊家村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斜。
虽然立夏过去有一段时间,但五月节没过,还不算是热的时候。
正是三四点的时间,梨花背着装满东西的篓子,左右手牵着手抱大小包的两儿子从市集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樊家村的路口。
这时候在地里上工的村民还没收工。
从大马路拐进来往村子赶去,路两边放眼都是水田,稻苗种下去有三个多月,早已经从小苗子发展成大稻丛,入眼都是青葱茂盛的绿色稻子,田地里三三两两站着带草帽务农拔草的村民。
路边有从大学下放过来,正在放牧的老教授。
几头水牛不时哼唧几下,在绿油油的稻苗衬托下,一副农家气息的樊家村显得一派生机勃勃。
阿圆这小东西喜欢东张西望,远远就看到在田中央正拔草的樊勇父子,乐得直冲他们招手。
“姥爷!姥爷!我是阿圆,阿圆和妈妈赶集回来了!”
那厢在地里弯腰拔草的樊勇笑着抬起头来,在日头下,一张黝黑消瘦的面容看着特别的朴实。
“哟是我的小孙子回来了......”
叨唠着,樊勇连手都顾不得洗,拿着刚从田里拔出的假高粱,快步从田埂里迎了出来。
“这是赶集去了好玩不”
樊勇问候着两个外孙子,将手中的假高粱丢掉,一边往身上擦了擦手上带着的水渍和泥巴,一边打量着梨花背着的篓子。
那篓子上边放着一小块圆圆的竹篾,此时竹篾到顶,可见里头没少
第十三章归置(二更)
樊勇是真担心啊。
以前以为儿子死了,所以他和婆娘就将女儿娇养长大,原本打算招婿入门的,主意打得好,婿也招进门了,但结果呢
现在两外孙子都要上学前班的年纪了,回城的苏堤还是连屁影都没有。
樊勇对苏堤已经不抱希望了。
苏堤现在会不会出现,对他来说,这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女儿这个年纪虽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她长得好,又读过书,花点心思找找还是能嫁得出去的。
关键是,樊勇多次和女儿谈过再嫁的问题,都被女儿以养大孩子为由,一一推辞了。
多次问询后,知道女儿短时间没有再嫁的心,樊勇想要女儿找个男人搭伙过日子的心也淡了。
既然女儿想养大孩子将来养老,樊勇作为父亲,对于爱女除了支持还真不能反对。
但是女儿到底是被自己和婆娘娇生惯养长大,一向在花钱方面都是大手大脚,以前做姑娘的时候也就罢了,现在自己一个女人带着孩子还不知道节俭一些,这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不说太远的,就说眼前,孩子眼看就能放到学校,这读书不花钱的书本费、作业本费、圆珠笔费等等,这哪里不需要花钱
自从分家以后,女儿大手大脚的毛病更是严重。
这才一个月的时间,前后就去了不止三次的市集,还每每回来篓子都是背得满满的,这哪是个穷苦人家过的生活
所以也由不得樊勇不担心。
樊富贵虽然没有女儿,但见识过樊勇如何养女儿,他多少还是懂一些的。
至少他知道樊勇家是如何养的小姑娘梨花不是
反正周边村子,就没哪一家像他家那样,把个女儿娇生惯养,每天有一个水煮蛋吃,一个星期家里还要吃一次肉、三四个月一套新衣服、擦脸要雪花膏、擦手要蛤蜊油、还每天都有两分钱的零花钱。
他们一天的整工分按十分算,折算下来也不过是一毛五。
樊勇家在樊刚宝没回来前也不过是夫妻俩个赚工分,虽然说按这样的算法他们也能养得起,但这一天两分钱也太娇养了吧这还不算后来梨花上初中,那零花钱是直接上涨到八分钱的。
这樊家哪里是养女儿这是养宝贝蛋还差不多!
很多时候樊富贵看着老友这样娇养女儿,心里都不无庆幸,婆娘给家里添的三个都是耐摔耐打的哥儿,为啥啊女儿养不起呗!
所以樊勇说他不懂,樊富贵直接就不服气了。
“我怎么不懂这些年你养着女儿,我见天的看在眼里。家里攒的糖票,十有**都进你女儿肚皮去了,要说梨花现在能长这么标志,我樊富贵可是有一份功劳的!你可别忘记了,那可是我干闺女!”
“行行行,你有功劳,有功劳一会咱就去你干闺女那吃饭,让她好好孝敬你!”樊勇不过是说一句,他老友就能说出一大堆来,这还真是让他感到很无奈。
当然,对方还真是没说错。
他家里娇养女儿,樊富贵家还真是没少出力,要不是这样,梨花小时候也不能见天的有糖吃,有时候给置办新衣服,布票不够,这还是樊富贵家补的。
这么一来二去,加上梨花从小就长得玉白好看,没有女儿的樊富贵夫妻俩可不是惦记上,然后将梨花认了闺女么!
“梨花孝敬我还真是应当的,不过刚才梨花都不叫我,叫我我才去。”
&
第十四章往来人情
人情往来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特别是在说话靠喊的农村,这家今天有新鲜出瓮的酸菜送你,改天你家煮个水饺、或者是地里头出点新鲜的蔬菜瓜果等等,送点回去意思意思,也是人之常情。
原主虽然因为娇生惯养养得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但在人情世故方面却是相当老练。
她知道谁对她好嘞。
所以谁对她好,她自然也对对方好,自己有点什么好吃的、或者用的,也愿意给对方分上一份。
所以在樊家村里,村民评价正主都是喜忧参半那种。
梨花的性格和原主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至少目中无人在她这里就没有过,至于原主人情世故方面老练的好习惯,这个她还是很愿意传承下来的。
种树要从小苗种起,养孩子自然也不例外。
梨花以前缺席了薛刚的成长,心里不无遗憾;而现在再次有了教养孩子的机会,虽然孩子不再是薛刚,但她已经是‘樊灵卉’,这对孩子自然算是她亲生的儿子。
有了阿团和阿圆,梨花的遗憾可以弥补,自然要用心的教养他们。
言传身教,从小从人情世故方面教起绝对没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