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政泓
第十四章 他乡
头好晕……
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是谁来着
要准备做什么
霍古努力的回忆着……
水面的白花浪涛一滚接着一滚,长颈瓷瓶状的细胞集群在浪涛中翻滚,飘荡。
海浪并不是霍古出现头晕症状的罪魁祸首,它清楚这一点。
这种昏昏沉沉的状态不知道持续了多久,霍古才逐渐恢复正常的思维水平,同时,也记忆起水面之上的情况。
接连不断下着的滂沱大雨,橘红色的天空,闪电不时从乌云中探出将昏暗撕裂,火山喷涌的红莲业火与咧咧狂风带起的巨浪针锋相对……
这些都是霍古在水面上看到的场景。
而最关键的一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简直爆表,毫无防备的细胞们,被这些突如其来涌入细胞内的二氧化碳与水结合形成碳酸,严重影响了各个细胞的正常运作。
这就是让霍古陷入刚才那种昏沉状态的根本原因。
但这次的冒险并不是毫无收获,只是这样简单地瞟上一眼,霍古就得到了一个相当有用的信息。
这个信息过于冲击,以致于霍古的思维停顿了良久,这才回转过神。
“看来我现在是在一个陌生的上星球。”
在那种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如果人类真的存在,绝对会在不超过半小时的时间里窒息而亡。
霍古回忆起刚才惊鸿一瞥时看到的火山。
“这附近的火山貌似太过活跃了一点,水底有一群火山,现在在水面上,也能看到那么多活跃的火山。”
“从海底上来的过程中,也一直都没能看到多细胞生物,哪怕是结构最简单的藻类都没有……”
“再结合大气里面那浓度爆表的二氧化碳以及橘红色的天空,搞不好,这个陌生的星球,还处在相当早期的‘雨海代时期’。”
这一切都是霍古将这个星球假定为与地球类似环境得出的结论,毕竟这个星球和地球一样,都存在着液态水组成的海洋,且它也没有更多类型的星球模板可供参考。
行星的雨海代时期,也是星球海洋形成的阶段,行星内的高温,将存在于地层内部的水分给蒸发,水蒸气被引力束缚,形成浓密的积雨云,以雨水的形式回归地面,接着再次被蒸发,不断如此的循环往复,整个行星就像是个巨大沸腾的锅炉。
如果行星水量足够充沛,这场大雨甚至能持续长达千万年之久。
长颈瓷瓶状的细胞集群向下滑行了一段距离,远离喧嚣的水面。
“雨海代……没想到我居然能有幸亲身经历这种历史性的大事件。”
在得知自己目前所处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后,霍古不仅没有因为身处他乡感到沮丧,甚至还隐隐的有点兴奋。
对于一个考古学家,尤其是专注于外星球生物领域的考古学家,有什么能比亲眼见证历史**件,更加能让它感到兴奋
正因为有雨海代时期形成的海洋,才会有生命诞生,至少地球是这样。
“决定了,就先定一个小目标——布置一个全球性的视野网络,将这个星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尽收眼底。”
求知欲和兴奋感的相互叠加催促着霍古做出这样的决定,以致于产生如此具有野心的想法。
如果还是人类时,确实只是痴心妄想,毕竟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
可现在却不同,霍古是一个集体,而不是单独个体,它有数以万计听从指令的细胞们,别看这股力量似乎非常渺小,可哪怕是蝼蚁,只要给足够的时间,就算是地球这样庞大质量的天体,都可以搬走。
当然,前提是有这样一条能够给蝼蚁转移天体质量的星路。
“不过,火山该怎么办
第十五章 思考
“看来并不是蛋白质。”
细胞并没有依照霍古的指令,分裂新个体,这就意味着,答案是第二种。
“既然不是蛋白质,那应该也和氨基酸没什么关系。”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最小组成单位,无数的氨基酸组成多肽,多肽通过反复的折叠与扭曲,形成立体结构的蛋白质。
那么会是什么东西,让我现在保持思维以及人类时的记忆
本以为是最有可能的蛋白质,如今被证伪,霍古逻辑走进了死角,它决定重新再梳理一遍。
“嗯……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脑,亦或是电脑,它们都是共同,那就是有着数量庞大的计算单元作为基础,这个研究方向应该是没错。”
“我的情况,应该也是这样,有着数量庞大的细胞作为计算单元作为基础,而它们之间的联系,应该也是普遍性的……”
“人脑的话,是以神经突触来构建联系,这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我,目前这个只是一整个细胞集群,它们并没有类似神经突触那样的物理连接,刚才的实验也证明了,细胞之间的联系和蛋白质没有任何关联。”
霍古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逐渐清晰起来。
“没错,就是那个‘联系’,细胞们到底是依靠什么作为媒介构建起了联系,以此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霍古注意力投放到整个细胞集群上,试图通过这种宏观方式,发现那个细胞间的‘媒介’。
结果还是什么也没发现,即便是它现在能够将所有细胞由里到外的一览无遗。
“总不可能是像互联网那样,依靠电磁波来构建计算单元间的联系吧”
“不可能,虽说我不是专门研究计算机领域,可就我知道的那点皮毛知识,这个猜测就站不住脚。”
原因无他,外部干扰太多,而由细胞构建的生命场,实在是太过微弱,微弱到海水中发生的化合反应所形成的能量释放,就能破坏这种微弱到极点的生命场……
霍古的思绪猛然停顿,它敏锐的抓住了思绪海内那瞬间的灵光一闪。
“……等等,这个貌似说得通。”
“因为外部干扰太强,所以这种联系只能作用于细胞内部,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需要两个细胞贴合在一起,我的指令才能够生效。”
细胞内部的环境是十分稳定的,假若也和细胞膜外部环境那样的话,内核的基因就没办法稳定存在,所以细胞内部必须十分稳定。
而在这样稳定的环境里,那一直被干扰的生命场也就很好的扩展生效。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生命网络!
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霍古决定再来进行一次新的实验。
细胞集群最外层的壁细胞开始分裂,然后是内细胞,再接着是壁细胞,构建出一个小型空腔。
将这个空腔内注满纯净水,霍古把单个细胞给投放进去。
这个细胞有这一条鞭毛,和最原始的细胞膜,以及dna内核,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霍古为了确保实验不出差错故意为之。
“现在,遵照我的指令,开始围绕整个空腔圆周运动,但是不能碰到空腔内壁。”
果不其然,那个置于空腔内一直静止不动的细胞开始摆动鞭毛,遵照霍古的指令行动,甚至如臂使指,丝毫不差的以霍古思维中设想的轨迹,环绕空腔内壁游动,没有触碰空腔内壁哪怕一下。
在如同蝌蚪般地游动一会后,作为实验的细胞停了下来,尾部的鞭毛不再有任何动作。
这种情况,霍古倒并不感到意外,鞭毛的运动,是需要裂解氨基酸,目前实验细胞所处的空腔,仅仅只有水,获取不到氨基酸的实验细胞,自然就只能无奈停下鞭毛,这和火箭推进器燃料耗尽是一个道理。
“那么‘场源’呢既然是依靠场,那应该有一个生成场的源头才对。”
想了想,霍古决定使用排除法。
细胞膜和细胞质被霍
第十六章 绿宝石
在最开始思考‘场源’这个问题的时候,霍古首先就想到,蕴含在细胞中,微量的四氧化三铁。
四氧化三铁俗名叫做‘磁铁’,时刻散发着磁场,再加上原本细胞内,这种物质的含量就非常少,也就能和之前的推断‘生命场易受外界干扰’相契合。
但实验的结果,却在告诉霍古,它错了!
场源的真面目——‘铍-铝硅酸盐矿物’。
光听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但如果是俗名的话,绝对是耳熟能详——‘绿宝石’,那些曾经被王公贵族作为饰品的宝石。
“为什么会是这种物质这种物质也能形成‘场’的吗”
结果一下子转变成霍古看不懂的局面,在它的印象里,绿宝石这种东西,除了观赏价值外,貌似就没什么卵用,更没听说过,可以散发出某种场。
这时,霍古已经意识到一件事,它的知识已经不足以再帮助它解决目前的难题。
人类时的精力终归是有限,每一门学科也都是博大精深,它虽然是个教授,可专注研究领域终究是考古,物理和化学的知识,只是考古时涉猎所知道的概略知识。
“好吧,这个‘绿宝石之谜’我就先放一放,先解决比较好解决的问题。”
霍古本希望找出那个让自己能够维持思维的东西,然后了解原理,实现跨集群联网,这样一来,只需要把无数的细胞集群散布在行星的各个角落,它就再也没必要担心突然出现的地质活动,将它和寄宿的细胞集群一块干掉。
“不过也没差,虽然没有找到那个东西产生‘场’的原因,但纠结过来说,还是可以接受,至少找到了细胞集群相互联系的媒介到底是什么。”
“这样一来,只需要增强‘场’的输出功率,也就能掩盖掉干扰,对远方细胞发布指令……呃”
就在霍古计划着后续行动之际,殃及整个细胞集群的危机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发生了。
首先出事的,是消化腔里的内壁细胞和在内壁细胞附近的内细胞,它们先后进入了死亡状态。
攻击型微生物
霍古下意识的就想到了这个。
原因无他,它有绝对的自信,那些微生物绝对无法突破壁细胞那完全封闭的细胞壁,壁细胞是依靠邻近内细胞的蛋白质通道保证细胞活性。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优先死亡的会是消化腔的内壁细胞和与其相连接的内细胞。
整个细胞集群与外界流通物质的地方,也就只有消化腔,内细胞利用内壁细胞间较大的缝隙,摄取消化腔内的氨基酸,给整个细胞集群提供给养。
不过随后,霍古立即抛掉了这种猜想。
所有的微生物都是依靠蛋白质和氨基酸作为构建自己的基本单位,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极端嗜酸细菌,所以霍古一开始选择的消化液是酶,是对以蛋白质为生命基础微生物的大杀器。
而内壁细胞间空隙也是绝对无法入侵,那里既是内细胞摄取蛋白质的入口,也同样是消化酶释放的出口,整个消化腔内,就数那里的酶浓度最高。
除了像壁细胞这样完全特化封闭起来的细胞,没有什么微生物能够长时间抵御消化酶的分解。
可既然原因不是微生物,那又是什么,导致了内壁细胞和邻近内细胞的死亡
由于此前一直在专注研究细胞集群网络的源头,所以直到细胞出现死亡,霍古才注意到细胞的异常状况
第十七章 盐类
霍古话中的盐,并不是单指人类日常食用的食盐氯化钠,而是泛指化学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即‘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找到了!”
在数次调整眼睛的玻璃体后,霍古捕捉到了远处海中,自海底升起的烟柱,与此前看到的海底火山烟柱如出一辙。
“果然……”
原本略微惊慌的心情顿时安定下来,心中的某个猜想得到了印证。
导致细胞膜发生蛋白质变性的源头,除了水溶液的酸碱度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温度!
在冥古宙时期,是只适合微生物生存的死亡绝地,星球在这个时期,那就是一个超巨型蒸炉。
为什么会有长达百万年的倾盆大雨
这就是原因所在,整个星球内核高温将海水给煮沸,水蒸气在高空完成散热的同时,以雨水的形式落回行星地表,然后再次重复蒸发。
在这个时期,海水的水温时刻都保持在液态水的最高温度——100度!也就是沸水!
生命是十分顽强的,即便是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也仍有生命存在,细胞集群和此前遭遇到的那些微生物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然而,100度高温虽然不能对这些微生物构成伤害,低温却可以。
盐类在形成时是‘放热反应’,不过由于水温本来就是最高的100度,所以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关键点在这之后。
由于环境因素,这些盐类在形成不久后,就会发生‘水解’,这是一种‘吸热反应’,在水解的过程中,水温也就被吸走了。
于是,就在这个‘蒸锅’世界,造出了‘低温’。
当然,这‘低温’只是相对于周围的沸水环境而言,从诞生接触的就是100度沸水的原始微生物,可是很难适应的了70-80度这样的‘低温’环境。
“我说怎么消化腔收集到的微生物数量骤减……”
一边了然的自我低语,同时对细胞抹机制进行调试。
在调试完成后,霍古又再一次的对消化腔内壁进行修补,并且全神贯注的观察着,不敢有丝毫放松。
如果还是出现状况,那就说明还存在它忽略掉的因素,那就需要再重新对细胞膜进行调试。
好在一切都还算顺利,新型内细胞和壁细胞都在正常的进行着自己的工作,霍古也由此松了口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