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工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沙包
电视机前一名老者看见这个青铜酒尊,立刻从沙发上坐了起来,直接冲到屏幕跟前,瞪大了眼睛。
旁边他女儿有些好笑地说:“爸,你这是怎么了?”
老人瞬间打断了她,拉着她问道:“小琴,你看,这个双羊器型你以前看过没有?”
名叫小琴的中年女人闻言也向屏幕上看去,跟着就倒吸了一口凉气,非常肯定地说:“绝对没有,这是第一例!”
……
这样的事情同时发生在华夏各地。
一时间,各地高铁和飞机都新增了不少票量,很多之前没打算去文交会的,也开始准备动身了。
……
然而现在的沪城码头上,苏进检查文物的过程还在继续。
他又走到一个箱子旁边,打开了它。
箱子非常巨大,里面的文物也很大。
那是一尊高60多厘米的青花瓷瓶,盘口、长颈、颈部有象首环耳一对,腹部瘦长,台足。
它从上到下一共有九层纹饰,层层不同,其中最显眼的是云龙纹。一条四爪青龙飞舞于云端,脚下朵朵祥云掠过,形态矫健灵动,威武勇猛。
这青色发色浓艳,纹饰繁而不乱,绘制极为精细。
就连苏进看着它,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手指极轻极柔地拂了上去。
青花瓷瓶颈部有铭文,苏进看着它们,念了出来。
他念得非常流畅,声音清晰有力,中间一丝停顿也没有。
那种感觉,就像铭文不是出现在他眼前,被他辨认着认出,而是发自他的心底一般。
“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
他的声音透过电视信号以及网络,传到华夏的各个角落。
有一些人看见之前那个青铜双羊尊,已经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泸城参加文交会了,现在苏进的声音清晰传入他们耳中,他们再次呆住,不由自主地冲回到了电视机前。
他们紧盯着那个瓷瓶,镜头也非常配合地从瓷瓶表面掠过,展示出了它的细节。
瓷瓶上的铭文与苏进念出来的一模一样,一个字也没错。
电视机前,另一名老者突然捂住了自己的胸口,一副心脏病要发作的模样。
“这是什么?至正十一年……那是1351年,元朝!这是元青花,真正的元春花!”
这些文物在苏进上个世界里,都是由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它们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展出,世人皆知,世人为之心痛。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世界里,它们并没有被公开展出,所以知道它们存在的人也不是太多。
事实上,苏进准确列出那些名单,爱德华也是怀疑过的,但后来一想,多半是华夏的国家文物局一直紧盯着它们的下落呢……
在此之前,历史学家一直有一个说法,他们认为,青花瓷最早出自明代。
但之后又有过一些发现,某些历史学家推论,青花瓷的诞生时间可能比他们认为的更早,可能元朝就有了。
但是,元青花非常稀有,目前被怀疑可能是的那一些,也没有彻底得到确认。
而现在,眼前被远途运输来的这尊青花瓷瓶,器型完整罕有,上面的铭文更是直接说明了它的出身!
“标准型啊,这就是标准型!”那个老者掏出药瓶吃了一颗药之后,再次激动地说道。
所谓的标准型,就是可以用来作为标准,对其它同代青花瓷器进行定位的瓷器。
这尊至正元青花云龙纹瓷瓶,就是货真价实的标准型。它的存在,可以证明青花瓷发源自元朝,同时,也可以为同代其他青花瓷定型断代!





天工 第1208节
这样一尊标准型元青花瓷瓶,竟然珍藏于大英博物馆,直到如今才出现在华夏学者的面前!
——————————————————————
是的,这元青花瓷瓶现实存在,是一对,现在也在大英博物馆……
0796 绝世珍品2
苏进看着这件元青花瓷瓶,心潮起伏。
元青花在文物收藏乃至瓷器收藏中拥有很独特的地位。
它开了中国陶瓷装饰的先河。在它之前,瓷器的装饰都不这么强烈。
譬如这件瓷瓶,一共九层纹饰,缠枝菊花、蕉叶、云凤、缠枝莲花、云龙纹、海涛纹、缠枝牡丹纹、杂宝莲瓣多而不乱地装点着整个瓶身,使它显得庄重又绚丽。
在他所在的上个世界里,2005年,一款“鬼谷下山”人物纹元青花瓷罐在伦敦佳士得进行的拍卖中成交,成交价为1400英磅,折合人民币2.3亿多元。
这个瓷罐在2015年重新估价,其价值达到了16亿人民币。
这是有史以来中国瓷器拍卖的最高价,元青花至此一战成名,甚至在短时间内形成了风潮。
但元青花难得,色彩、画艺、质量全部上佳的元青花更加少之又少。
如今,出现在苏进面前的这一个“标准型”至正元青花云龙纹瓷瓶,又将价值多少?
那是完全无法估算的一个数字!
苏进的手从它的表面轻抚而过,然后走过去,打开了后面那个跟它一模一样的箱子。
周围再次发出惊叹声,苏进则冷静地道:“至正元青花云龙纹瓷瓶,一对。”
是的,这又是一只标准型元青花瓷器,跟之前那个几乎一模一样,两个瓷瓶,显然是成对的!
两只成对的瓷瓶带给人的震撼感,远不是单一只能比的。
周围人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它们上面,内心的激动,已经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
苏进继续往下登记。
这份文物的名单是他列的,爱德华只是照着他的要求去寻找这些文物然后设法做工作而已。所以这172件文物里有什么,他其实是很清楚的。
然而,看见接下来这几箱文物上面的标签,苏进的心脏仍然怦然而动,手按在上面,一时间竟然不敢动手。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手来,打开了箱盖。
这个箱子跟别的不太一样,相对扁平阔大,里面被分隔成了一层一层的,每层之间由透明的防紫外线遮光板隔开。
可以看见,箱子里放着的是一幅幅黄色的绢画,上面基本上都是人物画,佛像、观音、飞天……色彩艳丽,形态柔润,线条飘逸,别具一格。
镜头从绢画上扫过,遥远的彼方,电视机前有老者订完票,又重新回到屏幕前紧盯着它看。
这时,好几个人同时呼吸急促,忍不住叫出声来。
他们的声音与苏进的混合在了一起,清晰地说明了这些绢画的来历。“敦煌绢画——共20幅!”
敦煌绢画,相对敦煌壁画来说,名气比较小一点,但更为人所痛心。
唐代佛教盛行,敦煌的画师们除了在洞窟石壁上作画以外,也把他们的信仰与虔诚寄托在了素绢之上,绘制成画,藏于敦煌藏经洞。
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莫高窟的僧众预感到战争灾难的降临,将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画等全部封存于藏经洞中,将其封闭,然后在外面重筑墙壁,绘制壁画以掩人耳目。
之后,元代统治者统领了这里,僧人们逃难未归,莫高窟就此颓废,洞窟通道被风沙淤塞,从此幽闭,一消失就是800年。
800年后,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藏经洞,于是率人将其开掘疏通,藏经洞因此重现世间。
在这里,出土了敦煌遗书中最大宗的文献,还有大量的佛画绢像。
这个消息不久之后就传到了路过的英国人斯坦因耳中,他因此来到了莫高窟。
他与王道士接触,利用他的信仰,诱骗他打开了藏经洞。
斯坦因自称是玄奘信徒,是从印度翻越雪山前来取经的外国和尚。玄奘的在天之灵让他看守藏经洞,就是为了等待这位外国和尚,取经功德无量。
王道士为此打开了藏经洞,因为想要换点钱来整修洞窟,用40碇马蹄银的价格,卖出了一大批破旧的经书与绢画。
王道士留了个心眼,专门选了一些更破旧的卖给斯坦因,但是,对于文物来说,破旧就代表着画卷更古老、更有价值。
他给斯坦因的破旧绢画大多是唐代的,是敦煌绢画中的精髓。
这样的行动一共进行了三次,斯坦因一共获得了30多箱经卷文书以及绢画,一共数千件,将它们运回了英国。
斯坦因因此在英国名声大噪,被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吸收为成员,并被授予了爵士勋章。
大英博物馆从此也多了一个“斯坦因密室”,里面装的全部都是来自中国敦煌的文物。
除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吉美博物馆、俄罗斯的圣彼德堡博物馆也保存有大量来自敦煌藏经洞的文物,日本、美国也有少量保存,相比较而言,在它的发源地中国,反倒没有了绢画的保存了……
如今这20幅绢画虽然只是其中极少的一部分,但是能够回来,也是极为难得、极具意义的事情了!
斯坦因算是个名人,在英国是,在华夏也是——只是在两边的名声,就完全不同了。
此时,当苏进打开放置绢画的箱子,把它展示在镜头前面,同时证明它的来历的时候,电视机以及网络跟前,也有无数长者在向后辈提及当年的那段历史。
紧接着,新闻媒体及时跟上,开始正式普及敦煌绢画的来龙去脉。
无数人听见这段历史,都安静了下来,有些人的眼眶甚至有些发热。




天工 第1209节
与此同时,更多的人感到了遗憾。
这批文物,包括敦煌绢画在内,只是临时回国展出。按照约定,展出完毕之后就要离开华夏运送回英国了。
可是,这明明是我们的宝物!如果能留下来的话就好了……
不过,就算只是展出,能在华夏大地上看见它的回归,也实在太难得了。
这次文交会必须要去,一定要去!
170多个箱子一一检查完毕,终于来到最后一个。
苏进闭了闭眼睛,名单上的字样清晰地浮现在他的面前。
这172件文物全部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件他都记得滚瓜烂熟。
编号标注着172的这件文物他也一样清楚,他睁开眼睛,打开箱子。
防震箱里出现的是一套小瓷杯,一个个排列得非常整齐。
苏进取出一个验看,那是一个小巧的白瓷杯,撇口、深腹、浅圈足,胎体乳白,器薄如纸,对着光看过去,光线仿佛能透过瓷体映过来,晶莹剔透,精巧绝伦。
杯子的外壁上一边用五彩颜料绘制着花卉,另一边则题着相应的诗句,每个杯子上画着的花卉不同,诗句也不同。
这套杯子一共十二只,通称“十二花神杯”,每只杯子上的花卉,指代的都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意味着花神。
把杯子倒过来,在底部可以看见“大清康熙年制”六个字,说明着它的来历。
这是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的一套生活用杯。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它,几次南巡都把它带在身边。
防震箱一共两层,上层装着六只,苏进一个个清查完毕,打开中间隔层,露出了下面一层。
下面的杯子同样六只,十二只花神杯非常齐全。
然而,苏进看着下面这六只,手突然顿住了。
他的表情一瞬间变得非常古怪,片刻之后才伸出手,取出其中一只,看了很久很久。
“苏进?”
可能是安静的时间太久了,旁边周离有些疑惑,转头问他。
苏进闭了闭眼睛,把那只杯子放回去,抬头朗声道:“第一百七十二件,清朝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十二只一套!”
说完,他再次低下头,深深地看了其中一只一眼。
0797 人数
“文物全部都在这里了,现已全部清点完毕,我们会马上把它们装箱,运往文交会华夏馆。”
周离利落地汇报,把刚刚签完字的文件递给周老爷子。
上面写的是运输及安全要则,所有文物的名称及件数全部列在上面。
这些文物一共172种,有些不止一件,譬如那对至正型元青花云龙纹瓷瓶,虽然是两个一对,也装了两箱,但还是算成了一种。
敦煌绢画也是如此,一共20幅,装了五个箱子,但仍然只算成一种。
文物的名称和类似这样的细节全部都列在了这份文件上,周老爷子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从周离手中取过笔,也在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苏进看见这个举动,怔了一怔,下意识地跟周离对视了一眼。
原本的环节里,并没有这一项,也就是说不需要周老爷子签字。
然而毫无疑问,签字代表的就是负责。周老爷子刚才连电视台出镜都不愿意,显然不是为了争功,那就是为了承担一份责任。
他签了字,就表明,无论文物出什么问题,安全也好,外交也好,全部都跟他有关。
以他的身份,做出这样的举动,相当于就是给苏进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旁边谈先生看见他的举动,微微一笑,也接过文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到他们这种层次,谁不是心思颖悟,对别人的意图一看即明?
他签下自己的名字,代表他看出了周老爷子的用意,也愿意跟他同样担任。
他刚刚写完自己的名字,文件又被一个人接去,同时被接走的还有那支笔。
最后,文件在所有人手上全部流转了一遍,最后交还到苏进手上的时候,它的末尾已经签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今天这支车队的所有关键人物全部签名,这172件文物的份量,他们也全部承担了下来!
苏进看着手里的文件,看着写在自己和周离后面的那些名字,心情实在难以言喻。
最后,他抬头笑了起来,挥手道:“小心装车!”
刚才苏进清点文物的时候,周围一片安静,几乎没人说话。
爱德华也停止了跟这些大人物们的交流,站到一片阴影里,旁观着所有人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周景洋也走到了他身边,跟他肩并肩地看着。
最后,当看见包括周老爷子在内的所有人全部签名时,爱德华的目光微微一动,问道:“景洋,你们……”
他的问题才起了个头,又停了下来,没再继续下去。周景洋疑惑地问他:“你说什么?”
爱德华停顿了一下,转而问道:“对了,这次文化交流会,你们一共会有多少人参观?”
“你是说游客吗?这个数据我还不太清楚,得问问周离。”周景洋说。




天工 第1210节
这时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苏进的监督下对文物进行重新包装已经装车,周景洋招手叫周离,周离似乎有点不太情愿,但还是走了过来。
“一个星期前,文交会已经开始对外售票。文交会一共七天,平均每天的售票人数在20万左右。”周离简短地说。
“20万?”爱德华吃了一惊,确认道,“每天?”
“对,每天。”周离非常肯定地说。
“那7天就有140万了?”爱德华似乎有点不太敢相信。
“准确地说,是158万。”周离说。
“这么多人对文交会感兴趣?”爱德华问道。
“你问这么多什么意思?觉得华夏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关心这件事?”周景洋听得有点不耐烦了,直接打断了他。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爱德华试图解释,但谁都看得出来,他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最后他不得不承认,道,“我只是有些奇怪……你知道吗?大英博物馆一年的接待人数,是700万。那可是大英博物馆,世界最顶级的博物馆,接待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700万,这是一整年的数据,你们的158万,只有7天!”
不过很快,他就有点释怀一样地笑了起来,自以为找到了理由:“不过想一想,苏进点的这些,全部都是大英博物馆的珍藏,就算是在伦敦,也未必会全年拿出来展示。现在能到华夏来,难怪……”
“喂喂喂,你怎么一个人说个没完了。”周景洋不等他说完,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跟你说两件事。第一,这些文物是我们华夏的,就算游客是为它们而来的,他们想看的也不是什么大英博物馆的珍藏,而是我们华夏本身的珍宝!第二,苏进之前就跟我说了,文物到港之前,文交会主办方没法正式确定,根本就没往外发过通告。这158万人,没一个是冲着这批文物来的!”
接着,他又“哼”了一声,道,“不过现在华夏电视台和天空电视台同时放出了消息,新购票的人数也许会有为这个来的吧。”
这时,一个人走到周景洋身边,说道:“周先生,周老请您过去一趟。”
周景洋还准备再说,这时他的话突然卡在了喉咙里,条件反射般地看向周老爷子的方面,仿佛有些不敢确认一样地问道:“他找我过去?”
那人的表情天生的严肃,点头道:“是。”
周景洋清了清嗓子,又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服,向着周老爷子的方向过去了。
当初他离开华夏,有一半是自愿,另一半则是周老爷子发了话。
这次回来,就算带回了苏进的消息,周老爷子也从来没一点好脸色给他看。
现在,他竟然主动要跟自己谈话?
是因为这批文物吗……
周景洋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往苏进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先前以为自己跑去欧洲一趟,是在帮苏进的忙。其实,也是在帮自己的忙吗……
这172件文物实在太珍贵,就连苏进也非常小心。
工作人员装车的时候,他一直紧紧监督着,惟恐出现一点问题。
终于,172件文物全部妥善装上平天机械派来的车辆,马上准备出发了。
文物的安全工作全部由周离带队亲自负责,苏进转头在人群中找他。
这一看,他就注意到了另一边的周老爷子和周景洋,这父子俩正在说话。
周景洋比周老爷子高一点,平时总是摆出一副傲慢得要上天的样子,这时在老爸面前却明显矮了一头。
周老爷子正在训话,他低着头,老老实实地听着,偶尔还点一下头。
最后,周老爷子伸出手,用力敲了一下他的头顶,像是教训一个孩子一样。
周景洋吃了一惊,猛地抬头,有些受宠若惊的样子。
接着,不知道周老爷子说了什么,周景洋呆呆地注视着他,最后眼圈红了起来,露出了一个笑容。
“都准备好了吧……你在看什么呢?”一个声音突然在苏进身后不远处响起,周离走了过来,好奇地顺着苏进的目光往那边看。
苏进摇头说:“没什么……”
他说没什么,周离却又盯着那边看了半天。最后,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说,“爷爷这还是原谅那家伙了啊。”
那家伙指的当然是周景洋,做儿子的这样称呼自己老爸有点不太像话,但放在这对父子身上又很合适。
“果然还是父子,那家伙做对一件事情,爷爷就原谅他了。”周离说着,仿佛有些不太高兴,但似乎又有些轻松。
他又盯着那边看了一会儿,最后突然转过头来问苏进,“你呢,你什么时候回家?”
“我……”苏进瞬间迟疑了。
与此同时,那边的父子俩仿佛有所感应一样一起回头,看向了这边。
苏进远远地与他们对视,心情突然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0798 共鸣
周离是绝不会逼迫苏进的,所以苏进没有回答,他也很快把话题揭了过去。
他再次确认了车辆以及人员的情况,跟周老爷子等人打过招呼之后,跟苏进一起上了车,往文交会华夏馆的方向开去了。
这时候离文交会只有两天时间,接下来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繁忙。
此时寒假还没有过,京师大学天工社团以及计算机社团的学生们早就已经到了沪城帮苏进的忙。他们用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对英国来的这批文物全部进行了扫描与检测,一则确认全部都是真品,二则另外还有别的用途。
在此之前,从正古十族送来的那批文物也做了同样的处理,全部都被扫描成数据,储存了起来。
安全检查、设备调试、场馆内外各种规章制度的再次确定……两天时间匆匆忙忙,很快就过去了。




天工 第1211节
这两天里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司母戊大方鼎千里迢迢从帝都运来了沪城。
它仍然由平天集团下面的保全公司运输,由文物协会的高段修复师们押运,一路平安,顺利抵达。
它是英方指名要参与展出的文物,一来就直接被安置到了华夏馆的西馆——这里也是文交会的展览馆——用栅栏围住。
届时,游客可以从一米左右的距离内进行参观,这距离已经相当近了,这也是司母戊大方鼎近几十年来第一次走出天坛,接受这么多人的观看。
1...341342343344345...3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