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处理完伤口后,侯云策呼吸慢慢平静下来。

    得知侯云策受伤,石虎、赵雷、陈亮等一众军官都在门口等候,听韩淇说没事了,这才放下心来。杜刚、陈猛跪在地上,给韩淇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第二天早上,侯云策醒转过来,喝了马奶,仍觉恶心。他上次照着陈抟所授经书的图案练习后,感觉不错,现在浑身不得劲,便又练习。慢慢地,呼吸、心跳渐渐正常,精神也好了起来。

    偷袭者的弩箭箭身并不奇特,没有什么标志,箭头却是少见的铜箭头,凸脊、叁角形扁翼,两翼有倒刺,六条血槽,明显和常用的扁平铁箭头不一样,应是特别制造。

    “谁要刺杀我谁和我有深仇大恨”侯云策苦思不得其解。

    侯云策遇刺后,天雄军节度使、卫王赵川严令大名府司法参军事在境内搜查。大名府差人把大名府搜得鸡飞狗跳,一无所获。

    赵英专人让人送来了野山参。她送的野山参虽然不如侯云策从黑风岭带来的野山参,年头也不短。侯云策将野山参放在桌上,陷入沉思。他有着特殊的经历,比起普通人要成熟得多,心思更加复杂。

    看着野山参,他想起在赵英在万寿寺射杀恶僧的情景,也想起初遇赵英时的那个紫色绡衣的女子。如今赵川是大林国丈,赵英是皇后亲妹妹,如果能和她有婚姻关系,那么对于复国极有助力。

    尽管赵川是大侯王朝叛将,为了复国,什么事情都可以忍。

    当真是忍吗侯云策又想起赵英的俏模样,反而心神不定。

    两天后,侯云策体内乌头毒基本排清,箭伤只能慢慢恢复。

    在他养病期间,黑雕军一路侦骑从大名府、磁州到潞州,一路侦骑到泽州,把沿途山川河谷、村庄、道路一一绘制成图。

    按照从黑城得到经验和教训,侯云策每天都要抽一些时间到军营,与军士混在一起,加深感情,了解军营情况。

    这几日,军士都说没有吃饱。

    孟殊解释道:“我多次到大名府找司仓参军事刘七郎,刘七郎说大名府各路军马多,僧多粥少,粮食不够。黑雕军是新军,还特别照顾,黑雕军粮草比其他各军都多。”

    侯云策怒道:“大名府是北方大镇,粮食绝对比沧州充足。沧州能按枢密院规定发齐军粮,大名府为何反而不能”

    侯云策要了黑雕军每日应需军粮数和实有军粮数,亲自去找刘七郎。

    刘七郎腆着肚子,脸色红润,皮肤中似乎渗着油。听了侯云策来意,他嘴上叫苦不迭:“这两年收成不好,军粮收不齐。去年征慕容彦超,从大名府调了大批粮食,打仗要粮,不能不给啊,现在还在补去年留下来的窟窿。”

    刘七郎找借口,侯云策暂时也没有好办法应对,道:“黑雕军初到,请七郎多多关照,免得让军士们饿肚子。”

    刘七郎答应得非常爽快,“我虽然和侯都指挥使第一次打交道,但久闻大名,只要有粮食,立即给黑雕军送来。”

    侯云策猜到刘七郎没说真话,想找其麻烦,又没有把柄,不动声色告辞而去。

    侯云策一行还未走出城门,见到街边围着一群人,里面有人打斗。他虽然不反




第36章 狼烟起
    谢谢朋友们支持。没有读过《黄沙》的朋友很多,希望喜欢。本书与〈黄沙〉相比有大不同,希望老朋友也喜欢,多挑些虫来!!感谢

    。。。。。。。。。。。

    僧人威猛,出招利索。

    侯云策不敢让跟随自己的战马风受到损失,急忙闪到一边,躲过禅杖,却被诸人围在中间。僧人确实厉害,若不是侯云策与战马风配合默契,很难躲过禅杖攻击。

    二十多人皆持长木棍,木棍前面有些铁钉,形似狼牙棒,正是对付战马的利器。由于战马和僧人混在一起,很难突然发力冲起来,失去了优势。让骑军慢下来,正是步军对付骑军的办法,僧人深知此处,故而在此设伏。

    侯云策见形势危机,慢慢抬起手弩,准备先射杀这个僧人。若是其他人还不知进退,那只有大开杀戒。

    正在危机时刻,二十多名黑雕军骑兵冲至,领头的正是郭炯。黑雕军骑兵把二十多人围在中间,黄桦手弩都举了起来。

    侯云策将抬起的手臂放下,问僧人道:“谁找我”

    僧人道:“到时便知。”

    僧人这边二十多人互相靠拢,围成一圈,对阵黑雕军骑兵。

    侯云策迅速判断形势,僧人刚勇,其部属也不弱,真要动起手来,最终肯定会灭了对方,但是初到大名,烧了万寿寺,若再杀这群僧人,恐怕会惹上更多麻烦。他指着僧人,道:“你们走吧,如果要找我,正大光明到黑雕军营。”

    那僧人见黑雕军人多势众,弩箭上弦,暗自叫苦。他见侯云策并不为难自己,松了一口气,合什行礼,带众人离开。

    侯云策在沧州之时是与契丹胡族打仗,敌我双方阵营清楚,仗打得艰苦,却也打得痛快。到了大名府,各方力量混杂在一起,难以分清敌我,很麻烦。

    回到营中,侯云策暂且闭营不出,免得再惹磨烦。他从沧州带了一部分刘存孝的财物,来到大名府受人所制,暂时没有太好办法,便准备花了这笔不义之财,为黑雕军购一些粮食。若是真有战事,缺粮之军将战力大减。黑雕军是侯云策立身之本,决不能让其在战场上吃大亏。

    侯云策准备花大价钱维持黑雕军军力,而且还得操心用钱能否买到粮食,谁知缺粮之事居然由于一次巧遇而得到解决。

    那日王朴在酒桌上拒绝了侯云策,但是他明白侯云策说的应是真话。身为比部郎中,他非常清楚军中这些手段,战事将起,检查军粮供应和储备正是他到大名府的重要内容。

    第二天,酒醒之后,王朴带着几个部属,来到刘七郎处。

    刘七郎一眼认出王朴正是在酒楼和侯云策在一起之人。

    刘七郎是牙将刘思遇亲信,平日两人上下其手,贪了不少军需。只是和刘思遇配合得好,把帐册作得天衣无缝,多年无事。他多有贪墨之事,想到昨天敷衍了侯云策,今天比部郎中就来勾检,惊出一身冷汗。

    王朴检查了表册,查看几个仓库,并未发现大问题,心中虽有疑点,可是没有真凭实据,也就作罢。检查过程中,他一直并未提黑雕军之事。

    王朴越是不提黑雕军之事,刘七郎越是心惊。他不知侯云策和王朴到底是何关系,只是见他俩在一起喝酒,料想关系不一般。

    等到王朴离开,刘七郎马上找来心腹,补齐平日所扣黑雕军军粮,还送了一些上好的猪肉、羊肉,亲自送到黑雕军营。

    刘七郎见了侯云策,脸上的肥肉笑得乱抖,道:“昨日劳烦都指挥使跑一趟,今日到了一批粮饷,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黑雕军。”

    侯云策见刘七郎亲自送到粮食,猜到狐假虎威之计成功了,也就见好就收,备好酒菜宴请刘七郎一行。

    黑雕军来到了大名府后,受到或明或暗的各种排挤,刘七郎之事不过是其中之一。不过,黑雕军军容严整,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实在让人不敢小觑,在困难中慢慢在大名府立住了脚。

    不知不觉,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庚戌,大林边境狼烟又起。河东刘崇与契丹大将军杨衮联合出兵,举国震惊,泽州、潞州、晋州老百姓携家带口,纷纷南逃。

    大林皇帝林荣力排众议,决定亲征。

    丁卯,以中书令冯道充山陵使,太常卿田敏充礼仪使,兵部尚书张昭充卤簿使,御史中丞张煦充仪仗使,开封少尹、权判府事王敏充桥道使。

    为了加强军力,林荣特意诏令黑雕军作为前锋营先行到潞州,作好防卫准备。黑雕军仍归天雄军节度使、卫王赵川节制。

    赵川这一段时间皆在都城大梁,早知必有战事。女婿亲征前,便急急忙忙回到大名府。回到大名府后,他按照林荣旨意,调拨四百团结兵到黑雕军,以充实其兵力。

    至此,黑雕军人数达到二千人。四百团结兵皆为步军。

    团结兵武器太过简陋,看得侯云策直摇头。他给刘七朗送去许多银两,终于调集了四百面六边形盾牌,用以增加团结兵自保能力。同时,石虎加紧训练团结兵,以熟悉黑雕军鼓、号和旗语。

    赵川从



第37章 礼弥教
    谢谢大家,前面有虫的章节皆改,希望继续捉虫。昨天喝醉了,所以没有更。

    。。。。。。。。。。。。。。。。。。。。

    两人来到大厅中间,互相紧盯对方。对峙片刻,挑战者上前一步,对准石虎当胸平刺过来,迅捷无比。石虎并不格档,用长刀背厚刃长的优势,从上至下,后发先至,直奔对手而去。

    这是两败俱伤的打法,拼的是谁狠。

    挑战军官向右闪开一步,避开刀锋,长剑上撩,取石虎颈部。

    石虎横刀侧击,刀剑相撞,发出轻脆响声。他趁对手回招之机,举刀狂劈,刀刀都奔着要害而去,绝不手软。

    挑战者连格带闪,堪堪避过刀锋,却已被逼至屋角。

    赵川身边一名牙将站起身,道:“两位将军武艺高强,都是我大林勇将,每人赏银五十两。”

    两人各自回席,眼中皆有杀意。

    第二天,大名府城门外举行出师祭祀,祭天、祭地、告庙和祭军神。

    祭祀礼毕后,赵川历数契丹人在中原累累罪行,特别提到定州数万军民被烧被得只余八百多人的惨事。这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军士们充满仇恨。

    鸣炮三声,大军出发。

    黑雕军作为前锋营出征之时,赵英正自心烦。前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寿州节度使何徽派人到赵家提亲。

    赵家有一女嫁与林荣,赵川是国丈。

    何家是德州大族,早年何徽祖父来到大名府,在大名府任过防御使,何家这一支就留在大名府,但其家族大部分仍在德州。万寿寺住持是何徽堂弟,因早年在大名府浪荡,与人争斗,出了人命,而对方家族也有人在军中任要职,不得已投到万寿寺,作了一名花和尚,最后被黑雕军所杀。侯云策当日所到庄园,正是何家的庄园,庄园员丁视侯云策为大敌,因此上前进攻。

    赵家和何家门当户对,联姻对彼此都有好处,赵川答应了这门婚事。

    何徽之子何松和那住持一样,是一个屡有劣迹的纨绔子弟。赵英早有耳闻,很鄙视之。无奈父亲已同意,她一时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这两日,赵英带着使女到城中寺庙虔诚求佛,祈祷佛主能发慈悲,让这一桩婚事中余断掉。她屡屡想起大姐的婚事,甚至起了到大梁找姐姐的想法。

    赵家长女是当令皇帝林荣的妻子,是大林朝皇后。但是,林荣并不是赵氏的第一任丈夫,林荣与赵氏之间有一段让赵英倾心的传奇故事。

    赵氏第一任丈夫是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李守贞为人自负,并不甘愿一辈俯首称臣,趁边乱扯旗造反。起兵之初,李守贞所部连败大侯军队。大侯朝派林度为主将,攻破李守贞所部,逼得李守贞纵火**。

    败局已定,李崇训提着剑,满屋子追杀家人。赵氏不愿白白死掉,躲了起来。李崇训仓促中找不到赵氏,自杀了。

    大侯军冲入李家府宅时,赵氏衣着整齐地坐在正堂,冷静地对杀红眼的军士们说:“我是赵川之女,林公与我父亲八拜之交,你们休得无礼,某要见林公。”

    大侯军士被赵氏神情态度所震慑,听说是赵川之女,便把赵氏送到林度处。

    林度极喜爱赵氏,将之收为义女。

    谁知赵氏母亲认死理,认为女儿夫家尽灭而自己逃脱,应守贞,要她出家当尼姑。

    赵氏坚决不肯出家,在娘家寡居。一年之后,大林王朝发生巨变,林度取代大侯建大林成为皇帝,林荣则被封为澶州刺史、镇宁军节度使。

    林荣妻儿尽丧于变乱,当父皇让其重新娶妻时,便选择了赵氏长女。

    当初赵氏逃脱兵灾并成为林度义女时,林荣也在现场。林荣对这义妹情有独钟,知道她拒绝为尼之事,更是视之为奇女子。

    大林朝二年,赵氏成为林荣的第二任妻子。这年赵氏二十一岁,林荣三十岁。

    赵英与大姐感情很深,知道大姐嫁给有点疯癫的李崇训吃过大苦头,所以,想要借姐姐的手,摆脱何徽之子何松。

    赵英在佛祖面前,祈祷一番。她出了寺庙,上了马车,准备直接到大梁。

    正在赵英暗自神伤之时,突然,赶车家人叫了一声:“干什么”随后没有了声音,赵英正待撩起帘子,一些白粉从帘外洒入。她吸入一些粉末,顿时头昏目眩,倒在车里。

    赵英醒来时,发现自己睡在床上,略微一撑,却头痛欲裂,四肢无力。两个全身素色、头上梳着大盘髻的中年女子坐在桌旁窃窃私语,见赵英醒来,一个女子过来问道:“小娘子醒了。”

    房屋陈设简单,似是平常房舍。赵英回想起自己吸了一些白色粉未就昏倒了,意识到落入贼人之手。她是大将之女,胆子比寻常女子大得多,尽量让自己平静下来,道:“倒一杯水,口渴了。”

    喝了水,赵英暗自观察,又道:“这是何处为何我在这里



第38章 烧山
    赵英被礼弥教囚禁时,侯云策率前锋营来到磁州。按照规距,黑雕侦骑分四个方向侦查地形,然后重新制作行军地图。通过多次制作行军地图,黑雕侦骑已对行军地图制作要点相当了解,制作出的地图有模有样。

    侯云策进城拜会磁州剌史张训,到了城门惊奇地发现,磁州城门正在关闭,守门军士不准行人外出。

    来到磁州官衙,侯云策通报了姓名。

    磁州刺史张训急忙跑出来,道:“侯都指挥使来得正好,我正着急。”说完不顾礼仪,拉着侯云策进书房。

    侯云策接过张训递来的布条,见过内容,大吃一惊,道:“张使君,布条从何而来”

    “刚刚一位僧人送来的,说在寺庙跪堑下面发现布条。近期磁州发生了多起小娘子失踪之事,僧人看到此布条后不敢怠慢,立刻送到这里。如果真是卫王之女,则布条内容非同小可,我已派衙内所有人到城内各处查找,下令关闭城门,只准进不准出。侯指挥使从大名府来,可曾见过赵英小娘子”

    “我见过赵英小娘子。事不宜迟,磁州城内是否有种有两棵大树的院子,迅速调集军士围住院子,不要放一人走了。”

    说话间,派出查探的人陆续回来,查明全城共有五处符合条件的院子。张训马上派军士和衙役围住五处院子,结果令人失望,五家都是老实本分的本地人。

    正在焦急时,有衙役报称在城外他家附近还有一个院子有两棵古树。

1...1112131415...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