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酒过三巡,韩通满脸通红,也就少了些戒心,和侯云策大讲如何在幽州数败契丹兵,韩天禄听其父话里渐渐少了些分寸,粗话乱飞,暗自着急,却不敢出言相劝。

    侯云策和韩通议论了一会兵事,转换了话题,道:“韩将军威震东北,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令郎素来多智,在大梁府实在屈才,我已令枢密院调令郎至汴河水师任行军司马。”

    韩天禄背有些驼,被市井小儿称为“橐驼儿”,虽然他收拾了东城赵无赖以后,没有人敢当着面喊他绰号,可是韩天禄心里明白,市井小儿背后定然仍在叫他为橐驼儿,听闻要调其至水师,不禁心中暗喜,随即想起什么,心中却又出现些阴影。

    韩通这才明白汴河水师大帅时英为何也坐在这里,看了一眼时英,对侯云策道:“恕在下冒昧,犬子并不长于水战,不若跟着我到幽州。”




第385章 相亲
    大厅里,大盆肉大碗酒,都在腾腾地冒着热气,远处传来横行、霸道低沉的吼声。

    韩通军中也有好几条大狗,平日无事之时,也颇为喜欢带着大狗打猎,他侧着耳朵听了听,随即又回过神来,全神贯注地看着侯云策。

    “大蕃位于高地,其地苦寒,有一种大狗最为威猛,长得就如虎狮一般,草原狼遇见这种大狗也会退避三舍。”

    侯云策很敏锐地观察到韩通表情细微的变化,有意将话题转到大狗之上,果然,韩通一拍桌子,道:“久闻大蕃大狗历害,却无缘一睹真容,想不到侯相家中就有。”

    “纯种的大蕃大狗对主人极为忠贞,特别是成年以后的大狗,若转变主人,根本无法训服它们,人们喜爱大蕃大狗,不仅是它们的勇猛,更是因为它们的忠贞。”

    韩通“哈”地笑了起来,道:“侯相此话,就把末将不请之请堵在了嘴里。”

    侯云策也笑道:“大蕃浑末部被黑雕军收服了,他们养有大蕃大狗,我派人给他们说,寻一条纯种的大狗,产了幼子以后,就送到幽州来,幽州靠北,山地气候寒冷,倒与大蕃高原有些相似。”

    韩天禄低头着吃菜,专心听着父亲和侯云策的对答,特别是听到大蕃大狗对主人忠贞之时,心中一动。他虽然官位低,可是官位低也有官位低的好处,长期行走于茶楼酒舍,听到了许多在高门大院听不到的消息,如今在大梁街头巷尾。到处流传着侯云策和黑雕军的故事,有和胡人交战的故事,也有治理州县的逸事,包括在同心城大娶胡女之事,这些故事得活灵活现,有些口舌伶俐的店小二,还会主动说这些故事去招揽回头客。

    韩天禄跟着父亲韩通,无数次见过林荣,与同龄人相比,也算得上见多识广,这些街头传说,已在他地心中产生强烈的预感。

    侯云策见韩通心思被狗牵住了,微微一笑,暗道:“飞鹰堂这些年确实有成效,将这些大员们的兴趣爱好、缺点优点弱点侦察得一清二楚。”

    这几声狗叫,是林中虎故意让横行、霸道发出来的。

    说了大蕃大狗。侯云策和韩通的关系似乎又进了一步,侯云策道:“南征之战,长江水师立了大功,以后伐西蜀、征南唐,汴河水师也要派出人马参加南征之战。水师战事频繁,着实需要如令郎一般的人才。”

    韩通仍道:“犬子愚钝,又不习水战,当不起将军厚爱。”

    韩天禄此时已是心如明镜。心道:“侯云策将我放在水师之中,就是将我质于水师之中,这等帝王之术,如何瞒得过我。”

    大厅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管家秦家河点头哈腰地带着赵娘子和浓妆小柳出现在大厅门口。

    两位佳人出现,如一道彩虹,似乎将大厅都映亮了。

    赵英先到侯云策面前行过礼,两人低声说了几句。赵英就袅袅地来到了韩通面前,行了一礼,捧着一个小巧玲珑的酒杯,道:“久闻韩将军大名,小女子和小女这厢有礼了。”

    韩通是林荣心腹,与大小赵皇后都比较熟悉,他虽然没有见过赵英,只是赵家女子长得都极为相似。不用介绍。他就知道进来的贵妇人肯定就是赵英,急忙站起身来。道:“这可折杀末将了。”他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赵英身后女子,据他所知,侯云策的子女都未成年,这个女儿又从何处而来。

    赵英对韩通道:“常常听大姐说起韩将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敬完了酒,赵英就带着义女小柳施施然离开了大厅,赵英来得突然,走得也潇洒,只有若隐若无的香气在空中飘浮。

    又喝了几碗老酒,侯云策和韩通都有些微醺。

    “韩将军,在下有一事相商。”

    “侯相客气,尽管吩咐就是。”

    “小女刚才敬酒,不知韩将军可曾有印象。”

    韩通迟疑了一下,道:“令千金高贵文雅,雍容大方,嗯。”韩通很少赞美女人,说了这两句话以后,他一时也想不起应说什么。

    韩天禄极为敏感,侯云策千金出来敬酒,绝对另有深意,他抬头看了看侯云策的微笑,心道:“侯云策莫非要将此人嫁给我。”

    韩天禄丧妻已有两年,当赵英和小柳向他敬酒之时,身着袒领的小柳胸前一片雪白,如飞刀一般刺了他一下,他心中突地一荡,就尖着耳朵听侯云策的下文。

    果然,此事与韩天禄有关。

    侯云策微笑着道:“刚才跟着赵娘子来敬酒的是在下的义女小柳,她家本是秦州大族,四年前,党项房当人攻打秦州,全族人皆遇害,当时小柳母女两人正在大梁,其母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悲伤过度,一病不起,赵英就认了小柳作义女,让小柳留在了侯府。”

    侯云策这番话半真半假,小柳遭遇确实是如此,只是侯云策说得很含糊,当时小柳家中管家拼死将小柳带了出来,然后一路辗转到大梁城来投亲,到了大梁以后,没有想到二伯早已不知去向,他们两人花尽了盘缠,管家又重病而逝,小柳无奈之下,只得卖身为仆。

    大梁侯府管家秦家河正好准备为府中增添几个仆人,特别是小莲子意外身亡以后,赵娘子身边就缺少得力的使女,他见小柳相貌娇好,两只眼睛水汪汪透着机灵,便将小柳买了下来。赵英见小柳依稀了几分小莲子的模样,心中喜欢,问过家世,便将小柳收为贴身使女。

    在大林朝的贵族人家,这种贴身使女其实是要侍候夫妻俩的,赔男主人睡觉也是她们地义务。

    赵英是明白人,知道如侯云策这样地位的男人,妻妾成群是寻常事,而自己还不能轻易表现出嫉妒,否则就会被扣上“善妒”之恶名,所以,她便寻了这两个家世清白的女子,用来拴住侯云策的心思,尽量减少增加小妾地机会。

    而且,小梅、小柳没有亲人,也就少了许多麻烦,赵英正是看中了小柳没有亲人的优点,放心地让她和另一位经历相仿的使女小梅侍候侯云策。

    只是,事情发展让赵英都没有料到,侯云策可以说天天和小梅、小柳肌肤相亲,却最终没有和这二人发生关系。

    侯云策并不是柳下惠,三年多,他几乎每天都在小梅、小柳接触频繁,抱一抱已经成为寻常之事,好几次都差点走火。

    只是侯云策即怜二女之经历,又随着时间增加,感情也就深厚了许多,就约束自己,不能轻易坏了小柳和小梅的亲白之身,也开始为其寻找好的婆家。

    认小柳为义女,将其嫁给韩通之子韩天禄为正室,在这个时代,对于小柳这种身份的女子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极佳的结局了。

    厅中诸人皆知道侯云策不会轻易提起小柳,便等着其下文。

    侯云策看了一眼韩天禄,虽觉得其驼着背,形象有些不雅,可是气度颇为沉稳,与其父“韩瞠眼”之名大不一样。

    “听说韩郎去年丧妻,至今未续弦,我有意将小女嫁给韩郎,两家结成秦晋之好,不知韩将军意下如何”

    韩通早就想让儿子续弦,只是儿子性情倔强,妻亡之后,心情抑郁,始终不愿接新人入房,不过,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侯云策权倾天下,提议将义女嫁给儿子,给了韩家极大的面子,而且此门亲事对于韩家来说,有百益而无一弊,因此,他立刻爽快地道:“侯相看得起韩家,此事就这样定了。”

    说完,韩通就瞪大了眼睛,吹起胡子,用一幅凶神般的模样看着儿子韩天禄,他知道儿子外表文弱,却因为驼背而特别地敏感、倔强,极为担心他当场就说出反对之语。

    韩天禄下意识地想要说出拒绝之语,可是侯家小女的绰约风姿在脑中一闪而过,又看到侯云策亲切笑容,并没有看到父亲正在吹胡子瞪眼睛地看着自己,只是低头不语,听到父亲当场答应,已知道此事在侯云策面前已没有挽回余地。

    他此时心情复杂,想到已经亡了两年的娇妻,不禁在心中长叹息一声。

    送走了韩通父子与时英,侯云策回到了主院。

    赵英脸色有些不好看,侯云策进了屋子,她勉强笑了笑,道:“不知韩将军其他几个儿子如何”她虽然知道小柳嫁给韩天禄是极好的结局,可是想起漂亮的小柳就要嫁给这个驼子,仍然觉得有一丝不舒服。

    看到侯云策知其心意,道:“韩天禄虽是驼子,却是韩家几个儿子中最有出息地一个,北伐之时,他跟在父亲军,也颇能出谋划策,此事你也知道。”



第386章 嫁女
    小柳端着两杯清茶进了房间,这事她做过千百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可是,今天她端着清茶走进了房间,却犹如走进了一间陌生的房间,看到了两个陌生的人。

    她将托盘放在了桌上,先将茶味重一些的放在侯云策面前,低着头,又去端来另一杯,轻轻地放在赵英面前,就准备退出屋子。

    赵英见小柳拘束得紧,道“小柳,你现在是我的女儿,身份不一样了,这些事以后就让小梅来做,明天了宫里要来一位老人,专门教教你宫中规矩。”

    小梅也跟着走了进来,拉着小柳道“姐,给你备下了小院子,你就回去吧,我来侍候阿郎和娘子。”

    侯云策看着小柳和小梅,总觉得这两人就如初到沧州遇到的春兰和秋菊,春兰逝去了这么多年,她往日的容貌就如云烟一样,在心中只留下淡淡的影子,并非自己薄情,实在是大事太多,一件一件都容不得并点马虎。

    等到小柳和小梅退下之后,赵英道“这些年,小柳一直就跟着我,如今要嫁出去,倒真的如嫁女儿一样。”

    赵英来到了侯云策身边,站在侯云策的背后,拥抱着侯云策,轻声道“阿郎,小柳和小梅原来是侍候郎君的,郎君倒真是柳下惠,坐怀不乱,这让我很是意外,也很感动。”

    侯云策回手将赵英拉到身边,笑道“谁是柳下惠,小英坐在怀中试一试。”

    赵英脸一红,道“没有关门。”

    侯云策笑道“院中又无外人。怕什么。”

    赵英慎道“小柳她们两人在外面。”

    侯云策故意道“她们不是外人,一个是义女,一个是通房使女,我们房里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她们早就听得耳熟了。”

    赵英虽然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听了夫君调笑之语仍然觉得脸皮发烫,她凑在侯云策耳边道,道“都是孩子的爹了。还说这些话。”

    八月的天气,大梁城内热气扑面,侯府虽然种有不少大树,府内相对阴凉许多,但是,夏天就是夏天,热气在城内四处游荡,就如顽童一样。

    赵英额头上泌着一层细汗。侯云策将手放在其腰间,不停动来动去。赵英娇声地道“有了宗林和宗武,胖得腰就收不回去了,你可不准嫌弃我。”侯云策道“这是风韵,怎算得胖。不过你也要多动一动,有空我陪你到城外骑马。”

    闻听此言,赵英突然间想到皇宫中被软禁的妹妹和侄儿,道“小妹也喜欢骑马。关在宫里已有这么久了,不知何时能放他们出来。”

    侯云策没有想到赵英的思路会窜到这个敏感话题上来,手停了下来,沉默了一会,道“小英知道地,此时绝不能放他们出来,出来就会天下大乱,平了荆湖以后。西蜀之战也就迫在眉睫,绝不能因为内部原因,影响了统一进程,这样,等到灭了南唐,再想办法将小妹和宗训送到海外去。”

    “阿郎,海外当真还有和中原一样大的土地吗”

    “以前在北地之时,原来渤海国的水师曾经出过海。向北,他们发现了一块和中原之地一样肥沃的土地。顺海南下,有许多大岛,过了极热之地,还有另一块大陆地,土地之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们居住的中原,也不是什么中央之国,只不过是一块较大的陆地而已。”

    赵英无法想象这些土地有多大,她道“既然海外有这许多土地,不如就象徐福一样,送小妹出海,放他们一条生路。”

    侯云策有些奇怪地道“不必急在一时,等到时机成熟,就让他们出海,这事我答应过,不会改变。”

    赵英道“有时我时常怕惧,今天宫中传来消息,小妹又怀上了孩子。”赵小妹和柴宗训被关在了宫中,关押之地成为了禁区,守卫皆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忠诚之士,赵英还特意挑选了几人,专门盯着软禁之地,今天,其中一人无意间发现了赵小妹的秘密。

    “怀上了孩子,谁的,陈子腾吗”

    “正是陈子腾,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赵英恨恨地骂道。

    “不必怪他,有陈子腾在宫中陪着小妹,小妹的日子也就好过一些,先帝已去,小妹又如此年轻,守一辈子活寡也太残忍了。”

    赵英虽然知道侯云策素来开通,可是也没有想到他是如此态度,便仰着头看了侯云策好一会,随后张开双臂将侯云策紧紧抱住,道“阿郎,跟着这许多年,小英还是有些看不透阿郎,不过,真要感谢观世音,让我嫁给了你。”

    这时,主院大门响起了敲门声,封沙声音在外面道“侯相,柳江清回来了。”

    侯云策笑骂道“这个封沙,倒真会挑时间。”

    赵英红着脸笑,用手推了推侯云策,道“快去办正事,晚上我等着你。”

    侯云策又和赵英亲热了一会,这才出了房门,小柳和小梅也从房门内出来,她们两人侍候了侯云策夫妻数年,早就成了精,嘴角、眉角处却有掩不住的笑意,当然,还带着三分羞意。

    跟着封沙到了小院,就见到柳江清站在小院内。横行、霸道两条大狗张着血喷大嘴和瞪着不怀好意的目光,让柳江清一动不敢动,林中虎却在一边坏笑。

    侯云策走到小院会客室,淡淡地对着柳江清道“进来吧。”

    柳江清是里奇诸子主意最多的,经过沙门岛一年的流放生活,锉了其锐气,但是侯云策还不敢完全相信他,只是让其进小院的会客室,并不让其进书房。

    而柳江清任监察御史,第一次处出办事,就将原本地一桩小案办成了刺杀朝廷官员的大案,他垂头丧气地跟着侯云策进了会客室。

    侯云策坐在上首,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会奏折,这才抬起头来,道“慈州蒋思一事办得如何”

    柳江清一路奔波,进了大梁城。不敢回家,直接就到了侯府,他此时颇为疲劳,又带着几分惭愧,倒真象个落魄之人。

    侯云策仔细听完了柳江清的禀报。皱着眉毛道“连监察御史都敢杀,王宏达胆大包天了。”他盯着柳江清,又道“柳江清,我再问你一遍。刚才所说可有半句假话,你当过城南尉,应当知道诬陷朝廷命官的后果。”

    “若有半句假说,请侯相以大林律法严惩下官。”
1...181182183184185...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