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玉搔头指妇女插髻的玉簪,据说汉武帝和宠爱的李夫人一起谈笑之时,忽然头皮发痒,便拿起夫人头上玉簪搔头,于是嫔妃们都把玉簪叫做玉搔头。

    玉燕又称燕钗,是一种形似飞燕地玉制钗。《洞冥记》载:“神女留玉钗以赠武帝,帝以赐赵婕妤,至昭帝元凤中,有玉燕飞升天,后宫人学作此钗,因名玉燕钗,言吉祥也。”

    玉搔头和玉燕在寿安公主眼中是平常之物,只是这两样首饰均由西域美玉打制,玉质油润细腻、色如截脂、精光内蕴,倒是十分少见。

    王夫人见寿安公主眼中闪出一丝惊喜,知道公主喜欢,道:“西域美玉质地很出色,宝剑送英雄,美玉赠佳人,只有公主才配得上这罕见之物。”

    寿安公主也没有推辞,道:“那就多谢王夫人了。”

    正在此时,又有贵妇进了院子。王夫人达到目的,也就起身告辞了。

    赵皇后病重之前,这些贵妇们成天嘘寒问暖,而最盼着赵皇后病死的却多是这些贵妇们,真心为赵皇后担心的,不过廖廖数人而已。

    赵英回到府上后立刻给侯云策写了一封信,由孟殊派人送到凤州。

    孟殊从凤州回大梁的时候,按照侯云策要求建立了一条传递消息的快捷通道:利用侯家商铺遍布全国的优势,以各地商铺为中转站,送信之人如交接力棒一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往下交,保证马不停蹄。

    大梁城内重要消息能以最快速度传到凤州。

    至于何是重大消息,则由赵英和孟殊两人把握。为防止消息失泄,消息一律采用密信写成,送信之人不能知道消息内容。赵皇后病重的消息,赵英和孟殊都认为是重要消息,快捷通道于是启用。

    大梁到凤州的距离实在太远,尽管送信的人和马不断轮换,赵皇后病重的消息还是过了近十天才传到凤州。而此时,赵皇后又奇迹般挺了过来,病情得到控制,并慢慢好转。无数盼望着她早死的贵妇,再一次陷于失望之中。

    侯云策接到消息时,看到赵皇后病重消息,沉默良久。

    除了赵皇后病重消息之外,孟殊密信里还带来与杨光义有关的一条重要消息。

    近期,杨光义一批军中青年将领结拜,结拜兄弟中有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李继勋等人,除了将领之外还有一个叫做赵普的文官经常与杨光义接触,来往密切。

    侯云策在殿前司呆过一段不长的时间,时间虽然不长,对于殿前司和侍卫司两司的重要将领却记得很清楚。石守信等人虽然官职不高,却是禁军中最有为的年轻将领,假以时日,这批将领肯定会掌大权。

    他看着十兄弟名单想了很久,然后给孟殊写了一封回信,要求孟殊关注十兄弟之事,并且继续关注赵普。

    自从郑州出兵到凤州以来,侯云策有一年半时间没有离开凤州,这一年半,杨光义凭借殿前司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迅速崛起,成为显德三年大林军最耀眼的明星,侯云策虽然先后击败大蕃人和回骨人,却因为是边境局部战斗而未引起广泛重视,其光芒渐被赵匡胤所盖过。

    在集聚实力阶段,这个结果对侯云策总体上是有利的,不过在边境呆得时间太长,就是容易被中枢机构边缘化,人脉会慢慢降低,这对以后的复国行动肯定会造成一定影响。

    想起复国行动,侯云策有几分迷惑。

    从黑城单枪匹马回到中原时,他满怀复国大愿,如今做到了节度使,复国的念头却变得模糊起来。在政局没有发生变化之时,复国则意识大林内乱,必然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大林边境也必然为外敌所趁。这一段时间黑雕军和大蕃、回骨军、西蜀军都打过仗,每战都胜,可是若是中原发生内敌,此消彼涨,这些手下败将就极有可能变成吃人恶兽。

    思来想去,侯云策决定趁征南大战暂时告一段落之时,进京述职。

    五月中旬,林荣收到锦书以后,同意侯云策请求。侯云策把四州军政大权交给石虎,带着钱向南和一队亲卫,踏上回大梁旅程。

    六月三日一大早,天还没有完全亮透,归心似箭的侯云策便带着亲卫们出发了。天色尚早,修整得十分宽阔平整的官道上基本没有行人,五十多骑纵骑飞驰,倒也十分畅快。

    西蔡河水和官道有一小段是平行的,西蔡河水静静流淌,冉冉升起的阳光发出千万条金光,照映着西蔡河水,景色怡人。

    沿着西蔡河岸边走了不远,河岸边出现了大块大块的土地。一些衣衫破烂的百姓正在平整着土地,从这些土地的位置和田土的颜色来看,这必是霍知行利用西蔡河水造的淤田。

    看着淤田,侯云策下了马。

    侯云策正在规划在阶、凤、秦四州进行屯田制,四州地处边关,战事频,不少百姓内迁,土地荒芜得较多,这和高平之战后的郑州有些相似。目前按照侯云策的要求,四州地方官正在对四州人口和土地情况进行详查,等到详查结果出来后,侯云策就准备着手调整四州土地政策。

    一个老农正坐土坎上歇息,举着土碗大口喝水,见到一群骑高头大马的汉子走了过来,就站了起来,准备离开。

    “老人家,别走,我有话问你。”侯云策提马上前,问道。

    老人家没有停步,把四齿钉耙扛在肩上,顺着河岸想走开。

    杜刚紧跟在侯云策身后,见老人无礼,呵斥道:“节度使问你话,快过来,你这人太无礼,是不是想吃鞭子。”

    侯云策瞪了杜刚一眼,道:“我是侯云策,请教老丈一二。”

    老人听到侯云策三个字,猛地回过头来,迟疑地问道:“你是以前的侯防御使”

    侯云策道:“在下正是侯云策。”

    老人把四齿钉耙放在地上,跪在侯云策面前,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连续拜了两次。

    侯云策翻身下马,伸手拉起老人。老丈前倨后恭候,知道定有原因,他问道:“老丈为何行此大礼”

    老丈没有回答侯云策的问话,对着远处的喊了几句:“你们快过来,恩公来了。”

    听到喊声后,一些在土里劳作地百姓陆续朝这边走来。

    老丈这才拱手答道:“我们都是前年从泽州逃难过来的,恩公在郑州城内开了粥场,我等才没有被饿死,大恩大德,我等没齿难忘。”

    侯云策记得这些泽州流民都分有土地,但是他们的土地没有在西蔡河边,于是问道:“我记得中牟县分给你们的田土是在黄河南岸不运处,不在这边吧。这些淤田应是去年夏天造好的,你们一人分了多少”

    老丈气愤地道:“这些淤田肥沃得紧,我们那里能够得到。防御使分给我们的那些土地,我们这些难民手中也没有剩下多少了。”

    侯云策听了有些奇怪。

    高平之战后,从郑州北部到黄河南岸,土地荒了不少。泽州、磁州有许多躲避战事的难民和受水灾的难民相继涌入郑州。侯云策便把黄河岸边的荒地全部分给这些难民,还筹措了过冬粮食以及种子、农具,总算把难民安置了下来。随后,陛下也在全国实行了类似制度。

    “那些荒地不是分给你们了,为何说没有剩下多少霍明府不是才从中牟县调走”侯云策有些不解地问道。

    围在身边的老百姓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

    “淤田去年造好后,霍明府就被调走了。他走后,中牟县令是王汀湘。去年秋天,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许多人,说那些荒地原本是他们的,还拿出帐册,要我们把土地还给他们。这些人横得很,我们辛辛苦苦把荒地种起来,他们就




第123章 意外
    四名亲卫是远道而来的客人,管家在侯府西边的小别院单独摆了一桌,为四人接风洗尘。陈猛身份特殊,既是黑雕军队正,更是赵娘子最贴身使女小莲子未来的夫君。因此,管家就请陈猛陪着四名亲卫。

    按陈猛建议,酒席没有杂七杂八的菜品,桌上摆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里面全是拳头大小的带骨羊肉,另外还有几盆素菜和三壶老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亲卫们给陈猛聊起打大蕃人的李家坝战斗和渭水岸边与回鹘人的决斗,陈猛听得极为神往,想到自己没有参加这几次大战,数次猛拍大腿,深为遗憾。

    “回骨人也很凶悍,我们一千骑兵阵亡三百多人,李五的哥哥就战死在河边。我们去打扫的战场,河边的土被血水浸泡成黑色了。”一名亲卫红着眼睛道。

    “在渭水岸边,何副都指挥带一千骑兵,和两千回骨军硬碰硬,回骨人再凶,还不是被黑雕军打跨了。淮南的军士根本没有回骨人强悍,要是黑雕军去打淮南,早就把寿州打下来了。”另一位军士把胸口拍得“砰、砰”响,

    陈猛出自狮营,算得上狮营前辈了。他现在跟随孟殊做事,是飞鹰堂副手,主要负责对大林朝军方将领情况收集,位置很关键。为了不引人注意,他在名义上仍是黑雕军狮营队正,负责保卫大梁侯府。

    他久在大梁,更懂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提醒道:“这个话我们几个说就可以了,这里是大梁,若则才的话被殿前司或侍卫司禁军听到了,肯定不服气。大梁是禁军地盘,强龙不压地头蛇。我们行事还是低调一些好,免得惹麻烦。”

    “队正说得有理,这些话我们只是这个院子里说,出去不会乱讲。”

    “来,再敬队正一杯。”

    小莲子用竹篮提了几张肉饼,来到小院子,见几人喝酒如喝水一般,便道:“别喝太多了。快来吃饼子,这是才做出来的肉饼,趁热吃起来才香。”

    小莲子进屋后,自然而然站在陈猛身后。

    陈猛等五人酒量极好,第三壶酒很快喝完了。陈猛犹未尽兴,摇了酒壶几下,对小莲子道:“你再去给我们拿点酒吧。”

    小莲子知陈猛能喝,又见他喝得高兴,道:“我去找刘三要一壶。”

    小莲子走后,那名和陈猛熟悉的亲卫道:“这是嫂子吧。”

    陈猛咧嘴笑道:“我们马上成亲了。”

    四名亲卫均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看到落落大方、漂亮温柔的小莲子,羡慕得紧。

    刘五是侯府厨房保管,出了名的吝啬鬼,因此才被安排保管酒、肉等物。他个子矮小,背还有点驼,不管什么人找他要财物,即使管家发了话,都如割了他的肉一样。

    小莲子是赵娘子亲信之人,在府里很有地位。刘三虽说吝啬,为人也还不笨,用眼角余光看了小莲子几眼,犹豫再三,才拿了一壶酒给小莲子,嘴里还不停唠叨:“其他的人都没有来拿酒,谁这么能喝,再大家产,这样喝也经不起。”

    小莲子听到最后几句话,心中极不舒服,气呼呼地提着酒来到陈猛所在别院。在门口站了一会,换上了笑容才走进院子。

    五人已有了酒意,一边喝酒,一边回忆起战死的军士们,说着说着,一名激动的军士哭了出来。

    小莲子拿来的这一壶酒很快就被五人喝完,望着陈猛祈求眼神,小莲子不忍心郎君在其他人面前没有面子,道:“你们先吃菜,我再去拿一壶。”

    陈猛感激地望了小莲子一眼,转头继续喝酒。他没有想到,一柱香不到的时间,一个偶然事件,让他和小莲子永远阴阳相隔。

    小莲子不想再去找刘三要酒,出了侯府大门,朝东走,第一个路口的左侧就有一家酒铺。小莲子提着空酒壶,悄悄出了院门。

    酒铺里坐着五个酒气冲天地军士,都是殿前司禁军。

    殿前司禁军在高平大战之前,召了不少穷凶极恶的不法之徒。为什么禁军召收这些不法之人,这和当时紧张情式和林荣的观念有关系。显德元年二月,北汉趁林荣新登帝位之机,联合鲜族大军,举兵南指,这就是后来高平大战的前奏。

    林荣脑海中有一个既有观念,就是“趫捷勇猛之士多出于群盗中”,为了加强武力,下诏从各地无赖流氓强盗中挑选勇悍之辈,加入殿前司禁军。而且凡是愿意参加禁军的人,则免其前罪,相当多悍匪摇身一变成为禁军。

    高平大战,林荣发现这些殿前司禁军虽说战斗勇敢,但是军纪实在败坏,有极大破坏作用。高平之战后便废除了前诏书。此后,禁军兵源主要来自各地部队中精明强悍之人,而不再让强盗投军。以后,禁军参加了数次大战,且高平之战前加入禁军的强横之徒大多战死在沙场,再加上杨光义领命整军,殿前司禁军才慢慢成为一支军纪严明的队伍。

    小莲子运气实在不好,在酒铺遇到的这几个人,恰好是少数出身于盗匪而且命大的禁军军士。他们在寿州城外的死人堆中捡回一条性命,回到京中之时,身上还带着大战过后的煞气。

    小莲子进入酒铺之时,他们正在砸酒铺桌子。

    已经喝得醉熏熏地几个军士看到小莲子提着酒壶进了酒铺,脸上有一条长长刀疤的军士凑到小莲子身边,道:“小娘子,给谁打酒,是给你的情郎打的吧,给我们也来一壶吧。”

    小莲子用眼角瞟了一眼这几个喝醉酒的军士,并未理睬他们,对店小二道:“快点。”

    这名军士仍然不依不饶,道:“我们在战场拼命,才保得你们这些人平安,打一壶酒给我们喝,难道不可以”

    店小二并不认识小莲子,轻声道:“小娘子,酒打好了,快点回家吧。”

    小莲子道声谢,昂着头,提起酒壶就往外走。

    疤脸军士见店小二和小娘子低声说话,骂道:“你说什么,给我滚开。”

    店小二被这名疤脸军士打过一次,疤脸军士一吼,也就不敢再说话。

    另一名酒气冲天的军士见小娘子并不怕他们,觉得很是无趣,便道:“小姐,匆匆忙忙往回走,是不是有客人在等你啊。”

    “小姐”这个称呼大梁其含义就是“妓女”的意思,军士这句话对良家女子来说是相当大的侮辱。小莲子听到此语,变了脸色,在门口站住,骂道:“你们真是些泼皮,满嘴屎臭。”

    那名疤脸军士本来就是无事找事,见小娘子竟敢骂人,快步上前,伸手去抓小莲子。

    小莲子并不是一般使女,见军士无礼,呵斥道:“我是前面侯家的人,你们不要乱来。”

    疤脸军士本是盗匪出身,胆大包天,对殿前司禁军一般的校尉、队正也敢顶撞,在大梁城里只服杨光义兄弟、王彦升等少数几个人。他料定提着酒壶来打酒必是小户人家女子,满不在乎地道:“是猴子家里的吧,老子专捉猴子。”

    他一只手抓住了小莲子的左手。

    小莲子右手拿着酒壶,提起酒壶朝疤脸军士砸去。疤脸军士一闪身,躲过酒壶。小莲子扔掉酒壶后,右手对准疤脸军士脸上抓去。疤脸军士其实已经喝得前脚靠右脚,站立不稳了。他避开酒壶,小莲子这一抓竟没有避开,脸上顿时被抓出几条血迹。

    疤脸军士脸上一痛,松开抓住小莲子的手,伸手一摸,见满手是血。疤脸军士大怒,对准小莲子胸口便是一拳。这一拳含怒出手,力重拳沉。小莲子肋骨被重拳打断数根,一根肋骨刺入心脏,小莲子“啊”地叫了一声,从店铺内直摔出去,躺在地上抽动了几下,就没有动静了。

    疤脸军士打完了那一拳,看着躺在地上的小娘子,又看了看自己的拳头,愣在当地。酒铺其他几位军士没有想到他竟然出此重手,奔了过来。一名军士走出酒铺,见小娘子一丝不动,用手探了探鼻息,心中暗叫:“苦也。”
1...4849505152...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