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被玩坏的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向天行

    没有人敢不来、晚到或者请假,给张俊平下马威。

    张俊平到是巴望着有人给自己点下马威,这样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发飙,拿下几个人来立威。

    可是,牟平县的人简直就是太给他面子了,衙门的人全员到齐,一个个衣衫干净光彩,精神抖擞,让张俊平想要立威都没处立。

    这也是人家手段高明,我什么都顺着你,支持你,把舞台给你搭的漂漂亮亮的,让你尽情的去演,去唱。

    人家搭好的舞台,怎么唱怎么演,都是人家的舞台。

    虽然张俊平手里掌握着衙门里所有人的黑材料,但是也不能一上来就把黑材料拿出来,把一干衙役给查办了不是

    那不是一名成熟的官员该做的事情。

    “刘县丞,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是牟平县的老人,也是前辈,你来说说,我这三把火该如何烧”张俊平干脆的问道。

    既然你们喜欢搭台,那暂且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先唱上几处戏再说。

    。




第一百六十三章新官上任三把火(5)
    刘道杰一愣,他万万没想到,这位年轻的知县居然说话如此直接。

    不过这样也好!

    大家更省心,不用费心去揣摩。

    刘道杰沉吟片刻,“学生认为,既然张知县在京师的时候就看重教化,那么知县何不以教化作为开局”

    刘道杰也是读书人,作为张俊平这个知县的属官,自称学生也是正常。

    “以教化作为本官初到牟平县的第一把火,倒也可以!

    那么第二把火呢”张俊平点点头,又接着问道。

    “百姓生活离不开农耕,学生认为应该以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为要!”

    “嗯!以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作为第二把火,刘主簿这话是老成持重之言!

    那第三把火呢”张俊平笑着点点头,表示对刘道杰的认可,继续追问道。

    刘道杰无语,合着你一点注意都没有,全要我想

    显然刘道杰之前也做过功课,所以张俊平一问,他就张口托出,“修桥补路也是利民之举,牟平县的官道年旧失修,学生认为应该修补官道!”

    “哈哈哈!刘主簿真乃大才也!

    这三条全都是老成谋国之言,本官认为全部可行!

    只是,无论是兴建书院,兴教化之功,还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又或者翻修官道,所费不少,县里账上可有那么多财力支持”

    “这个”刘道杰没想到张俊平看问题居然如此刁钻,一下就点出了里面的关键点。

    是的,刘道杰指出来的三条施政方针,或者说三把火,都很好,都是善政,可这些都建立在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的情况下。

    不然,那就不是善政,而是暴政。

    如果张俊平为了实施这三条,去增加百姓的税收,那么就变成了横征暴敛。

    估计,很快就会有人捅到朝廷,就会有御史弹劾他。

    “这个,县里到是有些钱粮,支付先生束脩到是没有问题,修建书院的话力有不逮!”刘道杰只好如实回答。

    “嗯!有人说钱是万恶之源,可本官要说钱是个好东西!

    没有钱,什么事都办不成!”张俊平没有失望。

    账上还能给他留下支付教书先生工资的钱,已经不错了。

    “王县尉,县里有多少厢军,又有乡兵”

    “回知县,厢军有一营步军,一共有四百七十五人!”

    “那么乡兵呢”

    “乡兵也是一营,四百八十二人!”

    “那么乡兵之中,青壮几人老弱几人”

    “这个这个

    请知县赎罪,属下不知!”

    “好吧!左右今天无事,刘主簿,咱们就一同去巡视一下乡兵吧

    青壮几何,老弱几何,一看便知!”张俊平没有去责问王博,而是笑着对主簿刘道杰道。

    “这既然知县有兴致,学生自当奉陪!”刘道杰犹豫了一下,才开口答应下来。

    他万万没想到,张俊平会如此不按套路出牌,上任伊始,什么事不管,居然先跑去看乡兵。

    乡兵,就是一群民兵,能有什么好看的

    张俊平带领着刘道杰,王博,孙旭等人一同来到军营。

    登州是宋朝非常重要的通商口岸之一,作为登州下面的县,又临海,所以牟平县也有驻军。

    而且还不少,一营厢军,一营乡兵。

    按照满编算的话,那就是一千人。

    军营里空荡荡的,就只有几名老兵靠在门口晒太阳。

    “擂鼓!”张俊平面色平静的命令道。

    鼓响三通之后,才稀稀拉拉的来了不到一百人。

    “王县尉,这如何解释”

    “这这个其他兵丁都去春耕了”王博脸上的汗都下来了,吞吞吐吐的解释道。

    “春耕王县尉欺负我不懂天时,不懂农耕”张俊平面目表情的问道。

    “这个”

    “王县尉,我也不为难你,我了解,厢军作为地方军,经常被派去干一些不属于他们的杂物,比如帮某个大人物家里干点杂活之类的!

    这样我给你一个时辰,你把人给我召集过来,能做到吗”

    “能!”王博一咬牙道。

    “记住,我要的是厢军和乡兵一个都不能少!”张俊平轻声提醒了一句。

    厢军作为地方正规军,除了边境,其他地方的厢军,其实更多的作用就是帮地方上的官员干活。

    比如像刘道杰,作为牟平县的主簿,家里有良田万顷,肯定没少让厢军帮他家干活。

    这些都是潜规则。

    张俊平知道,也理解,并不打算在这上面找王博的麻烦。

    王博领命带着人跑去召集厢军和乡兵。

    张俊平则坐在营帐里,和刘道杰聊起刚才的话题。

    “刘主簿,县里有多少官田可供开荒的荒地又有多少”

    “县里官田有一万四千九百六十三亩!

    荒地,则比较多,如果能够全部开垦出来的话,足有数十万亩!

    只是这些荒地要么是靠海斥卤之地,要么靠山,比较贫瘠,即便开垦出来,也难以耕种!”

    “难以耕种”

    “这些地方,即便开垦出来,一亩地能有个三四斗的收成,莫说缴税粮,即便不交税粮,也不够本钱!”

    靠海,没什么收成。

    盐碱地!

    张俊平脑海里浮现出这三个字。

    斥卤就是指的盐碱地。

    大海会侵蚀陆地,造成土地盐碱化,变成只长杂草不长庄稼的荒地。

    还有就是山坡地,这样的土地,灌溉极不方便,基本上就是靠天吃饭,收成没办法保证。

    张俊平没有说话,在脑海里回忆着,自己上一世在图书馆里看过的关于盐碱地的预防治理办法。

    想了一会,张俊平心里有了打算,笑着说道:“那这样,咱们明日去县城外看一看那些被海水侵蚀的荒地!”

    “学生自当奉陪!”

    “如此甚好,我们到现场看一看,斥卤之地有多少,也好有个规划!

    是引河水灌地,还是种植其他作物!

    对那些暂时没有被海水侵蚀的良田,也要想办法进行预防!”

    “这个斥卤之地还可以预防”

    “当然可以预防,之所以形成斥卤,一是像本地这样,受到海水侵蚀的滨海斥卤!

    还有一种则是洼地,沼泽因为排水不畅,形成的洼地斥卤!”



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一把火
    “那该如何预防”刘道杰很真诚的向张俊平请教道。

    通过短暂的接触,张俊平就发现,这刘道杰是一个干事的人,不是那种没有脑子,靠着家族福荫上位的二世祖。

    哪怕将来可能因为政见不同,成为敌人,单凭这份谦虚好学的劲,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敌人。

    “其实防治斥卤很简单,那就是修建排水渠,把洼地的水及时排出去,避免水在洼地长时间的积存就可以了!

    反过来,治理斥卤也一样,修建灌水渠,引河水灌洗斥卤,可以有效治理斥卤!”张俊平也没有瞒着,把自己知道的办法说了出来。

    “知县果然不愧是老神仙的弟子,知识渊博,见识非我等凡人可及!”刘道杰站起身来,对着张俊平深深一鞠躬,大声称赞道。

    张俊平的办法很简单,一个排水,一个灌水清洗,但这个方法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尤其是作为世家子弟的刘道杰更加清楚,知识的价值。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放到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机,就能成就一个家族。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治理盐碱地的办法,魏国曾经修建章水渠,通过引水洗演的办法来治理盐碱地。

    《吕氏春秋任地》中也提出“子能使吾土靖而甽浴土乎”的问题。所谓“甽浴土”,就是开沟引水洗土去盐。

    《汉书沟洫志》中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既溉且粪,长我禾黍”。说的就是通过淤灌改良了大片盐碱地。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河淤诸侯,亩钟之国也”。

    说的就是通过修建水渠治理盐碱地的方法,在战国时期应用比较广泛,各国都有使用。

    可以说宋朝之前历朝历代都有修建水渠治理盐碱地的例子。

    可见古人的智慧是多么的高深。

    只可惜,这些办法,虽然在当时被使用了,也在一些史书中记载了下来,但是因为知识的垄断,并没有被普及开来。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修建水渠,建造台田,花费不小,不是所有的地方,不是一个家族能够承受的。

    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官,所有的世家都有这个远见。

    花费那么大,并不能多收个三五斗,那何必花那个冤枉钱。

    想多收粮,哪有兼并土地来的简单

    所以,在古代众多世家权贵历来都喜欢搞土地兼并。

    想办法把老百姓的地变成自己的地,然后租给百姓耕种,自己收的粮食就多了,这可比搞什么水渠,筑什么台田简单划算多了。

    张俊平之所以这么轻易的告诉刘道杰,一个是因为,他不是古代人,作为一个后世过来的人,没有搞知识垄断的概念。

    二一个,他已经把修建水渠,治理盐碱地,作为自己在牟平县的第二把火。

    至于第一把火……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了,王博气喘吁吁的跑进营帐,“知县,所有厢军,乡兵都已经聚齐!”

    “哦都来了”张俊平笑着看了王博一眼。

    “那好!那就去看看!”说完,站起身来,往外走。

    张俊平走上点将台,看着下面歪歪斜斜,站的乱七八糟的所谓的厢军,乡兵。

    这是军卒

    这根本就是一群农夫。

    张俊平没有多说什么,把手上的花名册交给主簿,“劳烦刘主簿开始点卯吧!”

    说完走下点将台,来到队伍前面,默默看着军卒,在心里观想猛虎扑食图,身上的气势把下面的所有军卒笼罩起来。

    一时间,所有军卒呼吸变得急促,有种被猛兽注视的恐慌感。

    这种莫名的惶恐,让所有军卒脑子一片空白,早把之前王博交代的事情,忘个一干二净。

    刘道杰和王博并不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因为张俊平的猛虎气势并不是对着他们,对下面军卒的感受一无所知。

    虽然张俊平下了点将台,刘道杰还是按照张俊平的吩咐开始点卯。

    在他想来,既然王博把人找来,必然会交代好。

    结果,刚开始点卯,还有人稀稀拉拉的应到,到了后面,任刘道杰再三喊名,都没有人答到。

    王博脸上的汗都下来了。

    刘道杰也是非常疑惑的看了王博一眼,心说自己这位搭档不是那种鲁莽之人啊

    怎么出这么低级的漏子

    连续三十多个名字无人应答,张俊平摆摆手,“好了!先这样吧!”

    转身来到点将台上,“王县尉,你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情况吗”

    “这……这个……”王博满头大汗,根本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心里直呼,见鬼了,自己明明都交代好了,亲眼看着自己的手下告诉那些佃户名字,还确认了好几遍,确定他们记住了,才把他们带到军营来的。
1...6465666768...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