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的大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向天行
如此,手眼都不够用的,所以,夹菜,吃酒,只能有身边的侍女代劳。
……
县衙后院,张俊平也在喝酒。
陪他喝酒的是顾方,许荣两位大儒,还有沈同等教书先生。
“阿贵,先生们的住所都安排好了吗”
“回郎君,都安排好了!
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没花钱!”
“没花钱”
“上午去帮先生寻觅住处的时候,遇到了李家的管家,知道是给两位先生寻找住处,李家管家就送了两处院子!
死活不肯要钱!”
“山长,这是也怪不得贵哥儿,这里是牟平县,不比京师,以李家在牟平县的地位,他要送,我们不收都不行。
李家一句话,没人敢卖房子给我们!”顾方看的比较明白,开口替阿贵解释道。
“如此,也好!
反正,两位先生到牟平县,受益最多的还是他们这些世家子弟。
就当是他们送给先生的束脩了!”张俊平也不是死板的人,有人上赶着送礼,自然是不收白不收。
接着又交代道“回头帮先生物色两名手脚伶俐的丫鬟,照顾先生的生活!”
“郎君……”张贵犹豫了一下,没有说话。
“嗯”
“丫鬟已经有了,倒也不用山长费心了!”
“哦!”
张俊平有些好奇,这两位大儒这是憋坏了,这才刚到牟平县,贴身丫鬟就找好了。
“说起来,还是占了山长的光!
李家送了住宅,里面一应家具齐全,那吴家孙家,刘家,张家,陈家……紧接着各送来两名丫鬟,说是照顾我们的起居生活!
周家送来两架马车,还有马夫,供我们出行!
总之,现在我们不光是住处,家里丫鬟,佣人一应俱全,比我们在京师的住宅还要好上不少!”许荣笑着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这倒是好事,我算是省钱了!
沈先生你们,那些世家是不是也……”
“山长,我们可不敢和两位先生相比,我们只是穷书生,靠教书为生,那些世家,哪会搭理我们!”沈同苦笑道。
说起来,心里还是酸酸的。
。
第一百六十七章准备烧第二把火(4)
对于世家对两位大儒的拉拢,张俊平一点都不在意。
不管他们拉拢不拉拢,他请两位大儒过来,目的就是教书育人的。
无非就是对他们家的子弟多照顾一些而已。
在牟平县建立书院,不比京师,在京师他可以选择寒门子弟,在牟平县,他无法只选择寒门学子,能保证一半的寒门学子能进书院读书就算是成功了。
当然,这个他不着急,总有一天,他能够在牟平县普及义务教育。
至于几年,他不敢说,总会让所有牟平县的孩子,都能进书院读书人字。
不求他都能考中进士,能够读书识字,不至于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就已经是功德无良了。
“郎君,沈先生他们的住处也都安置好了!
都是独门独院……”
“此事还要多谢山长,我等的住处虽然比不上两位先生,但是我们都非常满意!
环境优雅,清净,比我们在京师的住处还要好上许多!”沈同忙开口感谢。
“如此甚好!诸位先生的住处都安顿下来,接下来才好专心教书育人!”张俊平笑着点点头。
十大世家在饮酒,张俊平这个新任知县也在饮酒。
只可惜,十大世家有美女相伴,有歌舞助兴,而张俊平则只能以诗词歌赋下酒。
不过,快乐都是一样的。
最起码在张俊平看来是一样的。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点卯。
今天点卯,多了几个人,是县里的另外一名衙役班头。
周班头,按照世俗叫法,是周都头,周都头是周家旁系。
由此可见,整个县衙基本上都被十大家族把持着。
包括下面的衙役,也都是十大家族的旁系末支充任。
周都头前几天带人外出公干,今日刚刚回来。
“见过知县!属下前日应登州府的要求,前往登州府协助办案,未能迎接知县,还请赎罪!”点完卯,周都头上前见礼。
这周都头叫周全,个子不高,五尺半的样子,换算下来,也就是一米六八,不到一米七的样子。
但是看上去,却是非常的健壮,胸肌鼓鼓,胳膊粗壮有礼,一双大手上满是老茧,太阳穴高高鼓起,满脸横肉,一看就是武艺高强之辈。
“无妨,周都头有公务在身,还是公务要紧!
今日回来,可是案子办完了”
“回知县,办完了,犯人也已经抓获归案!”
“那就好!以后县里的治安,就要周都头和孙都头多费心了!”张俊平勉励了几句,就让周泉下去。
今天倒是有几个告状的,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张俊平没有直接去审理,直接扔给了推吏,让他去查明情况。
宋朝并不是像戏文里包公那样,知府断案,也是有着严格的办案程序。
州府有左右推官,左右军巡使、左右军巡判官、录事参军、司理参军是负责审理案情的,相当于后世的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
对案件进行侦查,审理,判决,审查等等一系列程序。
到了县里,因为人口少,没有那么左右推官,只有一个推吏,负责案件的审理,侦办,调查清楚后,上报给知县。
如果是刑事案件或者重大案件,就要上交给知州或者知府衙门。
并不是说,知县就一言定案。
当然,一些小案子,小纠纷,如果到县衙告状,那么知县也要负责进行协调,或者断案。
比如,今天早上,其中一件案子,张三状告李四借钱不还李四说没借钱,没有借据,又没有第三人做证明。
这样的案子,没办法协调,也没办法当堂宣判,只能交给推吏去调查,然后张俊平再根据推吏的调查,进行判决。
把几件小案子都交给推吏,陈三水去调查之后,张俊平就带着刘道杰,还有一班衙役前往城外荒地。
纵马来到城外,走了有五六里路,就到了刘道杰说的荒地。
这片荒地,就是典型的受到海水侵蚀,形成的盐碱地。
站在荒地边上,就能闻到空气中海水的咸涩味。
张俊平带着人绕着荒地跑了一圈,这片荒地面积还真不小。
按照刘道杰的说法,这片荒地有十万亩之多。
张俊平看来远远不止十万亩。
要知道,整个牟平县才有多少良田,牟平县的所有良田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六七十万亩。
这块荒地,差不多就有十五万亩左右,占了牟平县近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
荒地上全都是一人多高的枯黄杂草。
“这条路是通往何处的”张俊平指着荒地边上一条宽阔的道路问道。
“回知县,这条路是通往昆嵛山的,昆嵛山七十二峰上,都有寺院道观,香火鼎盛!
这条路是县里的有钱人家一起出钱修建的,为了就是上山求神拜佛方便!”
“哦!”张俊平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说到昆嵛山,就不得不提一下全真派,就是金庸里那个全真教,全真七子。
丘处机就是在昆嵛山建立的全真教,并且真的收过七个徒弟。
“走吧,再转一转!”张俊平打马继续前行。
顺着前往昆嵛山的道路,张俊平一口气跑到昆嵛山脚下。
昆嵛山属于崂山山脉,有昆嵛七十二峰,当地人叫七十二崮。
昆嵛山可谓是峰峰有寺庙,崮崮有道观。
到这里地势已经比较高了,端坐在马上,回头望向荒地,视野非常的开阔,可以望到很远。
张俊平在随身捎带的地图上,把荒地标记出来。
这块荒地,顺着海岸线,长足有十三四公里,宽足有六七公里。
面积真的是非常大,足有近百平方公里。
“那条河是什么河”张俊平指着路左不远处的一条大河问道。
“那是黄垒河,是从昆嵛山流出来的一条河,我们牟平县就靠这条河来灌溉田地!”
“走,过去看看!”张俊平笑着招呼大家。
治理盐碱地,离不开水,灌地洗盐,需要大量的水。
不出意外,这条黄垒河,就是能不能治理盐碱地的关键。
虽然从史书,还有牟平县志上了解到,这黄垒河发源于昆嵛山,水量比较充足。
但张俊平还是更愿意实地考察一下。
。
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二把火不好烧
通往昆嵛山的道路成了良田和荒地的分界线,路东靠近大海的一侧,基本全都是荒地,路西靠近泌水河的一侧,则是良田无数。
当然了,方位也并不是那么正。
牟平县县城在昆嵛山西北方向,与养马岛隔海相望。
一行人来到泌biquxx水河河畔。
果然,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泌水河,河面足有二百米宽,浩浩荡荡的河水,奔流不息。
张俊平心情很不错,有这条河,那些荒地改造基本稳了。
哪怕改造不出良田,张俊平也有信心变废为宝,变成牟平县的聚宝盆。
一行人回到县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在城外足足待了七八个小时。
可把刘道杰,孙旭等一干衙役给累坏了。
孙旭还好点,毕竟是练武之人,刘道杰是读书人,那经得起如此颠簸。
要知道,这六七个小时,可不是在一个地方驻足,而是跟着张俊平,四处奔走,查看地形。
张俊平查看的又格外仔细,基本上绕着荒地转了好几个圈。
哪怕众人都骑着马,那也一样不好受。
回到县衙,刘道杰一屁股做到椅子上,就站不起来了。
其实不止他们,就算是张俊平,化劲后期的超级高手,也一样感觉有些腰酸。
只不过,不像刘道杰那么夸张,连马都下不来,要靠衙役搀扶才下了马,做到椅子上就起不来的程度。
张俊平还能继续处理公务。
“启禀郎君”
“既然让你们担任厢军都头和乡兵都头,那就按规矩来,以后在外面不许叫郎君,一律叫知县或者县男”
知县是张俊平的官职,县男是张俊平的爵位。
“是”
张豹和张波大声应道。
“军营那边现在什么情况”
“回禀知县,冒充军卒的农户都已经遣送出营。
经统计,厢军有兵卒二百三十九人,其中四十岁以上兵卒一百四十五人,四十岁以下兵卒九十四人”
“回去重新统计,以三十岁为界线,三十岁以上有多少,三十岁以下,十八岁以上有多少,十八岁以下有多少”
“是”
“乡兵那边什么情况”
“回禀知县,乡兵计有三百六十七人,其中四十岁以上”
“好了,乡兵那边比照厢军,回去重新统计”
“是”
简单把两人打发走,张俊平找来纸笔,开始梳理治理盐碱地的思路。
这个年代,开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烧荒。
把荒地上的杂草一把火点燃,烧干净之后,再翻地,整平之后,就可以种庄稼了。
但是,烧荒这个办法显然行不通。
这片荒地面积太大了,火一旦照起来,根本控制不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