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燕七爷
铃铛也希望她能快乐幸福,可是没想到,这才刚有点好兆头,四爷就要成婚了,新婚娘子还不是如烟姑娘,她正替如烟姑娘不值呢,对云少毅也是满肚子的怨气。
云少毅再一次来到这座小院,踌躇良久,还是决定进去看看她,那天晚上他被下了药,只记得要了她好几次,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不去看看,总归是不放心。
他刚走到如烟的房门口,就听到铃铛在那里碎碎念,大多都是说他的不好,让如烟想开点云云,听的云少毅直发笑,清了清嗓子,提醒屋子里的二人他到了。
铃铛脸色通红,又惊又怕,如烟则用眼神安抚她没事,而后亲自去开了门。
“你来啦。”
“嗯。”云少毅牵着她的手进屋,看到铃铛的时候,说道:“以后还是这样,全心全意护着你家主子。”
铃铛立即跪下:“四爷息怒,是奴婢失言。”
“无碍,下去吧。”
“是。”
如烟小声说道:“铃铛口无遮拦,说话是也不知分寸,你不要生气。”
“我没生气,她说的也是事实。”说着,云少毅沉默了。
如烟抿唇,纵使心中有万般难受,面上也没表现出来,她知道,若是她难受了,他会更加为难,她不想让他为难。
“其实,我没事的。”她挤出一丝笑容,努力说服他:“我本来就是青楼出身,如今能有这么一个大院子,又有那么多人伺候我,更不用为生计发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真的,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我一点都不难过。”话是这么说,可她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云少毅叹息一声,握着她的手说:“如烟,不要这样说自己,是我不好,是我让你受委屈了。”
第872章 云家人的态度
云少毅在新婚的第二天就去了西北,原本皇帝的意思是不用那么着急,西北安定,他尽管多留几天,可是云少毅主动请旨,皇帝这才随他去了。
临走之前,云少毅去了一趟如烟那里,没有多余的你情我浓,只一句保重,一句等我回来,他们便心意相通,互相体谅。
云家。
张柠晨起梳妆,珍兰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独自一人伺候她。
“小姐,姑爷已经走了,听闻走的时候还去了那女人那里,给那女人送去一块牌匾。”
“什么牌匾”
“烟云阁。”珍兰极其不满:“这不是明摆着用了那女人的名字和姑爷自己的姓氏嘛,姑爷是想告诉所有人,那里才是他云四少的家,小姐,难不成这咱也要忍了吗”
张柠无奈自嘲:“不忍又能怎么办珍兰,你也知道我是用什么办法嫁进来的,说白了,我没有资格和人家计较什么。”
“小姐,您怎么能这么想呢如今您才是正儿八经的正房夫人啊,她算什么顶多就是姑爷养在外面的女人,姑爷要是真对她情真意切,干嘛不娶进门做侧室啊。”
张柠笑了笑,说道:“云少毅此人,断人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天天面对我这么一个言不正名不顺的正房,省的她受委屈,养在外面,她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的,有什么不好。”
“小姐,您的意思是说,姑爷就是因为对那个女人好,所以才没有娶她进门”
张柠没回应她,吩咐道:“珍兰,往后就不要再叫我小姐了,既然已经嫁为人妇,你这称呼也得改改,省的别人说我们张家没规矩。”
珍兰福了福身子:“奴婢知晓了,夫人。”
“虽说我进门早一些,不过皇上已经给大哥五弟赐婚了,往后嫂子弟妹进府,可知如何称呼”
珍兰说道:“奴婢今儿听府里的丫头都称呼您为云四夫人,想来以后就是这般区分的。”
张柠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珍兰,母亲可醒了”
“夫人已经醒了,这会儿估计已经在大堂候着了。”
张柠一听,连忙整理了一下,起身道:“那咱们也赶紧过去吧,别让母亲久等了。”
“是。”
新婚第二天,过门的媳妇是要给公公婆婆敬茶的,虽说云少毅已经走了,可是这规矩不能破啊。
除了云少毅以外,这府里其他人还是对她很客气的,包括云夫人和燕北惠。
“母亲,喝茶。”
“乖。”云夫人给了个红包,然后将茶喝了。
燕北惠比她先进门,又是云家老二的夫人,张柠自然也是要给她奉茶的,燕北惠喝了茶之后,扶她起来。
虽说张柠嫁进云府用了诸多诡计,但是这一切的归根结底是张恒忠和贤妃二人逼迫她的,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们已经都了解清楚了,云老爷子也吩咐了,既然进了云家的门,往后就是一家人了,既往不咎。
云夫人感概道:“柠儿,老四这小子,一直一来都是我行我素,他在都城也待了好长时间了,早就想着回去了,毕竟是皇命在身,不敢怠慢,你要多加理解。”
“母亲放心,夫君晨起就跟儿媳说了要先走,吩咐儿媳好好照顾长辈,儿媳愚钝,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还请母亲指教,儿媳一定改正。”
&
第873章 她要三个愿望
东宫。
云揽月陪着燕北惠在书房批阅奏折,两人一个处理国家大事,一个手捧书卷品读,气氛十分融洽。
云少毅走了,云家也暂时安定下来,贤妃得到了她想要的结果,也没有再生事端,宫中一片祥和,似乎连空气都变得好了许多。
如此和谐,燕北秦却突然叹息一声。
云揽月放下手中书本,随口问了一声:“怎么无缘无故的叹气看到什么不顺心的了”
燕北秦将毛笔放下,说道:“刚刚看到的奏折,通州那边灾情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啊。”
“通州”云揽月拧眉:“父亲不是年前才给通州送去了粮食还有银两吗怎么又有灾情”
“通州三城,顾虑不到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岳丈送去的赈灾款项,也只是解除了通州大部分人的生计,可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每年都会因灾情而死,父皇也是忧心不已,但是国库每年能支出的银两和款项也就那么多,再多的话,万一边城出点什么事情,怕是营救不及啊。”
云揽月拧眉:“这的确是个难题,但是这也不能因为国库紧缺而对那些无辜的百姓不闻不问了啊,总该想想办法吧。”
“想办法怎么想”
云揽月起身踱步到他面前,双手撑在书案前,咧嘴笑道:“我要是真的给了你一个好办法,你要不要给我点奖励”
燕北秦挑眉:“想要奖励先说说看,你想要什么”
“先说就没意思了,我要你先答应我。”
“答应你一个要求”
“一个怎么行,我帮你解决了那么大的难题,起码也得三个要求才能算是一个奖励,而且我这三个要求不一样马上让你帮我实现,我什么时候想到,你就必须执行,怎么样”
燕北秦笑了:“我怎么觉得你这是在给我下套呢万一是很过分的要求我也得答应”
“当然。”
燕北秦不知道她到时候会要求他做点什么,可是他愿意宠着她胡闹一番,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好,我答应你,只要你帮大燕解决了通州三城的灾情,我就无条件答应你三个要求,不设期限,不立原则,绝对保证如你所愿。”
“口说无凭,白纸黑字写下来再说。”说着,云揽月从书案上抽出一张白纸,顺便将毛笔递给他,冲他笑的人畜无害。
燕北秦宠溺的笑了笑,而后乖乖立下字据,云揽月宝贝似得吹干,然后仔细收好,这才满意。
“那你现在可以说了吗通州三城的灾情,在不动用国库的前提下,该如何解决”
云揽月清了清嗓子,说道:“大燕上下那么多城池,那么多有权有势又有银子的人,他们只要贡献出一点点,就能解决通州很多人的困难,若是一千户人家当中有两三百户人家愿意贡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粮食与银子,那通州百姓的困难不就又解决了一些吗”
燕北秦点头:“话虽如此,可是要怎样才能让那些人主动掏出银子与粮食来你要知道,越是高高在上的人,就越是不会管那些苦难百姓的死活。”
“我知道,若是直接开口让他们捐赠,那自然是没几个人愿意,因为这又没有什么好处,你可以和父皇商量一下嘛,但凡有所捐赠,能够给予通州百姓一点帮助,都能够得到皇上御赐宝物一件。”
“这么多人家,那宫中得拿出多少宝物来才够”
 
第874章 妙计连连
云揽月的方法得到大臣们的一致通过,纷纷赞叹太子妃聪慧过人,心系百姓,是太子之福气,更是大燕之福气,皇帝听的心满意足,笑声不断。
此事很快就安排下去了,每个城池都接到了命令,临时搭建了一个捐赠点,并全城通报通州百姓深陷苦难之中,让家中还有富余的人家出一点力,当然,只是全城通报,并未强迫让谁家谁家一定得捐赠,城中也贴满了告示,说是皇帝为通州百姓谋福,感激诸位倾力相处,但凡有人相助通州百姓,皇帝就御赐宝剑一把,嘉奖圣旨一道。
一开始很多人都对此不甚在意,觉得这事儿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来听说还有御赐宝剑跟嘉奖圣旨,所以人的态度就立即变得不一样了,纷纷行动起来,捐赠什么的都有,有捐赠被褥的,有捐赠粮食的,也有捐赠银子的,甚至还有茶具之类,总之捐赠什么的都有。
得到这消息之后,皇帝高兴之余,也对那些用处不大的东西感到困惑,那些东西送到了通州,百姓也不一定用得上,而且数量是有限的,你说送给谁才算公平
诸位大臣思虑过后,各种想法的都有,最后还是燕北秦想到了好主意,在捐赠处开设临时铺子,将那些不能用的东西都拿出来卖给需要的百姓,当然,是以低价卖出,一来能够用那些银子帮助通州百姓,二来,有些家里需要,但是又觉得太贵买不起那些好东西的人家,也可以过来看看,在力所能及之下尽一份绵薄之力。
皇帝当即定了下来,按照燕北秦说的做,没想到是超出预料的反响好,这下,不仅仅是通州百姓受到恩泽,大燕上上下下的百姓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泽,一时之间,圣君呼声高涨,皇帝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
赈灾刻不容缓,皇帝也早就想好了招数,没有等大家捐赠好了才一道给通州送去,而是隔个两三天就送去一批,而且是各个城池分别出发,此事就交给云长青来做,他是当天就去了通州,在那里主持大局,各个城池的官员则负责运送。
因为所有的捐赠数据都是由户部派下去的人亲手记载,且不经过别人的手,直接交给皇帝的,所以也没有人敢从中抽取油水,因为到了通州,云长青还会盘点一遍,到时候要跟皇帝那边的数据对的上才行,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要问责哪个地方的官员,他们生怕自己乌纱帽不保,自然就不敢乱来。
通州百姓的困难得到缓解,值得高兴的是,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的困难,那些捐赠还多出不少,皇帝决定统统收入国库,记载在案,等明年哪里需要就送往哪里。
这主意一开始是云揽月想出来的,宫里宫外都已经传遍了,太子妃的名号也因为这件事情让百姓议论纷纷,都认为大燕的未来有这样一位心系百姓又聪慧过人的皇后娘娘,实在是大燕的福气。
皇后也是满意的不得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被皇上夸奖了,她脸上也有光啊。
云揽月却认为,现在最该要想的是,为什么通州总是会有那么多的灾情。
通州地处大燕的西部,常年干旱,可是根据燕北秦说的
第875章 东郢投降
皇帝最近是高兴的不得了,不仅通州的问题解决了,就连东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之前派出去的那两千精兵一到东部就重创东郢国,打的他们毫无招架之力,东郢原本有六万大军,时至今日,只剩下三万不到,且都是一些残兵败将。
值得一提的是,东郢国派出主将巫坤坐镇试图拉高将士的士气,可是云少阳不给他们任何机会,接到消息,伤势未好的他再次上了战场,大燕将士们士气高涨,愣是将东郢国的人给围困住了,云少阳更是亲手斩杀巫坤,取了对方主将的项上人头,东郢不战而败!
眼看大燕的将士们就要踏入东郢境内,东郢国的大王立即书写投降状,派人送往云少阳的军营,云少阳因此迟疑,暂时休战,将投降状送回都城。
皇帝见了怎能不喜,朝堂之上更是意气风发:“东郢终究还是投降了,诸位可有什么意见”
吏部尚书郑云生上前:“皇上,微臣以为,东郢欺人太甚,趁着过年的时候还行刺太子和太子妃,实在可恶,所以,微臣不同意退兵。”
“皇上,微臣也不同意退兵。”
“臣附议!”
郑云生一说话,诸多大臣纷纷上前表示不同意退兵,没错,现在是大燕手中握着生杀大权,就算他们不退兵也是正常,毕竟这次战争是东郢先挑起的,大燕也是受害者。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如今这东郢已经投降,并且在投降状上些的清清楚楚,若是大燕同意退兵,东郢愿每年进贡财物与粮食,以表诚意,虽说这些粮食还有金银财宝大燕也不缺,可是东郢都已经这么说了,若是大燕还是举兵进犯,难免会让人闲话,说大燕以强欺弱,以多欺少,这便是皇帝的为难之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不退兵这个说法,云长青就主张以和为贵。
“皇上,微臣以为,东郢既然投降,也写明了会每年进贡,作为大燕的附属国,那我们何不趁机树立威信,不仅要让东郢得到教训,也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燕会赢,只是因为我们兵力强大,为非是因为大燕以大欺小,东郢先进犯大燕,大燕击退东郢是合情合理,可若是继续进犯,那就成了主动攻击,世人又将如何看到大燕弄不好也会引起边城警戒,若合起而攻之,大燕又该如何”
皇帝微微点头,完全认同云长青的想法,这也是难得二人会有一样的想法。
郑云生不以为然:“皇上,微臣以为,东郢国有错在先,进犯大燕是他们说了算,现在投降也是他们说了算,那我们大燕被看成什么了若是就此罢休,难免边境其他小国不会认为大燕就是好欺负,若是以后谁都无缘无故来进犯大燕又该如何反正打不过了投降大燕就会宽宏大量的原谅,皇上,您要三思啊!”
皇帝拧眉,又是点头,郑云生说的也有道理,若是就这么同意东郢投降,那会不会被外人看不起呢
皇帝看向丞相,问道:“丞相,你认为应当如何”
丞相上前,拱手回应:“启禀皇上,老臣以为,郑大人的观点和云侯爷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是到底是以和为贵还是继续打压,那就得好好斟酌斟酌了,兴许是老臣年岁大了,不喜欢那些打打杀杀的了,若是继续进攻的话,伤亡的绝对不仅仅是东郢的将士,咱们大燕的将士也将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老臣不愿看到咱们大燕的将士们为了一口气而去出生入死,大燕从来没有要吞并东郢的意思,又何必故作凶狠给别人看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