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这让宇文虚中非常头疼,老人都很执拗。
宇文虚中的老母亲,固执的认为宇文虚中是贰臣,那谁说都不管用。
所以,宇文虚中心情很差,倒是宇文重见了他的老母亲一面,让宇文虚中百感交集。
赵英找到了宇文虚中的时候,看到了一脸落寞的宇文虚中。
“官家回京了。”赵英让宇文虚中去面圣。
宇文虚中稍微整理了下身上的衣物,随着赵英而去。
而宇文虚中的老母亲,从窗槛看到了出门的宇文虚中,老泪纵横。
贰臣就是贰臣,这就是老人的想法。
但是赵桓可不这么想。
“人生一死浑闲事,裂眦穿胸不汝忘!盖世胆魄,实在是可歌可泣也!”赵桓对宇文虚中在金国的敌后工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他在忠魂铭中有一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
说的就是皇城司对大宋战局的影响,也是夸赞像宇文虚中一样的人,默默无闻中,改头换面,在敌人手下做事,却依然不忘记自己对国家的忠诚。闪舞www
所以赵桓的夸赞,一点都不过分。
而宇文虚中低着头良久,才俯首说道“臣独留虎狼之国,侍二主而苟且偷生,受金国命,为之定官制,草赦文,享富贵。实难当此评价,官家谬赞。”
“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臣弗能及也。”
宇文虚中这么说,是他想到了当年苏武也是出使北夷,却至死没有投降,而自己却为了苟活,而没有做到守节,时至今日,官家虽然称赞,但是他自己却没有居功自傲。
赵桓摇头,宇文虚中这个贰臣是事实,他的确是投降之后,被皇城司的人策反,而后一步步笼络了人心,成为了金国皇城司监事。
他的确是受限于生死的大恐怖,投降了金人,但是,他同样心怀故国,这一点就很难得。
并且刺杀金国宗室,舍生而悍不畏死。
如果没有极为特殊的贡献,他能爬到皇城司监事这一职位
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功可抵过。
此等大才归京,自然要百般礼遇才是。
“朕欲重新起用你为中书舍人。你看如何”赵桓问道。
中书舍人是一个好官,给皇帝写圣旨,在皇帝和宰相之间沟通,了解天下大事,了解皇帝的执政理念,是预备宰相一样的官员。闪舞www
赵桓安排的这个职位,是经过精心考虑,他觉得这个官职才符合宇文虚中之才能。
“今日之朝堂,与过去腐朽昏暗之朝堂已经大有不同,朝中人才济济。臣以为臣德不配位,臣不愿受官,还请官家收回成命。”宇文虚中马上回答道。
德不配位,祖宗之法。
昔日宋太祖赵匡胤有意迁都,结果被赵光义一句在德不在险给怼了。
而这个修德以怀远的赵光义的确了得,定下了这个“德”让大宋从百姓到官员都局限于德一字。
打破人心底的桎梏有多么的难赵桓终于算是有点感觉了。
自己迎接岳飞在陈桥驿摆出了盛大仪式,结果岳飞直接掉头就跑。
自己封个宰相候选人,还被宇文虚中给推辞了。
赵桓想了想说道“御史中丞赵鼎擢中书舍人,这个御史中丞,台谏长官,总不能推辞了吧。针砭时事,随时纠正政策的失误。”
“这个不能再推辞了。”
真的不能再推辞了啊,朕这个皇帝要要面子呢,你真整个三辞不受,大家都不好看啊!
宇文虚中稍加思虑,说道“臣还以为官家会给臣个闲散的官,没想到还是丞相之职。”
虽然是个御史中丞,但是也是参政的朝堂大员,掌握台
第三百零四章 报国有门,吾等所幸
李陵是汉朝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战败投降于匈奴,汉武帝大怒,杀其全家。www
李陵一辈子无法归汉,最后老死了在匈奴地盘上。
太史公司马迁和李陵是至交好友,而司马迁也是为了游说李陵的事,遭到了汉武帝的腐刑。
但是太史公对李陵的评价相当的低。
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这一句话,几乎可与人于宋后羞名桧,岳飞坟前耻姓秦相媲美。
天汉二年,汉武帝命李广利征匈奴,任命了李陵这个军三代为贰师辎重押解,而李陵言“愿得自当一队,至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
汉武帝拒绝了李陵的这一建议,说“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汝!”
他这话的意思是这次大汉向匈奴发兵众多,我没有多余的骑兵给你了。
其实当时,卫青霍去病多次出攻打匈奴,汉士卒死了数万人,汉马也死了十多万,匈奴虽然被打残了,而且远遁而去,但是汉也是少马,无法再去追杀。
李陵回答道“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上壮而许之。
这里的壮字,可以看出汉武帝是甚为感动,才答应了李陵的请求,准许他出兵。
结果换来一个投降的结果,汉武帝可不是赵桓这样的好脾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发雷霆。
李陵为何执意要出战这涉及到李家三代封侯难的问题。
李广一生征战七十余年,到最后被卫青问责,自杀而亡。
李敢力夺匈奴左贤王旗鼓,而后被霍去病所杀。
所以,李陵很着急,他才会想要至于出战为李家封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所以,李陵这个年轻人,固执的想要出战,夺得军功,封侯以正李家之名。
但是李敢其实已经封了关内侯,所以,李家也并不是没有封侯,只是他李陵太心急了而已。
李广的一生,其实汉武帝并没有亏待他。
他与匈奴人作战,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全军覆没,第三次随卫青出征迷路了,第四次无功而返,第五次,不听卫青调令,擅自行动,而后迷路,归营之后,卫青问责,而李广自刎谢罪。
三次无功而返,一次全军覆没,一次不听号令,行军没有规范,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的李广,他汉武帝多次启用,五次令其出关作战,汉武帝对他李广不薄了。
李广怎么回报汉武帝的
李广和人在田间喝得酩酊大醉,酒后驾车肆意驰骋于霸陵亭,被霸陵亭尉给拦住了,扣留了李广半天。
然后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时,带着这名霸陵亭尉一起到军中,然后把这名霸陵亭尉给杀了。
因为严格执法,没给李广这个飞将军的面子,就要被你砍掉脑袋
再看看列宁和卫兵的故事,就知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应该如何做。
而霍去病杀李敢这事,正是李广的延续。
李敢封侯以后,知晓自己的父亲李广的死,和卫青有极大的关系。
然后就打伤了卫青,而卫青仁厚,觉得愧对李家,就没有追究李敢的刺杀他的事。
卫青当时是什么人
大司马大将军,这个职位其实和赵桓册封种师道的元帅是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享受极高的待遇,统领全国兵马,兵事一言而决。
卫青作为大汉战神,那可是屡战屡胜,霍去病八百人击匈奴是奇袭,但是卫青可是堂堂正正正面击溃了匈奴二十四万骑,当之无愧的大汉军神。
李敢刺杀卫青不成,卫青仁厚没有理会李敢,也没有宣扬,甚至连汉武帝都瞒着。
卫青是个宽仁的人,可是霍去病是个暴脾气,能忍得住
你不是血亲复仇吗我也可以。
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是个渣爹,偷了平阳公主府侍女卫少儿,卫少儿未婚生育,霍仲孺不敢认这件事,就跑了。www
霍去病一直跟着母亲和卫青长大,卫青虽然名义上是舅舅,可是跟爹也差不多了。
他能咽的下这口气
而且是李敢先开的血亲复仇之事,霍去病就当街杀了李敢,为他的血亲复仇。
当时公羊学说的大复仇理论十分盛行,言国仇百世可复!家仇止于五代!
更何况是李敢先开的血亲复仇之先河
汉武帝没有处罚霍去病。
作为李家唯一成年男性,李陵需要证明自己,所以,就提出了以步兵打骑兵的战术,并且打的还不错。
第一战五千人对上了匈奴三万人,总共打了五次,屡战屡胜,匈奴人走了。
匈奴人又来了,这次是八万人!
汉武帝对李广是极为喜欢的,对于李敢的死也是极为痛心的,对于李陵请战之事,也是非常上心的。
所以派了路博德带领骑兵,去配合李陵作战。
但是李家作战实在是为汉军所诟病,所以路博德羞于和李陵配合,就上书说不想干。
而当时路博德也是有其他任务在身,出河西配合李广利作战。所以,汉武帝对李陵的支援,就无疾而终了。
李陵是怎么做的
第一步怪女人,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先把随军军卒的媳妇拉出来砍了。
这一点上,军队不允许妻子跟随,李陵执行军法,行事无错,但是归罪于女人影响士气,杀了士兵的妻子,岂不是更加影响士气
第二步斩首,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
良久,陵还,大息曰“兵败,死矣!”
&
第三百零五章 胡神医被完颜宗翰盯上了
,回到北宋当明君
为什么孙翊和王禀的日子过得如此滋润
恰着牛肉喝着马奶酒,看着契丹人干活
种师中忽悠了辽国的金吾卫大将军耶律余睹,搅乱金国在辽地的战略部署,为耶侓大石的五路起义军做策应。
而在大同府,耶律余睹拥有了足够的契丹人和粮草,虽然契丹人放弃了西京,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辽国固有的地盘。
耶律余睹不断的组织着辽人进行反攻。
临潢府是辽国的首府。
而上京,这个辽国的都城,就在临潢城不足三十里的地方。
对于王禀和孙翊这些汉人来说,他们当然是千里奔袭,但是对于耶律余睹和契丹人来说,这就是他们守望都城的地方。
所以,王禀和孙翊很快就和耶律余睹商量好了条件,王禀和孙翊走后,临潢府留给契丹人。
但是条件就是王禀和孙翊能够坚守这一年的时间,让耶律大石能够将五路和临潢府的地盘联合在一起。
当然,耶律余睹并不是平白的利用王禀和孙翊的强军,而是提供数万契丹人协助守城,同时还提供王禀和孙翊的军队补给。
也就是说,王禀和孙翊,现在其实是耶律余睹雇用的打手。
但王禀和孙翊并没有满足于此,这是耶律余睹有求有他们!
所以,王禀和孙翊除了要求军队补给和签军协同作战以外,还要求耶律余睹提供足够的种马和马倌,送到云中路,完成官家要求的三年拥有万匹战马的任务。
“金吾卫大将军应该弄点茶叶过来。”孙翊打了个饱嗝,笑着对着林幼玉说道。
促成这一切交易的自然是辽国皇城司监事林幼玉。
自从在大同行在,林幼玉和官家见了面以后,林幼玉就不再以男儿身出现,而是一身女子打扮,精致的很。
林幼玉撩开脸上的轻纱,说道:“孙校尉是不是过于贪婪了虽然现在契丹人如同蝼蚁一样匍匐在你们的脚下,希望你们能够施舍给他们临潢城。”
“但是孙校尉,你们已经拿着契丹的人,吃着契丹的粮食,宰着契丹人的牛羊,在完成你们本身的战略,再多的需求,就如同东山上的毒蛇一样贪婪。”
“要什么茶叶”
“我们不是贪婪啊,牛羊肉吃多了就容易……额,我要大红袍,王将军你呢”孙翊还准备反驳一下,听到最后一句,才反应过来。
王禀憋着笑,没笑出来,如果不是知道林幼玉有了心上人,这孙翊绝对是林幼玉的良配。
孙翊被林幼玉拿的死死的。
“我喜欢武夷茶。如果是清明节前的自然是更好的。”王禀摇头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