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韩世忠趴在一张床上,看到了灰头土脸的十几个人,这都是刚才军赌的人。
“当初是不是跟着童贯伐过辽”
韩世忠龇牙咧嘴的坐了起来,光着膀子,大马金刀的坐在了这十几个人面前。
永定军里有些军痞,都是当初童贯领着伐辽,打没打赢,还把军纪给败坏了。
“你说你们丢不丢种少保的脸!”
&nb
第三百四十章 系统,连你也欺负朕是吧!
韩世忠对于军纪的管理非常严格,他按照赵桓新兵制的札子,认真在原来的督战队上,建立了军稽查。
效果还是非常不错。
保证军纪,就保证了战斗力,在战斗开始之后,就能完全命令的下达,军卒的严格执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特别在守城之战中,现在榆关正在经历金人如同潮水一样的进攻,但是榆关却如同滔天海浪中的礁石一样坚挺。
“韩将军,金人今天又退了。”传令兵匆匆而来,在韩世忠面前说道。
韩世忠哈哈狂笑,笑着说道:“老子又不是没有长眼睛!统统有赏!”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金人选择了最次的一条路,来攻城。
韩世忠和岳飞两人面对完颜宗望驻守榆关时的束手无策,现在换成了完颜宗望了。
攻城是万不得已,也是最无奈的方式,到最后才能用的方式。
而攻城中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围城。
切断了守城方的物资补给,守城方就会越大士气越低,因为物资消耗带来的粮草补给上的困难,很有可能会带来守城方的军卒哗变。
然后,投火,切断水源,封锁消息,就就可以加速瓦解守城方的守城意志,再进行攻城。
这才是常见的攻城战,可惜完颜宗望无法达成围城这个条件。
榆关的地理位置,一面向敌,金人只能啃一面,而另一面,金人是断断不敢翻山越岭过来,变成孤军。
故用兵之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完颜宗望现在也没有五十万对等的精兵,来消灭韩世忠的永定军。
但是韩世忠依旧不敢松懈,每日都会来城墙上,亲自督战。
让完颜宗望非常绝望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攻城效果越来越差了,而他却没有好的破城之法。
他更想不明白的是,为何平州就这样被宋人快速消化了。要不然可以在平州做一些小动作。
宋人在平州的政策,是对渤海人和汉人以及契丹人怀柔,对金人的做法是堆京观。
如此残暴的对待金人,应该遭到极强的反抗,韩世忠应该面临根基不稳的局面才对。
但是完颜宗望收到黑水司的情报显示,平州连个起事的人都没有,之前金人统制之下的平州,就这样消无声息的成为了宋人的领土。
金人都被韩世忠杀了,堆到了榆关城外。
残忍吗韩世忠不觉得,平州的渤海人也不觉得,所有的契丹人,也不这么认为。
相比较被金人统治,汉人的统治,简直可以用优雅来形容。
“夫人,你说完颜宗望有没有可能率领金人,转战大同府方向”韩世忠盯着堪舆图发呆,他愣愣的发问。
梁红玉盯着堪舆图很久,才说道:“如果王禀被完颜宗翰吃掉的话,完颜宗翰才能从云中南下,否则很容易被王禀切断粮草补给。”
“所以我才说,完颜宗望从云中路南下啊。完颜宗翰围困临潢城,完颜宗望率领金国兵卒,前往云中路”韩世忠最后皱着眉,盯着堪舆图,越想越有可能。
“我得写个札子到京城,让官家明白前线战事吃紧。还得告诉杨忻中,让他小心提防,防备金人来袭。”
韩世忠说着就要写札子。
梁红玉抓着韩世忠的手,阻止了一下韩世忠,说道:“边将上书言事,很容易招惹拥兵自重的非议。”
韩世忠看了一眼梁红玉日益隆起的小腹,将梁红玉的手拿下,说道:“那也得写。”
他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是边将,本身就是拥兵自重的事实吗
事实上,韩世忠现在手中控制兵力,比官家手中的兵力还要多!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我本绥德一泼皮,有今日今时,全仗官家起用,既然官家信任我,我当然以赤城待之。”韩世忠笑着劝解着自己的夫人。
当然韩泼皮是个泼皮,那韩世忠就有着来自泼皮的一些小小的奸诈。
边军效忠的并不是他韩世忠,而是官家。
给边军均田的是官家,给边军发粮饷的是官家,给边军发媳妇的钱,也来自官家。军卒对他韩世忠言听计从,连赌棍都愿意听他说话,听他指挥。
有一方面是因为军卒们真心崇敬每战必冲锋在前的骁勇,更多的,其实还是因为他是官家任命的边军将军罢了。
这一点上,在种师道交给官家的新兵制的札子里,写的一清二楚。
韩世忠虽然只看到了具体的政令,但是他对兵制本质的理解,超过了他的夫人梁红玉。
梁红玉发呆,停了很久,才叹气说道:“希望官家,是个英主。”
赵桓英明吗
赵桓觉得自己做的其实挺差劲的,
&nb
第三百四十一章 穷奢极侈
册府元龟和太平御览,严格来说,是类书,而不是帝王之书。
帝王之书,应该看《皇览》,那本书四十四部共计八百万字。
什么是类书等同于不列颠百科全书。
可惜,编纂者尽心尽力的编纂了给皇帝看的百科全书,想要让皇帝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但是不管是主持编组太平御览的赵光义,还是主持编纂了册府元龟的宋真宗赵恒,都没有把这两千卷的书读完。
虽然都是做的面子工程,而因为这两卷书的字数,实在是太多了。
除了赵桓以外,大宋没有皇帝,真的研究过这两本。
共计一百一十部,两千万字的古言。
赵桓每天读书都要读到深夜,赵家祖宗们欠下的债,都得他来还。
当然,在大皇帝系统的兑换书籍目录里。
赵桓也是大浪淘金,而为了赵桓找书方便,系统特别分门别类的将书籍整理好了,供赵桓兑换。
赵桓发现大皇帝很贴心出了一个屏蔽的功能。
赵桓首先屏蔽的就是成功学类的书籍,例如卡耐基之类的书,统统屏蔽掉了,包括但是并不仅限于所有效仿卡耐基写的成功学。
成功怎么样才能成功赵桓觉得这些书,完完全全都是瞎扯淡。
第二类屏蔽掉的书籍,就是心灵鸡汤。
这类的书籍对于赵桓来说,完全没有什么用。如果自己不是皇帝,还能把这类的书,写出来骗骗钱。
他作为皇帝,还是不要给大宋喂心灵毒汤的好。
第三类的书,赵桓屏蔽掉了绝大部分的经济学方面的书籍,尤其是西方经济学的著作,基本全部被赵桓给屏蔽掉了。
还是年轻啊!
赵桓在最开始的时候,也曾经为了大宋的金融和经济,换出过一整套的经济学的书籍。
但是打开书籍之后,赵桓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些书籍。
全部都是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
内容就是马后炮的翻版,统统都是在解释,西方经济为何更加发达。
其目的就是忽悠欠发达地区,采用西方的经济制度。
为什么赵桓觉得自己年轻,被系统骗了积分呢
因为大皇帝系统在赵桓换出书的时候,对这些书的评价,让赵桓吐血三升。
【我们用一把梯子爬上了房顶,然后把梯子收走,告诉你们,不用梯子就可以上到房顶上来。】
赵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十分不妙!
在看了几卷经济学类的书之后,赵桓算是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也彻底放下了这些西方编纂者的著作。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制度,可以通行世界,不基于所处地区文明、文化、工业化程度建立的经济体系,只是空中楼阁。
对于大宋的经济体系,有专门的计省依据生产力,不断的给赵桓谏言,出谋划策。一点都不比这些书籍差。
赵桓最后屏蔽的就是时尚杂志和娱乐杂志,类似于《意林》和《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
对于图集类的书,穿衣服的基本都被屏蔽了。
至于不穿衣服的,赵桓倒是没有屏蔽,等到积分富裕的时候,兑换两本。
当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这些不穿衣服的书籍,是馆藏类的藏书解刨学方面的著作。
并不是什么iptd-xxx,ipz-xxx之类的东西。
而此时此刻的赵桓非常的羡慕赵佶,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住在艮岳宫里,倒是异常的优雅和潇洒。
赵佶被沈从取走了童贯给他留下钱以后,就穷的叮当响,而赵佶又不太愿意向赵桓要钱。
毕竟赵佶做事不地道在前,而现在舔着脸问赵桓要钱,赵佶拉不开面子。
所以,赵佶最近写了很多的字帖,画了很多的书画。
赵佶是个艺术家无疑,赵桓看了两三幅字帖,又看了几幅画,也不得不感慨,赵佶这家伙,浑身都是艺术细胞。
那种古韵的美,让赵桓这个不懂艺术的家伙,都能看上半天。
赵佶想要办个书画展,通过收门票,来弄点钱花,在李师师的把关之下,这些书画倒是一点都不敏感。
赵桓准了艮岳宫办画展的请求,并交给了李师师去运作。而赵佶也有自知之明,完全没有参与其中的意思。
赵桓为何同意了这个决定太上皇这种危急皇权的生物,不是应该全方位的封锁吗
为了仁义二字。
当然,赵桓并不是为了什么狗屁的青史留名,父慈子孝之类的字眼,他要宣扬的仁义,是对流落在外的二十六名皇子宣扬。
你看,太上皇在京中不仅日子过得极为潇洒,连个人抱负都可以实现,个人书画展都是被允许的。
甚至赵桓还提议了赵佶出席书画展的开幕仪式,结果赵佶非常明知的选择了称病身体有恙,不适合抛头露面。
你不去也得去啊!
赵桓让程褚专门跑了一趟,和李师师说了一下,赵佶这才同意了出席。
而且赵佶还上书保证,绝对不说话。他的求生欲是极为强烈。
赵桓的目的自然是将那些皇子们,赶紧麻溜滚回京城,不要给自己捣乱。
赵佶的日子,是赵桓极为羡慕的。
抚琴弈棋,宴
第三百四十二章 钢铁直男的直男表现
赵佶的称呼也从官家,变成了上皇。
这一点上,李师师很把握分寸。
在赵佶不在称孤道寡之后,李师师才改了称呼。
她愿意把赵桓交待的事情做好。
尽心尽力的让赵佶没有任何雄心,只要赵佶还活着,她的地位就一直稳固。
李师师自然不愿意回到教坊去,那样的日子,不是人过的日子,而她能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有依赖于李纲的提携,更多的是她自己不断小心谨慎的做事,才能安稳的走到现在。
“这几幅画,刚画完盖上了章,师师来看一看。”赵佶笑着说道。
而李师师走到前面,看着这幅画,佯装的惊讶的说道:“煞是好看。”
“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官家这幅画,登峰造极也。”李师师笑着说道。
凭心而论,这幅画,的确达到了古画之名画的要求。
朦胧的幽雾,伴随着鹅黄色的月光,洒在了黝黑的短亭和长廊之前,一朵朵犹如淡抹著胭脂、醉卧在绿沙中的海棠花们,吸引着仆人和屋内主人的目光。
在烛火和月光下的海棠花,再加上屋舍里主人,依靠着凭栏,望著这万重绰约如仙的红颜,还有那花海中的人影,如痴如醉。
“这是你,这是某。”赵佶笑着对李师师的说道。
这幅画,他画的本身就是自己和李师师。
“臣妾,受宠若惊。”李师师一听,赶忙说道。
她只是一个名妓而已,此时的赵佶如此对她,让她感怀不已。
当然,如果没有游走在她身上的手,或许李师师现在早就感动的一塌糊涂。
但是赵佶居然一边说着情话,一边上下其手,尤为的过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