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由于酸果太酸了,韩世忠最后还是没吃完给扔了。

    今天在九原城的集市里,看到了这种红艳艳的果子,他就买了些,一口下去,差点把牙给酸掉了。

    不过他还是把这种果子送了点回燕京府。

    他一共两个意思。

    一层是告诉大宋的官家,他真的已经攻下了九原城,虽然过程有些奇妙,烟花攻城有点浪漫,但是的确是这样做到的。

    第二是这种当地人叫酸果果的东西,说吃了之后可以防风寒。【注1】

    他不知道这什么,但是他还是觉得,给官家带过去点的好。

    防风寒。

    这眼看着秋天就要到了,季节交换,能有什么补品,都给官家带点,成了大宋军臣的习惯。

    这事的起因,还是赵桓当初在汴京城分小牛肉,满朝文武挨家挨户都有。

    韩世忠以前非常讨厌朝堂的那群献媚的人。

    他总觉的那些人没个正形,干点正事不好吗

    但是他慢慢的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没办法。

    这次官家把他从山海关调到了大同府,是指望他能够打出战绩。

    结果呢。

    他在大同府一待就是大半年,窝都没挪一下,也没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他有点心虚。

    不过随着兵不血刃拿下九原城,自己这半年啥都没干的事,就算翻篇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张宪作为岳飞的同乡,从河间军组军开始投靠岳飞之后,一直默默无闻的当着偏将。

    这次岳飞交给他个任务,让他带着两千马军到杭锦城侦查一下,有没有拿下的可能。

    张宪将自己的地图合上,确认之后,他才明确,自己真的没有走错路。

    他不是个路痴,之所以要反复确定面前这个城池,是自己印象里的杭锦城,是因为这个城太古怪了。

    居然如此的安静

    朔方城被破的消息,应该传的整个西夏哪里都是才对,可是为什么面前这座城,居然没有一点守备的意思

    城门大开,城中百姓如常,城头连个军卒都没有

    张宪看着风带着落叶,打着旋在空中不停的飘着,落在了空荡荡的城门口。

    “杨军都,这城恐怕有诈。”张宪皱着眉头说道。

    他就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现在大宋国力蒸蒸日上,压根不用冒这个险。

    正如大宋官家说的那句话。

    这城以前是我们的,现在是他们的,最终还会是我们的。

    所以,他觉得回撤比较妙。

    但是自己领兵前来,就这么看着这城池,城门大开,没有守备,这么一块肥肉,放在自己面前,不啃一口,实在是有些难受。

    杨再兴看着城池空荡荡的的城门和城墙,连床弩都没人值守,皱着眉头说道:“恐怕有埋伏。”

    “但是这么走,很丢人。”岳翻将手中长枪一抖,说道:“我领十人去试探下,若是有诈,立刻转回,不知张都尉觉得如何”

    张宪是这支两千人的马队的最高指挥。

    岳翻因为灭曹成的时候,孤军深入,被连降三级,现在得听自己的命令。

    张宪觉得这个建议很靠谱,不过他略一思索,说道:“杨再兴你和岳翻一起去。”

    岳翻重伤新愈,有个人一起去,也好有所照应。

    两人跨马而去,带着十骑,用最快的速度冲向了空无防守的杭锦城。

    两个人站在城门口,才看到城内的情况,一片乱七八糟。

    无数百姓在收拾着破烂不堪的门板和一些废墟,还有一些老人嚎啕大哭。

    岳翻和杨再兴俩人面面相觑。

    进还是不进这是一个问题。

    岳翻翻身下马,拉着一个老农问道:“敢问阿爷!这杭锦怎么这幅模样”

    这老农算是自己走到了这十二骑之前,他伸着脖子,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岳翻的臂上的红底黄字的岳字问道:“你们是岳家军吗”

    “我们是河间正军。”岳翻点了点头。

    以将领首字为命,只是一种习惯而已。但是岳翻还是纠正了老农的说法。

    虽然不犯忌讳,但是传到燕京,万一赵官家的赵家老毛病,重文轻武的病犯了,就大事不妙了。

    老农终于看清楚了那个字,的确是岳字,他身子一歪,哭天抹泪的喊道:“天杀的西夏兵啊!听说岳爷爷到了!就纵兵劫掠城中百姓!抢了无数的财物!连夜跑了!”

    岳翻的脸色变了数变,哭笑不得把老农扶了起来,问道:“死伤如何”

    纵兵劫掠这种事,很容易弄成流血事件,百姓拒不配合,最后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西街的老拐子,城东的阿辰还有谁来着,反正死了好几个人,西夏人着急走,看百姓不配合,就跑了。”

    “岳爷爷可算是来了啊!可得为小民做主啊!”

    岳翻挠了挠头,让杨再兴通知张宪带着人马过来,把城占了再说。

    至于老农的话,岳翻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有些明白为何他哥,反复强调的军纪要严明,不要拿百姓的东西的军规。

    这杭锦城,虽然还没被大宋的军队的占领,但是其人心已经归宋了。

    岳飞来过杭锦两次。

    他第一次来的时候,驻扎城中三天。

    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都有点强迫症,他第一次来,就砍了不少西夏土蕃子。

    土蕃子们,平日里作威作福习惯了,肆意欺压百姓,虽然百姓是西夏的,但岳飞还是把这事管了。

    第二次来的,抱着给西夏人下绊子捣乱的心态,把大宋那套河东路执行的均田制拿出来,用了两三天的时间,随便划拉着分了分,就走了。

    这第三次,岳翻来到这里,就看到这一幕,西夏人望风而逃,早就跑的无影无踪,杭锦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大宋军卒的到来。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岳翻挠着头,跟着张宪接收了整个杭锦城。

    这个时候的他才明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这不是书里面编出来幌子,是真的会这样发生。

    张宪皱着眉头看着杭锦城,岳飞均田的目的是给西夏人捣乱,就是随便弄了弄。

    他们这些军卒都是些糙汉子,行军打仗不在话下,算田核丁搞内政,有点难为他们了。

    “岳将军上次的均田还是不太合乎规范,张榜通告,会从新分田,得让官家派点官员过来。”张宪准备写到札子给岳飞,让岳飞呈上去。

    岳飞拿到札子的时候,有些迷茫。

    自己好好的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怎么就长到爷爷辈分去了

    不过他还是将张宪的札子,送到了官家的案前,大宋的文官不愿意吃苦,这派人来的事,只能由官家去做。

    还有一个人也是想不通,烟花爆竹呼延通也没少玩过,但是这一次比自己一辈子玩的都刺激。

    这烟花爆竹真的被玩出了花来。

    五原城也被顺利拿下。

    呼延通索性一路攻城略地,一路打到了澄口县,也就是内套的黄河入口处,才遇到了像样的抵抗。

    西夏人终于发现了大宋没那么多的蒺藜炮,气急败坏又无可奈何。

    呼延通这才,不得不退回了五原城。

    韩世忠接到军报的时候哈哈大笑,西夏人上当了,他们以为的炮火连天,其实只是烟花偶尔夹杂了蒺藜炮的炮声。

    结果一直拿下整个内套的时



第四百七十八章 如果能重来
    金人能够主动出击的消息,是赵桓从没有料到的事。

    他以为金人在天德州折戟沉沙的五万人,已经是足够重的教训,可是对方依旧悍然从乌沙堡,向着大同府方向和奉圣州军堡方向挺近。

    赵桓收到消息的时候,金人的粮草已经开始筹备。

    但是当时,岳飞和韩世忠已经向着河套地区进发。

    幸亏西夏人的抵抗意志,在经过了岳飞两轮践踏,还有天德州五万金人的死亡的轮番轰炸之后,西夏人已经吓得如同惊弓之鸟一样。

    否则,金人南下的结果,就会是两个模样了。

    ……

    张孝纯作为原太原城守,也为大宋流过。

    孙博在河东路主持均田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忽略他。

    五十亩的薄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足够养活也是这一家子的人了。

    张孝纯穿着草鞋,坐在田间地头,看着快要成熟的麦子,笑开了花。

    他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再给他一个机会,再来一次太原守城之战的话,他会怎么选择。

    得到的答案,让张孝纯哭笑不得。

    他大概还是会决定投降。

    当时的局面,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丝一毫赢的希望了。

    这与他学的忠孝节义,完全相驳,但是他仔细推演过,重来一遍的结果,还是一样。

    这让张孝纯挠头了好久。

    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和推演的结果,反复的冲刷着他所建立的内心世界。

    名节这两个字,他扛不起来。

    那个可以扛起来的王禀,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宋最新任命的新军爵节度使,成为了大宋最高军职者。

    这让张孝纯极为羡慕,什么是英豪

    这就是,能为人之所不能。

    张孝纯收起了锄头,看着殷茵翠绿的田野,哈哈大笑起来。

    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也和王禀相提并论。

    自己也就适合做个庄稼汉,读了那么多书,都读到了狗身上。

    他扛起锄头,哼着小曲,向着自己修的小庙走去。

    那里是他在善堌村筑的结义庙,里面供奉的是刘关张。

    关羽那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变成了他这辈子都不可能触摸的东西。

    内心越缺少什么,就越寄希望于鬼神来增加缺少的品质。

    他修这个结义庙的香火极为旺盛,大宋的百姓对三国的故事本来就很感兴趣,特别是最新的三国通俗演义,更是将那些流传甚广的桥段,汇总到了一处。

    满足了大宋百姓对忠义二字的向往。

    张孝纯在结义庙忙活了好久,他决定亲自给王禀立个像,好不容易弄好以后,他给王禀的塑像,盖上一层红布。

    毕竟王禀现在还活着,给活人立塑像,那是咒他早点死。

    等到王禀走了,就把红布掀了。

    不要让太原城的百姓忘了,王禀的功绩。

    王禀的史书的形象,不应该是评书里面说的那样,一个趋炎附势,残害忠良的人。

    不过张孝纯偶尔也会想,自己可能做的是无用功。

    王禀彪悍的战绩,根本不用自己去塑造。

    官家塑造的那个六足四翼王正臣,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应该会被传唱好久好久才对。

    自己做这些都是没有用的,即使没有雕像,没有评书,没有演义,王禀也会被人记住。

    但张孝纯还是决定把王禀的塑像立起来,不为别的,就为了王禀带着他,没让他投降,他史书留名的时候,不至于混个贰臣传。

    忠臣传和奸臣传,都是传,贰臣传,都是被唾弃的对象。

    张孝纯满意的看着结义庙,这里左边是汇水湾,右边是山亭雪山灵芝寺,绿水青山并为邻,一派山川形胜,大好风光。

    他给关老爷上了柱香,离开了结义庙,向着自己的家走去。

    只不过还没走到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家门口里,堆着一堆看热闹的百姓,而百姓中间,居然是天使仪仗!

    这是大宋的官家,终于想起自己这个想要投降的人,准备怪罪下来了吗

    他早就有这种预料,虽然自己并没有成功投降,但是大宋的官家最恨自己这种人。

    不过他早就有了心里预料,事实来临的时候,他反而平静了很多,淡定的向着家门口走去,果然看到一个宦官模样站在院落内。

    魏承恩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处小小的院落,虽然有些破败,但是还算井然有序,哪里都很整齐。

    他看到了张孝纯从外面扛着锄头走了进来,笑意盎然的说道:“张孝纯接旨。”

    张孝纯三步并两步走,走到了魏承恩面前,俯首说道:“罪臣接旨。”

    魏承恩阴阳顿挫的将官家的旨意传达了下来,主要说了下张孝纯在太原城的贡献,拼死力战和统筹粮草规划,还有分派粥食、组织调度,都一样的重要。
1...192193194195196...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