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林幼玉用力的耸了耸,将怀里的幼子往上抱了抱,喃喃的说道:“躲到房顶上,别人就看不到你了吗你可是来州的将军呀,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孩子还没出生六个月,她现在身子骨还比较弱,自然不能
第六百五十六章 留五万人给官家过过瘾
“完颜宗翰被沈从砍了一刀,直接就废了,现在在会宁府和王彦玩捉迷藏,哪里还有当初灭国之将的风采你这样的结果不好吗”完颜宗干继续劝着。
说到皇帝对待手下大臣的态度的时候,完颜宗干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完颜娄室也是征战一生,到最后却被完颜宗望给卖了。
他当时就在山海关,两封来自临潢的情报,一封是出自韩昉之手,一封出自完颜宗望。
完颜娄室的死,在完颜宗干心中,始终是一个迈不过去的坎儿,他想不明白,同样是当权者。
为什么大宋的皇帝,就能好吃好喝,位高权重的好好保护,为国征战多年的王禀。
但是金国的当权者,就一点都容不下完颜娄室呢
完颜宗干他自己,被黄龙府的勋贵撵出了城,完颜娄室被出卖,这一对比,让完颜宗干更是有些落寞。
“大宋的皇帝是真的仁善,你从一个金人口中听到夸你们皇帝仁善,那是真的夸。他不愿意让你去前线,是怕你受伤呀。”完颜宗干无奈的说道。
要是完颜娄室有这么好的命,他也不至于现在为了扳倒完颜宗望费尽心思。
“你知道在金人眼中,眼下的局势,为什么金人会被压着打吗”完颜宗干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王禀疑惑的说道:“我大宋皇帝英明神武啊,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额……”完颜宗干挠头,这个回答有点意思,而且总结的问题的根本,他想说的话,都给憋了回去。
的确是大宋皇帝英明神武,带来了这些让金人绝望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还在进一步的酝酿着。
“你说说,在金人的眼中,为何会节节败退”王禀笑着说道,聪明人太聪明也不好,看问题总喜欢复杂化,他倒是想听听完颜宗干的说法。
“国力。”完颜宗干吐出了两个字,躺在了房顶上,看着皎洁的明月高悬说道:“宋军这一仗打输了不要紧,修整下,来年接着干就完事了,金人只要大败一场,就是亏满。”
“天德州一战,五万金人精锐尽亡。这是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在天德州一战之后,金人的战略就一直是避免大规模的伤亡,越惧怕决战,就越是战略被动。”
“眼下大宋已经强到了,不需要王将军你再满身是伤为国赴难了。”完颜宗干意味深长的说道。
当初王禀在太原、在黄龙府都是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打仗一点都不惜命,但是眼下的大宋,已经不需要他再那种不要命的打法了。
战略的改变,导致了战术上和人事安排上的改变。
王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自己这身伤,的确是耽误了他。
“感觉自己就跟个废人一样。要不然学那朱国丈,干脆告老算了,寸功未立,空享俸禄和封赏,受之有愧。”王禀叹气的说道。
完颜宗干摇头说道:“你要说你寸功未立,整个大宋没几个人能说自己立过功了。你就不如你们那个官家活的明白。”
“你就不如你们那个大宋皇帝能躺,他估计是想让你躺在功劳簿上,荣华富贵一生。”
王禀笑了笑,不再言语。
人各有志,完颜宗干的活法,他不乐意那么活着。
此时的辽阳前线,七座铁山,四处林场都被河间军和山海军攻下,山海军以多拿下一座铁山的微弱优势,在这次军事竞速中获胜。
把韩世忠给乐的,整天笑的合不拢嘴。
“要不说呢,跟着你岳飞打仗,就这点好,啥都不用想,你说干啥就干啥。这仗,舒坦。”韩世忠换了个姿势,靠在椅子上,笑呵呵的说着。
岳飞无奈的看着韩世忠,这个家伙,是个憨憨吗
当然不是。
&
第六百五十七章 岳飞的选择
“参见官家,官家安泰。”岳飞和韩世忠一起来到了行辕里,看到了磕葡萄的官家,和在旁边不停扇扇子的赵英。
赵桓笑着说道:“两位将军这面露难色,是怕朕跟你们添麻烦吗”
岳飞和韩世忠那里敢接这等话
赵桓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两位稍安勿躁。让二位来,朕不是让你们来摆平戎万全大阵的。”
平戎万全大阵,自然是赵光义玩出的花活,平戎万全大阵共计三个大方阵,四个小方阵。
这个平戎万全大阵,的确符合他的名字,摆一次就需要十四万人!不管是人员配置,还是武器搭配,光从推演上看,那都是一等一的万全大阵!
但是不算四个小方阵,就三个大方针就需要十七里左右的宽度。
就算是摆好了,大宋的敌人,不管是西夏,还是辽国,亦或者是现在的金人,都是以骑兵为主的方阵。
你搭好了舞台,能请得到送死的演员吗
赵桓笑着说道:“此次叫你们二位来,是有要事相商,这事还要从种少保在的时候说起。当初和种少保定下了四老制度,各军卒退役之后,归田之后充作县尉,为首者都是乡老、县老了。”
“朕打算仿照东汉时候的国老,在乡、县、州、府上再加一级。”
赵桓这个东汉,说的就是刘秀建立的那个东汉。
正经记载东汉历史的史书,名叫《后汉书》,乃是南北朝时期的范晔编撰。
本来大家都叫刘秀的那个汉朝叫后汉,结果五代十国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后汉政权。
这俩后汉,一个封狼居胥,燕然勒功,一个却只占据了大部分的华东平原和陇内,实在是相差甚大。
最后为了区分,就把刘秀的汉朝叫做了东汉。
“国老”岳飞皱着眉头说道:“这事不是应该问问李太宰,再行决定”
“俺们又不懂这些。”韩世忠同样点了点头,在他心目中,什么将军是好将军
就是不停打胜仗的将军就是好将军。
至于什么老之类的东西,对他来说,战场才是将军的归宿。
“我朝自建立至今已经一百六十余年,多有戾气,不正之风大肆其道,尤其是这重文轻武之症,俨然已经到了病入膏肓之际。”赵桓叹气的说道。
眼下,大宋皇帝一力主战,甚至自己都跑到前线了!
后面还有人不停的试探。
朱伯材被逼的告老,山海关军粮突然断了十几天,都是试探!
赵桓面色严肃的说道:“朕登基以来,得幸有种少保辅佐,有诸位将领披坚执锐,有我大宋军卒浴血奋战,方能吞狼驱虎,有今日之局面,朕此举,意图改变这种风气。”
趁着大胜,改变大宋最深的隐疾,就是赵桓想做的事。
但是此举势必要引起极大的朝堂震动,想要纠正这种风气,和一百六十年来形成的习惯,难上加难。
他需要支持,而大宋的政治局势里,他最大的助力就是军卒。
“那官家想做啥,谁敢放…放肆!”韩世忠疑惑的说道,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官家的难处。
官家是皇帝,眼下借着金人南下之事,把全国的力量整合在了一起,但是这朝廷依旧不是铁板一块。
大宋的聪明人有的是,一百六十年来,多少在历史的长河留下了璀璨印记的世才,都想在这上面动脑筋。
从范仲淹,到王安石,再到章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个顶个的强人。
他们不知道大宋的问题吗
知道。
他们不想改变这个问题吗
想。
&nb
第六百五十八章 要朕有啥用?
赵桓此举,在乡、县、州、府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国老,自然是为了一些以后的政策做准备。
当然他本来想在辽阳之战之后,再做打算,但是王禀的请战,还是让赵桓,提前把两位得力干将拉过来,放了个口风出去。
赵桓对王禀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态,若不是王禀固守太原城,大宋现在的局势,哪怕有种师道辅佐,从河东到河北,再到京畿四路,可能也是遍地疮痍,惨不忍睹。
而之后王禀千里袭击了临潢城,为大宋的军改争取了一年的时间,为了应对金人突袭奉圣州未建成的军堡,他又冒着白毛风,去黄龙府的征战,留下了一万多的军卒的尸骸,还有他一身的伤病。
赵桓是不忍心让他继续征战了,再这么拼下去,赵桓很害怕忠魂铭上多一个王禀的名字。
所以他想把先把这个国老的职位给王禀定下来,具体的职务,大宋军事学院的山长,是个不错的选择。
“岳飞啊,你不把他们当成敌人,他们可是会要你的命的呀。”赵桓晃着摇椅连连感慨的说道。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是他的忠魂;】
【爱民如子爱兵如子是他的美德;】
【苦心孤诣谋策北伐是他的信仰。】
【他唯一的“错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剑戟,却忘记了背后的匕首。】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这就是赵桓在初次全面了解岳飞之后,写过的一段话。他过于盯着前方的征战,而忘记了后方的可能会给他致命的一击。
和岳飞那种华夷分明的态度不同,韩世忠的性子就忍不了。
赵桓很喜欢韩世忠身上的那股劲儿,就是谁特么的造次,干就完事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韩世忠这种莽到底的态度,在朝堂昏暗的时候,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绍兴十一年的时候,赵构打算议和,就派出了张俊、秦桧和岳飞三人去调查韩世忠贪腐案。
赵构一开始也不想杀了岳飞换和平,而是想杀了韩世忠。
岳飞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张俊和秦桧没有发现的问题,岳飞发现了,但是岳飞并没有检举韩世忠,一切按着张俊的札子为主,完成了那次的调查。
韩世忠怎么躲过这次杀身之祸的
张俊秦桧车驾一到,韩世忠命令亲卫把刀一抽,把张俊秦桧的车驾团团围住,一句哪来的回哪去!气势十足,吓坏了秦桧和张俊。
岳飞当时三十岁建节,乃是赫赫名将,自然出入没什么禁忌。
还是岳飞把张俊和秦桧被围的窘境,破了局,领他们进了个军营。
韩世忠这种态度,吓到的不仅仅是张俊和秦桧,还把赵构给吓坏了!
赵构为了议和,总得拿出点诚意,才确定,开始向岳飞下手。
岳飞出事之后,韩世忠炸了毛。
韩世忠亲自闯到秦桧府上问岳飞什么罪名,才出现了名垂千古的【莫须,有】的罪名。
秦桧说这句话,那是韩世忠刀架在他脖子上。
胆敢说一句污蔑的话,韩世忠就把秦桧的脑袋给剁了。
秦桧哪里敢胡编乱造
韩世忠闹完秦桧府上,就提着剑带着兵,闯进了临安行在,问赵构要说法,赵构左右言他,不敢明说。
韩世忠造反又不想造反,又气不过赵构的态度,一气之下,辞去了一身的军职,跑到秦岭,和梁红玉过起了神仙眷侣的隐居生活。
赵构每年屁颠屁颠的送蜂蜜赏赐去秦岭给韩世忠,韩世忠都卖给了山民,换了蜂蜜。
为何
还不是杀了岳飞,韩世忠归隐,赵构手下没人能打仗了
所以,赵桓非常喜欢韩世忠的这种性子,敢爱敢恨,谈不拢就干,干到对手服气为止。
这种性子在朝堂昏暗的时候,别的不敢说,自保绝对是毫无问题。
岳飞这种活法,那得天下所有人都是君子才行。
赵桓忽然笑盈盈的看着堪舆图说道:“本来嘛,军队要的就是纯粹,岳飞不打算掺和这件事也是明智的。”
“啥都让
第六百五十九章 友谊赛中下辽阳
风雨皆休之后,赵桓心中的烦躁少了几分。他烦躁的原因,并不是听不懂岳飞话里有话。
岳飞的不支持,就是支持。
军队一旦萌芽了自己的思想,那将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岳飞的忠诚度决定了,赵桓要调动部队,岳飞压根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岳将军惹到官家吗”朱凤英的手指头还在画着圈,她就在行辕里,自然知道官家召集了岳飞和韩世忠议事,但是没说两句,岳飞和韩世忠就离开了行辕。
所以矛盾的集中点,就在岳飞的身上。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没有的事。这种事你不要瞎操心,你没看赵英都躲得远远的吗你们轻易的涉及,这条小命怕是受不住折腾的。”
赵桓是好言相劝,完全对金国的全面优势之后,赵桓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彻底抚平大宋过去重文轻武的陋习。
而这些手段,必定会引起一系列的朝局动荡,而这种动荡,朱凤英掺和进来,直接融化都是小意思。
他爹朱伯材,作为姻亲节度使,在这种冲突的酝酿阶段,就直接顶不住了,离开了朝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