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第一百六十七章 会猎朔州,敢不敢?
    “汴京之事,既然已成定局。就不要多理会,安心做好河东路的事吧。这事,总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赵桓摇头,他没在京城,他也不是包拯,手下也没有神探狄仁杰,这种断案的事,总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令种师中雁门关,全军压上,拿下朔州!岳飞在前线,先出城侦查。”

    朔州是宁武关到大同上的一个小城。周不过十里的小城一座。

    朔州真正的四战之地,勾注山下,大同府南。

    不管是汉人出关,还是北夷南下的必经之路。

    但是地势平坦,易攻难守,稍有差池,就是城毁人亡,这么些年,朔州人丁不兴,完颜宗翰不会死守朔州才对。

    这是赵桓的判断,也是几乎所有大宋将领的判断。

    岳飞也是这么判断,所以他放下了栈道,准备出雁门关。

    岳飞的内心有一些不安,虽然决胜战车屡建战功,但是他不会认为这么一辆楯车改装的木头车,能够无敌于天下。

    两战捷胜的原因,他心里更清楚,其实是地形的原因。

    狭窄的地形,自然可以发挥床子弩上车的最大威力,要是到了旷野呢

    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就是这样的平坦的地形。

    “此次出城,战车不出,八百马军,轻装出关,见机不妙,立刻转回。”岳飞对即将出城的傅选如此说道。

    只是他想了又想,说道“此次出关只为侦查敌军情势,切不可轻易交战。”

    傅选称是离开,走了几步,摇了摇头,自语道“岳指挥升了中校尉,官做大了,胆子却变小了。”

    “官家真是个妙人。此战亲事官人人升三级官衔,人人上士,俸禄翻了个,士气正旺的时候,出雁门,拿朔州,决战大同,何其痛快!”

    赵桓并没有忘记雁门关的亲事官,他们在邢州峡谷证明了自己忠贞,又在雁门关之战中,拿下了雁门关之先登之功。

    与太原城之战中的以血戍卫城邦的百姓一样,亲事官人均升了三级的官衔,人人来到了上士衔。

    与太原城的百姓不一样的地方,太原城百姓连升三级,也就是个下士,可是亲事官人人的之前的武功爵,换算成新衔,最少都是下士起步。俸禄翻倍,士气正旺。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杨家归附(求订阅!!)
    “灭是可以灭的,毫无疑问,以现在河东路的兵力,守住雁门,出兵永定军路,外三家互相掣肘,各个击破极为容易。闪舞www”



    “可是官家,完颜宗翰为什么要劝降李嗣本,而不是绕道宁武娄烦,目的就是让大宋内讧。”



    “老臣虽然行将朽木,可是永定军路上,还是有几分薄面,让老臣修书一封吧。劝杨家退百里吧。”种师道劝道。



    灭是能灭,但是大宋自家打起来,岂不是让金人看笑话



    赵桓点了点头,无不怅然的说道“朕知道现在不是打永定军路的好时候,朕也拎的清楚轻重。种少保修书就是。若是杨家不知好歹,那就打掉他就是。”



    杨家,能否顾全大局



    赵桓还不想和宋人动手,其唯一的结果就是金人摘桃子。



    “杨沂中是杨家昭庆军节度使,臣与其祖父有过交情,希望杨沂中能够深明大义。”种师道感慨这多事之秋,这拳头本就无力,居然不能拧成一股绳。



    杨沂中收到种师道的信的时候,扬天长笑!



    因为他现在就在宁武关,想寻个机会拿下朔州城。



    他的父亲乃是杨震,知麟州,于建宁寨,为国战死,谥号忠毅。



    而他的祖父是杨宗闵,曾经和种师道同为天子爪牙,现任永定军路总管!



    杨宗闵和种师道一同震慑西夏和永定军路的将门。



    西军未动,其实和杨宗闵在关中巍然不动有很大关系。



    这几年,朝堂昏招迭出,先是让西军辗转数千里平定宋江,而后再次逼反宋江。



    而后平定方腊之后,大宋粮仓被霍霍的不成样子,不思与民休养生息,十户抽一,杀尽中人之家,彻底把粮仓的人心丢的干干净净。



    再与金人海上之盟,联金灭辽。



    征召西军打辽国的时候,他们杨家连调令都没听。



    果然种家军被打的大败而归。



    他们杨家也不是脑后长有反骨,为什么要反对天子诏命



    为什么八门意图进京,他们不动弹



    他们只是谋求自保而已。再不自保,就被大宋朝堂把大宋最后一丝精兵耗尽了。



    他收到信的时候,才知道新帝真的来到了太原城。



    他最开始以为新帝即位,打退了完颜宗望,扬言要御驾亲征,只是准备跑到蜀中去避难呢。



    毕竟太上皇复政,逃到蜀中是赵官家们最上等的选择,只要大散关堵上,白帝城重兵把手,又能苟延残喘好长时间。



    本来以为是个孬种,没想到真的到了前线,而且就在太原!



    这让杨沂中简直喜出望外。www



    金兵坚韧,多马军,杨沂中那几万人,虽然多数小全装,可是没有兜鍪,难道拿天灵盖接金人的狼牙棒吗



    “快快快!寻一批快马,我要去太原城觐见官家。”杨沂中大声喊着。



    他的父亲死后,他恩荫了节度使。



    他崇宁元年出生,比新帝还小上两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岁,哪里能受得了那么多的朝堂蝇营狗苟。



    以他对新帝的了解,懦弱的新帝,真的能北上抗金



    结果还真来了!



    赵桓突然收到这个提示,也是为之一愣。自己这亲征还能提升忠诚度



    10点啊!



    朕搞了这么大一套军功爵制度出来,都没见哪个武将的忠诚度飙升,就因为确定自己亲征为真,就这么涨的吗



    大宋如此魔幻



    杨沂中也没管天黑路不好走的事,一路骑马狂奔,单人单骑,来到了天门关前。



    看把守的乃是宋人,大为放心的叩开了城关,进了太原府地界。



    马不停蹄赶到了种师中的大帐之中,看到了新帝。



    &nbs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武德充沛(求订阅!!)
    赵桓为义士死难感到悲伤之余,也听出了种师道的潜台词。www



    粮草、七十五岁高龄、独子。



    联系起来,种师道想表达的,大约是只要能够搞定金兵,让杨沂中手刃仇敌,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关中均田之事,就会进展的异常顺利,有了杨家军队的支持,永定军路,将会被杨家摁在军路上,无法搅局。



    “快快请起,朕既然来到了河东路,自然是不是驱逐金人那么简单,朕欲出宁武,袭击朔州,不知杨军都,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赵桓指望杨家不给自己捣乱就是,没成想还引来了一股援兵。



    “万死莫辞!”杨沂中沉重的磕了一个响头。



    仅靠他率领的三万兵马,想出宁武关迎战金人,无疑是痴心妄想。



    即使是完颜宗翰在不断的在河东路攻城略地,战略重心放在太原的时候,仅仅朔州那一万守军,他都无能为力。



    而杨宗闵守关中,年岁已高,无力出战。



    父亲兄弟俱丧的感觉是何种模样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一直活在悔恨和痛苦当中,恨不得与父亲兄长,一起死战,而痛苦到回到关中,未曾觐见祖父,就直接赶到了宁武关。



    已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他,没有错误的判断形势,轻易出关攻打朔州,已经是他仅存的一些理智了。



    “说来惭愧,官家,末将虽然驻扎在宁武关,可是太原这边的天门关被金兵堵着,大宋军的各种消息,都无从得知。不知道官家到了河东,也不知道河东路的布防,臣不知应当如何配合”杨沂中问道。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朕不通军务,到河东路只是安定军心。诸多事务,最多只提自己的意见,打仗你还是得看种少保的安排。”



    一军怎么可能有二帅



    赵桓并不准备在自己不懂的领域里瞎折腾,害人害己。



    种师道、种师中和杨沂中三人对着河东路的地图,商量起对敌策略。



    杨沂中不断感慨着朝堂就是朝堂,连堪舆图都是如此的精密,如果有此堪舆图在手,自己岂能在宁武关束手无策



    太原城迎来了庞大的工赈监队伍,这是第一批从黄河工地上,转道大名府的民夫。



    共计七十余万人丁,一眼看不到头的从晋中缓缓而来。



    他们是趁着天寒地冻的最后时刻,走过了邢州峡谷,而赵桓也终于有了可以一用的大臣。



    孙博和何栗,两人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太原城。



    赵桓几乎认不出来,这两个人是自己当初任命的大宋右丞!



    孙博的脚上鞋子都磨烂了,身上也是跟刚从泥地里翻滚而出的一样,他们不断的呼喝着,一队队骑马的民夫,也在不断的巡逻,这是防止民夫在转移的过程中,恶意离队。闪舞www



    要知道这车上,装的可是官家近半数家财和大宋近半数粮草。民夫有条不紊的推着车进了破败的太原城。



    这只是第一批而已,先头民夫只有五万多人,但是依然在晋中和太原之间,排成了长长的一条线,一眼望不到头。



    这条盘亘在大地上的长蛇的尽头,太原城。



    就是民夫们的希望。



    本来以为黄河堤坝竣工之际,他们就是没有工去做的时候,官家开始准备修城了。



    一天五十枚大钱,还管三顿饭的日子,去哪里找



    结果呢,传言要到太原城修太原城!



    修城!



    至少都需要十多个月的日子才能起一堵城墙,而修一座大城,更是需要数年之久。



    这意味着工赈监的民夫们,至少还有两三年的安稳日子可以过。



    安稳日子,对于这些前身是流民、流匪的民夫来说,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即使是两三年,也可以得到喘息之机。



    “臣等参见陛下。”孙博和何栗缓缓跪下,他们身上那股文弱书生卷气,已经消失



第一百七十章 神器出世,谁与争锋(求订阅!!)
    说不起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话,那就让普天之下,所有人都有田。



    孩童两亩,妇女三亩,壮劳五亩,老人三亩,牛一亩地。



    而壮劳参军,只要通过训练考核,就可以分田十亩地。



    爵越高,俸禄越高,待遇也就越高,仆从也就越多。仆从的来源,就是契丹,西夏,金人。



    打,打赢了,什么都有。



    简单而粗暴的田制,赵桓原来是打算全面仿照秦汉时候的均田制,那么平民之家少说分田百亩。



    但是赵桓做出这样少分地的决定,并非大宋没那么多的地去均田。



    事实上,大宋这一亿人口,把整个天下的地盘一盘,总归能盘出人均五十亩田来。



    怎么都够分了。



    可是要是弄到分无可分的地步,像秦朝一样,老秦人分楚地,那就异常麻烦,弄不好就会丢了自己的基本盘。



    可是分这么少的地,人不会饿死吗



    当然不会饿死。



    与秦汉,唐朝前期相比的大宋,更小的地盘,养出了近亿的人口,自然是有它的独到之处。



    精耕细作就是赵桓这么减少分田亩数的理由。



    与秦汉,唐朝前期的撒下去种子,看老天爷赏饭不太一样,大宋更加繁杂的水利工程,还有耕地的农具,以及对天时地利的把握,更加精准。www



    还有引入了更多的种子来丰富田地种植效率,例如占城稻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大宋人领先全世界,先吃了三顿饱饭。



    勤劳的人民,总是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了属于自己的天空。可惜大宋朝堂没能对得起这勤劳的人民。



    “孙博,何栗,均田之事的细则,就在这里,你们安排官吏,挑选合适的人,送进关中、河东路等地的各个县,以村为单位,在春耕之前,把分地的事做了。”赵桓对孙博何栗说道。



    孙博和何栗面露苦涩,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不是所有的地主都跑了,他们会拿着地契,疯狂的抵抗赵桓的分田大事。


1...5657585960...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