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赵构想干什么

    赵桓却一清二楚,他赵构想要称帝啊!

    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对于赵构来说已经完全成熟,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在金兵围城的时候,汴京被围困,赵构屯兵二十万与应龙府,却动都不动,宗泽力主抗金,还被赵构罢免,赵构临安称帝后,拒不还都汴京。

    而后偏安于朝堂,他想做皇帝的心思,昭然若知。

    而现在,自己手里的兵,都在北方,汴京军卒只有两万永定军精锐。

    攘外和安内,对现在的赵桓来说,只能选择一个。

    赵桓选择了北抗金人,那赵构就有了天时。

    长江天险,可据百万雄兵,守住建康,就守住了整个长江以南。

    这就是地利,事实上,南宋也凭借着这种地利,成了撑了一百八十多年,才在崖山海战之后,彻底终结。

    宣和三年的焦土战略,十户抽一户,抽出中人之家,以资助方腊之名,尽数屠之。江南人心不在,赵构现在有了人和,只要与江南百姓约法三章,江南百姓自然拥立。

    毕竟大宋才走了一百六十年,还没有走到尽头,大家对大宋还有感恩戴德之心。

    如果拥立了赵构,也不会出现所谓的谋反一说,人心可用。

    其中最关键的是赵桓在河东路、关中、云中、燕京、河北等地的均田政策,驱赶了地主们,地主们跑到了南方。

    而江南本身的地主就很多,只要稍微串联,为了防止自己的利益得到损害,他们就会裹挟无知的江南百姓一起参与到拥立之事中。

    百姓是无知的,而且是盲从的,赵桓可不认为他们能分得清楚赵构和赵桓的区别。

    赵构这个家伙,有够狠的啊。

    赵桓无不感慨。但是现在的他,却是无能为力。

    自己在练新军,那赵构就不知道新军的重要性吗

    现在禁军整体打散架了,就军事力量上而言,赵桓顶多比赵构多拥有两万永定军而已。

    而这两万永定军,都是北军,一群旱鸭子,不善水战。

    现在可没什么长江大桥给赵桓用。

    现在过长江,就必须用船,而长江又不会结冰……

    赵构绝对是个聪明人,他挑选的时机,非常的好,卡在一个对的时间里,做了一件




第二百六十三章 如何抉择,朕很为难
    “你刚才说什么太上皇要回京了”赵桓忽然想到了李纲的问题,冰冷的说道。

    对于赵佶,赵桓很犹豫,不是看在他是这具肉身的父亲的份上,杀了他的心都有。

    “是的,官家。”李纲擦了一把冷汗,总觉得大殿上,突然有点冷。

    而沈从觉得这种冰冷的语气极为熟悉,那就是当时官家杀死赵楷的时候,也是这种森然的语气,一种绝不饶恕的口吻,以一种人间少有的冷漠说出口的话。

    沈从在文德殿的门口,就感觉到森然的寒气,还有尾椎骨升起的一股冷气。

    他感觉到了杀意。

    李纲总觉得是不是宫殿的采光不好,官家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无比,整个人的语气和语调,仿若从另一个世界传来一样。

    “官家,你怎么了”李纲试探的问道。

    不管怎么说,赵佶回宫是一件好事,总比一直在外面强多了。

    赵佶是什么,是正统皇位,坐稳皇位二十六年,虽然昏政迭出,但是因为大宋的强盛,没有全部崩盘而已。

    当然这个强盛只是指的商税和农民的精耕细作而已。

    跟赵佶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哦。没什么。”赵桓忽然晃过神来,那种森然变得缓和起来。

    大殿之上,才新充满了阳光。

    “迎接太上皇回京的典礼一定要办的大气,同时也让太上皇感觉到体面。让整个大宋知道,朕十分欢迎太上皇回京这事。然后,再安排禅让大典。”

    “当时太上皇离京的时候,就下了一道禅让诏书,这不够。还要安排朕三推而不就的戏码。”赵桓安排着。

    赵桓如此安排,只是为了继承正统,现在赵构在南方搞大事,自己得先把这正统的名分占了。

    只要站住了正统的名分,他赵构做事就是四个字,束手束脚。

    比如他要是想要趁着汴京兵力虚弱,围堵汴京,因为大义正统,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他赵构,就不能放心的围攻汴京。

    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赵桓一向讨厌,他喜欢讲究实效,而不是搞什么大典,做什么庆祝,还有三推而不就,这种事,都是虚的。

    但是这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只要站住了正统的名分,在民间,他赵桓对赵构就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是民心的营造。

    “官家,河内新兵营都建的差不多了。可以召集各州府送来的新兵了。”李纲说道。

    而赵桓终于回过神来,点了点头,拿出了种师道的种家遗录,怅然若失。

    要是种少保在,自己还有个商量的人,现在赵桓有些犹豫,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

    本来他打算训练的是真正的飞军。

    也就是那种能轻装简从,一个日夜飞奔上百里的那种飞军。

    这支最高只有三万人的奇兵,用于支援,围点打援的时候使用。

    可是现在看来不行了。

    因为现在汴京必须常备一直至少十万人的精锐军卒,以防止赵构丧心病狂。

    在正常的历史线里,赵构多次下令岳飞不得进攻汴京,而且在自己实际控制汴京的时候,不愿意返回汴京,是为了自己的皇位。

    那现在呢他赵构反了。

    明目张胆的与金人联决起来,要对付他赵桓,这个时候,没有常备力量,恐怕到时候汴京有难。

    赵桓忧虑,这个决策他实在是不好决定。

    三万飞军的战斗力,那绝对是让人心惊胆战,是一股足以威慑整个东亚的力量。

    赵桓训练出这支飞军,基本上可以保证自己安枕无忧的躺着过完在大宋剩下的岁月。

    不过,自从自己魂替宋钦宗以后,好像一直是躺赢吧。

    “沈指挥,你跑一趟,去把宗泽、张叔夜将军叫过来。”赵桓喊道。

    虽然现在的宗泽做回了自己的宗正,但是赵桓总觉得的宗泽给自己写家谱,实在是屈才的很。

    宗泽和张叔夜前后脚就到了。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面对赵构,绝不后退一步!
    “现在尚不清楚,但是一名飞军约为禁军十倍的战斗力,但是给养上消耗肯定要低于十名禁军。至于低多少,还是看训练效果。”

    赵桓对飞军的战斗力,非常确定,毕竟他参考的模板是这片土地上,最猛的军队。

    一个筚路蓝缕、紧衣缩食,却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军队模板。

    “三万飞军,相当于三十万的禁军给养。再加上北地的七万捷胜军,还有十万永定军,三万左右的秦凤军,以及关中五万杨家的永兴军。相当于五十五万禁军,的确是难养的很。”李纲点头说道。

    赵桓走下了御前,大声喊道:“赵都知,给朕扛个大桌子来。”

    “朕详细算过,之前的禁军总数约为七十万,这七十万禁军的消耗,一直占了大宋朝堂的国库支出的六成到八成。”赵桓说道,拿出一个册子,上面是他的计算。

    李纲突然指着册子上数字问道:“这是什么”

    “朕学……是朕学习乐业人的数字。他们算账是一把好手。朕学过他们的算数。”赵桓擦了一把冷汗,大宋有算学,而且成就很高,可是这种简化版的数字,对大宋来说,也是一种推动性的进步。

    赵桓曾经给刘益兑换过《同文算指》,也算是提前打过埋伏,没成想李纲居然突然问起来。

    “我在刘大家那里见过,一直想问问。既然是学的乐业人的算学,臣改天也去看看。计省那边的账目实在是太多了,上百个算学博士,忙活一个多月才能算清楚大宋的账目。”李纲点头。

    “大宋养不起二十五万边军加三万飞军,再加十万精锐。”赵桓怅然的说道。

    大宋这个盘其实很不错,如果不是赵构在南方有叛乱的可能,勒紧裤腰带,还是能把这三万飞军加十万精锐给养出来。

    但是坏就坏在了江南税收大户,现在已经不稳定了。

    李纲了然,说道:“官家,臣有一言。”

    “大宋边防紧张,边军,永定军、捷胜军、秦凤军、永兴军这二十五万人,必须保证。但是朝堂直属禁军也需要保证。不如这样,这三万飞军且训练着,暂时戍卫汴京。”

    赵桓点头,现在是三比一,都是同意养飞军,而不是精锐。

    “然后,再养五万精锐,放在汴京城外。”李纲突然说道。

    恩?

    “大宋的财政吃不消。朕清楚。”赵桓摇头说道,这事他都算清楚了,以大宋的财政,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

    李纲俯首说道:“其实官家,商税改制的事,进行的很彻底。商税从百抽三,变成了十抽一。”

    “官家,只要商税改制,扑买没了。就是不算江南,今年大宋的国库也是要比往常年要高很多。”

    赵桓眼前一亮!对呀,商税改制的问题,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

    北地商税不高,也有三千多万贯,还有两川两淮等地贡献了三千多万贯。

    但是这商税,至少有九成,都被以员外、乡绅、扑买、地主、帮会们给抽走了。

    消灭中间商,自己赚差价!

    今年的税收数字,绝对比往常年要好看些。

    不说直接超过十倍,就北地几路而言,有万万贯的收益,还是可以稍微期待一些。

    不过赵桓很快的想到了问题的另一个点,那就是粮食。

    “光有钱,没有粮,我也养不了军队啊。”赵桓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个领悟,就是将钱粮放在关键的位置上。

    “有钱就有粮。江南的粮食多了,吃不下,自然要想办法卖给北方。”李纲说道。

    赵桓语气的声调突然降了下来,问道:“若是赵构,把粮食卖给金人呢那个什么崔家,保不齐就在借着给平州运粮的契机,给金人运粮。”

    赵桓的话刚说完,整个朝堂一片寂静,掉根针都能听见的那种安静。

    张叔夜感觉自己的血气翻涌,他的脸色越来越红,他突然爆喝道:“官家!臣愿领兵两万,直去临安!找出赵构来!将其碎尸万段!”

    赵桓扭头问道:“若是赵构跑呢跑到海上去呢撑着船在长江上飘,到海里去飘,甚至飘到琉球呢”

    张叔夜的手都在抖,最后化成了一股叹气。

    赵桓不是无的放矢,这赵构又不是没有去海上飘过,正常的历史线里,他被完颜宗弼搜山检海,差点被抓住。

    要不是岳飞收复建康,从新构建长江防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二十六王之乱
    “官家,太上皇除了康王以外,还有二十五个皇子。”李纲冷不丁说了一句。

    正在美滋滋吃着豆沙馅茄盒的赵桓,咬了个半截,没咬下去,他停了下来。

    他仔细盘点了下,赵佶的儿子里,除了早殇的以外,其余皇子还真有二十五个。

    二十六个皇子……

    赵佶啊,你给朕到底留下了多大的一个坑赵桓彻底愣住了。

    赵桓点头,说道“这二十六个皇子,应该还在京城吧。”

    他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的记忆里,靖康之变的时候,赵光义这一系,应该是被一锅端了,只剩下了赵构一个人才对。

    那这个二十五个皇子,应该都在京城才对。

    “前段时间官家御驾亲征,八王进京的时候,二十五个皇子,全都连夜出了京,当时局势危机,臣自身难保,这二十多个皇子,现在都不知所踪了。”李纲看着赵桓说道。

    赵桓沉默,蝴蝶效应。

    自己御驾亲征,收复燕云的初衷绝对没有问题。

    而后,七门为了防止赵桓清洗,就直接选择了闷头造反。这二十五个皇子,不在京城逗留,直接跑路了。

    因为不知道八门进京的真正目的,是摄政还是谋朝篡位,所以跑是理所应当的。

    “官家可知前晋的八王之乱吗”李纲忧心忡忡的问道。

    我知道好不!赵桓愤然的说道。

    当然他现在更担心的是,自己这大宋朝会不会生出二十六王之乱

    想想就极为恐怖啊!

    “官家,即使太上皇再不好,咱们把他荣养起来,眼不见为净。然后可以立个牌坊,让这些亲王们回京。”李纲自然知道官家的脾气,谁提出问题谁解决。

    赵桓点点头,不愧是李纲啊!这一招玩的真的熟练。

    “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尽数诛杀吗好主意!”赵桓点了点头。

    这主意不错,这群没卵蛋的亲王,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一个个表现的都不咋地,但是搞内讧,赵桓相信他们是一把好手。

    但是赵桓如果把赵佶荣养起来,然后发诏书,昭告天下,让这些亲王回京,继续过舒坦日子,大多数应该会回京才对。
1...8687888990...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