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好运加身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梁可凡1
第31章 一个条件
慈寿宫的陈设简单不失大气,每样东西都摆放得恰到好处,让人有本来就应该这样摆之感。
太皇太后年事已高,精气神却好,灰白的头发梳了“两把头”发髻,上身一件浅灰色褙子,下着素白色罗裙,整个人透着洁净素雅。
她坐安乐椅上,身旁的几案放些瓜果点心。
张辅坐在下首紫檀木官帽椅上,椅旁同样有一张几案,几案上是一模一样的瓜果点心。
“老臣受人所托,有一事求太皇太后允准。”谈完政事,张辅摸了摸垂在胸前的胡子,苦笑道。
太皇太后心情甚好,神态和蔼道:“什么事”
能请动张辅求到她面前的事,想必不是小事,请托的人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
“安乡伯张勇身为大同副总兵,守大同多年,实是朝廷的忠臣良将。独子张宁已通过校阅,授锦衣卫总旗之职,也是一个聪明孩子。如今他求到臣这里,请臣为媒……”张辅说到关键处,停住了。
太皇太后微笑道:“不知这孩子看上谁家闺女”
“安定郡主。”张辅声音不高也不低。
太皇太后怔了一下,不太确定道:“他看上安定这孩子了哀家说过,要再留这孩子在身边,过几年再说吧。”
她以为话放出后,几年内再无人求亲,没想到还有不死心的,居然请动张辅出面。安乡伯府的孩子,怎么配得上悠悠太皇太后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果然不出所料。张辅道:“张宁这孩子有些与众不同,今次校阅,只有他一人上榜。”
这就能证明张宁出众的地方了。
太皇太后不愿拂老臣面子,想了想,道:“若他三年内能封侯,哀家倒可以考虑。”不是答应,而是考虑,是不是同意这门亲事,还要看这孩子的表现。
三年封侯这不是为难人嘛。成祖靖难成功分封功臣后,几代皇帝再不曾封侯,不要说三年,就是三十年,张宁也没办法封侯。
张辅腹诽,道:“太皇太后此言不妥。张宁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再过三年,不过十八岁,怎么可能以一已之力得以封侯”
太皇太后笑笑道:“那就让他另择名门淑女吧。”
话说到这里,张辅说什么都不合适了。
出皇宫的路上,张辅一直在想,张宁这孩子不错,不如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他。
他没有子嗣,胞弟却三代同堂,嫡孙女今年十四岁,乖巧又伶俐。能和英国公府结亲,对安乡伯府来说,是高攀。他一点不担心张宁拒绝。
…………
“三年封侯”
张宁脑中各种闪头一闪而过。只有开疆拓土或者从龙之臣才能封侯,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土木堡之变得八年后才发生。看来只有加快进程发展经济,整军备战,三年内把瓦剌收拾了,才有机会娶悠悠。
张辅道:“”老夫有一侄孙女……
张宁截口打断:“三年就三年。”
“……”张辅目瞪口呆一息,道:“太皇太后所言是推托之词,你不用在意。”人就是给你一个不可能达成的目标,让你死心。
张宁行礼:“多谢国公爷,还请国公爷转告太皇太后,小子定在三年内封侯。请她老人家不要食言。”
“……”张辅彻底无语了。
张宁却想起另一件事,太皇太后薨后无人节制王振,王振在京中作威作福,才有土木堡之变。那么,太皇太后是在哪一年薨的呢以她的身体,能不能捱三年
从英国公府离开,坐马车回府,张宁都在苦苦
第32章 确认过眼神
张宁长相俊朗,穿上飞鱼服,系上御赐金腰带后,更是一身贵气,让人不敢逼视。
马车在安定郡主府门前停下,张宁下车,来到门前,对打盹的老仆道:“麻烦老伯通报一声,就说张宁求见。”
来人整个人沐浴在阳光中,像镀一层金光,不,像神仙。老仆被刺得睁不开眼,更看不清眼前的人是谁。不过他听清“张宁”两字,于是道:“公子稍待,老奴这就进去禀报。”
“多谢。”张宁客气得很。
悠悠听说张宁来了,沉默一息,道:“请他进来。”
皇帝有话在先,悠悠怎会不见张宁一点不意外,被引到位于郡主府东南角那座院子的花厅,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上了茶。
待小丫头退下,他取出匣子里的玉佩戴上。
花厅墙上挂一幅吴道子画的如来,画中的如来,宝相庄严,让人忍不住想顶礼膜拜。张宁庆幸,好在他不是佛教徒。
他双手负在背后,退后几步,以便更好地欣赏画作,同时不明白,悠悠为什么要在花厅挂一幅这样的画,有什么深意
悠悠在门口看到的是俊朗少年认真观摩佛像的一幕,不禁道:“你信佛”
佛教自汉朝传入至今,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信佛极多,所以悠悠有此一问。
“不是。”张宁转身面向她,颇为自得道:“我已经是锦衣卫总旗了。”身上的飞鱼服就是证明。并不是进锦衣卫就有资格穿飞鱼服,只有从七品以上的小旗才能穿。
“恭喜。什么时候进宫当值”悠悠说着迈步入内,在官帽椅上坐了,同时伸手做请。
张宁在另一张官帽椅坐了,道:“后天。”
“你没有必要遵守三年之期。”悠悠轻叹:“太皇太后年事已高,我代父王尽孝,陪她最后一程,她百年之后,我就回去了。”
你是说我什么都不用做,待她老人家寿终正寝,我们就能成亲张宁自以为明白悠悠的意思,心头欢喜,道:“万一太皇太后驾鹤西去前为你定下亲事呢我们赌不起。”
我们赌不起谁跟你是我们啊!悠悠俏脸微红,道:“张公子,我想你认错人了。我来京城之前,从不曾见过你。”
那天张宁说的话,就是给她这种感觉。她一直想澄清,只是不得其便。
犹如一盆冷水浇下来,张宁只觉浑身冰凉。很快,他道:“悠悠,你是在试探我么”
因为穿越五百多年时光,她不敢相信眼前的他就是男朋友,才故意这么说的吧
悠悠摇头道:“不是。”
张宁的视线落在她放在官帽椅扶手的右手上,洁白的手背上,一颗小小的黑痣恍如雪中掉落一丁点芝麻,因为这一丁点芝麻,洁白的雪倍添风韵。
悠悠感觉到他的视线,见他神色有异,以袖遮手。
“没有认错,她在这个位置,有一颗一模一样的小痣。”张宁缓缓道。
悠悠转头看他,脸上神色难明。
从她懂事起,她就常做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个被浓雾遮住,看不清长相的少年不停叫她的名字,在她身边打转。无数次她想看清少年的长相,走到少年身边,少年却不见了。
难道他就是梦中的少年
悠悠凝视他半晌,轻声道:“张公子,你能起身让我瞧瞧么”
不要说起身,你就是要天上的月亮,我也给你摘去。张宁二话不说站了起来,道:“你要看什么”
梦中的少年跟这位张公子差不多高,难道真的是前世曾经见过他出现在自己面前,难道是天意要不然为何她一直做这个梦悠悠在心中比较良久,道:“张公子,请坐。”
这就完了张宁坐下,道:“你想
第33章 提条件
怎么打啊,你是拼命三郎,我们俩一起上不一定打得过你。顾淳无声吐槽,露出一口大白牙,道:“阿宁,前面就是太白居,我们上去喝一杯吧。”
太白居有些年头了,只是门面有点小,外墙有点旧。到这儿喝酒的大多是落魄文人,酒不是好酒,菜不是好菜,不过胜在近。他们下马车走几步就到。
小小的酒馆陈旧阴暗,只有几个青杉文人叫了一壶酒,两个小菜,边饮酒边吟诗作对。
顾淳一脸嫌弃,正想另外找地方,就见张宁在靠窗的座头坐了,道:“说。”
窗外的光线投射在他身上的飞鱼服上,让他坐的那个座头明亮了少许。顾淳和薛翰好生羡慕,有官身就是不一样,走到哪都自带光环。
两人在下首坐了,顾淳道:“我俩回府就被禁足了。今早才放出来。”
禁足不假,却不是长辈惩罚他们当众对张宁发难,而是长辈担心张宁通过校阅,风头正劲,生怕他们吃亏,因而不准他们出府。他们和张宁约好在东安门打架,不肯失约,才被禁足。
张宁和刘念不知道的是,他俩在东安门等顾淳和薛翰时,进出东安门的人中,有不少是勋贵府邸中的仆役。
勋贵们派仆役察看情况,发现张宁只带两个护卫,又没什么异动,才恢复那天在千步廊质疑张宁的子侄自由。
张宁毕竟年轻,不晓得勋贵们的弯弯绕。他似笑非笑道:“这么说,你们没当缩头乌龟”
“绝对没有。”顾淳和薛翰异口同声道,顾淳又补上一句:“要不,我们叫上刘念,现在就打一架。”
张宁道:“阿念去族学上学,没空打架。我一人就可以。”
刘念去族学上学他改性了顾淳和薛翰对望一眼,都道:“那我们别打了。”他们过来找张宁,本就有修好的意思。
幸好前天没动手。两人深知,在那种情况下暴揍张宁,和约上打一架意义完全不同。没群殴,就有回旋的余地。
“不打了”张宁奇道:“你们不是说我不该上榜吗有一个算一个,不服的尽管放马过来,我要怕你们……”
“哎哎哎,”顾淳陪笑道:“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
薛翰也道:“我们当时不知道你卷子上写什么。误会,误会,哈哈哈。”
什么误会,明摆着你们瞧不起人。张宁得理不饶人道:“现在你们全知道了”
“勋贵才多少人家”薛翰就是直性子,快言快语道:“消息早传遍了。你的卷子,我们也看了,见解精辟,比我们强太多,我们服气得很。”
顾淳不停给他使眼色,他只是不理。
能拿到卷子,手段不错啊。张宁做恍然状,道:“现在服气了”就在两人以为事情揭过去时,张宁一拍桌子,道:“说榜上不该有我的是你们,闹着要打死我的也是你们,嚷着要英国公取消我校阅资格的也是你们。现在,你们服了呵呵,问过我的意思没有”
“呯”的一声响,把几个互相吹捧的文人吓了一跳,齐齐望过来,看清张宁身上的飞鱼服后,缩了缩脖子,一人低声说句什么,请客那位掏出铜板结了帐,几人匆匆离去。
两人傻眼了,敢情事情没有结束过了几十息,顾淳才苦笑道:“阿宁,你想怎样,我们都听你的就是。”
人家比他先走一步。
有时候,一步就够了。
顾淳想起,昨晚,祖父顾兴祖语重心长和他说的话:“阿淳,人不能看表面。人人以为张宁不会有出息,可他的策论,我自问写不出。我可是带了一辈子兵啊。
&nb
第34章 王振
今天是张宁第一天进宫当值的日子,清儿生怕睡过头不敢睡,在烛下做针线,二更便叫张宁起床。
穿衣洗漱吃早饭备好马车,准备出门才二更三刻。
夜晚的风吹在脸上,有些寒意。张宁紧了紧披风,抬头望望满天星晨,道:“用不用这么早”
现代时间才差不多十点,很多人夜生活刚刚开始。
“公子,要的。”清儿眼中满满的全是崇拜,道:“还要赶路,一点都不早。”
这哪里是丫头,分明是妈。张宁摇了摇头,上车拉上窗帘,拉过提前让清儿准备好的棉被盖上,接着睡。
马车在承天门停下,张宁被任高叫醒,下车一看,宫门口站很多人。走近一些看清这些人身上的服饰,原来是上朝的官员。
朝臣们在宫门外等候宫门开启。
张宁找个僻静角落呆着,待宫门开启,朝臣进去后,去当值的乾清宫报告。
他无聊地站了一小会儿,就见一个佝偻着腰,上了岁数的大臣直直过来,边走边左右张望,似乎在看有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小动作。嗯,不对,他的手好象在解裤腰带。
张宁意识到大臣要做什么,忙离开这儿,四下看看,见右侧人比较少,只有两人站着闲谈,便走了过去。
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你小子也来了”
张宁露出笑容,朝这人行了一礼:“国公爷,早啊。”
张辅身为先帝托孤大臣之一,也是要上朝的。今夜没有月亮,星光朦胧,五官依稀可辨,他认出张宁,便打了声招呼。
“陛下交待你的事要放在心上。”他声音很低,唯恐第三人听见。
张宁明白他指开纺织厂的事,如果不是在宫里安插耳目,便是朱祁镇和他谈过这事。看他直言不讳,显然是君臣曾商讨过此事的可行性。
“小子明白。”张宁同样压低声音道。心里嘀咕,开工厂要有场地资金好吗你们光说不练,我很难办啊。
“喜鹊胡同有一块地,原是吏部郎中,叫什么来着……犯了事,下狱,家财充公。你问陛下讨要,别让你府上的管事到处跑了。”张辅把张宁拉到一边,远离所有人,声音压得极低道。
那天从宫里回来,张宁就让老关找地方,这两天老关早出晚归,空院子倒是看了不少,就是没一处合适的。
张宁没想到张辅会帮着留意,忙道:“多谢国公爷。”
“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张辅半叹气半感概道:“安乡伯不在京中,我照看你一些也是应该的。”
张勇守大同是张辅举荐的,这几年没怎么理会张宁,自是看他不学好,成天打架生事的缘故。如今张宁走正道,忙的又是为国为民的大事,他自然要搭把手。
“国公爷有心了”
张宁要行礼,被张辅拦住。张辅道:“你若真能让织布的妇人、东家赚到银子,老夫待你如子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