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黄金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浮生如草

    前阵子东升不是组成了安保部吗杨四郎是部长,杨五郎是安保教头。底下的员工则是陈大刀和穆大雷手下的一群小混混。

    小混混嘛,习惯了散漫,很难管教。

    杨五郎训练时用的是军中那一套,很严,让一干小混混叫苦不迭

    然后就有小混混罢工了,人数还不少,与杨五郎对着干,说什么也不肯训练。

    杨五郎冷笑,大骂他们垃圾、废物什么是你的…..垃圾话喷得唾沫星飞,都不带停的。

    关键杨五郎还故意刺激他们。

    原话是这样说的:“我知道你们不服,我就站在这里,单挑、群殴,随你们便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啊一群孬种!”

    一干小混混年少气盛,在从良之前也算少年一霸,哪里受得了

    然后就悲剧了。

    先是单挑,混混中最能打的几个,却连人家的衣角都打不到就被杨五郎打趴下了。

    然后群殴,都不用杨四郎出手,几十个小混混在杨五郎手下居然撑不过一个回合,被揍得堆成一堆,就跟叠罗汉一样。

    事后,这些参与单挑群殴的混混,哪一个不是躺了大半个星期才下得了床

    反观杨五郎,大大小小也挨了几下,却连屁事都没有,变态得不像人。

    听说杨四郎更变态,当初还拿过部队里的格斗大赛单打冠军。

    傻瓜才跟杨四郎和杨五郎打呢。

    “不打你废话什么还敢跟我叫嚣”

    “呸!”薛大爷笑骂:“对了楚阳,我认真的,还有没有其他生意介绍这玩意太辛苦了,赚钱是赚钱,但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在还好,等我上大学之后,我爸妈他们…..”

    “……所以你是不是傻忙不过来你可以请工人啊又不贵。”楚阳吐槽,“不对,我记得你们开店之前我就让你们请工人了,怎么没请”

    “这事赖我。”薛大爷他妈刚好从厨房出来,接口道:“他们爷俩原本是打算请工人的,是我不让,我寻思着就我们三个应该能忙得过来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就没请。”

    “……阿姨,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我打个比方,你们现在不请工人,三个人一天下来估计只能接待20桌客人,赚四百块。但请了几个工人之后,效率上去了,一天下来很可能能接待30桌客人,多赚两百。而工人的工钱才多少呢一个月撑死200吧算你5个工人,一个月也就一千,5天就赚出来了,剩下的25天赚的钱不是多赚的吗关键还省力。8个人忙活30桌客人的饭菜跟你3个人忙活20桌客人的饭菜,那感觉绝对是不一样的。”

    “我明白,阿姨只是没想到生意那么好罢了,这几天我就物色几个能做事的工人。”薛大爷他妈说。

    “早该这样。”楚阳点头。

    “其实这几天我也想过请工人,只是担心你教我们的配方会泄露,滋养除一干竞争对手。”薛大山接口。

    “问题是这些配方早晚会泄露,只要有心,有样本,多研究几次就能研究出来。”

    “那怎办”

    “可以跟工人签订保密协议,尽量将时间推迟。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那治本的方法呢”

    “开设分店,将香满溢打造成精品店,打造成品牌,让客人想吃海鲜之时就想到香满溢。”楚阳说。

    “现在就开设分店吗会不会有点太快了”薛大爷他妈有点迟疑地问。

    要知道,他们现在这个大排档也才开十多天啊,都没理顺呢。

    “是有点快,但饮食行业跟其他行业不一样,想做强做大就容不得迟疑。而且现在整个贝海都再传,吃海鲜就到香满溢,新鲜美味,物超所值,这是最好的宣传




第一百三十六章 谷贱伤民
    91年,国内经济一片萧条,受此影响,来贝海的游客并不多。香满溢大排档之所以能够爆满,得益于配料的独一无二。

    单以市场来看,此时并不是开分店的好时机,要扩张顶多也就扩张个门面。

    但楚阳又知道,这时候才是开分店的最好时机。一是趁热要打铁,等竞争对手多了之后,那时候再想扩张就迟了。

    二是市场寒冰很快就会消融,“南巡”之后,国内的经济将会彻彻底底的复苏,迎来黄金时段。

    在楚阳的率领下,香满溢先是完成了门面扩张,将旁边相连的两个店面盘了下来。很快又完成了几个分店的选址,选的都是黄金地带。

    钞能力,无所不能。

    至于员工倒是简单,楚阳接受了薛大爷的建议,回去东升一说,分分钟招来上百个员工“爸爸”。

    上百个当然是说笑,目前而言,香满溢只打算开五个分店,也用不了那么多人。

    店面有了,员工也有了,缺的是装修以及员工培训,这些可以慢慢来。

    别看楚阳行事风风火火,但分店若能在一个半月内开起来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他想要将香满溢打造成精品,打造成品牌,对装修这些都是很讲究的。

    ……

    另一边,也不知是不是走漏了风声,又或者是楚阳的重生、楚宗元的出手引起了蝴蝶效应,参与收购人力车的对手居然多了几个。

    这段时间楚宗元收购人力车的计划进展得并不顺顺利,前前后后也就收购了两三百辆。

    竞争多了的后果是供不应求,车夫都在观望,将人力车捏在手里。

    其实车夫也不是不想卖,只是怕贱卖,要价就高,双方谈不拢。

    前世,在此之前,楚宗元等人手中的人力车早就出手了,而且只卖了50。但这一世,价格都抬到100了,车夫还是不肯卖,要价150。

    楚阳他爸妈犹豫,和楚阳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也观望一阵再说。

    9月底,楚阳和他爸妈回了趟楚家村。

    眼看就要开学,楚宗元他们这是回家为楚阳摆大学酒来的。

    受前阵子水灾的影响,筵席不算隆重,楚宗元只是请楚阳家的亲戚朋友以及楚家村的全村村民吃了一顿饭,也不接受随礼。

    饭后,村民们大多离开了,村长不知道为何留了下来,同时留下来的还有楚阳家的亲戚。

    当然,楚阳家的亲戚并不多,早在楚阳的爷爷被批斗之时,他家的那些杂七杂八的亲戚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今天来的只是楚阳奶奶改嫁之后生下来的两个叔叔,以及过门的婶婶,还有和楚阳同奶奶不同爷爷的两个妹妹。

    两个妹妹都在读初中,除了很小的时候见过几次楚阳之外,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面了。所以有点害怕,只敢躲在两个叔叔身边,偷偷用眼瞄着楚阳,那目光中其实还带着崇拜。

    听说她们家这个小哥哥今天高考考了630分啊。

    630分是什么概念,哪怕她们年纪再小也是明白的。如果她们那些同学知道她们有那么厉害的一个小哥哥,估计能羡慕死。

    可惜的是,小哥哥没选燕京和京华,就选了圣海的一所重点大学。不然说出去她们肯定倍有面子。

    此时,一家人围成一桌。

    “老大,这次恭喜了,没想到阳子考得那么好。”说话的是楚阳的二叔。

    “什么恭喜,同喜才对,咱家终于出了个大学生,还是桐济这种重点大学。”楚阳的三叔纠正,说完又对楚阳竖起了拇指:“阳子,好样的!”

    “嘿嘿。”楚阳唯有傻笑。

    “老三,你可别夸他,这小子太容易骄傲,你们看他那得意的样子。”楚宗元说。

    “老大,你这话我可不爱听。整个常乐镇总共才出了几个燕大、京华咱家就有一个,怎么就不能得意一下我跟你说,也就我没钱,不然我非得点个鞭炮绕着整个常乐镇走一遍,闹到路人皆知最好。”楚阳他三叔说。楚阳虽然没选燕大京华,但在他看来没什么两样,因为分数足够了。

    “老三,傻了吧你,没看到老大满面红光吗阳子考得那么好,我看最得意的是他才对,估计做梦都能笑醒。”楚阳他二叔说。

    “嘿嘿。”楚宗元也傻笑。

    &n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投资办厂
    事实上,农民从来没出路,至少在楚阳重生前还看不到出路。

    这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职业,却又不仅仅靠天吃饭,市场行情也很重要。

    谷贱伤农,真不是说说而已。

    前世,楚阳就有过一次亲身经历,破产后他回了老家,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看到上年豆角的行情很好,能卖到2块多一斤,就学着别人承包了60亩的土地,种豆角。

    楚阳是幸运的,这一年风调雨顺,豆角收成很好,几乎每颗豆角藤上都挂满了豆角。60亩的豆角,日产量足足两万多斤。

    结果呢结果是种这年豆角,楚阳居然亏了二十多万。究其原因,就是谷贱伤民。

    这一年的天气太好了,每个农户的豆角都很多,很多地方的豆角几乎同时上市,根本没人要。

    整个豆角季,楚阳就开头的时候卖过几次两块的,后面基本在一块钱以下,连工钱都不够,能不亏吗

    ……

    话说回来,楚阳的两个叔叔种的香蕉可不少,加起来估计超过30亩,好不容易遇到丰收年,却遇到烂市……也是可怜。

    这次他们来楚阳家,就带了两三百斤香蕉。

    想到这里,楚阳心中一动,将几根香蕉拿到厨房,去皮,切成均匀的薄片,在每片香蕉片上撒上一些细砂糖后平铺在盘子上。

    点火,在锅里放小块黄油,待黄油融化后将香蕉片平铺在锅里,小火慢慢煎……待一面煎成金黄色后翻转过来继续煎…….

    十几分钟后,一大盘金黄色的香蕉片新鲜出炉,楚阳将他们摆在盘子上晾了几分钟,直到脆硬时端了出去。

    “二叔、三叔,你们尝尝这个。”楚阳说。

    “阳子,这是什么”楚阳他爸妈好奇。

    “这是我用香蕉做出来的小玩意,爸、妈,你们也尝尝,看看味道怎样。”楚阳说完,首先自己拿了一片放进嘴里。

    带着困惑,楚阳他爸妈以及两个叔叔都抓了一片,就连两个妹妹都没落下。

    “味道怎样”楚阳问。

    “好吃!”楚阳他二叔赞道。

    “很香、很脆、清甜可口,还很酥软……爆炸啊,这味道。”楚阳他三叔感叹,说完又抓了几个香蕉片放在嘴里。

    就连两个妹妹也放下了矜持,围在楚阳面前大吃特吃,嘴都没停过。

    “阳子,这真的是用香蕉做出来的吗”楚阳他爸问道。

    “百分百是香蕉,我跟香蕉打了十几年交道,这点还是能吃出来的。”楚阳他二叔接口。

    “是的,这叫香蕉片,我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同学他妈在做,感觉好吃,就顺手将手艺学了过来。”楚阳说。

    “那……”楚宗元欲言又止。

    “爸,我明白你的意思,二叔和三叔家的香蕉不是卖不出去吗我觉得完全可以做成香蕉片储存起来,再慢慢卖。这玩意只要放在阴凉处,能储存很久呢。”楚阳说。

    “可是难做吗”楚阳他妈问。

    “不难,刚这盘我十几分钟就做出来了,成本也低,原料是香蕉,配料就加了点砂糖和黄油,就是有点费事。不过我听说这玩意可以规模生产的,只需要引进几台烤箱,一个流水线,一天生产个上千斤完全不是问题。”楚阳说。

    “问题是这玩意能卖得出去吗”楚阳他二婶有点担忧地问道。

    “卖得出去,比卖半熟香蕉要划算多了,我听说一斤就能卖一块二,包装好一点的话甚至能卖到一块五。”楚阳说。什么听说当然是扯淡,91年国内谁懂得吃香蕉片

    “那么高”楚阳他妈吓了一跳,“这玩意一斤真能卖到一块二啊”

    “嗯。”楚阳点头,其实他还往低了说,在后世,那些包装精致一点的香蕉片,一小包就能卖到七八块,估计都没半斤。

    “要多少斤半熟香蕉才能做出一斤香蕉片”楚阳他二叔问。

    “三四斤吧。”

    “三四斤能做成一斤,一斤能卖到一块二,如果换算成半熟香蕉的话,岂不是说一斤半熟香蕉能卖到三四毛天啊,老二、老三,做吧,我觉得这玩意完全可以做。”楚宗元说。

    楚阳他二叔和三叔齐齐点头,很是心动。

    要知道,哪怕爆市年,一斤半熟香蕉能卖到一毛二,蕉农都赚翻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姓程,名万里
    钱不够怎么办楚阳出呗,反正他爸妈也不知道去哪里买设备。

    楚阳其实有了一系列计划。这厂如果让他爸妈来开,当然不能只生产香蕉片,那样太单调了,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先期可以生产香蕉片,后期肯定得开发出一系列香蕉制品,比如脆皮香蕉、香蕉罐头、香蕉牛奶、蛋酥香蕉卷……

    但这些还不够,楚阳对厂子的定位并不是单一的香蕉制品,而是综合食品厂,主营的不是餐桌上的食物,而是各种零食,甚至包括各种饮料制品。他脑海中的零食实在是太多了,就看他爸妈能做到什么地步。

    主意是打定了,但开厂不是那么简单的,选址、产品定位、包装、营销方案这些还得一步步来。而且肯定得楚阳来做,指望他爸妈不行。

    不过楚阳并没有包办的意思,而是和他爸妈以及几位叔叔婶婶一起讨论。这生意是他爸妈的,他不可能长期介入,顶多就是偶尔给点参考意见。

    先是选址,按楚阳他爸妈的想法直接将工厂建在皇候村附近,因为那里离香蕉源很近,但楚阳还有更多了考虑,最后建议将工厂建在南流江畔不远的地方。

    那里离皇候村不算近,但离小江村和阳月村也不算远,而小江村盛产芒果,阳月村盛产龙眼…..这些都有益于工厂的后续发展……
1...3637383940...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