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杨少峰眼见这些人如此知情识趣,便本着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原则,回到座位上又笑眯眯的端起酒杯道:“来,大家再饮一杯!”



    等所有人都将杯子里的酒给喝了,杨少峰才接着道:“既然大家愿意支持杨某的决定,那杨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所以有些事情,倒是愿意提前和大家交个底。”



    张人杰拱手道:“状元公请说,老朽洗耳恭听!”



    杨少峰笑了笑,指了指张人杰身后的洗手盆道:“那您老可得先去洗洗耳朵,杨某接下来要说的,是个好消息!”



    被杨少峰这么一说,原本心里还隐隐约约有些不爽的张人杰也不要面子了,干脆起身走了几步,老老实实的洗了耳朵之后才回来坐下,向着杨少峰拱手道:“状元公”



    杨少峰瞧了一眼其他的十几个掌柜的,忽然呵的笑了一声,却也不开口说话。



    其他的掌柜的一瞧杨少峰这般做派,心下大怒却又没胆子翻脸,只得一个个的排队去洗了耳朵——太欺负人了!



    等着其他十几个掌柜的都洗完耳朵回来之后,杨少峰才笑眯眯的道:“咱们这边市城,地处长城之外,距离万全都司还有一段距离,更别说跟各位的家了,那差的更远。



    不过,咱们边市城的银行,其实只是个三级的支行,顺天府有一个二级的分行,而京城则

    则是有一级的支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银行会慢慢向整个大明铺开,以后每个州府的治地,都会有一个二级的分行或者三级的支行。



    换句话说,大家在边市城把银子换成了宝钞,等到了顺天府,完全可以把宝钞再换成银子,这里面不会有任何的火耗,更不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费用。”



    再次起身踱了几步,杨少峰又接着道:“当然,如果单只是这一个消息,倒也不值得大家专门去洗一次耳朵。不过,本官接下来所说的,就是实打实的好处了。”



    见众人都仔细瞧着自己,杨少峰便接着说道:“首先呢,是拆借。



    本官多少知道一些商业上的事情,也知道大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需要拆借银两周转的情况,可是这拆借嘛,能不能拆到,拆借的利息又是多少,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指了指张人杰,杨少峰笑道:“比如张老伯觉得今年生意好,来年的时候想要扩大一些,而手里的本钱又不趁手,所以就想着去找成国公府的朱老伯去借个几千两银子。



    咱们先不说成国公府的朱老伯能不能拿得出这笔银子,也不说张老伯需要搭进去的人情,光是这互相拆借之间的利息,张老伯就得心疼吧



    可是现在呢,张老伯完全可以凭着往年的流水账簿和地契去找银行拆借——本官觉得吧,这大明可能找不出比银行更有钱的人了,毕竟这是皇家和朝廷的产业,而天下又有谁敢说自己比国库和内帑还有钱



    至于大家所关心的利率嘛,本官现在就可以透露一点,那就是利率绝对比民间互相拆借的利率低得多。



    另外,大家手里如果有余钱,以后也别再往地窖和猪圈里埋啦,存银行多好既不用担心银子发臭,而且还有利息可以拿。”



    张人杰摇了摇头道:“状元公莫要糊弄老朽,向来只有往钱庄里存钱要收保管费的,何曾听说过还要倒给利息的”



    杨少峰呵呵笑道:“这不就听说了么因为咱们这银行跟钱庄不同,既吸收存钱,同时还往外放贷,而放贷的利息,恰好又比存款高那么一点点儿。”



    杨少峰这么一说,张人杰等人就明白了。



    合着这银行就是拿着吸来的存款再放贷,里外里自己根本就没

    没花一分钱,最后还能再剩下点儿——除非存款的人多于放出去的贷款,否则这银行根本就没有赔钱的可能!



    至于说存款的人会比拆借的人少,这种情况连想都不用想。



    因为存款的人能存多少钱普通的泥腿子们没多少钱,就算奔着支持皇帝的想法去存钱,估计也没有多少,但是需要拆借奖金的人数却绝对不少。



    而且更坑人的是,欠了别人的钱不还倒没什么,可是这银行有皇帝的内帑和国库,谁敢欠他的钱不还当这是赖着赋税不交呢!



    见一众掌柜的都满脸沉思的模样,杨少峰便直接回到了座位上,又一次举起酒杯,笑道:“另外呢,等银行都铺开了之后,大家在边市城存下的银子,完全可以到京城再取出来,无论是想取现银还是想取宝钞,都随大家自己选择。”



    见杨少峰又一次提到了现银的事情,张人杰便向着杨少峰拱了拱手道:“老朽今天这个耳朵可没有白洗,多谢状元公告知我等这般的好消息。






第一百二十三章 掉头发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杨少峰认为自己是个君子,所以向来喜欢直接动手而不是瞎逼逼,既然说要弄个金山银海,那就得弄个实打实的金山银海出来。

    望着眼前渐渐成形的金山银海,朱瞻基忍不住撇了撇嘴,低声道:“没想到你还真敢折腾,这要是被人发现了,以后你还做不做人了”

    杨少峰呵了一声道:“谁会发现”

    指了指正在忙碌着的几个青壮,杨少峰的脸上满是不以为意:“动手打造这玩意的是我家庄子上的人,他们会跑出去说这事儿

    再说了,它表面上的金银却是实打实的,一点儿东西都没有掺,只不过是通过内部填充锡和铜的手段把这玩意的体积弄大了一些而已,算不得什么大事儿。”

    朱瞻基道:“然后呢你打算就这么摆出去真不怕人偷”

    杨少峰反问道:“为什么要怕有锦衣卫和衙役交叉看守,城外还有一万精骑,敢向金山银海下手,那得多想不开”

    确实没有人会那么想不开。

    边市城的衙役们如何暂且不说,光是锦衣卫就足以让对金山银海起心思的人好好掂量掂量。

    锦衣卫这个贯穿了大明始终的特殊机构,在皇帝强势的时候,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锦衣卫办不到的,而当皇帝弱势的时候,似乎又没有什么事情是锦衣卫能办到的。

    现任皇帝朱老四很强势,所以锦衣卫也很强势,强势到只要情况允许,说杀人全家就绝不会留下一条狗的程度。

    有这么强势的锦衣卫看场子,杨少峰自然不担心有人敢打金山银海的主意。

    围着金山银海转了两圈之后,朱瞻基又忍不住开口道:“边市城是稳住了,最起码没有什么太大的可能会出现挤兑,那其他地方呢有没有多铺开一些的可能”

    杨少峰斟酌着道:“我觉得吧,现在边市城是稳定下来了,但是想要全面铺开,却有些为时过早,起码也得等着顺天府和京城的银行运转上一段时间再看看。

    当然,这种事儿应该让夏部堂去考虑,总不能咱们兄弟在这里掉头发,却让他夏老抠在顺天府享受不是”

    朱瞻基忽然嘿嘿笑道:“这一次的试点就已经够夏部堂头疼了,如果真的要全面铺开,我估计夏部堂的头发也该已经差不多了。”

    ……

    杨少峰说要找代王府铺子的麻烦,吴明就直接带着手下去找代王府铺子的麻烦,而且一天最少去两回以上,只要有客人上门,这些人就会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然后要查个账,检查个卫生什么的。

    杨少峰要找代王府的麻烦不稀奇。

    边市城孤悬长城之外,消息流传起来的速度比之其他地方更快——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初麦铎围城就有代王府太监大总管刘少冲的影子,再加上最近就只有代王府的人跑去拿宝钞换银子,还安排人手从大同方向带宝钞过来兑换,现在杨少峰出手对付代王府的铺子,其实一儿都不意外。

    但是让人恶心的是,这种光明正大的降维打击,让人根本就避无可避,哪怕明知道就是冲着代王府来的,代王铺新派来的掌柜也只能干瞪眼。

    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呢除了把这边的情况报告给代王,难道还能学习刘少泽和刘少冲兄弟两个

    而代王府的反应也着实出乎于所有人的预料。

    代王朱桂,当今天子的兄弟,封地就在离着边市城不远的大同,一个敢当街强抢民女,役使卫所士卒,锤杀百姓,逾制建造九龙壁的狠人,居然直接就把铺子给关了。

    而代王府的铺子关门,无异于给边市城的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要么就老老实实的听安排,要么就准备从边市城滚蛋。

    这些人精一般的掌柜们算是看出来了,杨癫疯根本就是在玩杀猴儆鸡,代王府的铺子就是那只猴,而自己这些人就是看杀猴的鸡。

    猴子都被宰了,鸡还敢不老实

    再加上金山银海的出现,更是稳定了边市城对于宝钞的信心,除了那些原本就不太在意的鞑靼人和瓦剌人,剩下的那些大明商人们也老实了下来。

    直到年底盘点的时候,李倦意外的发现,自己带来的五百万两白银根本就没兑出去多少,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不过是兑出去了几万两,连十万两的数目都不到。

    然后李倦就打算宴请杨少峰和朱瞻基,顺便看看能不能从杨少峰的嘴里再套出一点儿东西——自己来边市城,可是负担着上官的嘱托的!

    直到酒过三巡,杨少峰的脸色都红了起来,李倦才开口道:“下官原本还担心会发生挤兑,却不想状元公反手之间就将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下官佩服!”

    杨少峰呵呵笑道:“李行长才是真正的高明,一个预约限额的政令下来,就算是本官没出手,这些人照样翻不什么浪花来。”

    李倦谦让了一番后又笑着道:“敢问状元公,咱们这银行之事,到底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值问题
    按照中原堂口的规矩,最强大学有两家,排名第二的起码四五家,所以四大天王也向来是有五个。

    多出来的那个不太好说,有些时候就是凑数用的,有些时候则可能是个隐形的大佬,比如李鹤中这样儿的,打从洪武年间到永乐年间,李鹤中就一直是个隐形人般的存在,而且有事儿没事儿就想着告老还乡,比杨癫疯还要咸鱼。

    但是这货也绝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物——能安安稳稳的从洪武年混到永乐十四年都稳如狗的,满大明的朝堂上也翻不出来几个!

    对于朱老四这种明显甩锅的行为,李鹤中自然是打算告老还乡,现在朝堂上风云诡谲,谁愿意留下来掺合谁掺合,老夫年纪大了,掺合不起!

    然而朱老四却不打算放李鹤中离开——正所谓人老奸,鬼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像李鹤中这种人老成精的不留在朝堂效力,让他回家这不是浪费人才么!

    那个杨癫疯是怎么说的来着最贵的就是人才!

    然后李鹤中一边在心里骂着杨癫疯不是个东西,一边跟其他的几个天王和户部以夏原吉为首的众多大佬们一起薅头发。

    神飞先生曾经说过,秃了,也就变强了。

    随着李鹤中等人把脑袋上最后几根黑色的头发都薅掉之后,还真就让他们给琢磨出了一些门道。

    尤其是杨少峰在奏章里面说的放贷与吸纳存款等等的理论,更是被这些大佬们给发扬光大了——入股呗,仗着银行背后的国库和内帑,看什么玩意赚钱就进去掺合一下,反正是用别人的钱来赚钱,怎么着都不可能亏。

    还有,既然银行这种好东西存取两便,那就再通过银行试验一下军饷的发放——给每个将士在银行里开立户头,如果有谁家没把军饷给取空,这银行里的钱不就又多了么

    至于所谓的扩大宝钞和现银的兑换,这些大佬们在商量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终于得出来一个靠谱的结论。

    先在万全右卫试点。

    就像是杨少峰说的那样儿,万全右卫属于军事重镇,这里除了大量的士卒之外,就是那些士卒的亲眷,理论上来说,这些人跟普通百姓的关系不大,完全可以按照军法进行管理。

    而按照军法管理的好处也很明显,就是哪怕出了问题,也可以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引起太大的动荡。

    更别说这些大佬们还琢磨出了一个新的限制。

    只允许军户进行宝钞与现银的兑换,暂时不放开百姓和商人以及其他户籍的兑换,等最终军籍这边出结果了之后,再决定是否全面放开。

    当然,做为引起这些大佬们薅头发的罪魁祸首,李倦理所当然的被人给记恨上了,明着给李倦官升一级,然后指定他这个边市城支行的行长兼任万全右卫支行的行长,顺便还兼任万全都司支行的支行长。

    然后杨少峰就觉得这些人可真是些老机灵鬼儿。

    这个限制军户兑换而不放开普通百姓和商户兑换宝钞的政策也不知道是想出来的,反正这种拍脑门的政策居然能通过朝堂上的讨论,也是够可以的。

    户籍和商籍、匠籍的百姓不是人他们就不是大明百姓了就算他们是养的猪,那特么也得有个猪权吧!

    李倦拿着吏部下发的告身文书来回的翻看了好几遍,苦着脸道:“还望状元公指点迷津!”

    杨少峰冷笑道:“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他们不是还在公文里说让你相机行事么,如果你觉得可以向百姓全面放开,那就直接放开便是。”

    李倦摇了摇头道:“下官倒是想全面放开,可是放开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大量外地户籍的百姓跑来挤兑。”

    杨少峰道:“不放开就没有办法了托军籍的人帮忙兑换,你银行给换还是不给换如果你限制户籍,那就想办法找万全右卫的人帮忙兑换,这些法子不多的是”

    李倦忽然一拍脑袋,嘿嘿笑道:“状元公倒是提醒下官了。就是限制户籍,除了边市城现有的预约和限额之外,万全右卫那里只针对持有万全右卫户籍的百姓办理业务,其他地区的百姓,让他们安心等着当地银行网点开业好了。”

    都是人才!

    心里暗骂好几声之后,杨少峰才无可奈何的道:“既然如此,那李行长尽可以放手一试,反正后面还有顺天府的分行和京城总行兜底,再不济还有国库和内帑,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

    万全右卫将要开放银行试点的消息不径而走。

    对于万全右卫不管是军籍还是民籍、商籍、匠籍的百姓们来说,以后想要把宝钞兑换成银子,就再也不用想办法弄路引再跑去边市城了,只要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完成兑换,实在是方便的很。

    只是随之而来的,则是万全右卫原本就已经升值的宝钞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升值,直到无限接近于其票面价值。

    原因很简单,宝钞本身是不具备任何价值的,这玩意所有的价值都来自于朝廷对其
1...4243444546...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