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有了人,剩下的还需要什么耕牛阿鲁台和马哈木他们那里就不缺这玩意。种子江南鱼米之乡,更不缺这玩意。农具就以边城市钢铁厂和顺天府钢铁厂的产量来说,你要多少没有”
朱瞻基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尽管这些乱七八糟的理论听上去很完美。
琢磨了半晌之后,朱瞻基终于无可奈何的放弃,不再琢磨这些事儿,反而问道:“李祹那边怎么办”
杨少峰一边剁着肉馅,一边说道:“什么怎么办他是朝鲜的王子,还不是王世子,难道还要我去主动拜访他不成如果他聪明,就会主动登门拜访,到时候我就把拐卖他!”
朱瞻基一琢磨,发现还真就是这么个理——朝鲜国主李芳远来了大明,也不过是个亲王级的臣子,级别上照比自家老爹还低一级,勉强跟自己平级,李祹的级别就更低了。
而杨少峰跟自己是结义兄弟,虽然从入了官场到现在一直都是从九品,虽然没有亲王郡王的仪仗,但是人家好歹手握王命旗牌和尚方剑,李祹确实有些不够看。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朱瞻基便把李祹给抛诸于脑后,专心的择起菜来,忽然又回过神来,问道:“什么拐”
与在同时,朝鲜使臣驿馆之中,李祹正掰着手指头数着:“上好珍珠二十四颗,人参十支,上好貂皮三张,这些应该差不多了吧”
崔承恩迟疑道:“殿下,要不然直接点儿现在杨状元主持边市城的营造,处处用钱,大明户部夏部堂却只给拨了一千万贯,杨状元想尽了法子筹钱,甚至都做起了商贾贱业。
若是殿下这个时候直接送上真金白银……”
“不妥”,李祹想也不想就拒绝了:“到了杨状元这般身份,钱已经不重要了,甚至于官位品级都不重要,更重要的反而是脸面。
杨状元行商贾之事筹钱,乃是为了国事,谁都说不出什么,而我直接送了直金白银,却是私下送出去的,这就有行贿受贿之赚,岂不有损杨状元清名走,咱们这就出发,去寻杨状元。”
崔承恩道:“明天就是小年,咱们这时候去,是不是过于急迫了一些”
 
第一百七十七章 开始忽悠
朱瞻基自觉身为皇太孙跑来杨少峰家里蹭吃蹭喝还打包的行为不太好,不适合让李祹这个外臣瞧见,所以干脆打包了一大堆的吃食回了自己的院子,扔下杨少峰自己来面对忽然上门的李祹。
而杨少峰对于李祹早早的跑来求见自己没有丝毫意外,甚至连李祹送来的礼物也是照单全收,没有半点儿客气的意思。
除了所谓的“高丽贡女”。
虽然李祹没在礼单上直接写明,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是随后会让人送四名高丽贡女来杨少峰府上侍候着,仿佛杨少峰的家里若是没有高丽贡女,就会有失逼格一般。
杨少峰却是连忙拒绝了李祹的美意。
《朝野佥载》记载,唐中书舍人郭正一,破平壤得一高丽白玉名玉素,因其貌美,对她宠幸非常。郭正一夜须浆水粥,非玉素煮之不可——郭正一后来被玉素毒死了。
除了玉素这事儿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令杨少峰对于所谓的高丽贡女没什么好感。
朱老四活剐三千宫女的事情,就连一向热衷于抹黑大明的螨清都没能编出来这么离谱的事儿,偏偏在朝鲜的《李朝实录》里面就被堂而皇之的记录了下来。
拒绝了李祹所谓的高丽贡女,又请李祹尝了一顿杀猪菜之后,杨少峰才笑眯眯的问道:“忠宁大君不在顺天府体验一下大明的小年滋味,怎么跑来了杨家庄子这种小地方”
李祹笑道:“状元公实在是太过于谦虚了。若杨家庄子都成了小地方,那汉城又算得上什么不过,忠宁此次前来,确实是有一事,想向状元公请教。”
杨少峰笑道:“大君请说,若杨某能帮得上,必然不会推辞。”
李祹点了点头,又向杨少峰拱手致意,然后才道:“那忠宁就不客气了。”
斟酌了一番后,李祹说道:“我朝鲜偏居于东海,一向仰慕中原文化。只是,我朝鲜百姓鲁钝,学不会中原文字,有其言而无其文,忠宁亦多悯此情。
如今忠宁来见状元公,便是想请状元公指点,该如何才能让我朝鲜百姓也能像中原百姓一样读书识字”
杨少峰顿时就被气笑了——好嘛,合着你们棒子想要折腾自己的文字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大明还没凉着,就想着要玩自己的文字了
果然是养不熟的玩意儿!
杨少峰正暗自琢磨着,李祹却又接着说道:“忠宁想着,是不是可以找一种能为汉字注音的方法
纵然百姓鲁钝,学不会汉字,可是只要能学会注音,便能依据注音读出来汉字,不也方便许多”
见杨少峰依旧有些不明白的样子,李祹忍不住叹了一声,说道:“状元公生于大明,长于大明,自小学的便是上国文化,不知下国小民学习之苦处。
譬如识字,上国之民,生来说的便是汉语,只要有先生肯教,学会汉字总是容易许多。
而朝鲜处化外之地,语音异乎于中国,便是有先生教导,学起来也总是慢了许多,光是切字,便不知道要花多少功夫。”
被李祹这么一说,杨少峰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汉字这玩意神奇的很,中原堂口的百姓也很神奇——大概从汉字被老祖宗研究出来的那一天开始,就是先生指着某个字告诉你这个该怎么读,然后就自然而然的会了。
如果一定要说那些不识字的孩子是怎么学习汉字的,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又没有先生了该怎么办
不好意思,古代是没有新华字典这种好玩意的,更没有什么声母韵母之类的玩意能帮助你学习,有的就是切韵法和读若法,或者直注法。
直注法跟今天在英文字母旁边写一大堆的英格累丝伐木累是一样的玩法,比如在《尔雅》中有“‘肇’注‘兆’,基本上认识兆这个字的,就能认识肇。
所谓读若法,比如,材,读若才,基本上就知道材跟才是同一个同音了。
当然,这种方法不是没有缺陷,比如遇到窡读若叕,怎么搞这时候就用到切韵法了。
所谓切韵法,基本上就是公-古红切,取古字的g声母加上红字的ong韵母,就成了公,东字德红切,取德字的d声母,当字德郎切,取德字的d声母加上郎字的ang韵母,就成了当。
比如窡,直浊切,取直的zh和浊的uo,就能知道这个字读音是zhuo。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方法无论哪一种,先提条件都是识字——如何让不识字的人来通过这些方法识字
老祖宗似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考虑。
实际上,老祖宗一直在琢磨着怎么让孩子能更快的掌握知识,更快的识字。
比如从周朝的《史籀篇》,秦代的《仓颉篇》、《爰历篇》、《凡将篇》,西汉的《急就篇》,南北朝的《千字文》,唐朝的《蒙学》,宋代的《三字经》、《百家姓》。
翻开上面这些老祖宗为了给孩子开蒙所折腾出来的教材,基本上就能发现,里非同凡响都是按儿童应当掌握的知识来编写的,可以说是包罗万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买拐,就直接上轮椅!
杨少峰道:“我听荀继先生说过,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便算不得问题。当时还觉得先生这话太过于狂傲,后来细想之下,却发现着实有理。
譬如大君所思之事,归根到底,无非还是一个钱字给闹的。”
“是啊,”李祹叹了一声道:“朝鲜国小民寡,国库如何能与大明相比就算是忠宁想要多建几所学堂,也得精打细算才行。”
杨少峰笑道:“朝鲜国库不足,大明国库如何大君所虑者,无非是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但是有了大明的帮助,却又能算得什么”
李祹脸色一喜,起身拜道:“若如此,朝鲜百姓永世不忘大明恩德!”
啥玩意你他娘的还想白要
赶忙一把扶住李祹,杨少峰笑着道:“大君别忙着道谢,这事儿杨某自己说了又如何做得了数终究还是要在朝堂之上讨论了才行。
按照杨某的想法,便是我大明皇家银行向朝鲜提供一笔无息贷款,朝鲜可分期来还,用于朝鲜的学堂建设和书籍购买等事情。如此一来,大君所担忧的问题,不就解决了么”
不白给
李祹心中当时就不太乐意了,斟酌着道:“贷款肯定是要还的,可是朝鲜国小民寡,国库空虚,纵然有心,却也无力”
杨少峰顿时半眯起眼睛,淡淡的道:“我大明如今也是国库空虚啊。大君若是不信,尽可等开春了去顺天工地上瞧瞧,数十万民夫日夜不休的营建都城,每天用掉的材料以千斤计犹嫌不足,花掉的钱财已经掏空了大明的国库,夏部堂如今看到我,就恨不得把杨某给生吞活剥了榨油。”
“大明如此,朝鲜尚且比不得大明……”
一见李祹还是不愿意松口,杨少峰干脆说道:“现在的事情明摆着,大君向我大明皇家银行贷款,杨某会尽全力去劝服夏部堂,让他同意无息贷款给朝鲜。
若是大君不愿意贷款,那也随大君,正好杨某也不愿意去见夏部堂,更用不着舍了一张脸皮。”
李祹迟疑着道:“若是不贷款,那给汉字注音之事”
杨少峰道:“杨某自然会尽力而为,绝不会因为贷款之事而耽误教化之事。”
沉默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端起茶杯,斟酌着道:“大君还是过于急迫了一些。在下心中虽然有些想法,然则千头万绪,又怎么在这短短的一会儿功夫就能理清
既然大君现在不急着回去,倒不如留在顺天府,好好走走看看,杨某也趁这段时间好好捋一捋心中的想法,待将之完善之后再慢慢磋商,如何”
李祹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拜托状元公了,忠宁先代我朝鲜百姓谢过状元公大恩,若事成,忠宁也没齿不忘!”
说完之后,李祹瞧着杨少峰端着茶杯不喝,便笑着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忠宁先行告辞,回头再来叨扰”
杨少峰道:“那在下也不留大君了,等明天小年过了,在下就去寻大君,带着大君在顺天府好好转转。”
似乎是一直在盯着杨少峰院子的动静,李祹刚刚带着崔承恩离开,朱瞻基就出现了,贱兮兮的问道:“咋样你说的拐,卖出去了没”
杨少峰斜了朱瞻基一眼,说道:“不卖他拐了,这次我要直接把轮椅卖他!”
朱瞻基奇道:“什么轮椅怎么了这是”
杨少峰忽然呸了一声道:“还能怎么了这小棒子不想拄拐,我能怎么办也只能一步到位,替他准备好轮椅。”
尽管没弄明白轮椅到底是个什么玩意,朱瞻基还是问道:“要是,这个轮椅他也不买呢”
杨少峰顿时大怒,冷笑道:“轮椅不买就换担架!如果担架他也不想要,那就简单直接一点儿,直接把坟给他挖好,找个机会直接埋了!彼其娘之!”
平复了一下心情,杨少峰才开口道:“都他娘的惯坏了!你知道这狗东西是咋回事儿告诉你,李祹那孙子既想多修学堂,还哭穷!
我合计着要论辈份算的话,这李祹怎么着也是咱们侄子辈儿的,我这个当叔叔的总得意思意思吧,所以我就给他指了一条明路。”
“你不是要卖他拐来着”朱瞻基一愣,问道:“你还能好心给他指明路”
杨少峰呸了一声,说道:“当然。我跟他说,朝鲜没钱是朝鲜的事儿,但是咱大明有钱啊,直接借给他一笔无息贷款,让他从咱们大明购买书籍和水泥之类的建材,这问题不就解决了”
朱瞻基疑神疑鬼的道:“你会这么好心还无息贷款”
杨少峰点了点头,又呸了一声道:“真的,天地良心啊,我当时说的真是无息贷款,而且还允许他们分期还款!”
朱瞻基道:“那他还能拒绝难不成真就像你说的那样,上赶着不是买卖”
“锤子!”杨少峰恨恨的骂了一声,说道:“依我看,李祹那个狗东西完全就是想吃白食,最好我大明能赏则给他个几万万贯宝钞,或者干脆把水泥啥玩意的都白给他才好!”
砰的一声,朱瞻基猛的一拍桌子,骂道:“担架!直接给他安排担架!合着他朝鲜国库空虚,我大明的国库就不空虚了夏部堂天天喊着国库空的能跑老鼠,你又不是不知道!”
&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再逼逼几句试试?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刚刚过完小年的第二天,杨少峰就带着狗子和吴明一起来到了顺天府的朝鲜使团的住所,并且邀请了李祹跟着一起逛逛顺天府。
李祹也欣然应邀。
尽管李祹知道杨少峰没安什么好心,但是真让李祹拒绝杨少峰的所有提议,李祹却也没那个胆子——杨少峰背后站着的是大明帝国和一代雄主朱老四,而自己的身后只是朝鲜和自己的父亲李芳远,两者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天差地别,根本就不在一条水平线上面。
说白了,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要看实力的,拳头大的说话才硬气。
而且李祹在回去之后也仔细琢磨了一番,发现杨少峰的提议也未必全是坑害朝鲜的。
比如无息贷款。
朝鲜就是赖着不还能怎么样难道大明还能因此而出兵攻打朝鲜
不存在的,朝鲜可是不征之国,而且自己也没打算彻底赖账,顶多就是哭哭穷,然后慢慢还,还上个百十年而已。
心中既以打定了主意,李祹倒也不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反而专心跟着杨少峰在顺天府里转了起来,慢慢的就被杨少峰给带到了工地上面。
跟刚才转过的城区不同。
刚才的城区里面,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最为合适不过,大量的百姓挤在街上,愣是在这个寒冬腊月的天气里挤出来一片片的白雾。
工地这边就冷清的多了,除了两万多边市城调过来的劳工,还有三千囚徒之外,其余被征发徭役的民夫早就已经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整个工地竟然显得有些萧条,让杨少峰大为不满。
只是这一片在杨少峰看来极为萧条的工地,在李祹看来却已经极为骇人,当下便指着三千囚徒说道:“如此精锐的士卒,大明竟然舍得拿来筑城”
杨少峰打量了一眼三千囚徒,然后笑着说道:“他们算什么精锐如果他们也能算得上是精锐,那你让我大明几百万的常备卫所士卒怎么想让锦衣卫里面的精锐好手怎么想”
李祹却摇了摇头,说道:“状元公莫要诓我,忠宁虽然算不上知兵,却也能看得出来,这些人行动之间颇有章法,互相配合也是极为精妙,已是一等一的强军,状元公却说他们算不得精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