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现在哪怕让夏原吉已经看到了未来能赚多少宝钞,然而夏原吉就认准了一点。

    以后的钱是以后的钱,钱更多的还要用在河道桥梁上面。

    至于读书,跟生存比起来,能否读书自然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老祖宗多少辈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不读书不一定会死,没有完备的河道桥梁,没有足够的水利工程,却是一定会饿死。

    很简单的取舍问题。

    杨少峰一把一把的薅着头发,愣道:“这个问题,你一个户部堂官,你跑来问我一个从九品的待诏翰林就算我还挂着一个都城营建提举司提举的官衔,可也是个从九品的啊,人家其他的几个提举不都是从五品的”

    朱老四黑着脸道:“那你是想让朕给你加加官”

    杨少峰闷声道:“孙儿不敢,只是孙儿官微言轻,这种朝廷大事,不该由夏部堂这样儿的正二品大佬们来操心何时轮得到孙儿发言了”

    朱老四呸了一声道:“你也知道你是个从九品的芝麻官那你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都是怎么折腾出来的是不是你挑起来的”

    杨少峰顿时就愣在那里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朕想抽他(还债11/415)
    琢磨了半晌之后,杨少峰才小心翼翼的道:“若是想要弄钱,尤其是快速的弄钱来,孙儿倒是有上下两策。”

    朱老四眼睛一亮,捋着胡须道:“说上策!”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道:“所谓上册,自然是倭国之中石见国,彼国之中石见银山别的不多,银子这玩意却绝对不少,一年弄百万两易如反掌。

    至于征伐倭国的话,估计也不用不了多少人,只需要把郑和给放出去,反正老郑在南洋西洋也没少干这种事儿,让他去倭国溜一圈,把石见国弄到咱手里,钱的问题……”

    瞧了瞧朱老四越来越黑的脸,杨少峰讪笑一声,转而说道:“孙儿还是说下策吧。

    如今国库勉强也算充盈吧金银珠宝这些玩意虽然不多,但是照比起往年来说,肯定要多了不少。再加上宝钞一直在回收,宝钞司自然可以再印制一批宝钞放出去,以平衡宝钞的流通。

    另外,宝钞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担心大规模兑换的时候没银子给付么那就弄出以朝廷名义发行的债券,利息给的比银行定期存款高一些,总有人会动心。”

    朱老四黑着脸道:“朕原以来你有什么高招,却不想居然是这么两个招数!前者风险太大,后者,你是想让朕跟姬延一般债台高筑”

    夏原吉也点头道:“不错,若是比银行定期存款的利息还要高一些,那岂不是要和放贷的利率相同”

    杨少峰道:“相同又如何宝钞也好,银子也好,这些玩意都是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过程,比如十年前的一文钱,跟现在的一文钱,能买到同样多的东西吗再说了,不试试,怎么知道百姓是否愿意购买国债”

    轻轻摇了摇头,杨少峰自己心里也没有太大的底气,又接着说道:“这事儿还是得有人起个带头的作用,否则不易取信民间,效果也未必能有多好。”

    夏原吉却道:“取信民间的事情,倒不像状元公想的那么麻烦,反而要容易得多。老夫最担心的,却是这利息的问题。”

    说完之后,夏原吉也忍不住摇了摇头,说道:“就算利率问题也不是问题,那么这国债又该发行多少能弄到多少银两又能用来盖多少学堂盖的学堂越多,支出就越多,只怕到时候真就还不上了。”

    朱老四揉了揉额头,说道:“别想了。朕刚才倒是想明白了,这事儿还真就急不得,只能慢慢铺开,只怕是需要百十年的时间也未必能竟全功。”

    被朱老四这么一说,夏原吉也忍不住有些泄气——学堂盖起来容易,让百姓把娃子们送进学堂来读书也容易,但是后续这些娃子们要吃饭,要用书本,这些东西的支出却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源源不断的。

    如果人口增长的速度慢一些,那倒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如果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呢难道要对学堂进行收费

    原本已经享受到让娃子读书民的百姓,肯定不会接受,但是继续补贴下去,国库又支撑不住。

    杨少峰也明白过来了。

    所谓的全民免费教育,在后世能实现,是因为整个种花家的经济体量摆在那里,就算是国库掏钱补贴孩子们牛奶和鸡蛋也能负担的起,而大明的经济体量呢

    这不是玩什么欧陆风云,就算是,大明的体量也支撑不起庞大的免费教育计划。

    说白了,眼下大明最重要的目标,还是应该先解决如何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先解决如何教育的问题。

    一时之间,包厢里的气氛倒是沉闷了下来。

    过了半晌之后,朱老四才忽的起身,踱了几步之后说道:“还是朕刚才说的那句话,我大明十年不对外用兵,省下来的钱全部用在学堂上面!”

    杨少峰迟疑着道:“石见银山……”

    朱老四摆了摆手道:“就算倭国有石见银山又能如何一年百十万两的产量,就算再多上十倍又如何对于学堂计划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就指望不上。”

    见杨少峰依旧一脸不甘的模样,朱老四忍不住笑道:“自从商税开始改革,边市城那边又互开了边市之后,大明的岁入比一座石见银山不知道高了多少,五倍之十倍之

    既然以我大明的岁入尚且难以支撑这学堂的计划,难道加上一座石见银山就能支撑得起了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另外,你也别光打人家倭国的主意,锦衣卫现在已经在查石见银山的事情,估计要到明年才能有消息回来,你急个什么劲”

    说完之后,朱老四便笑了笑,说道:“走罢,该看的好戏已经看完了,该头疼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该回去好好养养精神了。”

    等出了拍卖场之后,朱老四示意朱高炽和朱瞻基还有杨少峰滚蛋,自己却带着夏原吉往行在的方向走去。

    眼看着离拍卖场已经远了些,朱老四这才开口道:“你怎么看”

    夏原吉迟疑道:“不好说。状元公的想法,向来是天马行空,很多事情一开始看起来毫



第一百七十二章 都很头疼
    苇索先生曾经说过,好的不灵坏的灵。

    朱老四一直觉得杨少峰太能折腾,总是能折腾出一些动静来让自己头疼,但是朱老四万万没有想到,离拍卖会过去还不到两天的时间,杨少峰就折腾出来一个大新闻。

    魏国公徐钦,出门的时候没带足够的护卫,小厮被人打晕扔在一旁,魏国公徐钦本人则是被打断了一条腿——徐钦原打算像昨天一样抄近路去工地,好看看自己刚买下的院子现在是个什么样,然后就被几个蒙面人给套上麻袋痛打了一顿。

    等顺天府的衙役们闻讯赶到时,小厮依旧昏迷未醒,身上依旧套着麻袋的徐钦则是正在不停的哀嚎。

    顺天府的捕快头子第一时间就封锁了现场,然后想要根据脚印之类的线索来追查贼人。

    然而并没有鸟用。

    就好像那些贼人带了笤帚一样,周围的脚印除了徐钦和小厮的脚印之外,便再没有第三个人的脚印,倒是有笤帚扫地的痕迹留了下来。

    然后事情就闹大了。

    堂堂的魏国公被人光天化日之下打断了一条腿,而顺天府又抓不到人,甚至连一点儿线索都没有,自然也没办法遮掩过去。

    很多勋贵们都乐得看热闹——徐钦他爹是徐辉祖,当初靖难之时,徐辉祖站在朱允炆那边,没少给朱老四这边添乱子,甚至有许多人的故旧都是死在徐辉祖的手下,如果不是碍于徐皇后,估计早就有人去打断徐辉祖和徐钦的狗腿了。

    至于满朝的文官,除了都察院叫嚣着应该让顺天府限期破案,同时还要严惩贼人之外,剩下的大佬们都闭上了嘴巴不做声。

    江湖传言,被人打断腿的苦主徐钦把状告到了御前,同时还上表弹劾顺天府无能,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个各打五十大板的结果。

    顺天府府尹郭士道治下无方,顺天府匪患横行,光天化日之下竟然袭击了当朝国公爷,还打断了国公爷一条腿,所以郭士道被朱老四训斥了一番之后罚俸半年,以观后效。

    而苦主徐钦也同样被朱老四给训斥了一通,除了骂徐钦不知收敛以致树敌太多之外,还丢尽了勋贵的脸面,简直就是勋贵中的败类,皇亲中的人渣,所以同样被罚俸半年,同时还被加了个闭门读书一年的禁令,等于是变相的又把徐钦给禁足了。

    江湖传言,定国公徐景昌在魏国公被人打断腿之后,曾经拎着一条狗腿登门拜访,并且告诉徐钦说吃啥补啥,本着同宗同族的情谊,特地送狗腿一条,以便让徐钦好好补补,如果徐钦觉得不满意,那定国公就再去弄两条猪后腿送过来。

    没事儿找事儿的徐景昌同样被训斥了一通,然后被罚闭门读书三月,同时罚俸,以观后效。

    事情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这次的勋贵断腿案,所有疑点都直指杨少峰,然而却都没有任何证据——杨少峰有不在场证据,皇太孙朱瞻基和户部尚书夏原吉还有工部尚书吴中是证人,案发之时,杨少峰正跟这几个人待在工地上面讨论学堂的事情。

    再加上朱老四又明显摆出一副不站徐钦的态度,就连接手查案的锦衣卫也是应付差事,除了到魏国公徐钦府上拜访了一回之外,后面就杳无音讯了。

    最后等纪纲也被罚俸三个月之后,事情就算不了了之了。

    有意思的是,包括苦主徐钦在内,所有被罚俸的这些人,就没有一个是靠着俸禄过活的。

    更有意思的是,朱老四知道是杨少峰干的,徐钦也知道是杨少峰干的,朱瞻基也知道是杨少峰指使人干的,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来捅破这层窗户纸。

    很多后悔花了高价买院子的文武大臣们都熄了悔约的心思——人家都是杀鸡儆猴,这倒好,直接把猴子给宰了摆在一众鹌鹑面前,还要问问这些鹌鹑们怕不怕

    能不怕吗

    接踵而来的消息,则是户部有了大动作,以后朝堂上下,包括外地官员的俸禄都不再发放实物,什么粮食之类的玩意统统折现,苏木和黑胡椒之类的香料也不会再拿来当成俸禄发货,全部换成现银。

    只不过,还没等这些官员们高兴起来,另一个随之而来的消息就让这些官老爷们如丧考妣。

    自永乐十六年元月开始,所有的官员都必须到就近的银行网点登记开户,然后将自己的银行账户编号报到户部,以后俸禄每月都会打入银行账户里面,想用钱,自己去银行取,宝钞还是现银,随意。

    至于银行账户编号,自然是杨少峰跟夏原吉一起折腾出来的,先把每个州府都分配一个四位数的编号,然后再给每个县都分配一个四位数的编号,最后再给每个人都分配一个十二位数的编号,人死号销。

    杨少峰和夏原吉讨论过,像这种情况,二十位长度的编号基本上已经不存在编号重复的可能了。

    如果这些账号都用过一遍之后还没有搞出来有联网功能的银行系统,杨少峰也只能说是天意了——光是最后一个十二位的编号,就已经足够使用上百亿次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因为没有后世的联网功能,所以这些在顺天府或者在其他地方做官的大佬们一旦调动或者回乡,就需要单独到银行去走两趟,办理跨地区的账户迁出千入业务。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打算怎么办?
    杨少峰站在球场边上,刚刚放下手中的哨子,就指着球场上骂道:“杨小九!让你上场是踢球的,不是踢人的!你他娘的再敢踢人,你就给我等着!”

    朱瞻基拉了拉杨少峰,低声道:“不是挺好的这样儿踢起来对抗性比较大,看着也比较过瘾,总比你那种文绉绉的踢法要好的多。”

    杨少峰呸了一声道:“好的多这才几天的时间都送医馆多少个了再不管教管教他们,明天这球场上就没人了!”

    朱瞻基不以为意的道:“不是,你能不能换个思路怕他们受伤没问题,给他们穿上铠甲不就好了为什么非要让他们放弃对抗

    反正我觉得这样儿就挺好,一场场比赛下来,看着过瘾不说,还能让他们学会互相配合之道,以后上了战场,也多一分保命的机会。”

    坐在两人身后的朱老四也嗯了一声道:“瞻基说的不错。这小小的足球里面,居然还暗含着许多用兵之道,倒也有点儿意思。

    而且你也说过,这是比赛,既然是比赛,弄了那么多的限制干什么放不开手脚,如何能发挥得好传朕的旨意,让他们换上盔甲之后再踢,注意保护好安全。”

    然后杨少峰就一脸懵逼的看着好好的足球比赛被搞成了一个四不像。

    说这玩意像橄榄球吧,它不允许用手——如果允许用手,那不就和蹴鞠一样了蹴鞠可是违反大明律的事情!

    可是这说这玩意像足球,又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谁家足球场上全副武装的踢而且还允许踢人之类的动作出现

    望着一屁股坐回凳子上的杨少峰,朱老四忍不住笑道:“这不是挺好的么等你说的那个联赛和盘口之类的事情搞起来,不是有许多银子可以赚”

    杨少峰张了张嘴巴,然后又瞧了瞧穿戴着盔甲踢球的两支球队,最终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赚钱是肯定的,顺天府,京城,边市城,这三个地方的球队将全是除去状元队之外最早成立的三支专业球队,等过完年,就可以着手准备明年年底的第一届联赛了。

    按照大明百姓们那浓重的乡土观念来看,任何一支球队都有自己所在州府的百姓们大力支持,到时候门票,盘口,周边,哪样不都能赚来大笔的银子

    朱老四见杨少峰无话可说,便又笑着道:“皇城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完全竣工”

    杨少峰斟酌了半晌,才开口道:“如果宫城和皇城一起算上,大概得到十九年秋,或者二十年初才能完全竣工。”

    朱老四嗯了一声,说道:“如果,朕再多给你弄些人手呢”

    杨少峰道:“如果人手足够的话,想来时间还能再提前一些。祖父大人是打算再征召一些民夫”

    朱老四呵了一声,冷笑道:“笑话,征召那么多的百姓,难道不耽误农时就算朕不指望着他们种了粮食来交民赋民税了,可是这百姓总得吃饭吧饿着了百姓,还修个屁的皇城只怕朕这个皇帝都要遗臭万年了!”

    见杨少峰一脸不解的样子,朱老四便低声道:“交趾,倭国,这两处都有许多劳工,到时候一个五两银子,如何”

    “没钱!”

    杨少峰想都不想的就拒绝了,说道:“孙儿修的宫城是给祖父大人住的,皇城是让祖父大人和朝堂诸公们办公用的,孙儿自己又不赚钱,祖父大人居然还要让孙儿出钱买劳工”

    朱老四道:“大军征战在外,总得有犒赏才行,朕不能让将士们白白牺牲吧”

    杨少峰怒道:“那也应该是国库花钱!这工地上的拨款本来就不多,夏老抠居然还要打工地的主意”
1...6061626364...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