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朱瞻基这么一说,朱老四就明白怎么回事儿了——如果不从这些文武大臣和勋贵宗亲们身上割几块肉下来,都对不住他杨癫疯的名号!
杨少峰一见朱瞻基把自己卖的干干净净,无奈之下只得讪笑着道:“还有银行呢,银行可以贷款给他们,十出十三归的利率,绝对良心!这钱有国库和内帑的!”
一听杨少峰说有国库和内帑的份子,朱老四这才冷哼一声,又转过头去看着楼下的拍卖会。
杨少峰瞪了朱瞻基一眼,低声道:“你可真行啊,这么快就把我给卖了”
朱瞻基同样
第一百六十八章 朕亲自找他们要说法!
一语成谶。
当所谓的拍卖会结束之后,参加拍卖会的这些大佬们就恨不得打死自家的败家媳妇——太子妃在场又怎么样太孙妃在场又怎么样
买!买!买!不用钱的
胡广阴沉着脸,望着喜气洋洋的妻子李氏怒道:“如今败尽家财,你居然还能笑得出来”
李氏顿时大怒,瞪着胡广骂道:“败尽家财一座院子七万贯,你胡阁老花销的时候可曾有过心疼我花了不过几千贯,你倒要来怪我
也对,你心里向来就只有你自己,又何曾有过他人罢了罢了,回头我且拿这几千贯还了你,你自己抱着宝钞去过罢!”
胡广心中更不痛快,怒道:“七万贯又如何杨士奇与金幼孜二人买的院子不如我,尚且花了八万贯!若夫老夫慧眼独具,又如何能趁早抢下这出院子”
李氏冷哼一声,说道:“你慧眼独具难道我便不是了你可知道,我手中这瓶香水,拍下时只花了三千贯,却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花五千贯买走,不比你那院子要强上许多”
胡广疑神疑鬼的道:“五千贯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涨了两千贯那你怎么不多拍下一些,也好卖了换成宝钞”
“呸!”李氏呸了一声,说道:“这瓶香水,你当是我为自己买的你便当真要与你女儿老死不相往来”
一听妻子提起女儿,胡广顿时冷哼一声,沉着脸道:“老夫的脸都被她给丢尽了!解祯亮算得上什么东西不过是个罪人之子,她居然死心塌地的要嫁过去”
李氏叹了一声道:“若不是女儿嫁了过去,只怕你所谓的脸面,要丢得更加干净!解缙当年于你,好歹也算是有举荐之恩,他遭了难,你却要悔婚,不怕天下人笑么”
胡广阴沉着脸道:“老夫不还是为了她好区区薄名,如何比得上她终事大事她不领情也就算了,居然还截耳明誓,这不是打老夫的脸么”
叹了一声之后,胡广又接着道:“你愿意送,便送,莫要牵扯上老夫,老夫可丢不起那个人!”
李氏冷哼一声,转而问道:“咱家不是已有院子纵然没有,朝廷也会给你住的地方,你又何必花七万贯来买一座院子”
胡广哼了一声道:“妇人之家,懂得些什么”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胡广还是解释道:“朝廷的院子,终究是要收回去的,而咱家止有一处院子,老夫百年之后便要归咱们穜儿所有。
我想过了,这处院子的位置极佳,若穜儿争气,以后便可住在这处院子里,上朝时也能方便一些。
若是穜儿不争气,也可将这处院子高价卖了,再拿着钱回老家去耕读为生,总不至于没了生计。
至于咱们原本那处院子,老夫住的心烦,你便拿去送了人情,给你的好女儿吧!”
李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捶了胡广两下之后才道:“口是心非的老东西!明明还记挂着你女儿,嘴上却是不肯承认。”
胡广冷哼一声道:“老夫买下的这出院子,离着皇城极近不说,便是连院子的布置,都是由皇家大匠来做,岂不比原来的院子强上百倍咱们原来住的那个,扔了也不心疼!”
见胡广依旧嘴硬,李氏低头笑了笑,说道:“既然如此,那改天我就将这香水转卖出去,也好换些银两回来补贴家用。”
胡广斟酌了一番,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既然已经定下来要跟银行贷款,那就贷款便是,以老夫的薪水,定然能还得起。
至于这瓶香水,你还是留着自己用好了,又何必要送出去”
李氏笑着摇头道:“这香水的香味,我也闻不大惯,留着又有什么用处对了,你花这七万贯拍下一处院子,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住得进去再有几个月,你就要当外公了。”
胡广狐疑的看着妻子,愣道:“这院子能不能住,与我是否当外公有什么关系”
李氏道:“若是能在你当外公之时住进去,岂不是双喜临门的好事”
胡广忽然呸了一声道:“那是他解祯亮的好事,又与老夫何干对了,金幼孜和杨士奇家里的,都花了多少”
李氏见胡广依旧嘴硬着不愿意提起女儿,只得无奈的叹了一声道:“徐娘子和王娘子花的只比妾身多,绝不比妾身少,若是算起来,三五千贯总是有的。”
胡广哎的叹了一声道:“十几年的积蓄啊,没了,全没了!如今又欠下银行一大笔钱,老夫堂堂正五品的大学士,还要还上二十年,只怕要还到死的那一天了!”
“呸!”李氏呸了一声,骂道:“你才四十八岁,说什么死不死的满嘴的胡说八道,也不怕真个折了寿数!”
胡广哼了一声道:“若当真折了寿数,倒也是好事儿,省得有这操不完的心!”
……
夏原吉站在拍卖场的门口处,直到所有人都快走光了,才又折回了拍卖场寻了林羽,问道:“杨癫疯呢”
林
第一百六十九章 慢慢来
若不是夏原吉忽然提起了苏木和黑胡椒,杨少峰一时之间倒也没想起这两样平日里当做香料的东西,更不会想到后来文武大臣们组团反对下西洋,居然会和这两样东西有关。
事情比较复杂。
朱重八赶跑了蒙元之后定都金陵,发现大量的金银珠宝被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给带着跑路,整个大明是缺金缺银缺铜钱,基本上就是除了不缺人,啥玩意值钱就缺啥。
朱重八不傻,这个从乞丐混到皇帝的泥腿子有着他自己狡猾的一面——治理天下要靠文人,稳定天下要靠武人,摆弄这些人要靠俸禄!
然后朱重八一拍脑门子,就决定给文武官员和勋贵们发一定的粮食做为俸禄,再加上一部分的宝钞做为补充。
洪武二十九年,朱重八规定了官员的工资水平:正一品,月俸米八十七石……正九品,五石五斗;从九品五石。
理论上来说,如果按照朱重八定下的粮食加宝钞的解决方案来执行的话,即便是县官,每月领取七石米,除非这个县官纳了好几房小妾还雇佣了许多的下人,否则是足够开销的。
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
朱重八定都金陵,朱允炆也没有迁都的打算,而金陵又挨着鱼米之乡,粮食这个玩意总是不缺的,拿来给文武官员们发放俸禄也没有问题。
等干掉了侄儿,自己上位之后,朱老四就打算早早的把都城迁回到顺天府去。
在朱老四看来,把都城迁回顺天府的好处有很多。
第一,自己可以随时带人去砸阿鲁台的场子;第二,顺天府才是自己经营了许多年的基本盘,比金陵更为可靠——万一有人想要替朱允炆招魂呢
但是等朱老四暗自下定了迁都的决心之后,却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如果能成功迁都顺天府,大批人马都跟着去,而北方却又生产不出那么多粮食,只能靠大运河的漕运,从南方往北京运粮食才行——长途运输,损耗不小,这么珍贵的粮食,用来供给京师人口的口粮,已是捉襟见肘,又哪有富余,去给官员发俸禄
当时杨少峰还没有参加会试,更没有在边市城折腾,当时的宝钞正处于一个不断贬值的局面,朱老四自然不可能拿这玩意来发放俸禄。
然后朱老四就想出了一个新玩法。
“春夏折钞,秋冬则苏木、胡椒。”
朱老四把苏木、胡椒之类的香料当作俸禄发给官员了!
苏木胡椒这些玩意早期的时候很值钱,但是等郑和下了西洋,替大明在南洋和西洋收了一大批狗之后,这玩意也就不怎么值钱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玩意既不能吃,也不值钱,官员们拿在手里干什么做菜的时候放点儿鬼知道要多少年才能用光!
所以,后来的文武大臣们一致反对开西洋,会不会跟这个有关系——原本拿香料当俸禄就够恶心了,再开西洋再去弄一堆香料回来当俸禄
杨少峰心中暗笑,表面上却一脸严肃的盯着朱老四,打算看看朱老四怎么应对。
朱老四却哼了一声道:“准!”
对于朱老四来说,宝钞既然已经值钱了,那给官员们宝钞,让他们拿着宝钞去买粮食,不比直接发粮食更省心
更重要的是,我朱老四又不傻,难道还看不到这其中的好处官员们在银行有账户,他们是否贪墨,只要把家产跟银行账户里的收支对比一下就能清楚,还不是美滋滋
得了朱老四的保证之后,夏原吉心满意足的向朱老四谢了恩,然后望着杨少峰道:“状元公还有什么没说的不如一起说出来”
杨少峰摇了摇头道:“还有什么多乎哉不多也。”
朱老四笑眯眯的道:“他方才说,要大量修建学堂,让天下百姓都能读得起书。他还说,要把邸报明发天下,让天下人都能看到邸报,以了解朝堂动向。”
杨少峰一脸懵逼的望着朱老四——卖孙子的手法这么熟练我是不是应该学学老张,让你也坐一坐土飞机
瞧了瞧脸色黑的如同锅底的夏原吉,杨少峰讪笑道:“夏部堂怎么这么看着我”
夏原吉呵呵冷笑道:“状元公倒是努力践行圣人教化之道,老夫自愧不如。
但是,状元公能不能告诉我,这修一所学堂要多少钱学堂不收学费书本费,还要补贴餐食进去,这又得多少钱一年一千万贯可够
还有明发邸报,雕版不需要用钱印刷不需要成本人力不需要工钱一年一千万贯可够”
杨少峰道:“学堂的事儿,咱们先不说,咱们先说说这明发邸报的事情。”
夏原吉冷笑道:“愿洗耳恭听!”
杨少峰斟酌着道:“以后读书人会越来越多,夏部堂是否认可这一点”
被杨少峰这么一问,尽管有心否认,可是夏原吉还是点了点头道:“老夫认可。”
杨少峰点头道:“这就对了。自古来,凡政令不通,宗权大于王法之事屡见不鲜,便是因为读书人极少,民不知法,不知朝堂政令,只能任由那些能读书识字的士绅们曲解政令,
第一百七十章 不能可一只羊薅啊
一听杨少峰说有好几处能挣钱的地方,夏原吉顿时就来了兴趣,端着杨少峰递过来的茶水抿了一口,似乎刚才反对大建学堂的人根本就不是他夏原吉:“状元公不妨好好说道说道”
杨少峰道:“庭院装修,肯定是能赚到钱的,所以这个就先不说了。”
指了指楼下的拍卖场,杨少峰就笑道:“郑公公远下西洋带回多少奇珍异宝先不说,就说历朝历代的文人字画,总有些值钱的,拿来拍卖场拍卖,是不是比拿到当铺去合适拍卖行是要交税的。
顺天府的人口越来越多,除了粮食之外,衣、住、行哪一样不需要商人商人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他们交税,同样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还有蹴鞠,我大明州府各自成立蹴鞠队伍,赛个高低上下,总有人来看吧新建的顺天府蹴鞠场能容易几万人观看,一人十文钱的门票钱,一百个人就是一贯,几万人又是多少”
端起茶水灌下去,让有些冒烟的嗓子舒服了一些,杨少峰才又接着说道:“总之,有人的地方就有钱,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有人能把握住机会,有人把握不住机会。
不过,其他人是否能把握住机会,不重要,但是你夏部堂却是稳稳的收着商税,他们赚也好,赔也置,你总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夏原吉嗯了一声,琢磨了半晌之后才向着杨少峰拱了拱手,说道:“是老夫着相了,总想着把钱要省下来,让状元公见笑了。不过,老夫还有一事不明,望状元公指点。”
瞧了瞧朱老四,又瞧了瞧朱高炽,夏原吉低声道:“为何是十出十三归九出十三归不是更好”
杨少峰噗的一声喷出了嘴里的茶水,咳了好几声之后才说道:“九出十三归这当然是能让银行多赚一些,可是这银行的名声不也臭了
再者说了,这薅羊毛,你也不能可劲薅啊,总得让这羊缓缓,要不然都给薅秃了,得等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新的羊毛”
朱老四忽然又抽了杨少峰后脑勺一巴掌,恨恨的骂了句:“混账东西!”
合着郑王越王这些都是等着被薅羊毛的羊那高炽岂不也成了羊只不过是不用被薅的那只——那朕呢朕算什么
夏原吉顿时不满了,翻了个白眼道:“陛下为何要打状元公打坏了怎么办”
怼完了朱老四,夏原吉这才扭头对杨少峰道:“那学堂之事呢状元公方才说的是仅顺天府一地先试行,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所需要支出的宝钞也不在少数。
说句心里话,老夫也知道学堂的重要性,但是河道桥梁就不重要了么在读书和保证百姓的生存之间,状元公又该如何取舍”
杨少峰顿时傻眼了。
夏原吉问的话很直白,也很直接,然而就是这么直白直接的问题,却是最难回答的。
后世总有人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这句话本身没错,钱能解决的问题确实算不上问题。
然而,最大的问题在于没钱。
假使有钱,朱重八不至于搞出来宝钞这么个只付不兑的玩意,朱由检也不至于挂到煤山老歪脖子树上去。
至于朱老四,这个跟刘野猪差不多的好战份份子,一次次的出兵去怼阿鲁台,郑和七下西洋,迁都顺天府之前准备的那些木料石材,营建都城,哪一样不需要钱
如果不是有夏原吉抠巴巴的给他攒着国库那点儿家底,估计这大明的内帑和国库早就让他给败光了,哪怕是有了杨少峰这个穿越者,大明的国库依然还是很紧巴。
没办法,夏原吉舍不得拿钱出来让朱老四去打仗,但是对于拿钱来修水利道路之类的事情,却从来都不曾小气,以前没钱的时候,工部的预算基本上都是如数拨给,如今有钱之后更是财大气粗,又往河道上面拨了一大笔钱出去,以致于国库又开始显得空虚无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