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第一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鱼精

    袁明珠觉得她对顾重阳已经仁至义尽,又不是把人推出去就不管了,她给他安排的可是条康庄大道,奔着富贵荣华去的。

    若是他还要记恨,那她也没办法。

    袁明珠往东张望了一下,看到她爹的身影,往那边跑过去。

    “爹,我娘让我来喊你回家吃饭。”

    袁树露出个憨憨的笑容:“啊!”

    牵上牛:“回家了!”

    招呼牛二蹦。

    袁明珠拉着她爹的手。

    “曾祖母今天蒸了鱼,可好吃了!”跟她爹说着她在去京城的时候吃过的好吃的蒸鱼。

    袁树虽然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依旧认真的听着。

    袁明珠看着她爹,终于想起来之前看到吕南时候感受到的那种违和感是什么原因了。

    吕南醒来以后,跟之前不一样了。

    之前的吕南跟他爹似的,总是不自觉的警惕着,偷偷拿眼角观察周围的人。

    而且,跟他说话他一般也只是安静的听着,很少会主动做出回答,尤其是没交谈过的话题。

    袁明珠努力回忆着当时吕南的表现,他的状态太从容了,像是上位者对着下属。

     




362、知恩图报
    袁树愁坏了:“没有布料……。”

    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裳,大概是打自己衣裳的主意。

    袁明珠:“那人家里应该有旧棉衣棉被吧”

    袁树似乎回想了一下,摇摇头:“没有。”

    袁明珠:“这么困难啊”

    袁明珠猜着是不是刘家的那些雇农,不过很快又让她给否定了。

    刘家对雇农也没苛刻到让人衣不蔽体的地步,没有三面新的棉袄,芦花袄总还有一件。

    此地芦苇到处都是,穷苦人家没有棉麻做棉衣棉被,会采了芦花做棉袄,用麦草垫得厚厚的睡在里头。

    哄着她爹:“做棉衣得量尺寸,可不能做小了,人在哪里呀让娘帮他量了尺寸给他做好。”

    袁树:“他在湖边,可远了,马车也得走一天。”

    可把袁明珠给吓坏了,还以为遇到居心不良的人了呢

    闹了半天她爹是看到天冷了担心当初收留他的那人没有过冬的衣物。

    又有些心酸。

    他们只顾得全家团聚的喜悦了,听说她爹被找到的时候是在帮着当地大户放鹅,就想当然的认为救了他的是那大户。

    也委托了任驿丞对那家做了答谢。

    原来谢错了人了。

    这叫什么

    吃水忘了打井人

    也难怪她爹总也没办法融入这个家,是他们没有去了解他爹心里在想什么。

    这些日子,尤其是天气转凉以后,他的心里还不知道怎么煎熬呢。

    “不怕,我们家有马车,爹可以赶着马车去。”

    袁树再次露出单纯的笑容。

    他们父女身后,顾重阳握紧雕件。

    每次他下定决心要恨她,跟她决裂的时候,她总是让他又看到她最好的那一面。

    其实他最该恨的是他自己,是他自己不争气,总是受她蛊惑。

    回到家里,正看到曾祖母单盛了一份饭菜,喊了秦三花:“给你吕南叔端他屋里去,他今天昏倒了,跟他说让他好好吃饭补补。”

    一家人吃了一顿欢欢喜喜的午饭。

    袁明珠找到她娘,把中午她爹说的那些说了给她娘听。

    杜氏本来也不愚笨,经小女儿稍微一点拨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旁边做着针线的袁珍珠和梁氏妯娌也听得若有所思。

    原来还可以这样笼络丈夫的心。

    杜氏悄悄找了丈夫,问他:“明珠说你想给恩人送些御寒的衣物”

    袁树点点头。

    杜氏:“是该送些去,不是人家救你,我们一家人也再难团聚。”

    “说起来人家是咱们一家的大恩人,我跟你一起去找祖父母,要些棉花和布料,再拿些粮食,我陪着你一起去潘家凹看看恩人。”

    袁树听了果然感动得眼睛亮晶晶的,跟她倾诉了当初老王头救他,为他准备御寒衣物的事。

    杜氏拉着他找到袁弘德和陶氏,把要求说了,“……,眼瞅着天一天冷似一天,听伯驹他爹说老人家无儿无女的一个孤寡老人,

    那时候天还热着就替伯驹爹担心冬天没有御寒的衣物,天天偷偷藏些在湖边捡的鸭鹅毛攒着,要等到冬天给他用……,

    人心换人心,人家真心待我们,我们也不能做那没良心的人,我就想拿些棉花布料粮食啥的去看看老人家。”

    这种知恩图报的事,陶氏最是赞赏。

    帮着张罗东西。

    袁明珠怂恿着她娘大张旗鼓去酬谢恩人,也是要做个榜样给吕南看。

    别只记得他们拿他当奴仆使唤,忘了他们对他还有收容之恩。

    不想挟恩图报,至少别忘恩负义。

    吕南一直趁着病躲在屋里没出来,中午饭和晚饭都是秦三花给端屋里吃的。

    不过他一直关注着外头的动静。

    秦三花给他送晚饭,他就跟她打听:“家里出什么事了谁又要出门”

    他自己都没发觉他说的事家里。

    秦三花也不防



363、添三分颜面
    两家的关系现在有些不上不下的,约定好的事情因为意外推迟了好长时间。

    时人做事都喜欢顺顺当当的,一旦出现波折,尤其是这种喜事出现波折,都会往不好的地方联想。

    虽然也有喜讯,袁家四郎考取了秀才,这桩亲事锦上添花,可是也让他夫人更放心不下了,生怕婚事有变故。

    孩子娘的意思就是想让他跟袁家商议一下,能不能越过袁家三郎先把婚事定了,结婚等着三郎先结也行,不然总这么没名没分的等着也不是个事。

    可这话让他跟袁家人怎么提

    外人知道了不得以为他们家闺女多恨嫁呢!

    夫妻俩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分歧,还拌了几句嘴。

    所以任驿丞虽然面上带着笑容,但是自家知道自家的笑容勉强。

    “来了去家里吧,孩子娘前几天还念叨呢,孩子曾祖父回来了吧”

    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袁家的人才合适了。叫亲家吧,两家还没定亲;喊兄弟吧,又显得托大。

    任驿丞只能含糊着。

    以往没觉得是个事,自从跟孩子娘说过这事,许是越是在意越是想得多,越是想多越是别扭。

    到了家里,大家寒暄以后落座。

    驿丞夫人多次想开口提这件事,都被丈夫拿眼神制止了。

    驿丞夫人也不想公然违逆丈夫的话,只能忍耐下来。

    听说了袁家的来意,驿丞夫人忙安排人去收拾客院。

    一下子心情也好了,拉着杜氏的手,聊得投机,又跟亲姐妹似的了。

    任驿丞只能在心底暗自吐槽女人心海底针,不过老婆不再总试图说那些不合宜的话,也让他轻松了不少。

    吃了饭送了袁家人去了客院,两口子回了主院。

    任驿丞问他夫人:“怎么突然想开了”

    他夫人白了他一眼:“我想开了你还不高兴啊!”

    “他们家有情有义,对穷苦的救命恩人都念念不忘,专门跑一趟去探望,我们两家虽然是口头约定,他们家应该也不会出尔反尔,你说我该不该高兴”

    又感慨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难怪人家能一下子出四个秀才儿子。”

    任驿丞不敢说话。

    女人嘛,你不能太跟她较真,她说啥,只要不是关乎原则的问题,听听就好,千万别反驳。

    不过大家都知道袁家之所以能一下子出四个秀才儿子,除了他们学识出众之外,也沾了移民政令的光。

    上上下下都在给朝廷的移民政令涂胭脂抹粉,把政绩粉饰得花团锦簇。

    道试结果代表着对民众教化的成就,要是还跟往年似的,武安州选不出多少饱学之士,怎么跟上头交代

    朝廷新修建的官学是照着上州的容量建的,到时候收不了几个学生,怎么跟上头交代

    有消息说朝廷还准备把武安州升州为府,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武安州升武安府,关系多少人的前程和钱袋子。

    为了能顺利升府,也得把考绩做得漂漂亮亮。

    驿丞夫人感慨完了,又说:“我可是听说了,之前有人家正跟袁家三郎相看着,突然出了袁家大爷那桩事,那些人家就都打消了结亲的想法,

    后头看袁家大爷又找着了,他们家三郎也得了功名,一个个又都巴结上来,结果全被袁家给回绝了。”

    撇撇嘴:“要我说这些人就是该。”

    “就是这么一耽搁,把我们依姐儿也给耽搁了。”

    叹口气,“欸!”

    任驿丞忙劝道:“袁家三郎人才也不错,好男儿何患无妻,很快就会有着落的,你就别担心了。”

    驿丞夫人想起一事:“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之前宗房的锦哥儿媳妇跟我打听过袁家三郎,后头听说袁家已经在跟人议亲,就没在提这事。”

    站起身踱了几步,“不行,我得找机会跟锦哥儿媳妇说说去,整好下午袁家大奶奶要去宗房拜访太夫人,我陪着一起过去。”

    &



364、慎之又慎
    这些日子杜氏因为袁伯驹几个中了秀才,跟着陶氏应酬,也锻炼出来了。

    笑道:“我家祖母也才说想你们这些老姊妹了呢,我这次过来,特意嘱咐我来给您老人家请安来了。”

    袁明珠心说: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她娘也今非昔比了。

    这一番话说得铁官府太夫人眉开眼笑。

    当听说杜氏要见见女学的夫子,忙吩咐人:“去女学那边看看夏先生在不在”

    有人领命去了,不多会回转回来回复道:“夏先生在呢,让请袁家大奶奶过去一见。”

    老夫人站起来:“正好我也去夏先生那边讨一杯茶吃。”

    陪着杜氏一起过去。

    杜氏忙上前掺起老夫人。

    驿丞夫人笑道:“给我杯好茶我也吃不出好歹来,就不去牛嚼牡丹了。”

    老夫人笑骂:“下回再来我这,就让人给你拿那茶叶沫子泡茶,反正给你好茶你也喝不出来,就别浪费我那好茶了。”

    吩咐孙媳妇:“你陪你婶子坐会。”

    领着杜氏她们呼啦啦一群人往后院的园子里过去。

    袁明珠知道这回去就跟面试一个意思,所以中规中矩的跟在姐姐身侧。

    待过了水榭,就看到一处竹篱笆的茅屋。

    早有仆妇在外头迎接。

    那仆妇曲膝行礼,伸了胳膊道:“各位请进。”

    老夫人还礼:“有劳了。”

    袁明珠默默记在心里,这位应该不是普通仆妇。

    进了小院,也未进屋,就在院子里的一从兰花旁的竹凳上坐了。

    看着铁官府诸人的面色,丝毫未觉得怠慢。

    袁明珠知道,有些有学问的人都有些孤拐性子。

    不过有真学识的人少,有真学识的女夫子更是凤毛麟角,所以主家也得迁就着些。

    即使忍不了了,也得尽力做到好聚好散,不然外人不会说夫子性格孤拐,只会说主家不尊重读书人。

    谁让读书人的地位高呢

    等了一会,那位迎接他们进来的妇人端了茶给老夫人和杜氏上了茶。

    老夫人端了茶,对杜氏说:“尝尝夏先生的茶,她轻易不给人吃的。”

    杜氏似模似样的端起来吃了一口,倒是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夸道:“果然好茶。”

    也不会有人没眼色的追问她好在哪里。

    杜氏就跟老夫人对坐着慢慢品着茶,直到把夏先生给等了出来。

    袁明珠看了一眼,就见是个清瘦的中年女子,面色白净。

    估计是老夫人陪同前来,夏先生也没多为难她们,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算是面试过了。
1...140141142143144...1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