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唐朝做首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搬砖的阿南
    “就是欧阳靖府兵一案。”

    “哦~你是说你这案子那我就不知道了,我此番前来只是把你安然无恙地带回京城,至于案子的事,到了京城,自有人过问。”

    何明远手捧诏书,当场石化,心道“意思就是案子没结,岛还被没收了李隆基,我!”

    。




第四十八章 归来
    “我不同意!”

    敬让听闻何明远即将被牛仙童带回长安,气得把茶杯都摔了。

    宋应元仍旧是一副和事佬的样子,无奈地说道“敬公消消气,圣人的诏令,谁也没办法。”

    敬让白了他一眼,相比于何明远那种真小人,像宋应元这样的伪君子,他更加讨厌“这案子至今一无所获,都是拜府君所赐!”

    “敬公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原本也想打算好好查查他和欧阳靖的底细,没想到牛将军横插一杠,我也没办法啊!”

    “哼!”

    敬让怒气冲冲地走出了府衙,正巧撞上何明远,看见他健步如飞的样子,他又转头看了看宋应元,说道“这就是贵府的手段红头签子,二十大板,动刑不到一天,犯人竟然活蹦乱跳,未免太重了吧”

    “是吗”宋应元看向了何明远,问到。

    两人对视一阵,何明远立刻表现地非常疼痛的样子,哀嚎道“哎哟!哎哟!我的屁股哟!疼死我了,牛将军,你慢着点,等等我。”

    敬让咬牙切齿看着这两个人,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最终恼羞成怒,扔下包袱,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大喊道“何明远!你欺人太甚!”

    何明远见他发疯似的冲向自己,屁股上的伤立刻就好了,他赶忙跑到了牛仙童的后面,央求道“牛将军救我!”

    牛仙童当即挥了挥手,让身边的随从拦下了敬让,说道“敬公身为朝廷命官,如此无礼,成何体统何明远之事,回京之后,自有处置,就不劳敬公费心了。”

    待平息了怒火,敬让拱手道“下官一时失态,望将军见谅,这是下官的奏疏,还请将军代为呈上。”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封奏疏,递给了牛仙童。

    牛仙童接过奏疏问道“敬公不和我们一起回京吗”

    “下官还要再巡视一两个州县,还请牛将军先行一步。”

    “告辞。”

    何明远看着敬让落寞的神情,有时候挺理解他们哥俩儿的,若自己是他,恐怕那天在牢狱里就把仇人给咬死了,还会等到现在

    这不是他的错,也不是何明远的错,而是李建成的错。

    若不是李建成被李世民干掉,李世民会做皇帝吗李世民不做皇帝会把武则天选为才人吗武则天会嫁给李治吗不嫁给李治她会称帝吗她不称帝张柬之会兵谏吗张柬之不兵谏中宗会做皇帝吗中宗不做皇帝武三思会东山再起吗武三思不东山再起崔湜会倒向他吗崔湜不倒向武三思会出主意残杀五王吗他不残杀五王会派自己老爹去吗何世仁不去残杀五王,自己会跟敬家结仇吗

    所以说,归根到底,都是李建成的错。

    ……

    福州码头,闽江浩浩荡荡奔流入海,八世纪的唐朝,这里的船运还不算太发达,以至于本地的渔夫根本不必出海,在闽江湾就能自给自足。

    官船停靠在岸边,等待着那个集囚犯和功臣于一体的人。

    “老吴啊!你去告诉高仙芝,让他和冯府君在办完交割之后,把挣得钱运回扬州吧!让公司的人分一分,打官司的钱从咱家的分红里扣,若是不够,把邸店折一些给那些股东。”

    何明远站在福州码头上,一边吃着剥着橘子,一边和老吴交代着生意上的事。

    “对了,二郎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无以为报,你去买些书画,加上些钱,送到他家,就说我不干了,将来有机会,一定到府上探望,不要再麻烦他了,至于仙芝,让他办完了事情,来长安西明寺或者大理寺找我。”

    何明远说着将一半儿橘子塞进了自己的嘴里,将另一半儿给了老吴。

    “阿郎……”

    “还有一件事,杨老走了,娘子让烟儿顶了上去,我怕不妥,扬州的生意,还是你来掌管吧!让烟儿在身边跟着学,吴大掌柜,往后家里,就拜托你了。”

    何明远对着老吴深深一拜,转身登上了官船。

    老吴看着这个年轻人,为他的定力和成熟感到惊讶,即使面对这种情况,还能保持这份冷静和从容,这也许是久经风浪的缘故吧!可越是这样,他越觉得感到心疼,年纪轻轻就要面对这么多的压力,甚至是生死,也太难为他了。

    ……

    ……

    开元三年,春,三月

    长安城外,小雨如酥,官道两旁的田垄间,尚未长出麦苗,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许多农人赶着耕牛,在田间耕种。

    宽阔的大道在别处可不多见,砖石铺成的道路严整而坚实,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道路上三三两两的农人,荷锄而来。

    在遇到这一队身穿官服的骑士们,毕恭毕敬地让开道路。

    老农好奇地看着一群皂衣侍从,簇拥着两个男子,一个身穿紫衣,只要你穿上这身衣裳,无论走到哪里,每个见到你的人无不得颔首低眉,而他旁边则有一个年轻男子,虽然身穿浅白色衣服,但从他的眉宇之间,却透露出天生的自信和从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牛将军你说小人这首诗做的如何呀”何明远得意的说到。

    牛仙童嗤笑道“依我看,不怎么样!朗朗乾坤,何来的纷纷小雨”

    何明远摆了摆手,笑道“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写诗嘛,那么较真干什么不就图个乐这首诗,就赠与您老了,定能让您流芳千古。”

    牛仙童笑了笑“别流芳千古了,何郎,说说咱们今天上哪吃吧”

    何明远摸了摸下巴,问道“您老这身份,上哪吃也不行啊!到时候让人揭发了,说您老不顾礼仪,再连累了您。”

    牛仙童大笑一声道“揭发老子敞开了让他揭发,老子从潜邸就跟着圣人,那些个整天只会吐酸水的腐儒,他们敢放个屁何郎,你就别挣扎了,今天我们吃定你了。”

    众人当即大笑起来。

    何明远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靠到了牛仙童身边,说道“这一路上的吃喝都是我掏钱,见了圣人,你可得替我美言几句。”

    “你这是说哪里话,兄弟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哥哥我还能白吃不成”

    一群人说说笑笑,来到了长安城下。

    何明远抬头一看,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春明门。

    门下的守卫个个全副武装,值守在城门两边,对每个路过的人进行盘查登记,但牛仙童却不必如此,双腿一夹,驱动坐骑,径直闯入。

    守卫在看到他所穿的衣服时马上恭敬地唱了个喏。

    人群之中,只见一个白衣少年紧跟其后,这张脸整个长安谁都认得。

    但何明远却早已忘记了他们,因为挨过的揍实在太多,记忆犹新的也就是长安县了,现在想想都能感到后脖颈子发凉,浑身发抖,那酸爽,不敢相信。

    越过门洞,繁华的市井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熟悉的城,陌生的人,依旧的敌意缠身。

    长安!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



第四十九章 李隆gei
    何明远在侍从的带领下,暂居于内侍省别院候命,东北方向就是他去年除夕参加宴会的麟德殿。

    觐见圣人程序颇为复杂,沐浴,熏香,等等等等。

    虽然何明远自认为很干净,但太监们还是用澡豆把他洗了一遍,给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

    小黄门奉牛将军的指令,把觐见的规矩完完整整地给他普及了一通。

    听完之后,何明远不觉说道:“还真麻烦呀!”

    “放肆!你一介庶民,能受到圣人亲自接待,这是多大的恩典,不感激涕零,竟然还嫌麻烦,这要放在杨大将军面前,早就把你剖心喂狗了。”

    何明远问道:“中官所说的杨将军是谁啊”

    小黄门四处望了望,小声说道:“还能有谁左监门卫杨思勖将军啊!”

    听到这个名字,何明远顿时倒吸一口凉气,此人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据说牛仙童就是被他剖心凌迟而死。

    “呜噜噜噜,好可怕,要不要告诉姓牛的呢”何明远心想。

    “你呀!就在这儿好生待着,不要走动,听明白了吗”

    说完,小黄门转眼就消失在了千门万户之中。

    何明远面对这个陌生的环境,也不敢随意走动,像等死一样,坐在亭子里,欣赏着宫中的美景。

    庭院里有几棵古槐,看样子应该有几十年光景。

    早春的第一场雨水尚未到来,风中还夹杂着冬日的气性,院子里的时不时有人员进进出出,何明远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只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唱了几句王昌龄的春宫怨: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看他这副模样,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好像是来游玩的。

    这一路走来,他越发明白及时行乐的道理,赶紧写下了,不,应该说抄袭了不少的名人诗篇,好歹在死后,让众多名家,看到他的诗,都有一种活在阴影下的感觉。

    从早上等到夜晚,就这么等着,他已经习惯了等待,他早在前世就习惯了等待。

    他还记得考科三那天,大早上四五点钟,站在考场门口,和来自不同县城的几百号人一起排队等待着七个钟头以后那十几分钟的考试中因为一丁点错误导致挂科的刺激,以及在十几天后接受教练的终极鄙视。

    ……

    “欧阳靖一案与何明远有关”

    李隆基翻看着那封由牛仙童代敬让呈上的奏疏,问到。

    牛仙童说道:“看样子是这样,不过证据不足,恐怕是敬让先入为主了。”

    “先入为主”

    “敬让屡次发难,似乎想亲手直接杀了何明远,他才甘心。”

    “这么说,那人就是何明远本人没错了”

    “圣人明鉴。”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好了,你先下去,至于召见何明远的事,改日吧!”

    “诺!”

    就这么,何明远一直就住在内侍省的客房里,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最终,在第三天的晚上,他有幸得到了圣人的召见。

    漆黑的夜晚,几乎看不到光亮,侍者为何明远打着灯笼,带领着他,前往兴庆宫。

    这里在去年(714年)被扩建成为了宫殿群,与大明宫,太极宫并称三大内,兴庆宫在南,故称南内。

    李隆基似乎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个潜邸,经常和自己的几个兄弟们,晚上同床共寝,白天歌舞升平。

    “为什么要大半夜的召见我”

    何明远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心中犯着嘀咕,虽说李隆基早期还算勤政,可召见我完全没必要非得晚上见呀

    大明宫距离兴庆宫说不上远也说不上近,巡夜的守卫看到是宫里的灯笼,也不再盘查。

    长安禁夜一般只禁大道,坊内是一向不管的,就像今天的小区一样,既保证了安全,也不妨碍人们彻夜畅游,就是逮住打一顿这个惩罚要野蛮些。

    何明远又想起了自己当初投诉无门,被敬诚揍得满地找牙的那副景象,不由得叹了口气:我怎么这么难

    不一会儿,小黄门就带着他,来到了兴庆宫。

    走过重重关卡,才来到了李隆基的居住地——南薰殿。

    “何明远,一会儿见了圣人,说话千万小心,行为举止,我都已教给你了,千万不要出任何岔子,你听明白了吗”

    小黄门一边走一边提醒着他,来到了门外,说道:“你在这儿候着,我去给你通报一声,在这儿,在这儿候着!”

    何明远现在有一种捅死他的冲动,t的在哪候着不一样嘚不嘚,嘚不嘚的,跟个太监似的。

    俄而,从殿内传来一声尖锐的传唤:宣何明远觐见。

    何明远弓着身子,缓缓的走进了殿内,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来到偏殿。

    房间内布置的非常简单,除了些笛子,乐器,很少见有什么像样的装饰品。

    何明远简直不敢想象,堂堂大内,还没自己家来的奢豪。

    几案前坐着一人,穿着一身明黄色圆领袍,一边吃着糕点,一边翻看着奏疏,银色烛台大概有一尺来高,房间内在烛光的照耀下,还算亮堂。

    何明远在小黄门的示意下,双手相叠,跪在了地上,说道:“草民何明远参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何明远按照小黄门教他的,低着头,弯着腰,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准备接受圣人的垂询。

    过了一会儿,李隆基才将奏疏合上,向他挥了挥手,说道:“上前来,让我好好看看。”

    何明远缓缓地走了过去,跪在李隆基面前,俯首听命。

    不得不说,人是有气场的,何明远从宫外一步步走来,感到身上的压力也在一步步增加。

    当趴在李隆基面前时,压力变得空前巨大,阳春三月,还是晚间,按说没那么热,而他身上的汗却是止不住的流,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吧嗒吧嗒地滴在毯子上,虽然场合并不严肃,但仍然感到如坐针毡。

    毕竟,面前的人是皇帝啊!
1...4647484950...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