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首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搬砖的阿南
“我不能坐视不理,我要上报朝廷,让圣人革新军队。”
“好!有气魄,不愧是将门之子。”
“可……可如何革新呢”
何明远笑道“革新军队,何其艰难,不如重新创立一支新军,这样岂不是容易得多”
“创立一支新军”
“……”
何明远随即拿着手中的筷子,为他讲解起了近代部队的作战方式和特点。
听完之后,王忠嗣对着何明远便是深深一拜,说道“何郎中,您是我大唐的韩信啊!”
何明远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说道“哪里哪里,在下就是个书生,没什么别的本事,就是读的书多而已。”
“回去以后,我一定上报圣人,把你的兵略,告诉他老人家,有了新军,新武器,想必大唐一定能扫平天下,将来,我一定要亲自带兵,灭掉吐蕃,为我爹报仇,为大唐解百年之患。”
“王奉御少年英雄,今日何某以茶代酒,提前祝王将军克平吐蕃,凯旋归来!”
二人端起茶盏,一饮而尽,何明远擦了擦嘴说道“哎呀!跟阁下这样的人谈心才痛快,为什么痛快咱们心里就没自己,只有为国为民的大事业!今日何某有个不情之请。”
“郎中直说便是。”
“在下平生就爱结交豪杰忠良,看到王奉御,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兄弟,若是不弃,在下愿与王奉御义结金兰!”
“这……这不好吧!”
“哎,在外面咱们是同僚,关起门来,咱就是兄弟,来,兄弟,哥哥敬你一杯。”
王忠嗣不好意思驳他,只好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
二人彻夜长谈,何明远对军事,科举,政治的见解,更是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这是王忠嗣从来未曾听过的,如同天方夜谭,似乎他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
待谈到五更天的时候,话题才渐渐被何明远收尾,王忠嗣却毫无倦意,他真想让何明远把他知道的一切传授给他,但许多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楚。
何明远伸了个懒腰,说道“明天你们还要训练呢!我就先回去了,咱们改日再聊。”
王忠嗣也觉得有些困了,便起身将何明远送了出来。
走出房门,天空繁星璀璨,他们就像是大唐的未来,充满了无数的光辉。
何明远提着灯笼,回头道“赶紧睡吧!”
“大……大哥,慢走。”
这一声大哥叫的,何其天真何其真切。
何明远停在原地,心中有些动摇,这t还是人干的事儿吗
他轻轻的说了句“知道了。”
便裹起肩上的袍子,向自己的营舍走去。
曾经的犹豫再次浮现,在**的道路下,自己的一切良知与善意,逐渐被这条道路上的黑影所吞噬,可事已至此,又不忍放弃。
他有一种感觉,自己将会和那个自己所厌恶的,那个陌生并从未见过的,背负罪孽的人的身影,渐渐重叠。
第八十一章 烧香
自从那晚的彻夜长谈之后,王忠嗣把何明远几乎认作了老师,向他访求火炮的知识。
何明远带他参观了军械所,作坊内摆放着大大小小的模具,工人们正把炼好的铜水浇在上面。
“我朝锻钢之法不甚严密,造个普通物件还行,可是在这火炮上却捉襟见肘啊!这第一批火炮,也就是已经研制好的‘无名氏x1’,属于铁炮,威力巨大,可就是容易出故障,为了避免炸膛,我们在炮身四周,箍上了铁圈,整个看上去,就像铁鞭一样,呈竹节状。”
王忠嗣一直保持着点头的动作,问道“为什么炮身是前细后粗呢”
何明远挠了挠头,说道“这个嘛……这个就涉及到专业知识了,一时半会儿说不大明白。”
“那咱们现在制造的是哪一种火炮”
“这是‘x2’,铜炮,这可是真正用钱堆出来的家伙呀!”何明远指着模具说道“这边是模具,制作火炮,第一步就是打造模具,然后放置模芯,炼料配料,化铜浇筑,起心,看膛,齐口,鋐(hong)膛,钻火门,总而言之,实在是麻烦的很,尤其是炮膛,一定要光滑,所有细节,一定要认真,追责到个人,不然是要出人命的。”
王忠嗣看着周围专心工作的工匠,问道“我看你这里的工匠比其他作坊的都要健壮不少啊!”
“必须碟!我给他们吃的是什么将作监吃的是什么说句不好听的,军械所的伙食,是按御膳房标准来的,顿顿有肉,工钱是别人的三倍,价格上去了,做出来东西自然要好,一分价钱一分货啊!大事上可不是勤俭节约的时候。”
二人走着走着就来到了设计室内,几案上的图绢摞了一层又一层,何明远拿起一张图绢说道“你看看这个。”
王忠嗣接过了图绢,说道“这是不是单人使用的”
“聪明!这叫火铳,一杆火铳重量大概十几二十斤左右,可以随身携带,兄弟,你自己想想,如果有一支随身携带有小型火炮的军队,这是什么场景这是打遍天无敌手啊!这就是我那天晚上和你说的新军武器,如果能招募训练一批这样的新军,不用多,只要给我三千人,我就能横扫西域。”
王忠嗣张着大嘴,对面前的图绢赞不绝口“我回去一定禀明圣人,支持大哥,训练新军。”
“哈哈哈哈!走,咱们看看匡玉他们训练的怎么样了。”
……
……
夜晚,何明远回到营舍,江仲逊和高仙芝已经进被窝了,天气寒冷,二人不得不挤在一起,把他的地方都给挤没了。
江仲逊见他回来了,抬头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何明远一脚踹开高仙芝,笑着钻进了被窝,说道“哈哈哈!王忠嗣那小子已经被我搞定了,现在就差一个赵晦了。”
“那你打算怎么睡服他”
“我打算……怎么这么别扭二郎你有所不知,赵晦比王忠嗣好办,直接给钱就行。”
“那你想好送多少钱了吗”
何明远不假思索地说道“姚崇那老儿,像训练军队这种东西,怎么不得给多送些,我打算给他三万贯,赵晦那边再给上六千,三万六千贯,六六大顺,你顺我顺大家顺,这事儿就板上钉钉了。”
“想不到你何郎早就有了主意唉!看来我是没什么用了。”江仲逊无端发出一声慨叹。
何明远说道“谁说你没用了,你不还能给我暖床吗”
“放屁!让老子给你暖床,你也配!哎!你别过来啊!”
“一起睡嘛!”
这时,高仙芝扭过头来说道“阿郎,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骚啊!”
“一起”
“算了吧!”
“二郎~”
“你给我死——”
……
……
赵晦自从来了灞上,一直处于闲散状态,对于何明远的新式武器,他一窍不通,关于训练军队,连何明远这个总教习都甩手不干了,他还怎么帮办
相比于中书省繁忙的公务,这里更清闲一些,就是有些无聊。
赵晦伸了伸懒腰,自家的奴隶端着热水跪在他面前,伺候他洗漱完毕,再将伙房的饭菜给他放在几案上。
黍米饭,冬葵餐,一杯热茶,再拿柳条枝蘸着青盐刷了牙,又是神清气爽的一天。
好不容易放个假,却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总督练兵事宜,也不知道相公大人想做什么说是有钱赚,可事到如今,何明远这个长安巨富,除了孝敬过一盒上等茶砖,还没见过他一文钱。
“还是长安好啊!”
“长安,好吃,好玩,好生活啊!”
赵晦一抬头,只见何明远从外面走了进来,拱手做礼道“下官见过赵主书。”
赵晦倒也不客气,没有起身,只是坐在那里回了个礼,笑道“何郎中,请坐。”
宰相门前七品官,那宰相手下七品主书,就等同于宰相了,等同于宰相,宰相的架子也是要有的。
何明远坐了下来,看着几案上的茶水,问道“这茶赵主书觉得如何啊”
“味道香醇,回味无穷,比起市场上的蒙顶味道还要好,想必价格不菲吧”
“哎!赵主书说这话就见外了,这只不过是下官从扬州庄子里带回来的一点特产。”
赵晦神情与他的主子姚崇极其相似,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人畜无害,即便是笑容也是十分文雅。
不过相比于姚崇的精力充沛,赵晦要显得疲惫些,两个眼袋下垂饱满,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劳累所致,即便是经过充分的睡眠,已然不能将他的倦意赶走。
他抬起自己那双疲惫的双眼,看着何明远,问道“何郎中今日前来,有什么事吗”
何明远左右看了看,赵晦知趣儿的摆了摆手,奴隶马上走了出去,将房门合上。
“现在可以说了吧”赵晦问道。
何明远说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凭信,送到了赵晦的面前。
赵晦的脸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变得十分面无光彩,板着脸问道“何郎中这是何意啊”
“没什么意思,拜佛而已。”
“拜佛过去何郎中似乎没看上我们这座庙啊!”
“管用的佛自然要放在最后才行,最后拜的佛,香火钱自然也是最高的,您不看看”
赵晦停顿了一下,翻开凭信,当看到飞钱上的数字时,登时一惊,脸上的乌云不再,如拨云见日,重新焕发了光彩。
……
……
。
第八十二章 拜佛
赵晦将手从那个物质食量和精神食量上挪了下来,问道“何郎中不愧是巨商,出手不凡呐!有什么就直说吧!”
何明远直起身子,十分恭敬地说道“在下有一个提议,想求姚相一臂之力。”
“何事”
何明远问道“乌孙王为吐蕃所逐这件事主书知道吧”
“知道,不是让驳了吗而且还是让将作监驳的,怎么这件事与何郎中有关系”
“过去没关系,现在有了。”
赵晦笑道“听何郎中这话,挺有玄机啊!”
何明远说道“这可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下官想求个差事。”
赵晦惊讶地看着何明远,他发现此人不单纯是个商贩。
“何郎中什么意思”他问。
“下官的意思是,这事儿,可以交给下官去办。”
屋子里马上陷入了沉寂,赵晦愣了好半天,他没想到何明远送他钱地目的并不是为了捞钱,而是为了捞功名。
这时,他把凭信又还给了何明远,说道“何郎中,你开玩笑吧进讨西域,这可是军国大事。”
“下官没开玩笑,下官就是奔着这个来的,只要给我三千兵马,我就能荡平西域!”
这句话一出口,赵晦才意识到,他并没有在开玩笑,他连连摇头道“不行,不行,这事太大了,我拿不了主意。”
何明远再次把凭信送到了他面前,说道“我想姚相公应该做的了这个主。”
赵晦的神情也不再疲惫,他的双眼中带有一丝忧虑,犹豫之际,还是接过了何明远送给他的凭信。
“那……那我就替你走一遭。”
……
……
在大明宫和兴庆宫之间,有一座寺庙,名叫罔极寺。
十年之前,也就是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了给天后祈福,修建了这所寺庙,正所谓欲报以德,昊天罔极,故曰罔极寺,以表达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
除了供皇室使用以外,也像其他寺庙一样,给朝廷官员提供住所。
当天下朝之后,姚崇便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圣天子即位,拨乱反正,朝堂又恢复了以往的秩序,作为当朝宰相,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向天下臣民,展示一下自己的清廉正气,于是,他没有在长安花钱买房子,而是借居罔极寺。
堂堂宰相!还不如个老百姓,竟然租房子住!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民主社会呢
童子生好了火,沏了一杯热茶,放到了几案上。
他把手在了火盆上,闭上了眼,享受着烦劳公务之后的片刻安宁。
无数思绪从他脑中飞过,工农兵商,整个天下,就在他的手中,不能出一点差错。
而且在处理政务的同时,还要保障自己的权力和荣誉,尽善尽美,谈何容易
有时候,他自己都不明白,是自己把握了权力,还是权力把握了自己。
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义府,许敬宗,来俊臣,狄仁杰,张柬之,魏元忠,宗楚客,萧至忠,崔湜,陆象先,张说……
这些名字如走马灯般出现在自己面前,又一个个消失,他们,大多已经死去,还有的,尚在人间。
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下场,像狄仁杰一样善终,还是,像张柬之他们一样惨死还是,像崔湜一样身败名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