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还有关于对清军,大西军,南明军的战事报道。”
第一次见到,年轻人惊讶连连,这也敢到处让人看去,不怕敌人得到消息吗
当然,他没意识到,报道出来的战事,没什么机密可言,反而有利于鼓舞人心,让百姓更熟知大明王军的勇猛,强大和军纪严明,亲民等面貌。
振奋人心,震慑宵小!
……
“工部,兵部,吏部……六部一同主持这次科考……除了综合卷外,各部会针对性的各出一份考卷……考生可以选择一门或者多门参考……考后根据具体情况,择优而取……”
关于开春科考的报道,才是年轻人最关心的事。
综合卷,六分卷。综合卷必考,六分卷至少选择其一。
&nb
第081章:群里真热闹
某一天,历史聊天群的公告声音在所有群员脑中想起。
群公告:十二个时辰后,历史聊天群将进行第二次升级。升级期间需要一个时辰时间,期间不能使用历史聊天群,请各群员知悉。
“又要升级了”
王宇想了想,距离历史聊天群第一次升级,已经过去一年时间。
他与第一批群成员进入历史聊天群快两年时间了……过得真快!
因为突然出现的群公告,所有群成员都上线了。
秦始皇嬴政第一说话:“诸位,都来了……朕,有个喜讯与诸位分享,大秦今年耕种的玉米,土豆大丰收,红薯长势很好,已经快到收获时。
令朕惊讶的是,玉米产量之高,超乎想象。土豆也比粟等产量高,有了玉米和土豆,大秦富足可望。
朕已经准备在来年继续扩大玉米,土豆的耕种,此等物,真乃天赐,未来大秦将不会因粮而忧!”
当然还需要是太平年,一旦战乱,种什么都没用。
不过,嬴政不担心,他有大秦铁骑,有枪炮,有历史聊天群,有万寿果……有的是实力,手段,时间,来对付六国余孽。
燧皇燧人氏很少在历史聊天群中说话,但嬴政提起玉米,土豆,红薯,他忍不住说道:“玉米,土豆,红薯,粟,谷……皆是天赐之物,可活无数人!……感谢明太祖朱元和群主王宇,为我们的世界带来玉米,红薯,土豆和稻谷……我们会永远记住此恩此德!”
有了玉米,红薯等,燧皇现在已经聚集了数十万人,形成了一个城池……人们再也不用为了填饱肚子,去与猛兽搏命,去山野中冒险摘果实。
现在,他们能耕种,便可以安居下来,过上安稳的日子。
群主王宇说道:“燧皇客气,说不定以后我还需要你的帮助呢。”
“都是小事,经不得燧皇惦记。若是没有燧皇发明如何取火,就没有人类现在的辉煌时代!”明太祖朱元璋恭敬谦虚道。
群里不少人动起了心思。
女皇武则天说道:“明太祖,大明朝已经普遍耕种上玉米,红薯,土豆了吧。现在,能否换些与朕……此时,大周正好刚开春,正是春耕大好时节。”
隋文帝杨坚跟着说道:“朕,对玉米,红薯等物也感兴趣,欲兑换,明太祖可愿意”
汉高祖刘邦:“朕,也要兑换!”
唐高祖李渊:“朕,亦想见识下玉米之真面目。”
“玉米,土豆,红薯,都还不错……烤着吃味道很香!”东吴孙尚香突然说话道:“不过,还是群主世界的爆米花,红薯干,薯片……味道最美!”
孙尚香说的东西,群里除了她和王宇外,还有西施,诸葛亮两人尝过。
已经快十八岁的诸葛亮,不在年少,老练沉稳了许多,说道:“玉米,红薯,土豆,皆是比较耐寒之物,天灾之年,可多种,而少种粟,谷等,便可避免饥荒。”
尤其是应对小冰河时期的灾害,玉米等的作用很大,诸葛亮深有体会。
新朝王莽问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你应该在吧……元朝真没有玉米,红薯吗”
之前在忽必烈手里兑换了些枪炮,令王莽尝到了甜头,比朱元璋便宜不少。于是,就想着要是元朝也有玉米和红薯就好了。
虽然“华夏历史书”没有元朝有玉米和红薯的记载,但王莽期望有。
“忽必烈,上次兑换的枪炮很不错。朕用来打羌胡,简直就是摧古拉朽,堪称神器!……能否再兑换一批枪炮给朕”
晋武帝司马炎最近用枪炮对付边境的羌胡和鲜卑等,效果是惊人的好。
至于玉米,红薯什么的,他也不是急需,反而对枪炮兴趣更大。
忽必烈当然在线,开口道:“朕,在全国寻找过,没有玉米和红薯存在。不过,马可波罗已经来到大元朝,朕可以让他帮忙从西方世界弄些过来。
至于枪炮,自然没问题。”
马可波罗说话道:“既然东方的玉米和红薯是从西方世界传来的,我回去后一定帮忽必烈皇上寻找。”
其实,马可波罗都不知道玉米和红薯,他所在的时代,哥伦布
第082章:伽利略,秦始皇,亚历山大
明太祖朱元璋说道:“既然已不是秘密,朕,可以告诉尔等……”
“墨迹个什么劲……”元世祖忽必烈插话道:“不就是报纸吗……宋朝就有的,什么邸报,什么小报之类的,朕,也是了解的。
还以为是朱元璋自创的,原来也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忽必烈也是用“指定传送符”派人到朱元璋的大明了解到的,然后把关于宋朝报纸的记载好好查看了一番。(有了历史聊天群的万能翻译器,他能看懂汉字。)
明太祖朱元璋回怼一句:“忽必烈,有种你别用啊”
报纸
宋朝开始的邸报和小报
康熙皇帝玄烨微微一惊,急忙命人查阅宋朝的相关书籍。
而且看过“华夏历史书”的,如果有注意,也会有印象。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有印象,毕竟他最关心宋朝的历史,说道:“朕,有印象。但也难以置信,区区邸报或者小报,能有如此大作用,能使影响力值快速且大量增加”
嬴政,刘邦,李渊,杨坚等人,有同样的疑惑。
群主王宇这时开口道:“同样的东西,用法不同,自然收效也不同。有利有弊,各自权衡。”
他是不会主动去教别人如何运用报纸的,要不然皇帝们很快都会累计一亿影响力值……
突然间,发明家伽利略在群里发了一张图片:“〔图片〕”。
说道:“历史聊天群中的拍照功能朕神奇,我身边刚好有一张报纸。东方的朋友,你们的报纸和我这里的一不一样
而且,只有大事件,或者大人物,才会通过报纸被人广泛记住。用报纸来增加影响力值,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一般人没太大作用,如果是国王,教皇等人物,还有大用。”
伽利略倒是没什么心机啊,只是他这波操作……
群主王宇:……
明太祖朱元璋:……
元世祖忽必烈:……
有人高兴有人忧啊!
有万能翻译器在,群成员能看懂伽利略拍的报纸上的文字。
“原来如此,这便是报纸……朕,之后就命人制作。”
秦始皇嬴政领略了报纸大概是怎么会事了。
汉高祖刘邦恍然:“不就是跟活字印刷书籍差不多吗……只是只想比一般书籍所用之大,文字篇幅更多一些而已。”
“东方的朋友们,我看过马可波罗日记,知道遥远的东方很富饶,而且现在许多人和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前往东方。”伽利略又说道:“希望,有生之年,我也能前往东方看看。”
马可波罗一听,很是惊讶:“伽利略,我就是马可波罗,历史上真正的马可波罗。我听忽必烈陛下说过,未来我会有一本日记流传后世,就连东方的历史上都有记载。
你看过我的日记,那应该是属于我之后的年代,距离我这个时代,有多少年”
群里的马可波罗真是写马可波罗日记的人
之前看过历史聊天群的聊天记录,伽利略还半信半疑,同时研究了历史聊天群好久,没有发现什么危险和秘密后,才第一次在群里说话。
“噢……上帝!”
伽利略惊讶:“我的天,你真是马可波罗本人,马可波罗日记是你写的!……我这里是公元1615年,距离你那个时代,有三四百年!……天啊,难道群里的亚历山大大帝,也是真的”
群主王宇说道:“历史聊天群里,都是真的,别怀疑!你想来东方世界,很容易,直接用传送符就可以传送过来。要不,你试试,到我这里来。
这里可比你那里自由多了,也不会有什么教会干预阻止你的发明和科学学说。”
伽利略可是人才啊,王宇想把他忽悠过来。
女皇武则天接话道:“伽利略,很有名的西方世界的人啊,朕,刚看了看华夏历史书,上面竟然有关于他的一些记载,发明了伽利略望远镜,和什么摆针,什么温度计之类的……”
&
第083章:贾南风,三都赋,洛阳纸贵
公元282年,大晋朝,太康三年,洛阳,皇宫。
晋武帝司马炎,如今四十五,后宫佳丽过万,子女也不少。
可是自从看过“华夏历史书”后,司马炎恼怒不已。
“朕,建立大晋,灭吴统一天下,英明威武!”
“怎么会有如此不堪的儿子”
“明知司马衷不适合做太子,更不适合做皇帝,却因祖宗礼法制度,以及皇后等人的好话,一直没废太子……朕,过去太心软了!”
“还有那贾南风,阴险毒辣,不知廉耻,死不足惜!”
晋武帝司马炎觉得自己现在是应该改变做法了,他首先命人暗中收集贾南风及其父亲等人的罪证后,就在今日,下令废除贾南风太子妃之位,打入死牢,其父贾充等人也被抓捕入狱。
所谓“武宗礼法制度”,是指从西周开始嫡长子继承制已经成为王朝时代相传的制度。
这种制度有其合理性,因为一般帝王的儿子都很多,要是没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家都来相互争抢皇位,必然导致兄弟手足相残,从而造成政权的动荡不安,所以就有了嫡长子继承制。
遵循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后,皇位的继承人便有了默认人选,即嫡长子。如此,皇帝不管有多少儿子都不用争抢了,王朝内部也能得到稳定。
不过,嫡长子继承制也有其致命的缺陷,如果嫡长子是个傻瓜或者昏庸无道者,他也是皇位继承人。
很不幸,是司马衷由于哥哥早亡,他成了嫡长子,而他根本就不是当皇帝的材料。
而且局势所逼,司马炎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希望司马家的江山能够传承千秋万代。
所以司马炎要开一个好头,那就是按照祖宗的礼法制度办事,选择嫡长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想着如此便可以有效避免自己众多的儿子相互残杀,皇室内部稳定,皇位能够平稳传承下去,大晋才能千秋万代!
“去他的祖宗礼法!”
晋武帝司马炎现在可不遵循这坑爹的祖宗礼法制度,考虑着从众多儿子中选一个有才能和气魄的来做太子。
“朕,可想活得长久些!”
按照历史上记载,还有八年时间他就要病死,不过现在进入了历史聊天群,还得到了万寿果……司马炎要努力一直活下去。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和赵夫人求见。”一个老太监前来禀报。
皇后,是杨芷,赵夫人,就是赵粲。
杨芷是第二任皇后,第一任过世皇后杨艳的堂妹。而赵粲也是第一任皇后杨艳的表妹。
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司马炎目前最宠的妃子。
“不见!”
晋武帝司马炎声音冰冷。
他没有立即处死贾南风,处置其父亲,以及医官程据等人,就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为他们求情。
除了处置贾南风等人,司马炎还准备惩治一些贪官,比如:大臣何曾,他的母舅王凯家……
“何曾,每日饭食用一万钱,还“无处下箸”,其儿子何劭每日一定要吃四方畛异,一日膳费过二万钱!”
看着调查到的情报,司马炎一脸怒色,“这是朕之天下,还是尔等之天下”
还有他母舅王凯的情报,王凯曾与当时首富石崇比赛炫耀财富,争夸豪丽。为维持这种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紧聚敛,因此贪污纳贿,习以为常。
当时有人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为害之大。
以前有些心软了,现在晋武帝准备要好好惩治一些人,来个杀鸡儆猴,顺便获得更多的影响力值。
当然,他还准备找人制作报纸。
“三都赋,左思!”
看到了桌面上放着的由左思才写出来不久的《三都赋》,晋武帝司马炎有了一个想法,让天下知名文人来为他办理报纸。
除了左思,大晋还有不少知名文人,比如:陆机和陆云兄弟、潘岳和潘尼叔侄,张载,张协和红薯张亢三兄弟。
值得一提的是,左思的《三都赋》不仅辞藻优美,铿锵有声,而且长达一万多字,成为举世仅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