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缕烟丝
要在华夏帝国搞科学,自然就离不开数字,数学,字母等基础的东西。
战争还没结束,天下未统一,王宇还不能将这些东西一下子铺开来。更何况,新事物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虽然汤若望在明朝生活了不少年,但从他那里学到数学等西方科学知识的人,少之又少。
于是,王宇与张良,诸葛亮,汤若望等人商量一番,先从六部的官员中选择一些能接受数学等知识的官员,进行培训。
其中也有六部的其他四位尚书也来了,比如礼部尚书:陈确。
这个培训班就设在紫禁城内的文华殿,里面布置了课桌,黑板,讲台等等。
张良站在讲台前,一手拿着讲本,一手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着。
诸葛亮,汤若望,王宇三人坐在最后面。
很快,张良把准备讲的内容写完了,转身对前方坐着的二十几个官员说道:“今日,讲的是九九乘法表。你们跟着我读,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二二得四……”
选拔出来的这些官员,在算数方面都不错。所以在识得数字后,把数字与汉字中的数相对应,学起来也快。
算数的基本算法都一样,只不过是用数字来代替,只要能适应,习惯,学起来就不难。
九九乘法表,虽然看起来稀奇,但其口诀,却不奇怪,在古代春秋战国时就有乘法口诀。
只不过,九九乘法表以数字的形式,将其归纳总结出来,一看就一目了然,更容易学习。
用0,1,2,3……代替一,二,三……
用+,-,x,/……代替加,减,乘,除……
使运算形式更加简化,明确,更容易表达,也方便演算复杂的计算。
讲完一边“九九乘法表”,众人便能领会。张良说道:“加减乘除,对于诸位来说都能明白。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新的数字,来进行复杂的演算。”
说着,张良在黑板上写着:568-〔124/18(1589+2763-4316)〕+5896=
写完说道:“诸位请看,这就是新数字的优势,它能更好的表现复杂的运算形式。之前已经说过,综合运算需要遵循的先后原则……这道题,先做一做。”
“一大串数字,看着都有些头晕!”
礼部尚书陈确提起笔,开始做题,心里想着:“有括号时,先算括号中的,括号中若是有乘除,应先计算出乘除,然后再算加减……”
有不少人,不习惯新的运算方式,比如:
58
x96
-------
之类的,有的人干脆用算盘来计算。
殿内的正面墙上还挂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现代钟,其上面也是有数字,经过调整基本与华夏帝国的时间对应。
张良看了看时间,官员们需要以政务为主,参加这个培训班的时间有限。
要看时间要到了,来不及等众人算出答案,张良就先把那道题的答案在黑板上写了出来,然后说道:“时间快到了,答案我先写出来,不懂的下去后相互间探讨。”
他拿起讲台桌上的二十多张题卷,继续道:“准备了一些题,发给诸位,回去后抽时间做完,下次来就交上来,我会一一批改。”
按照王宇的意思,这些题卷就是给参加培训班官员准备的“作业”!
就在张良分发题卷的时候,大明王王宇来到了讲台上。众人当即正襟危坐,敬畏有加。
“诸位自从进入这个培训班以来,都很积极,也很努力学习
第115章:直播什么,要不你们过来?
历史聊天群中。
在线的只有数人,其中唐高祖李渊开口道:“最近历史聊天群群里越发冷清,都在忙事情”
同时对在线的群主王宇问道:“群主你在,为何不说话”
王宇正在华夏帝国京城的科举考场,观察着进入考场的学子们。
他在线,自然能收到唐高祖李渊说的话。
回应道:“我这里正在举行华夏帝国第一次科考,此事不可大意。”
学子们进入考场之前,会进行检查,然后会得到一个竹子制作的号码牌,根据号码牌寻找各自的座位。
考场内外都有禁卫军把手,气氛很是森严,以至于有个别太紧张的考生,突然瘫在地上,无法再进行科考。
“群主的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开始了”
唐高祖李渊有些羡慕,想起了他去年第一次举行的科举,伤透了心。
万事开头难,李渊施行较为完善的科举,是第一次尝试,因此遭到了世家世族的明里暗里的阻拦。不像华夏帝国时的科举已经都成熟,深入人心。
群主王宇说道:“科举起于隋朝,在唐朝发展完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科举制度,现在在华夏帝国依然能适用。”
他看了看历史聊天群中其他在线的人,发现孙尚香也在,于是问道:“孙尚香,孙将军,你也在啊……与张献忠的战事进展如何”
孙尚香正在与张献忠作战,没想到还有闲心在历史聊天群中“挂机”。
没等孙尚香回话,唐高祖李渊先说道:“孙尚香,没有在自己的世界做将军,倒是在群主的华夏帝国做了女将军……世事变化无常,历史聊天群给我等带来的变化,令人难以想象!”
凡是进入历史聊天群的人,其人生轨迹,或少或多都发生了变化。
秦始皇嬴政也在线,接话道:“就在前日,朕度过了是历史大限,终于彻底的改变朕的命运……感谢历史聊天群赐予朕万寿果,感谢群主的帮助!”
闻言,唐高祖李渊心中不屑,想着:朕现在还在位,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三个儿子都在,早已经改变历史,改变了命运!
此时,孙尚香才回应王宇的话,道:“群主,大明王,宇哥哥……你不会是在责怪我吧
放心,昨日我军刚刚攻下保宁府,张献忠两个义子被我军打败,退守在顺庆府。
下一步,我军将从龙安府和保宁府两个方向南下,拿下成都府指日可待。”
对于张献忠的作战,进展顺利。华夏帝国的军队,军纪严明,不扰民,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杀俘虏……加上,被纳入华夏帝国的百姓能得到田地,一些免费的种子,粮食等等……
总之,与张献忠的待遇相比,成为华夏帝国的子民,反而待遇会更好。更何况,为了打仗,张献忠加重了各种税收,百姓更期望生活在华夏帝国的统治之下。
所以,民心所向,张献忠已是被动。
听着孙尚香对自己的三个称呼,王宇眼皮一跳,严肃道:“战争关乎千万人的生死,关乎华夏帝国的未来,不可娇纵自满。”
顿了顿,又说道:“吴三桂如今已兵至南明朝廷的应天府,若是顺利,便能拿下南明朝廷的皇帝和文臣,覆灭南明朝廷。你等对张献忠的战事,也应更加努力才是。”
这话,孙尚香听得明白:王宇嫌弃他们对张献忠的战事进展太慢!
语气一变,说道:“大明王请放心,我们这支兵马,不会令你失望的。”
王宇回了一句:“本王,一直对你们充满信心!
&nbs
第116章:嬴政到来,考题
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考生进入考场时间。
参与此次科考的一共有九名女子,她们由专门的女官进行检查。
这些女官,是从没有离开皇宫的那些女官中选出来的,就三人,都是读过书的,而且选出来后,还专门进行了“培训”。
任彩依,年方十九,未婚,是九名参加科考的女子之一。
刚刚检查完,她问一旁的女官:“请问,此次科考,真的不论出生如何”
那女官一听,就大概猜测到眼前的女子估计出生不好。和善的笑着说道:“大明王有令,参加科考的人,无论什么出生,只要没有违夏帝国的律法,就算你在前朝是罪臣之后,或者就算你是前朝罪臣,也可以参加科考……”
听女官如此说,任彩依才放心下来,她爷爷,父亲都是因为前朝党争时被问罪的。爷爷,父亲都不在了,家里只有她,母亲,还有一个弟弟,为了家族的未来,她决定前来冒险试探。
要是她此次参加科考后没事,以后她的弟弟便能够放心参加华夏帝国以后的科考。
当然,大明王王宇破天荒的允许女子参加科考,任彩依从小生在书香门第,虽然家道中落,但她文采很好,也想来试一试。
万一,中举做了女官呢
而且和她一样前来参加科考的,还有其他的八名女子,让她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考场内没有分男女考场,座位号都是随即“抓阄”决定的。
任彩依那些木制的号码牌,问了问路,直接前往她所在考区的座位。
“咦”
“冯萱萱!”
她惊讶的发现,在她作为的旁边好巧是个女子,而且还是她才认识不久的冯萱萱。
“任彩依!”
冯萱萱同样惊讶,问道:“莫非,你的座位就在我的旁边”
考试还没正式开始,只要不大声喧哗,不制造混乱,小声交谈是可以的。
冯萱萱就是前朝驸马冯炳文的小女儿。
任彩依点了点头,浅笑道:“六百多前来赶考者,其中女子才九人,而我们两的座位号居然挨着……此乃天意,还是缘分”
“当然是缘分!”
冯萱萱走过来,笑着说:“考试完后,一定要与你好好说说话才是,不能辜负这份缘分。”
她是瞒着家人跑出来参加科考的。
“好啊!”
任彩依欣然接受。
……
“咚咚咚!”
钟声响起,宣告所有考生进场完毕,考试即将开始。
有监考官走了过来,同时高声喊道:“都回到各自的座位,考试即将,不得说话,不得随意走动,有事情必须先请示,违者取消参考资格!
今日上午考试内容主要是经科,试卷稍候便下发,你等先用桌上的草稿纸试试笔墨,所有问题,提出来可及时更换……”
整个考场划分为二十多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两名监考官,除此之外,还有不时前来巡视的巡考官。
……
这里所谓的经科,也就是主要考“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对此,王宇没有怎么改动。
考生可采用“八股文”形式答题,也可不用“八股文”,其他形式也可以。
这不,监考官嘱咐在场的考生,道:“虽然今日上午考经义,但之前大明王就有明确的命令,这次科考答题不再限于“八股文”,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
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方式答题,取决于你们自己,那种方式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用那一种。
最终无论是采取“八股文”,还是其他的,负责批阅的考官,只会更注重其中的意,形,倒是次要的。”
看了看考场中挂着的时钟,监考官最后说道:“好了,时间到了,开始发放试卷,所有人禁声!”
作为参与这次科举的人,经过训练,都认得现代的数字时钟。用此来考试,时间更准确。
咚咚咚!
响亮的钟声响起。
第一场“经科”考试开始,时间为一个时辰,从九点半到十一点半。
&n
第117章:醉仙酒居
就在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的第一天,在京城最繁华的街道上,有一家很大的酒楼,今日开门大吉,吸引来了许多人。
“居仙酒醉……这是家酒楼吧,为何名字如此奇怪”
有人在酒楼门外见到酒楼的牌匾上的字,觉得很是奇怪。
“这里原本是个风月场所,多少富家贵族之人踏足之地,现在变成了一个酒楼,只是卖酒,卖肉,用的着这么大的三层豪华阁楼吗”
“现在是华夏帝国,别提前朝的事情!”
“风花雪月场所,皆是之地,将之改成酒楼,我要说声:改得好!”
“阁楼三层,很大,不知道里面改成什么样了”
“话说,能以此阁楼来酒楼,还在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时开张,背后之人,肯定非富即贵,你们说话注意些,别惹来祸事!”
……
噼里啪啦……
众人的议论声,被鞭炮声所所掩盖。
时间正是早上九点,“醉仙酒居”正式开业。
红红火火!
酒店的负责人,一身主红色装,显得富贵而喜庆。
此人名为:马聚泉,四十多岁,留着小撮胡子。他曾经也是一家酒肆的老板,现在是这家“醉仙酒居”的负责人。
酒楼门前,事先搭起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小台子,马聚良站上台子,手里拿着一个上电池的喇叭,双眼环视周围的人群。
人来得不少,他心里比较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才是关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