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公主修仙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萧潇上
尉迟先生正要说话,一个人从他身后闪出来,拍着手道:“原来姊姊流泪是这么个样子!想某人时不流泪,想先生时倒一肚子的泪水!”正是美姬。
玉儿生气道:“你就会说风凉话,还会干什么也不知道姊姊经历了什么!”
美姬道:“咋不知道呢今日你救了天后,还救了杨家大小百十口!好了不起!姊姊是英雄!”
玉儿奇道:“你竟然知道皇宫里的才发生的事情?”
美姬偏着头道:“我不知道,难道先生也不知道吗先生如果不知道哪还是先生吗”
玉儿叱道:“大逆不道的小妮子,竟然敢妄议先生的长短!如果我是皇帝,先斩了你祭旗!”
美姬嘟起了嘴唇:“原来你比皇帝还要霸道!果然是一家人!”
尉迟先生偏袒玉儿道:“就不要打嘴仗了。玉儿不容易,伴君如伴虎,难怪她现今显得那么孱弱。”
已经到了王府门前,值班的家将莫娄儿一看是玉儿和尉迟先生,显得特别的麻利和恭敬,安排奴仆牵过3人的马从偏门去到马厩,自己打着灯笼在前面引路。
玉儿随口问道:“有爹爹的书信吗”
莫娄儿恭敬地回答:“有。昆仑奴方拿进去不久呐。公主可以去夫人那儿取信观看。”
玉儿忍不住问:“员哥哥、贯也有书信回来吗说到过甘、凉的局势没有”
莫娄儿摸了一把颌下的胡髭答道:“员公子自然要给你嫂子写信,贯公子向来不写书信的,有5、6为家将都写了信回来。自天皇担任太子时远征吐谷浑后,如今我朝与吐谷浑数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但摩擦还是有的,片刻不敢忘备战。”
玉儿诚恳地道:“莫大叔曾经跟随赟哥哥远征吐谷浑,哪一天倒要向莫叔叔请教甘、凉的地理形势。”
莫娄儿爽快地道:“行嘞,随时听公主和先生的差遣!公主还可以叫上昆仑老爷子,整个西域都在他脑海里装着哩。”
走进荷风院,玉儿才问尉迟先生:“先生方才与萧叔叔在一起吗”
美姬抢着道:“自然与我和我爹爹在一起!我们特意赶来长安报警,哪知道先生已经擒获了北齐范阳王高绍义,一场天大的危机化为无形。”
玉儿崇敬地道:“原来先生去了漠北,单枪匹马干了这么一件大事,过程必定十分精彩,还请先生细细说给玉儿听来。”
美姬又抢道:“先生一直关注着高绍义和高宝宁的动向,高绍义联合突厥和高宝宁南侵的想法还在肚子里,先生就知道了。高宝宁是北齐的营州刺史,镇守黄龙,在边疆还颇有威望,周武帝几次遣使招慰,不受敕书。北齐文宣皇帝第3子范阳王高绍义逃到突厥汗庭,是他率先上表劝进。高绍义当了名义上的皇帝后署高宝宁为丞相。这次联络突厥和契丹、苟高丽南侵,都是他的主意。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可惜,这次没有擒获他!”噼里啪啦说了许多。
玉儿打断美姬道:“还是请先生说说是怎么擒获高绍义的。”
美姬撅着嘴道:“姊姊不要拦我。先生和我爹爹都表态了,以后擒获高绍义的故事都由我权威发布。故事得从很多年以前讲起……”
很多年以前,突厥还只是柔然的“锻奴”,住在西域金山(现阿尔泰山)的南麓。
尉迟观游历西域,结识了突厥部落酋长阿史那土门,两人情趣相投,惺惺相惜。尉迟观赏识阿史那土门豪爽仗义,将一个弱小的部落治理得欣欣向荣,日渐强大,便决定相助他一臂之力,结束草原上群雄割据、相互征战的局面。
当时,柔然正与铁勒作战,双方互有胜败,战局进入僵持阶段。为了一举将柔然击溃,铁勒酋长联络分散在漠北草原的九姓铁勒,集结10万铁骑,长途奔袭柔然。尉迟观截获这个消息后,亲自率领突厥精兵埋伏在铁勒西征的必经之路,乘着夜黑风高,袭击铁勒增援骑兵的营地,火烧连营,许多铁勒骑兵来不及上马就死于非命,最后俘获了铁勒5万部众。
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后,突厥势力大涨,酋长阿史那土门恃功向柔然阿那瑰可汗之女求婚,却被一口拒绝,并遭到辱骂。
突厥群情汹涌,要与柔然开战。
尉迟观认为时机尚不成熟,突厥的势力与影响力还过分弱小。他建议突厥交好西魏,从而钳制柔然,逐渐取得在草原上的优势。
阿史那土门对中原皇朝充满偏见,摇头道:“西魏也好,北齐也好,都是我草原部落的敌人,我怎么能与他们交好呢岂不被草原上的英雄好汉笑话吗”
尉迟观充满感情地道:“我本是西域胡人,却被中原人收养,并宽宥了我的过错,传我衣钵,我从来都不觉得胡人与中原人有什么区别。读过史书你就会明白,中原向来专注于中原,从来就没有征服、统治草原的野心,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北方的辽阔草原不能农耕,全都是无用之地。只要我们不去挑衅他们,像匈奴被灭族的事情就不会再度发生。”
阿史那土门望着尉迟观道:“我们向来不喜欢回忆过去,说起来我们也是匈奴的一支,在我们的记忆中,是汉朝远征西域,消灭了匈奴……”过了好一会儿方道:“道长学识渊博,见识自然在我之上,我不明白的是交好西魏对我突厥又有甚么好处呢我们离西魏可有万里之遥。”
尉迟观饮了一口饮酒,缓缓地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柔然一直与西魏为敌,西魏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地处柔然的后方,正好可以牵制柔然对西魏的军事行动,对西魏来说我们的弱旅胜过10万雄师!我们可以与西魏联合行动,要不了多久,柔然这艘已经进水的大船便会千疮百孔,沉入水底,到那时整个草原都得听我突厥的号令。”
阿史那土门击掌道:“如此说来,与西魏交好可成就我突厥的霸业!待我当上了草原的霸主,当杀光那些原来欺负我们的柔然贵族!”
阿史那土门当即决定由尉迟观带领突厥使团出使西魏。
西魏当时依赖八柱国之首的权臣宇文泰治理国家。宇文泰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英雄,看到了与突厥结为联盟的潜在好处,一口应承了尉迟观之请,并且与尉迟观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西魏与突厥几次联手夹击柔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为了巩固与突厥的联盟,西魏大统17年(公元551年),长乐公主出嫁突厥部落酋长阿史那土门为妻。自此突厥在草原上的名声高过了柔然,许多小的部落依附突厥。
公元552年,阿史那土门领兵袭击柔然,阿那瑰兵败自杀。自此,突厥在草原上取得了霸主地位,土门自称“伊利大可汗”,建立了突厥汗国。尉迟观被阿史那土门奉为国师。
后来,土门变得脾气暴躁、残忍嗜杀,尉迟观多次劝说无果,离开了突厥,但与突厥的许多王公大臣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阿史那弥尔出嫁给北周武帝时,土门之子木杆大可汗邀请尉迟观充任突厥汗国的司礼之官;木杆大可汗之弟佗钵大可汗继位,尉迟观参加了继位典礼,在突厥居住了一年,佗钵大可汗事事向他请教。
正是与突厥汗国有深厚的渊源,尉迟观得知高绍义欲说服突厥一起南侵的阴谋之后,暗中请天元皇太后阿史那弥尔写了一封书信,带上金银宝物去了漠北草原。
佗钵可汗见到多年不见的尉迟道长十分高兴,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般礼遇尉迟观,连续3日在金帐宴请他。
3日后尉迟观正色对佗钵可汗道:“北周新立的皇帝依然重视与突厥的传统友谊,尊奉阿史那弥尔为天元皇太后,排名在皇帝的生母之上,还有意为自己的儿子——小皇帝宇文阐娶一位突厥公主,特意命令我前来与可汗商量此事。最重要的是,北周吞并了北齐,统一了中国北方,沃野千里,战士百万,很快就可以平灭南陈,天下混一。与大周修好,突厥在漠北的地位就不可撼动;与大周为敌,那些觊觎突厥的势力就会趁虚而入。与大周的关系,关系到突厥的国运,这是先伊利大可汗早就得出了的结论。”
佗钵可汗听了之后,深表赞成。其实他一直反对破坏与北周的友好关系,但以摄图为首的大臣认为利用高绍义可以与大周讨价还价,获得更多的利益。他们的意见在部族会议上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佗钵可汗不得不做出让步,收容了高绍义,还出钱出力支持高绍义称帝。
佗钵可汗抹着嘴角的酒沫提出:“高绍义来到我的金帐时,我向他承诺我的金帐就是他的金帐,我们突厥人永远是他的朋友。按照草原上的习俗,我们不能做背信弃义的事情,所以抓捕高绍义一事还得国师亲自操劳,我们尽力配合,但不具体参与。”
尉迟观知道草原上的汉子在喝酒之后往往会做出些脱离实际的荒诞承诺,估计高绍义那伪帝酒量惊人,与
第二十七回 初试丽华
隋国夫人独孤伽罗昏厥在地,被几个太监搀出了宫。
几个太监在抬堆放在大殿一角的太监、宫娥尸体,全都是被120下天杖杖毙的,无人幸免。一共抬了6具尸体,其中4名宫娥,2名太监。
玉儿心中痛惜!虽然尉迟道长反复给她讲过,做大事不拘小节,但依然为天皇草菅人命的事感到伤心。自然,魏晋南北朝以来,皇帝与权臣向来不把人命当做一回事,与许多皇帝相比,天元皇帝的做法不算出格,但玉儿觉得真的要找个机会再一次劝说天元皇帝。
玉儿心中叹息着走下高台,一步三回头地朝杨丽华走过去。
奴婢们纷纷退出,大殿渐渐安静了。
杨丽华长吁了一口气,试着站起来,腿已经僵硬,试了几次没有成功。
玉儿搂住她劝道:“姊姊,且莫着急起来,在地上稍坐片刻。玉儿小时候顽皮之至,经常挨罚,故此知道这个道理。”说罢,笑了几声。
一个宫女捧了锦垫过来。
杨丽华却不愿意坐,扶着玉儿咬牙站了起来。
“母仪天下原来没有想象的容易,天后这角儿却也难扮得很!”玉儿心道,继续劝说杨丽华道:“赟哥哥已经息怒,宫中并没有其他了不得的大事,姊姊就不要用强了。”
杨丽华勉强笑了笑,站在原地不动,感激玉儿道:“若不是妹妹来得及时,不知我那母亲与爹爹会落个什么下场……妹妹于姊姊有大恩,姊姊不知道什么时候方能报答。”
玉儿暗忖:也不知道你们夫妻俩唱的哪出,却将我当猴耍。这事儿也没有得到长孙晟和炽繁妹妹的通气,玉儿心中没底,只能顺着杨丽华的话说道:“姊姊说些什么姊姊有用得着妹妹的地方尽管吩咐,还用说‘报答’二字吗”弯腰揉着天大皇后的膝盖。
杨丽华抚摸着玉儿的后背道:“姊姊心中明白的,我一定说动天皇将妹妹赐婚西梁的李将军!”
玉儿脸色瞬间红了,站直身子扭捏道:“妹妹谢过姊姊!”
杨丽华笑道:“成人之美是姊姊应该做的事啊,妹妹不必多礼!”站了半晌,方能迈步。
她一语不发,一步一步朝长乐宫走去,脸上的表情一时悲伤,一时高兴;一时落寞,一时激动。她流了一会儿泪,又无声地笑起来,好像疯了一般。
玉儿不知道怎么相劝,只好陪着她伤心。“我也快成疯子了,想必姊姊是真的疯了。”她想。
已是傍晚,一轮红日挂在屋脊之上,天空或明或暗,雄壮如歌。奴婢们远远地跟着,没有一个人敢吱声,甚至连树上的鸟儿都停止了鸣叫(皇宫中本来就没有甚么鸟儿了,剩下的都是乌鸦。乌鸦贼精,很难抓到。),连墙角的蛐蛐儿也偃旗息鼓。路不远,却走了很久很久。
进了长乐宫门,杨丽华突然抓住玉儿的手问道:“妹妹,你说我做得对也不对我姓杨呢还是姓宇文”
玉儿心中暗喜,正要听她真言……故意道:“姊姊自然姓杨……父母所生,血脉所系……”
杨丽华松开玉儿的手,叹息道:“妹妹想得简单了一点,想当年我出嫁时母亲也似你一般说辞,后来我才明白,我出嫁后既不是娘家的人也不是夫家的人……”
玉儿好奇道:“这又是从何说起难道姊姊还成了别家的人了”
杨丽华再一次叹惋道:“也难怪,你还没有嫁人。你现在自然姓宇文,得维护宇文家的利益。你想没想过,某一天你嫁人了,如果宇文家与你夫家有了矛盾,你该怎么办是维护宇文家还是维护夫家”
玉儿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陷入沉思之中。
杨丽华回首望了望最近的太监、宫女尚离她们有10多步远,激动地对玉儿道:“按理出嫁到宇文家我该是宇文家的人,但今日天皇要拿我杨家问罪,却株连到我,分明是将我当做了杨家的人……”
玉儿脱口而出:“赟哥哥是做样子给人看得,并没有真的怪你……”说完便后悔了。看来当一名隐卫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杨丽华拉住她的手,两眼热切地望着她:“你说的是实话”
玉儿无奈,只得点了点头:“我从赟哥哥的话里行间揣测的,但应该不会有错。”
杨丽华继续道:“一般的矛盾还好,大不了像今日这般装模作样一番,互相糊弄过去,假如是不共戴天之仇呢好比陈国和梁国。姓陈的公子娶了梁国的公主,后来陈公子的爹灭了梁国,自己当上了皇帝,陈公子成了太子,你说梁国的公主该怎么办是假装快乐,安心做陈公子的夫人,还是杀了陈公子,替梁国的父母报仇”
玉儿无法回答。她想,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帮爹爹还是帮李温这真是一个难题,恐怕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难题。别的人还好说,两个至亲至爱的人放到一起,帮谁不帮谁绝不是随意能决定的。最好两个都帮,实在不行,两个都不帮。玉儿陷入迷惘中,难道提供武器或者袖手旁观,让他们打得头破血流,分出输赢,最后站在胜利的一方不能这样!不能这样!她恐慌起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难道长大了,结婚了就有这些问题出现实在令人纠结、令人为难,甚至令人惧怕!不能想了,再想自己会抓狂,会发疯,就像丽华姊姊一样发疯。看来丽华姊姊真的疯了,她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说杨家谋反是真她感到不寒而栗,心中的小人儿躲在冰墙后瑟瑟发抖。
“你倒是回答呀!”杨丽华催促,有些失态。
玉儿灵机一动,抓住杨丽华的手道:“这事我该问姊姊啊!妹妹尚待嫁闺中,哪里会知道答案。姊姊身在局中,就不能如实告诉我您的真实想法吗”
杨丽华摇头道:“如果那么容易做出选择,我就不会问妹妹了。妹妹不知道答案是自然的,谁会想到出嫁会惹出这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来啊。不,不……娥英是哪家的血脉,难道不是宇文家的嫡女吗哦,我终于明白了,终于明白……”目光从迷离到清晰,慢慢地抬起头来。
玉儿忍不住问:“姊姊明白了什么明白了自己到底流着杨家的血,归根结底是杨家人”
杨丽华眼眶里流出泪来:“妹妹错了,如果妹妹出嫁后尚未生产,也许可以做回娘家人,但养了夫家的孩子,你是无论如何做不回娘家人的!”
玉儿莫名地有些欢喜,忍不住接道:“所以无论如何,姊姊都是宇文家的人,坚定地站在宇文家一边”
杨丽华苦笑道:“哪里谈得上坚定二字,不过是痛苦地站在宇文家一边吧了!如果有来世,绝不能做女儿!”
玉儿被杨丽华所打动,早已经泪眼婆娑,不过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虽然我是女儿,但一定比男儿更有出息,晓霜姊姊便是我的楷模!恨不能生出翅膀,飞到晓霜尊主所在的桃花峪中,日日与众姊妹修道练剑,参与大道轮回,替天下苍生谋福祉。
“我不后悔成为女儿,虽然是女儿,我一定做一个不让须眉的女儿!”玉儿缓缓地对杨丽华道:
第二十六回 计中之计
陪着美姬在长安城各处游玩了一整日,玉儿对民意略有了解。在百姓们心中,先帝宇文邕是一代明主,百年来各朝最好的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