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的燃情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肖邦乱弹琴
抗抗就脸上一红。她确实命好,遇到了大傻,能救她的命,还对她那么好。
抗抗说:“小慧,既然这第一步迈出来了,你就得走下去,实在不行,就和他离婚!”
小慧就惨笑一下说:“农村人,哪里能决定自己的命啊离婚更是想也不敢想。真离了,回到村里,爹妈的脸没处搁,还是死路一条啊!”
中午的时候,小慧回去给张家一家做饭,抗抗却没心思做饭了,跑到姚远屋里,和姚远诉说小慧,说着说着就又掉泪了。
姚远许久就没说话。他考虑问题的思路,和抗抗完全不一样。
张建军不打小慧了,时间长了,特别是小慧怀上这孙子的孩子以后,两个人真正培养出感情来,会不会背叛他,把他给出卖了
他是国企培养干部出身,想问题当然就和一般人不一样,要不然能当上培养干部啊
想想他就说:“下午你跟小慧说,把工钱给她涨到一天一块。但是不要让她说出去。这样,她每月按一天五毛交给张家十多块钱,自己还能落下十来块。可是呢,这十来块不能给她,要到她回老家的时候一块给她。要不然漏了陷,她就得不到了。”
抗抗说:“我早就想给她涨工钱。她手巧,做活快,咱们现在挣的多,一天给她一块五都应该!”
姚远瞪眼看着抗抗说:“你长不长脑子啊这种话千万不能跟她说,更不能让她知道你挣多少钱!不仅如此,还得强调自己的费用折耗,让她知道你一个月这么辛苦,也没挣几个钱,哭穷,哭穷会不会”
抗抗就一脸蒙圈,瞪着俩大眼问:“为啥呀”
哎哟,姚远是急的直拍脑袋呀,这么简单的问题也得解释!可咋解释啊
他琢磨大半天才说:“抗抗,你比如说,我手里有两块糖,我给你一块,给你妈一块,你怎么想我啊”
抗抗想想说:“我知道你对我好啊,自己舍不得吃,给我吃啦。”
姚远说:“对啊。可是,你如果知道我手里有十块糖,而不是两块。我只给你一块,给你妈一块,剩下八块我藏起来,你会怎么想我啊”
抗抗说:“你是攒着,怕我一次就吃了。等我馋了的时候,你再给我啊。”
姚远就又用手拍脑袋。
抗抗就奇怪问:“你打你自己脑袋干啥”
姚远这个气,我拍脑袋干啥我碰上个大傻妞,不拍脑袋咋办啊
他整理一下思路又说:“你比如说,我把刚才藏着的那八块糖,都自己偷偷吃了呢”
抗抗说:“你才不会那么干。”
姚远说:“假如我就那么干了,你怎么想我”
抗抗说:“吃了就吃了呗,那是你馋了,就先紧着你吃。”
哎哟,老天爷呀,你让我回去吧!我怎么碰上这么个榆木疙瘩不开窍啊!
姚远都要哭了。
想半天他又说:“要是咱把糖换成保命的粮食呢你和你妈快饿死了,我手里有好多好多粮食,就是不给你们吃,你怎么想我”
抗抗说:“你才不会那样自私。”
姚远说:“这不打比方吗比方,我那样干了,你会不会恨我”
抗抗说:“会。我会再不理你。”
姚远就趁机说:“这跟你给小慧的工钱,是一个道理呀。她知道你挣的很多,你多给她多少她都不会感谢你。”
抗抗说:“那是她应得的,我要她感谢我干什么真是的。”
姚远就又要拍脑袋。最后想想就高声说:“就得按着我说的做!第一,哭穷,不许让她知道你到底挣了多少钱!第二,工钱加多少得我说了算,你不许自己做主!”
跟这种榆木脑壳,他也只能来个不讲理。
&nbs
59.皮鞋的故事
就在小慧回娘家的那天下午,姜美美放寒假,从省城回来了。
美美是带着工资上学的,而且是一级工的工资,不是学徒工的。
按照那时候的规定,入厂的新工人,是不允许被推荐上大学的。只有三年出徒之后,才有这个资格。
这个出徒的概念,不是厂里规定的各工种出徒年限。
许多人不会注意到,那个时代,入厂新工人在履历表里,职务一栏往往填的是“学员”两个字。三年以后,这两个字才会被“工人”或者“职员”替代。
这是一种统一的制度,曾经在所有的公家单位里实行过,直到二十世纪结束,这种制度还在运用。即便是现在,如果注意一下的话,参加工作不满三年,好多的表格里,还是要填“学员”这两个字。
张建国不符合规定,想上大学,就需要张顺才另想办法,搞一个符合特例的名额。那时候,是大兴“特事特办”的。
上大学了,这个矿机厂内的“特事特办”就得掩盖起来,学徒工就必须得变一级工。
如果不是在张代表过来的时候,姚远和他提到姜美美,张顺才给儿子弄到的这个“特例”名额,就成功了。
经姚远这么一提,张代表就留心了。张建国与有着出色表现的姜美美相比,自然毫无优势。张代表大笔一挥,这个“特例”名额就成了姜美美的。
同样,姜美美这个“学员”资格的学徒工,也就变了一级工,拿二十七块五的工资了。
可见,弄这么一个名额并不容易,结果自己儿子没捞着,成了替别人瞎忙活了,张顺才恨姚远,也是必然的。
姜美美带着一级工的工资上学,除却生活费可以完全自给自足以外,还有结余。
美美的打扮,已经比这里的人显得洋气了。加厚的白底黑线方格棉纺外套,而且是翻领的,里面露着高领的大红毛衣,直筒的料子裤上,裤线笔直,还穿了一双半根皮鞋,走路带着“咯噔咯噔”的声响。进村的时候,引的好多人看她,一时竟然没有认出她来。
她回来的时候,除了像姜抗抗插队探亲回来的时候一样,挎了一个军绿单肩帆布包以外,还带了一个旅行包,里面是给大家买的礼物。
她给姜姨和姜抗抗各自买了一双皮鞋。
姜姨一辈子没穿过皮鞋。姜抗抗那双姚远给她买的皮鞋,姜美美上学走的时候,抗抗给了美美。美美已经发育成熟起来,和抗抗穿一样大的鞋了。
以后姚远干搬运工又挣了钱,才又给抗抗买一双,抗抗也只是出门才舍得穿。
姜美美给姚远的礼物,是一件暗红的毛衣。是她买了毛线回来,自己亲自织的。
姜美美回家,姜姨并没有像抗抗插队第一次回家时那么激动,也没哭。
抗抗是去农村受苦,美美则是去省城享福去了,有啥好哭的
为此,美美还伤心半天,又认为她妈有偏有向。
你大闺女回来,你又哭又笑,还给下鸡蛋面吃。我回来了,而且是从更远的省城回来,你咋一点反应没有呢
“你是不是特烦我,不希望我回来呀”姜美美就问她妈。
姜姨说:“对啦,就不欢迎你回来。回来不替我干活,还整天气我,我干啥欢迎你”
姜美美就说:“那好,我放暑假就不回来了。”
姜姨说:“你敢!你姐跟大傻六月结婚,你不回来试试!”
姚远和抗抗原本是打算五一结婚的,可姜美美五一只有一天假,回不来。抗抗不想自己出嫁的时候,妹妹不在身边,这才把婚期改到八月,姜美美放暑假的时候。
姜姨说的六月,是按照阴历说的。
姜美美那样说,也就是和她妈赌气。她知道抗抗结婚,怎么会不回来
当下就不和她妈一般见识,把自己给大家买的礼物拿出来。
除了礼物,美美还在省城里买了些桃酥、花生仁一类的吃食,还给姚远买了一包茶叶。
省城里物质相对于这个小城,丰富不少。比如这个茶叶,省城就能买到西湖龙井,而这里,除了老干烘就是茶砖了。
姚叔这时候不喝茶,姚远却有喝茶的习惯。这都是在以后的矿机里坐办公室,养成的习惯,而且还有瘾。自己挣钱以后,姚远又把喝茶这个爱好给捡起来了,只是老干烘太煞口,喝的他老是皱眉。不喝这个又没有别的,只好凑付了。
姜美美记着他这个习惯,回来就给他带了一斤龙井回来。
姜姨却死活不肯穿闺女给她买的那双皮鞋。
“我一个老太婆穿皮鞋,我穿出去找别人骂是不是”
姜美美就劝她说:“妈,你还不到四十五,你不大呀。在省城里,和你这般大的,比我穿的都鲜亮。”
“那是省城!”姜姨说,“咱这是小地方,穿这个,还不被人骂死你自己穿吧,我不要!”
美美没回来的时候,抗抗给自己做棉袄,也给美美做一件。抗抗懂事了,知道疼妹妹了,她有的,就忘不了美美。
美美脱了毛衣,穿上姐姐给她做的棉袄,一个标准的北国美人的形象就出来了。姐俩相映成辉,可惜手头没有照相机,不能把这个美好的形象记录下来。
美美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抗抗就没去叫在街上扫地的姚远。
姚远上班是很不自觉的。早上不去报到,下午下班,要不是因为觉得让邵玲早上下午推两趟车子过意不去,估计下午他都不去清洁队。
不高兴了,就和邵玲商量好,一起罢工一天,只领了工具来,并不去打扫街道,到下午下班,再去把工具交了。邵玲让他带的,现在的胆子
60.贼心不死
姜美美在大学里,学的是机械制造与工艺。
姚远是不希望她学这个的,因为学这个,早晚还是要回到矿机来。而国家未来的工业,在姚远看来,因为各种复杂的原因,除却几个靠输血维持的著名企业,其余都不会有什么好的前景,员工的收入,相对于其他行业,也差的很远。
姚远就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把自己这个观点表达出来,希望姜美美在有机会的时候,设法修改一下自己的专业。
姜美美就问他:“不学这个,学什么好一些”
姚远想想就说:“可以学金融或者高能物理,或者法律、艺术一类,将来不用进工厂的,出国留学的机会还多一些。”
姜美美却说:“我还是觉得学这个好。国家将来要想强大,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机械制造体系,这是咱们国家的脊梁。就像你以前跟我说的那样,由于前几年的不正常,造成了这个体系人才大量的流失,再不补充人才,这个体系就面临彻底断代的危险!”
姚远就劝她说:“这个跟你没有关系,再说也不缺你一个人。”
姜美美就反驳说:“怎么就没有关系呀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反正我一个人的决定,也影响不了国家的发展,那么国家不就完了”
姚远忽然就发现,姜美美变了。他谈的,是个人的前途和利益。而姜美美关心的,却是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姚远就问:“你上这半年学,是不是被什么人洗脑了,怎么变的跟你姐当年差不多了,傻乎乎的”
姜美美说:“我姐当年是不自量力,什么都不懂还自以为是,没有知识就想贡献国家,不成国家的累赘就不错啦。我现在不一样,我是先学知识,使自己具备了能力,才考虑为国家做贡献。”
姚远就不高兴说:“怎么说话呢你有这么说你姐的吗”
不料抗抗并不生气,淡淡地说:“美美没说错,我当年就是傻子一个。”
姚远和姜美美谈论的东西,她基本听不懂,心里不免就生出自卑感来。
姚远和抗抗在一起久了,知道抗抗心里的感受,还是想替抗抗出气。
“别自以为是。”他说姜美美,“就你大学里学的这点破玩意儿,也敢妄谈为国家做贡献我不客气地告诉你,你现在学的这些东西,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来说,也都是落伍的东西。你在学电子管电路,国外已经在研究晶体管了。你不设法争取名额,到国外去留学长见识,学一堆落后知识有什么用”
姜美美在大学里,第一年还只是学基础理论,没有接触到电工学。
她噘着嘴说:“知道你厉害,但是你思想反动!傻哥你别总是想你那个小家好不好,你就不能跟我姚大爷和姚大妈学学,成为被大家都尊重的人吗”
姚远说:“我还没傻到自己找死的地步,你少往沟里带我,现在说的是你。我发现你这脑袋,怎么没有在家里的时候好使了呢”
姜美美不服说:“学为致用。国家拿出钱来让我们去学习,为我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莘莘学子学成以后,不思报国,何以为人连古人都知道,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道理,我们现代大学生,难道还不如古人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国家,哪有个人傻哥,你再这样反动,我就不理你了!”
姚远干脆就闭嘴了。小丫头片子,你不让她吃亏几回,她永远不知道天高地厚!
姜姨和抗抗只是听着他们争论,并不插言。他们说的东西,好多两个人根本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直到姜姨和抗抗吃饱了离开饭桌,两个人还在争论。只是,姚远属于有事放在心里,比较沉闷的那种人。姜美美已经不能接受他的观点,他也就不多说了。剩下的,就是姜美美的长篇大论。
这次争论,对姜抗抗的刺激,却是最大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对理论知识的缺乏了。姚远从不和她说这些,那是因为她不懂。
如此说来,她和姚远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知识差距的。将来结了婚,姚远会不会因此而瞧不起她呢
所以,等有机会和姚远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抗抗就问姚远,她有没有机会上大学
原先,姚远是计划着,等有一天大学对外招生了,就让抗抗去报考。可是,他现在已经爱上抗抗了,就有些舍不得让抗抗离开他,去上大学了。
姚远是知道的,七八年国家就会重新开始大学招生。既然抗抗想去上大学,他也不愿意阻拦她。
就对抗抗说:“国家早晚会对外招生的。不过现在离着那个时间还早。你如果想上大学,现在开始学习还来得及。把书本上的知识捡起来,等开始招生的时候,再突击复习一下,一定会考上的。”
抗抗想半天,又问他:“我啥也不懂,你将来会不会嫌弃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