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威武不能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拾陆

    杨淮怒视着贺氏,厉声道:“我为什么这么做你心知肚明!衙门里讲证据,家里不用,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你比谁都清楚!”

    贺氏啐了一口,她也不与杨淮说虚的,直接就认下了,道:“我若不下手,老太太会饶了我吗她惹了徐家,还想拿我去顶,你妹妹可以先下手为强,我为什么不可以”

    杨淮怒极反笑。

    这是可以还是不可以的事情吗

    “母亲为人精明,”杨淮道,“为何会与徐家闹到那个地步你敢说,其中没有你惹事挑拨的原因吗”

    婆媳、姑嫂之间不睦,好些人家都会遇上这种问题,可有哪一家跟他们杨家一样,名声没了,前程没了,人命也没了。

    “挑拨”贺氏的眼睛里几乎能喷出火来,“我倒是想知道,你那精明的母亲为何就让我挑拨了我不是个好的,她难道就是个好的”

    杨淮的小厮从外头探进脑袋来,低声道:“老爷,时辰差不多了,再拖下去,天就亮了。”

    “说的是。”杨淮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点了点头。

    对与错、好与坏,现在不是讲究这些的时候了,他脑海之中唯一的念头就是把这对豺狼心的主仆送走,眼不见为净。

    马车停在二门上,为了不招眼,还另备了轿子到院子里。

    这厢正准备塞人,那厢杨昔豫与杨昔知都得了信,目瞪口呆地寻了过来。

    贺氏一看到两个儿子就哭喊起来:“看看你们这个爹!你们过来给我解开、解开!”

    杨昔豫下意识地要照着贺氏的话做,刚走了两步,就被杨昔知拉住了手腕,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贺氏愕然,怒道:“我是你们的母亲!”

    杨昔知像是浑然没有听见一样,只是看着杨淮,问道:“父亲要把母亲送去哪儿”

    杨淮淡淡答道:“送去庄子上,给你们祖母祈福。”

    杨昔知垂




第四百八十章 何谈前程
    红白喜事,从来都是各家大事,不管男女,都得不了闲。

    贺氏被送离京城,杨家上下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过,毕竟,后头还有三七、四七直到断七,又要安排出殡事宜,当家太太不见踪影,宾客们又不是瞎了眼的,怎么会发现不了少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呢

    杨淮想瞒下的,也仅仅是贺氏那不光彩的离京方式。

    被五花大绑送出京城,这事儿搁在谁家都不好看,哪怕外头猜出来了,表面上这最后一层遮羞布还是扯不得的。

    因而,消息是一早放出去了,家里上下,知情的不知情的,都封了口,不许讨论这事儿。

    反正就是“诵经祈福”,多余的,都咽到肚子里。

    杨淮还亲自去了趟顺天府,知道绍方德断断不会私底下收他杨家银钱,也没有摆出那副姿态来,只客客气气、规规矩矩说了一通好话。

    什么“前回登门辛苦了绍大人”、什么“府里治丧、行事多有怠慢”,一套接着一套,绍方德再不好官场奉承,也只能端着笑容听他说完。

    杨淮赔了礼,张嘴说了来意。

    他想领回采初的遗体,与老太太一并厚葬。

    绍方德对此并不意外。

    杨家彼时的说辞是采初太过忠心耿直、以至于老太太去世后伤心过去、魔怔了,这样忠心的丫鬟,杨家现今要领回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衙门而言,这事儿既然不能办成正大光明的案子,那留着采初也不是一个事儿,让她入土为安,总好过挪去义庄、连副像模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绍方德没有为难人,让杨淮依照流程办事,把采初领回去了。

    最终出殡那日,一并抬上山,就葬在了老太太边上。

    杨家操办白事的议程,一下子就落在了杨钟氏身上。

    杨钟氏从不曾管过家,在她嫁进来之前,这个家里的中馈就是贺氏拿捏着的,大小事情,贺氏一手办着,她又要揪着心怕老太太指手画脚,越发看重眼前权势,根本没有放权一分一厘给儿媳妇,

    分家之后,贺氏更是一手遮天,把各个要紧位置上的人全换作了心腹。

    贺氏是被送走的,落到杨钟氏手上也没有经过交接,她比两眼一抹黑好不了多少。

    况且,她在娘家就不是长女,出阁之前没有好好学过这些。

    而这些内宅里的老人,皆是一等一的滑头,贺氏倒了,有人倒向了杨钟氏,有人观望着想谋好处。

    若是空闲时候,杨钟氏还能慢慢的、一点一点仔细整理思考,可眼前白事压着,之后又是腊月奉帐、准备过年,元月里走动奉礼,一桩接着一桩,根本没有间隙。

    杨钟氏想过向其他几房叔母、妯娌请教的念头,可人家来参加白事是五服规矩,但指点中馈又不是天经地义的,纷纷摇头,对长房的家事避之不及。

    杨钟氏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只能向邵姨娘、也就是画梅开口了。

    画梅跟了杨氏那么些年,陪着杨氏操持侍郎府,亦是学了不少本事的,只是她这身份低一头,但有杨钟氏在背后站着,底下不服气的还真不能拿她怎么样。

    杨钟氏纠结了几天也想明白了,画梅是杨昔豫的妾室,又不是杨昔知的,再趾高气昂能越到她嫡长媳上头来

    画梅若是昏头转向失了进退分寸了,那是将来的二弟妹要管的事儿,与她不相干。

    再者,杨钟氏是认同老太太说过的话的,杨氏远比贺氏厉害,杨氏教出来的丫鬟,不可能是个拎不清的。

    如今局面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画梅一准清楚。

    杨家里头的局势,眼看着是暂且稳住了,至于将来的前程,杨钟氏



第四百八十一章 留个心眼
    车把式和小厮连连道谢,小厮解下腰间钱袋子,给帮忙的一些茶水钱。

    袁二没有特立独行地拒绝,随手接了,等小厮上车时又往里头瞥了一眼。

    这一回,车帘子掀起来的角度大许多,袁二看清了主家的五官,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这人怎么有些眼熟啊……

    还不等袁二再细看,帘子已经落下来了,遮挡住了所有视线。

    车把式对四周众人又行了一礼,驱车离开。

    袁二一直看着那马车远去,直到看不见了,才缓缓收回了视线。

    虽只有那么一瞥,他还是觉得,那位主家的眉眼有点熟悉,可要说之前再哪里见过,一时间又寻不到确切的印象。

    他只能先收敛了心神,继续打听周五爷留给他的落脚之处。

    “这位小哥,屠园巷是往这个方向吗”袁二问道。

    那小哥也是刚才帮忙推了车的,闻言上下打量袁二,笑道:“你也是北方来的吧屠园巷啊,就沿着这条路直走,前头右拐,不远了。”

    这小哥是明州本地人,一开口就是江南口音,袁二略怔了怔,反应过来对方的话,赶忙道了谢。

    同时,他眉宇一扬,又往马车离开的方向看了两眼。

    他听多了京城话,遇上这么一辆马车时也没有不习惯,却是忘了他如今脚下踏的是明州地界,而刚才的车把式,明显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

    想到这一茬,又想起那车把式说主家腿脚不便,袁二一下子就能对上号了。

    他的确不曾亲眼见过对方,但他曾看过对方的画像。

    马车上的那位主家,不就是钱举人画的那一个跛子吗

    说起来,那跛子的五官相貌当真平平,扔在人群里,左右都不会多看一眼的,要不是袁二彼时费大力气跟钱举人拉锯,返工无数次折腾出来那么一张画像,他也不会记得对方。

    袁二抿了抿唇,听风说过,那画像上的是个姓邓的公公,虽然没有明确对方背后主子的身份,但袁二听过一嘴,邓公公似乎是孙睿的人。

    那么,好端端的,邓公公来明州城做什么

    眼下差不多是十一月半了,邓公公腿脚不便,马车行驶不比袁二快马加鞭,推算一番,这一路上少说也要花费一个多月,若是沿途再耽搁些时日,单程就走了两个月了。

    袁二脑海里一面琢磨着,一面寻到了周五爷落脚的小院子。

    周五爷开了门,对袁二道了声“辛苦”。

    袁二行了礼,跟在周五爷后来进了屋子。

    里头点了炭盆,暖和得袁二通体舒畅,揉了揉脖子感叹了一声江南冬冷。

    周五爷好笑地给他添了盏热茶。

    袁二接过来一口饮了,便说了遇上邓公公的事儿。

    周五爷讶异:“没有看错人”

    “没看错,与画像上很是相似,再者是从京里来的,又是腿脚不变,我想来想去,应该就是邓公公。”

    周五爷敛眉,背着手沉思。

    他知道邓公公是绍州人,而孙睿的侧妃赵知语,她的祖父便是明州同知,正因着这一层关系,彼时孙睿定下侧妃时,蒋慕渊还与他讨论过,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缘由。

    毕竟,绍州离明州不过几百里路程,快马加鞭都不用一日工夫。

    现在,邓公公出现在了明州城,这其中,恐怕真的有些故事。

    周五爷微微颔首,道:“我先写信知会小公爷,是与不是,多留个心眼,总归没有坏处。”

    袁二亦是点头,建议道:“他们也是远道而来,总要寻个落脚处,这几日我试着打听打听,看看他到底来做什么。”

    &n



第四百八十二章 铺床
    小轿穿过东街,引了不少人来看。

    葛氏听见外头动静,稍稍掀起了帘子一角,只那么一点缝隙,她就瞧见了街边的人头攒动。

    这让她略略有些紧张了。

    前回顾云思出阁前,也是她与朱氏一道去太师府铺床的,当时也有一些百姓来看,但远远比不上现在受瞩目。

    今儿个铺床已经是这般热闹了,明日亲迎,只怕从西林胡同到宁国公府,沿途都要堵得走不动了吧。

    葛氏思及此处,不由抿着唇笑了。

    她与顾云思、顾云锦的关系都很好,小姑子嫁得如意,做嫂嫂的当真是省心又畅快,一家人就讲究个相互扶持、彼此用心,如此才能携手共进。

    葛氏从前就是这般想的,在见识过杨氏与贺氏姑嫂不和的结局之后,更是深以为然。

    她放下了帘子,闭目养了会儿神,等轿子落在了国公府前,才深深吸了一口气,探身下轿。

    等站直了身子,葛氏的脸上已经扬起了热情的笑容。

    朱氏也下来了,站在葛氏身边,目光迅速扫了眼国公府的大门。

    在北地时,将军府的门邸已经是气派的了,但毕竟有规制,不能僭越,也就是土地不似京城般寸土寸金,能占了一个“大”字。

    入了京城后,朱氏进过太师府,地方不比将军府广,文武又不同,给人的感觉亦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哪一种,与眼前的国公府一比,自是相形见绌。

    规制上不同,宁国公府又有长公主坐镇,是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只这门面上的皇家气派,就不是他处能比拟的。

    出门来迎接她们的两位年轻妇人,具是亲切的好模样,两厢见了礼,对方都是蒋慕渊族中的嫂嫂。

    两家欢欢喜喜结亲,各样议程上都重视,自然皆是好心情,彼此说着吉祥话往里走。

    吉时不能错过,蒋家人也不在半途耽搁,简单指了几处景致,并不停歇,只说往后让顾云锦带着自家人逛逛。

    葛氏与朱氏眼下也无心看景,一门心思都扑在喜事上。

    宁国公府院落不少,给小夫妻俩成亲备下的院子在中轴的东边,前后两进,另带了跨院,上半年时重新刷过漆,看起来簇新漂亮。

    红灯笼高高挂着,门上窗上贴了双喜,看着就欢喜了。

    引路的嫂子指了指西边,道:“过了前头那穿堂,就是长公主的住处了,这距离不远不近的,婆媳也有个照应。”

    葛氏颔首。

    嫁出去别家当媳妇,婆媳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住得挤了,新媳妇不自在,住得太疏离,也不像话。

    如这般距离,倒是正正好。

    等以后熟悉了、了解了,那又是另一种相处了。

    她也是从新媳妇过来的,最初嫁到将军府,面对单氏很不自在,如今虽不至于说亲得跟嫡亲的娘俩似的,也十分之亲近。

    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距离。

    嫂子又指另一边:“后头是个小花园,花园另一头是郡主的住处。”

    左右简单指了指,一行人往院子里头去。

    绕过了影壁,眼前满是红绸双喜,朱氏一看就笑了:“这瞧起来可真热闹。”

    “等明日新人住进来,越发热闹了。”

    入了二进的正屋,妯娌两人看了看,家具一应俱全,就是空荡了些,等着新人往里头添补。

    左右五开间,内室设在东稍间,耳室改作了净室,窗明几亮,外头阳光透过窗棂撒下来,还映着窗花的朱红。

    “这千工拔步床是江南的贡品,听说是长公主五岁时,先帝爷让江南的匠人打造的,说是作陪嫁,”那嫂子捂嘴笑着道,“哪晓得长公主年纪长了,却是一




1...135136137138139...2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