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拾陆
这一夜,顾云锦睡得不太踏实。
明明大火灭了,黑烟也散了,可半梦半醒中,总觉得还有木头灼烧的味道在鼻尖,让她猛然又睁开眼睛,直起身想去看外头状况。
如此惊醒几次,身心疲惫,却依旧无法安眠。
尤其是隐隐约约的,她能听见正屋方向徐氏的咳嗽声,一阵一阵的,咳得她心里憋得慌。
天边蒙蒙亮的时候,顾云锦才终于沉沉睡去。
抚冬知道她夜里睡得不好,到时间了也没叫顾云锦起身。
顾云锦再醒来时,已经快到中午了。
她迷迷糊糊爬起来,听见院子里有压得低低的说话声。
“抚冬,”顾云锦唤了一声,等抚冬快步过来,她问,“我似是听见贾大娘的声音了。”
抚冬伺候她更衣梳洗,道:“贾大娘刚过来的,在和六奶奶说搬家的事儿。”
等顾云锦收拾好了出去,就见贾妇人笑盈盈坐在石凳上,朝她招了招手,而吴氏坐在一旁,脸上写满了迟疑和犹豫。
顾云锦眨了眨眼睛,自家嫂嫂是爽利人,极少有犹豫的时候,这是怎么了
贾妇人解惑道:“你知道我搬来这儿,就是为了养病的。
前头走水了,之后小半年都要重建、修缮,虽说隔了两条胡同,但对我们这儿,还是有不少影响的。
左右邻居,我打听了几家,但凡有他处能暂时安身的,都想让孩子老人搬出去暂住。
我在珍珠巷还有座宅子,就琢磨着这几天收拾收拾搬过去。
我们两家亲厚,我也不与你们说虚的。
昨日是杨家那小子来堵门,过两天指不定侍郎府就亲自来人了,徐家大妹子身子的确不好,到时候你们姑嫂两人反倒是前后为难的。
搬回去不行,不搬也不行。
干脆,跟我一道搬去珍珠巷,那宅子前后两进还带个东跨院,地方足够住的。
一来,我们彼此有个照应,二来,乌太医看诊,也省的两处跑。”
不得不说,贾妇人的这个提议,吴氏是相当心动的。
北三胡同现下不是个养病的好地方,可在京中租半年宅子,一时半会儿也搞不定。
并非仅仅是银子的事儿,还要考虑环境清净、左右邻居和睦,京城里哪有这么多合适的空宅子让她们挑的
城西的珍珠巷,与北三胡同差不多,邻里都是有些小钱的商贾,闹中取静。
可,再是相熟的邻居,吴氏也不好厚颜承情。
顾云锦垂着眸子,半晌没说话,她想的也跟吴氏差不多,但也更多了一层。
她冲吴氏笑了笑,挽着贾妇人的手,把对方拉进了自个儿屋子。
“大娘,珍珠巷真是你的宅子”顾云锦开门见山。
贾妇人扑哧就笑了,伸手点了点顾云锦的额头,道:“你这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子,就没改一改的时候”
顾云锦忍俊不禁:“那大娘也别改了,还是照着之前,有什么就与我说什么。”
贾妇人拗不过顾云锦,低声道:“的确不是我的,是小公爷的。
不过,那宅子不记在他的名下,是挂在我家老爷的名字下头的,自打买下来之后就无人住过。
姑娘不用怕有人顺藤摸瓜,就生出些不好的是非流言来。
你不是那性子的,小公爷不是那等不谨慎的人。
即便有人想做文章,那也是我家老爷的宅子,我请了你们住。
你别看大娘生龙活虎的,我也吃不消前头胡同重建的动静的,你就当帮帮大娘,让我也脱离苦海,我们一道搬出去。”
话说到了这里,顾云锦真是哭笑不得。
蒋慕渊前后都替她考虑到了,她若拒绝,是否就太不上道了些
顾云锦心里是纠结的,偏
第一百二十章 两手准备
帕子掩唇,徐氏有一声没一声的,咳嗽几下,视线却凝在杨氏身上,一瞬不瞬的。
这几个月,侍郎府做过些什么,又在打什么主意,徐氏一清二楚,对于杨氏这个一个劲儿算计顾云锦的弟妹,她是半点也不喜欢的。
昨日杨昔豫才来胡同里大呼小叫地请他们搬回去,今日徐砚和杨氏的来意,徐氏不会不明白。
若只有她一人,真闹不过了,去住几个月也就住了。
闵老太太那张脸,徐氏出阁前看了二十余年,早就习惯了。
可她带着顾云锦和吴氏呢。
徐氏不愿意让顾云锦再回去那个事事算计她的地方。
只是,徐氏也明白顾云锦的迟疑,继女在心痛她的身体,但她也心疼继女的立场。
徐氏就着翠竹的手饮了一口茶,道:“我是要养病的,就是个药罐子了。”
杨氏赶忙道:“之后小半年,这儿不适合静养,我和老爷商量了,你们不如搬回侍郎府。府里地方宽敞又清净,都是一家人,也不用顾忌什么。”
徐氏睨她:“你们商量好了二弟、二弟妹怎么说的老太太那儿又怎么说的呀”
闻言,杨氏面上一晒。
徐驰和魏氏能说什么
轻风苑一向愿意与顾云锦交好,也想让徐氏归家的。
北三胡同这么几口人,侍郎府又不缺养人的银子,魏氏巴不得能有一个好名声呢。
徐老太爷也不必说,亲生的女儿,平日里看顾不看顾是一回事儿,这个满城人都瞪大眼睛看着的时候,怎么会与杨氏唱反调呢
只有闵老太太,又是发脾气又是冒酸水的,仿佛徐氏带着两个孩子回去,能把石氏老太太从地底下召回来似的。
可这一次,别说徐砚不顺着老太太,阖府上下,连徐老太爷都不会顺着她。
因为,自从那天被圣上“指名道姓”骂了一通之后,徐砚一直闲赋在家,衙门里停职也停俸,不仅养心宫的事儿插不上手,胡同重建一事更说不上话。
侍郎府不在乎那点儿俸禄,却不能让徐砚一直少了功绩。
若不能回去复职,给圣上分忧,那就只能做一些圣上说的“管束家人”的事情了。
为了名声,为了前程,是务必把北三胡同这三人接回侍郎府的。
杨氏心里透亮,也不跟徐氏说虚的,反正她把老太太夸出花来,这里也没有一个人会信,反而是她会酸得想甩自个儿耳刮子。
“老太太的性子,大姑姐你是知道的,没事都要找些事儿,”杨氏撇嘴,“别理会就行了,你是回府养病的,又不是去给她晨昏定省的,你只管在兰苑住着,她能冲进来找你麻烦不成”
这话说得不留半点情面,徐砚尴尬得不行,又说不出圆场的话,只能绷着脸不吭声。
徐氏轻轻哼笑了声,对杨氏的说法不置可否。
杨氏试探着道:“大姑姐……”
“太太嗓子不好,奴婢给大太太说说我们太太的意思,”沈嬷嬷插了进来,似笑非笑,“在兰苑住着可不心安的,老太太又不是没有过冲进兰苑找麻烦的前科不然我们姑娘是怎么从府上回来的”
杨氏下意识就看向了顾云锦,沈嬷嬷这话直中靶心,让杨氏半边牙根都痛了。
她悔是悔的,当时怎么就没忍住,让徐令婕在闵老太太跟前点火,把老太太激的去兰苑赶人了呢。
“云锦……”杨氏伸手去拉顾云锦,“舅娘知道你们心里都有气,老太太前回做事真是……可再生气,你也别跟你们太太的身体过不去呀。为了跟老太太的一口气,耽误了你们太太养病,那才是得不偿失。”
 
第一百二十一章 搬了
杨氏和徐砚前脚离开北三胡同,后脚,京中的茶楼酒馆里就说起了这一桩事儿。
有收了银子的,喝了两口酒,吹着络腮胡高谈阔论:“徐侍郎和夫人亲自去接了,还把人赶出去,不肯搬回去,顾姑娘这心性呦!”
有人唱白脸,自然也有人唱红脸。
圆脸的大娘道:“别这么说人家姑娘,杨家那哥儿纠缠人家多久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呀,避开些哪里有错了搬回侍郎府,那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不好不是”
络腮胡道:“最要紧的难道不是顾太太的身体养病最要紧,顾姑娘分不清轻重缓急的吗还是说,后娘就是后娘,总归不是亲生的,没连着心呐!”
三言两语的,顾云锦拒绝回侍郎府,就又成了新罪证一般。
昨日就已经有人拿这事儿说了,只因小王爷和程晋之骂了那齐生瑞一番,这种言论才没掀起风浪来,此刻,添了新料,又有人引导,话里话外的,那些意思就出来了。
听风抱着胳膊站在素香楼的大堂里,面无表情听那些食客的争论。
小公爷昨夜又忙了一整宿,天快亮的时候才在府衙里将就了一夜,没睡一两个时辰,又忙起来了。
虽说年纪轻,身体好,但也不能这么折腾。
睡不好也就罢了,吃起来还不香,中午是随便用的,根本没填饱。
听风便来素香楼,点几样蒋慕渊喜欢的点心,再送去府衙。
绿豆百合糕正好卖完了,新的一笼还在火上,就这么等候的短短工夫里,听风就听了这些言论。
他不由撇了撇嘴,亏的是有先见之明,已经给顾姑娘安排好了,要不然,这些锥心的言论传开去,多叫人伤心呀。
也不知道贾大娘说服顾姑娘没有
早些搬了,也早些堵上这群人的嘴!
听风犹自想着,突然就见一汉子小跑着进来,与小二说了几句。
那汉子是走街串巷的小贩,时不时给各家酒楼卖些消息,小二兴冲冲给了钱,立刻就去找了茶博士。
茶博士敲了敲扇子,抬声道:“各位、各位!北三胡同里最新的信儿,顾家已经在收拾行李了,说是下午就要搬出去。”
大堂里霎时间静下来,而后又热闹起来。
“搬出去了搬的哪儿呀搬回侍郎府吗”
“刚说顾姑娘不关心继母身体的,出来说句话呀这是连着心还是没连着心呀”
圆脸的婆子放下筷子,道:“搬回侍郎府,那以后还打不打杨公子别这打打闹闹吵吵嚷嚷的,最后又亲近上了吧这事儿要真成了,倒是件趣事儿了。”
来卖消息的小贩只瞧见顾家的箱笼抬出来,并不知道她们搬去哪里。
众人急切地在素香楼里等了一刻钟,才晓得顾家叫了车马行,与邻居贾妇人一道,搬去城西住下。
这准信一来,不由都面面相窥。
贾妇人因前回泼了戴嬷嬷一盆洗菜水,而在素香楼的客人们中间有些名声,这位妇人与顾家交好,且从来不给侍郎府面子。
如今胡同里这状况,贾妇人搬走并不稀奇,可顾家要与她一道搬一道住,这就耐人寻味了。
茶博士嘿嘿笑了笑。
昨日贵客小王爷都站在顾姑娘这边,他靠着素香楼谋生,当然也是偏心顾姑娘的。
扇子刷的打开,茶博士道:“宁可搬去住邻居家的宅子,也不肯回侍郎府,不说顾姑娘与顾太太这继女继母的关系,只说顾太太与侍郎府的老太太,那继母女之间可真是一言难尽喽!”
意有所指的话,让众位客人们都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闵老太太折腾徐氏二十多年,这些传言早就人尽皆知了,摊上这么一位继母,谁愿意回去看脸色
别是病没养好,反而受一肚子气!
戴嬷嬷登门去骂过一回,但凡有骨气的,都不会低头的。
况且,又不是没处住去。
娘家人不亲,这不是
第一百二十二章 就是本人
搬家是费劲儿的活。
从北三胡同搬去珍珠巷,可不像顾云锦从侍郎府搬回来那样,提着一个小包袱就算完了。
顾家小院里,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一两趟车搬不完。
徐氏和顾云锦、吴氏商议:“毕竟是借住,东西够用便好,全搬过去了,占人家地方。”
顾云锦也是这么想的,眼下若都搬了,回头修缮好了,又要一车车拉回来。
可旁的东西不要紧,石氏老太太的那些陪嫁,她实在放心不下。
虽说胡同里邻居们都淳朴,偶尔夜里不锁门也安全,但搬出去就不一样了,几个月无人看家,万一少了些什么,多糟心呀。
贾妇人是个能拍板的,她知道顾云锦挂心什么,笑着道:“我那儿杂七杂八也有不少东西,我要请两个护院的,反正我们两家相邻,让他们也帮着看顾些。”
顾云锦抿着唇笑了,没有拒绝,坦然应下了。
毕竟都搬过去住了,还在这些细碎小事情上生分,那就没意思了。
顾家搬出去,斜对面的黄家人还挺舍不得的。
黄阿婆拉着顾云锦的手,道:“会帮你们看着家的,别担心,让你们太太好好养身体要紧。”
阿婆是个直爽人,肚子里的话憋不住,见顾云锦扶着徐氏上车了,她去寻了贾妇人。
“本来一起住着,那不识相的来找事儿,还有我们能帮腔,可你们去了珍珠巷,万一邻居们不帮忙,你只管使人回来喊,我带着人去助阵。”黄阿婆是真担心顾云锦会吃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