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最后一过数,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两百口,还不够汉部落自己用的呢,但是今天一天的工作大家也已经很累了,只能暂时做罢。
罗冲吩咐了族人继续打磨铁锅,然后又交代了大嘴,等高炉彻底冷却之后,检查一下各部位有没有损坏,有坏的地方要及时修补,以免下次出现事故,大嘴也欣然答应。
练了一天的铁,罗冲一直盯着也感觉累了,就一个人出去走了走,慢慢溜达到引水河边,初冬的季节,河水的水位下降了很多,但是引水河岸边的水车磨坊依然在转动着,只是因为水量的减少,没有以前转的那么快了而已。
罗冲进了磨坊,跟里面几个工作的族人询问铁矿粉的产量,得知这几个月的存储应该还够两炉的,也就放下心来。
几个工作的族人也不经常见到罗冲,看到首领亲至,忍不住就多说了几句,跟罗冲夸着这水车有多好,多么神奇之类的话,罗冲也是一笑了之。
水车是非常好用,尤其是水量大,又不会结冰的南方,可以经年不息的运转,但是在汉部落这里就不行,最多再过一个月,河水就会开始结冰,到了那个时候,再想用磨坊就不可能了。
罗冲出了磨坊,寒冷的北风渐起,让他不禁打了个多嗦,赶忙紧了紧身上的兽皮衣服,但是想起了风,罗冲突然又来了灵感,冬天的水是会结冰,但是风却很大,如果建造一个风车出来,冬天不是一样能够工作吗。
而且风这种天然动力,可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比水车还要方便,最起码就不用考虑选址的问题,水车离了河道就不行了,但是风车却可以建的到处都是,只要有风就行运转,尤其是冬季。
想出了对策,罗冲马上跑回了木工小组那边,找了两根长木棍十字交叉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结实,再用藤条盘成四个方形的框架,又叫人去仓库领了四个麻袋套在藤条框架上,做成了四个扇叶。
木工组的木桶和木桩看着罗冲的奇怪举动,知道首领这肯定是又在做新东西了,但是他们还是没看出这个奇怪东西的用途,直到罗冲把这个十字形的扇叶架在一个水平的木架子上之后。
扇叶正对北方,受到风力的影响,很快转动了起来,但是没转几圈就掉在了地上,罗冲再次把扇叶架上去,然后找了绳子把扇叶绑在架子上,扇叶再次转动起来,虽然转的歪歪扭扭,但还是在一直转动,这让整个木工小组的人都瞪大了眼睛。
“首领是想把这东西也装在机器上,带动齿轮转动,做成像水车磨坊那样的东西吗”木桶最先领悟了罗冲的意图。
其他人本来还没想明白,但是经过木桶这么一提醒,也很快在脑袋里模拟出了这样一个设备,不禁对首领的脑洞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也天天被风吹,怎么就想不到呢。
“是啊,咱们的水车用不了一个月就要停了,冬天河水会结冰,磨坊就没办法工作了,可是冬天的风却很大,如果咱们能利用这些风力,就能继续做很多事情了,所以我才想出这么一个东西。
&nbs
第270章 天子怒(求票票求订阅)
风车被发明出来对汉部落来说有着革命性的意义,它的用处很多,并不是只能用来磨面粉,其实它只是提供动力的一种方式,具体要用来干什么,还要看具体情况来定,比如打铁。
打铁是一项很累人的工作,拿着大锤小锤不停的敲,一砸起来就是没完没了,非常的耗体力,但是有个自动锻锤就好的多了,比如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出来了水力锻锤,现在罗冲只是想把水力换成风力而已。
不过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建成的设备,目前想要打铁,还只能用锤子敲,而且汉部落现在还没有一个铁匠,所以第一批人还只能罗冲自己教。
木匠倒是不用罗冲操心,汉部落已经有了很多木匠,新加入的族人都要从学徒作起,只负责锯木头。
打铁项目启动,铁匠铺也很快在高炉的旁边建设起来,那是一个用砖块和圆木搭建的棚子,临时的,等风力锻锤建好之后,还要搬迁。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家伙什一样不缺,砖砌的火炉,木制的风箱,圆木墩做的砧台,上面放着重达上百斤的牛角铁砧,外加两把铁锤,一个用来淬火的水槽,还有几个铜质的火钳,基本上也就是这些了。
打铁的学徒也已经就位,是几个之前加入汉部落的野人,其中还有一个叫做弈的家伙,当初还是罗冲给他胳膊正的骨,这家伙后来跟着大嘴学炼铜,现在又开始跟罗冲学打铁了。
由于现在已经有了熟铁和钢,所以罗冲准备率先打造一把自己的武器,长剑。
剑这种武器古来有之,最巅峰的时代要数汉朝,那是剑最辉煌的时代,也是剑没落的时代,这不是说剑的性能不好,只是因为造价太贵,不适合大量装备,所以才很快被刀取代,毕竟同样一个直条,单面开刃可比双面开刃省时省力的多。
罗冲要做的剑,是汉代最典型的八面汉剑,这个名字取自剑的横截面,横截面是一个扁的八边形,也就是说剑体一共有八个面,这种剑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较厚,刚正不阿,既可以用来刺击,也能用来挥砍,同时还非常有韧性,不容易折断,这也是汉剑的特色。
不过这些特性还要根据材料来定,想让剑身有韧性,就要用熟铁打造剑胎,最后用钢材包刃,才能让长剑锋芒毕露,坚韧不屈。
罗冲亲自选了一块熟铁,放在炉子中加热,旁边的学徒也马上拉起了风箱,让铁锭软化下来。
烧了一会儿之后,再用钳子夹住铁锭,放在铁砧上敲打,罗冲掌锤,弈在旁边拿着大锤跟着敲打,每一锤都跟着罗冲的落点,罗冲砸一锤,他跟着砸一锤,慢慢的把铁锭拉长,再折叠锻打。
为了保持剑胎的韧性,不需要折叠太多次,只反复了三次,就可以备用了,一次变两层,两次四层,三次八层,这个折叠的层数对熟铁来说就很合适,太多了就容易断。
最后敲成的剑胎长一尺,很厚,这还不是最终形态,只是个雏形,剑胎做好之后,就要在刃口部位包钢,因为剑是双面刃,所以要一边包一块。
一块钢锭烧红时候,被砸成了细长条,然后放在铁砧的边缘砸成两节,再分别折叠锻打,最后做成两个角钢,然后放在炉子里和剑胎一起加热。
包钢的时候要先在粘合的位置撒一些硼砂,消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这样才能让金属更好的联结在一起,然后把两条角钢包在剑
第271章 环首刀
天子怒的剑鞘用的是树部落原居地的黑铁木制成,木质坚硬,颜色暗沉,两个长条的木片粘和在一起,上面又用铜环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这把汉剑的剑鞘有腰挂,这个是汉代所没有的,腰挂这个东西是从唐朝才发明的,唐朝以前,所有的刀剑都只能手持,或者直接斜插在腰带里,携带很不方便。
后来到了唐朝,刀匠才开始在鞘上装了腰挂,使刀剑可以挂在腰侧,大大的解放了双手,现在的电视剧就很不讲究,道具也不注意这些,弄出很多不伦不类的东西出来,误导了一大批人。
罗冲虽然造的是汉剑,但也不是傻子,明明有更先进的技术而不用,非要虐待自己,所以往后汉部落出产的刀剑,全都会加装腰挂。
族人们对铁质的武器没有什么概念,只是听罗冲说过铁质的武器要比青铜好,但是怎么个好法,他们却没见过,罗冲只好拿了天子怒给他们演示。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韧性,这是青铜所不具备的,罗冲特意让人搬来两块城砖,把宝剑架放在上面,然后自己整个人站在悬空的剑身上,剑身直接被压弯成很大的弧度,但是等罗冲抬脚之后,剑身又会瞬间弹直,把一众围观人员惊的目瞪口呆。
接下来就是锋利度测试,这个实验也没法直接砍人,罗冲只好让人拉了头绵羊过来,然后挥剑斩羊头。
剑影闪过,羊头飞起,满腔的血液飞溅五步之遥,再次把围观的人惊住了,绵羊长着那么厚的皮毛都被一剑枭首,要是换成光秃秃的人脖子,怕是比羊死的还要惨。
“首领,这个铁做的,剑,怎么那么厉害,要是咱们的战士人人都有一把,估计一个人都能打十个了。”鼠大惊讶的说道。
“是啊,是啊,首领,我们也能有一把这样的剑吗”大树也十分眼馋的问道。
他是最早跟着罗冲的一个首领,也最有资格问这话,同样,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好的武器,都可以称得上绝世神兵了,谁人不想得到一把。
“应该不行吧,我看首领带着几个人制作这把剑,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要是咱们部落都用这种剑,要做到什么时候去。”长老看了罗冲的制剑过程,对此比较了解,直接给众人泼了凉水。
“没错,剑确实比较难做,但是你们这些曾经的首领也是会有的,剩下的普通战士,我们只能给他们装备容易制作的刀,也就是只有一个刃口的武器,剩下的族人,谁想要剑,必须是为部落立了大功,我才会赏赐给谁一把宝剑。
不过你们也不用嫌弃单刃的刀,我已经让人制作了一把环首刀的样品,你们也可以看看,整体性能不比长剑要差,只是少了一个刃而已,不过这样对不会用剑的人来说更安全,因为双刃剑用不好很容易会伤到自己。
那个谁,弈,把咱们做的环首刀拿来给大家看看。”罗冲擦拭了剑身的血迹,又跟大家解释了一边剑的配给问题,最后又叫弈拿出了造好的环首刀给大家看。
这把直刀虽然叫环首刀,但是除了刀柄有个铁质圆环外,和汉代的环首刀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反而像是唐横刀的样子多些,实际上,罗冲也确实是按照唐横刀的工艺制作的。
&nbs
第272章 汉阳城(求票票求订阅)
冬季第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汉部落仅造出来一刀一剑,可是其他的建设却颇为迅速,比如夯土的城墙。
夯土这种工艺简单实用,我国最早的城墙建设就全是夯土制成,纯夯土不包砖的城墙,只需要80个人,就能在七天内夯出六米高,长达800米的城墙,建设速度快的令人咂舌,可是那种城墙和汉部落的不一样,墙体只有一米多厚,工程量和汉部落的差距甚大,所以汉部落的建造速度没他们快。
汉部落的城池边长400米,其中包含墙体的厚度,原计划是底宽4米,顶宽两米,高五米,用的泥土都是从护城河挖出来的土,可是后来经过罗冲计算之后,这些土还有点不够用,再有就是墙体的底宽比顶宽差了一倍,使得墙体的角度太缓,对于防御不是很好。
为了兼顾这些问题,罗冲最后在施工的时候,把墙体改为了底宽三米,顶宽两米五,高七米五的城墙。
这样做一是为了减少土方的用量,二是能够增加墙体的垂直度,敌人攻城时爬墙更加困难,也间接的增加了墙体的高度,和墙顶的面积,使城墙上面能够站更多的人,或者放置一些大型的防御器械,比如床弩之类的重型武器。
汉部落的城墙只有200来个奴隶参与建设,另有一些战士负责监督,而且这是他们第一次建设城墙这种建筑,也不是很熟练,好在有了罗冲发明的夯车,建设速度才快了一点,现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城墙终于到了封顶的阶段。
墙体说是高七米五,可实际夯土的高度只有六米高,剩下的一米五还要铺上一层20公分厚的城砖,也就剩下了一米三,这一米三是另外加上去的箭垛,从外面看,最高处才是七米五,其实只有六米多,那是为了保护城墙上的战士用的。
现在的施工进度,夯土的高度已经够了,正在铺设墙顶的地砖,和垒箭垛。
四面墙体的正中各有一座城门,城门高三米五,宽三米,是个竖直的矩形,内外共有三道门,两道厚十公分的实木双开门,外面还有一个三十公分厚的实木吊桥,吊桥收起来之后会贴在外城墙上,也能当作一道门用。
城门的上方还有一个城楼,也就是城门堡,这个城门堡不大,只有五米长,宽度就是两米五,和墙顶的宽度一样,高四米,只有一层,里面安装了两座绞盘,用来收放吊桥,整个城楼的高度加上城门堡一共十米高。
城门里面的两侧,还各有一道紧贴城墙的楼梯,楼梯宽一米二,可以容纳两个人并肩行走,这样就是有人同时上下,也不会因为不够宽而被挡住,方便战士快速上下城墙。
城墙的封顶让罗冲十分高兴,高大的城墙能给族人带来安全感,族人们也在欢呼雀跃,能居住在这样坚不可摧的城中,让他们感到无比的骄傲和幸福,不愁吃穿,不惧外敌,在这个时代,无疑是神仙一样的生活。
随着城墙的逐渐成型,大部分没事做的族人也加入了建设的队伍,他们期待着城墙的早日竣工,除了一些已经怀孕的女人,和留在家中看孩子的女人,剩下的族人一股脑的加入最后的封顶工作,搬砖的搬砖,垒箭垛的垒箭垛。
&n
第273章 油坊(求票票求订阅)
第一座风车房就建立在高炉房的旁边,上面安装了两架风车,一个用来给锻锤提供动力,另一个用来给石磨提供动力,可以让汉部落在冬天继续研磨矿石粉。
寒风在大地上肆虐,可是汉部落很多的族人都在冷风中打着摆子,特意跑过来围观这两架风车。
大风车,哧呦呦的转,这里的风景真好看,天好看,地好看,还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咳咳。
“哇,娘,娘,你快看,那个风车转的好快啊,首领好厉害,居然还能造出这种东西。”裹得像个毛绒玩具一样的去病,在风车前跳着脚对他妈喊道。
“是啊,你还小,将来可要跟首领多学点东西,到时候就能帮首领的忙了,没准还能自己研究点东西出来,娘可是知道,首领对发明东西的族人奖励特别高,要是将来你也能弄出厉害的东西,没准也能戴上那样的锡冠,当个队长什么的。”去病的妈妈也揉着他的脑袋鼓励道。
“嗯,我知道,首领教我们学汉字,我学的可认真了,首领都夸过我聪明,我以后肯定也能像首领一样厉害。”去病认真的说道,小眼神里满满的自信和斗志。
风车运行了两天,十分的平稳,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族人们也渐渐从开始的兴趣盎然慢慢的平静下来,只剩下一些没事干的小孩子,还会偶尔跑出来围观。
试运行结束,罗冲马上下达了继续建造风车的命令,这次依然是同样的两组风车,但却是为木工组建设的,也是汉部落的木材加工厂,依靠风车的动力,制作几台风力锯木机,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加快木制品的生产速度,也能从木工组省出更多的底层人手,把那些只会锯木头的学徒解放出来干别的事情。
锯木机的结构也不是很复杂,只是通过曲轴,把风车的圆形运动,转化成往复式运动,带动锯条来回拉扯,达到锯木头的目的。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的是,锯木机的锯条全部由钢铁打制,全都是规格一样的长锯条,并不是圆锯,因为想要让圆锯的转速达到能锯木头的速度,仅靠风车加齿轮变速箱还比教费劲,而且圆形运动,抖动的幅度肯定会很大,这样也锯不出来平整的木材,所以罗冲最后还是决定用上下运动的锯条。
锯木机一共有四台,每台风车带动两个,其中两个是专门用来锯木板的,风车主轴两侧分别安装一台垂直的刀架,刀架是个框型,可以垂直安装一大排的锯条,里面可以根据所需木板的厚度,调整锯条的间隔距离。
锯条的联动装置把所有的锯条分为两组,甲乙两组锯条交替安装,工作时一组上一组下,只要把圆木推进刀架里,从另一面出来的就是木板了,十分的省力,只要两三个人负责看机器,往里面送木头就行。
另一座风车连接的是两座单锯锯台,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可以用来截断粗大的圆木,上面一层可以用来当作台锯,制作一些特殊的木条或者木方,也可以用尺子锯出符合特定角度的形状。
当然了,先造这个风力木材加工厂也是有原因的,汉部落的居民住宅,到现在都没有屋门和窗户,原因就是没有人有时间锯那么多木条出来。
可等建成了这个加工厂之后,随着基础木材的快速输出,到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