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昭灵驷玉
不一会儿,罗晟看着他们两个说道:“今后的真正口号应该是‘探索这个复杂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要注意,关键点是‘正在发生’,这是微博microblog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告诉人们正在发生的事情,消息的即时性非常关键。”
两人都不由得默默点点头,这一理念的定调,也是为了跟集团公司的“
第137章【起点比你终点都高(4/5)】
李铭远和大卫萨克斯两人也都先后离开,各自回去准备,国内版和国际版几乎同步上线,各有不同但相同的地方都是抓住同样的理念和娱乐事件为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当公司披露分拆重组的消息,外界看到蓝星科技集团的最新架构时,都格外注意到了另外两家子公司。
这两家子公司赫然便是微博与microblog,产品没有推出来,但业界已经对此高度关注了。
对于业内人士而言是无比惊叹的,蓝星科技仿佛有不竭的创新力,年年都推出新产品,还不止一款,关键还都是超级爆款。
2003年的时候蓝色空间bluespace诞生,现在有多火已经无需赘言,至今都是蓝星科技的代表作品,这一年还推出了云歌搜索;2004年一口气推出了reddit、蓝星音乐/musicspace、云歌贴吧、蓝星视频/bluestarvideo,这一年蓝星科技给业内人士的感觉就像是磕了药一样猛。
2004年是蓝星科技大爆发的一年,一年之内完成了两次大额融资,一次是6个亿,一次是将近27个亿,这一年直接把公司送入了“独角兽”的行列。
到了今年的2005年,已经被业界公认为在线视频业务的爆发元年,蓝星视频/bluestarvideo现在是越来越亏钱,同时也越来越火爆。
毫无疑问,蓝星科技今年主打的新产品就是微博/microblog。
不过,业界关注的同时也倍感疑惑,微博/microblog,虽然不知道做什么,但是看两家子公司的名字也不难判断,应该是跟博客类似的社交产品。
业内人士和投资者很是迷茫,既然是社交产品,那为什么还要独立分个新家为什么不是并入蓝色空间/bluespace
业界的疑惑很快就在3月16日这一天得到揭晓。
……
德州奥斯汀,大卫萨克斯和他的团队在两天前已经来到了这里,为期四天的第19届德州sxsw音乐节参加演出的乐队名单已在日前公布,本次音乐节将有超过500个不同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乐队在50个不同的场地进行演出。
sxsw最大的特色应该就是每个演出的场地都挨得很近,而且周围有许多不同的酒吧、俱乐部,所以乐队、乐评人、唱片公司的老板们,也包括乐迷们在演出结束之后,都有一个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在sxsw音乐节的四天时间里,进行的排队就不下几百个。
去年就有超过8000个团队报名参演,在一周的时间里,一共有超过1200场演出,sxsw总共有50多个主要的演出场地,每个场地之间都是步行距离可以到达的。
非常方便唱片公司的人,媒体的人到处挖掘新鲜潜力股。
但是,大卫萨克斯觉得这还不够方便,哪怕各大场馆之间的距离步行就能到,但还是不够,所以microblog能让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到目前各大场馆的实时动态消息。
如今,sxsw已经成为了一个集音乐、电影、科技创新三大单元于一体,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火爆的人文、创新和科技盛会,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ces+ted+戛纳电影节”的结合体。
参加全部三大主题的铂金门票价格高达一千美元,却仍旧能够做到每年吸引数万人参加,而且是从世界各地赶到奥斯汀,各大酒店都是一房难求,音乐酒吧一条街每晚封路,彻夜喧嚣。
不管是音乐单元、电影单元还是科技单元,都把业界的大咖都吸引了过来。
就说科技单元,为期一周的sxsw大会,通常以新媒体互动单元拉开序幕,这里曾经诞生并且仍在诞生着一批有一批未来趋势的引领者。
今年,不但蓝星科技被吸引而来,苹果公司也来了,也包括索尼。
蓝星科技这次派来的最大牌的人物就是时任北美片区联席总裁乔治查理斯去演讲,除此之外还有bluestarvideo掌门人乍得赫利、musicspace掌门人麦克斯迪尔以及microblog掌门人大卫萨克斯。
已经成名的科技公司就不说了,而据说的是,一些科技创业公司只要能上sxsw,想不红都难。
这就是sxsw的魔力,是敢有信心说它比ces炫酷一百倍的理由。
&n
第138章【万众期待的财务报表(5/5)】
整个三月中下旬,蓝星科技成为了互联网界的焦点,确切的来说是微博/microblog成为了话题的焦点。
随着sxsw音乐节的结束,微博/microblog的宣传第二弹立刻接上,蓝星科技集团旗下“蓝星全家桶”凭借目前强大的用户基数和影响力对其进行联动引流。
但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弹小广告,这种是罗晟最讨厌的,尽管他知道这很管用,但他希望尽可能的在实现的推广的时候要降低对用户体验上带来的伤害。
所以,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对蓝色空间/bluespace的一些粉丝达到一定规模的用户发送邮件和后台消息,也包括蓝星视频/bluestarvideo一些知名的up主。
邀请这些人前去注册微博/microblog账号,然后让这些up主们向用户介绍关注他们的社交账号,间接带动广大普通用户。
收到蓝星科技官方邀请邮件的用户,无一例外都进驻了微博/microblog,因为这对他们是很有利的,没有理由不去做,所以个个都很积极。
在三月份的下旬,李铭远和大卫萨克斯分别在国内科技界和北美硅谷出尽了风头。
执掌微博的李铭远在3月27日当天,受邀参加了一场业界座谈会,罗晟请不到,大牌,那其他子公司的ceo总该请到了吧
但事实的结果是,其他子公司的掌门人也都不大爱出来吹牛皮,或许是因为创始人的影响所致,正所谓上行下效,还是很难请到。
其实,李铭远不想参加的,不过鉴于微博刚刚推出来,出来刷一刷存在感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时候了。
座谈会上,主持人看着年轻的嘉宾李铭远说道:“我们发现微博的宣传口号是‘人人都是媒体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两个美国人。在2003年7月,分别叫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利斯两位美国人明确提出了‘we-media’这一概念,直译过来就是‘我们的媒体’,并且两位美国人对所谓的‘we-media’进行了非常严谨的定义。”
就在这时,李铭远在主持人停顿的时候,果断借着这个空隙提前说道:“那个我要说一点,美国人在2003年7月份提出‘we-media’这一概念不假,但实际上罗总提早一个月就已经提出来了,当然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加入蓝星科技,我是次年加入的。”
此话一出在场的业界人士都不禁愣了一会儿,有这事情
主持人立马就意识到有料,当即就说道:“罗总可是,并没有传出来啊。”
李铭远:“当然没有传出来,因为这是我么公司内部的交流,蓝星科技很重要的一个企业文化,除了美食就是每天四十分钟思想交流,头脑风暴。”
主持人:“蓝星科技的企业文化的确非常独具特色,不过内部的交流既然没有传出来,应该是不便透露吧涉及商业机密不方便不用说。”
李铭远:“呃不不,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商业机密,如果算我也不会打开这个话匣子,没有传出来是因为公司确实很忙,产品接连推出,没有时间参加访谈交流之类的。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对其定义和罗总大体上基本相同,不过罗总给的名词叫‘自媒体’。”
自媒体
在场与会的业内人士一听不由得在心里盘算,we-media、我们的媒体、自媒体。
这个概念名词起的秒啊!
刚刚大家还怀疑会不会剽窃别人提出的概念,现在一个“自媒体”概念出来,倒是让人相信了几分。
李铭远继续说道:“罗总不但首先在内部交流当中提出了‘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且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也预言了自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此话一出,在场的业界人士顿时竖起了耳朵,罗晟不出来参加业界交流真的是巨大的损失。
李铭远说道:
“罗总认为自媒体的发展在诞生并在未来十年里会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以微博和microblog诞生开始之前是第一阶段,也是初始化阶段,这一阶段以bbs为代表;进入web2.0时代,这一盛行的说法同样也是罗总提出的概念,罗总认为第二阶段是自媒体的雏形阶段,将会以个人网站、博客、微博为代表;第三阶段是自媒体意识觉醒阶段,主要以门户网站、视频、电商平台等纷纷涉足自媒体领域,平台呈现多元化。”
“就目前来讲,自媒体诞生也不过几年的时间,按照罗总的观点,这三个阶段会同时存在,只不过相对主体不同,微博一定成为其中的一大主体之一。”
其实,李铭远还是没有把真正的重点说出来,那就是移动互联网平台趋势只字不提。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罗晟目前就在公司内部的核心层高管团体里说过,李铭远绝对是属于蓝星
上架感言(必看)
1号凌晨上架,还剩几个小时,刚刚昭灵偷偷去看了看评论,群情愤慨啊,都提着大砍刀,虚的一笔,赶紧去康康地址暴露了木有,幸好木有,也没人来敲门,顿时大松一口气。
诸位读者大佬们稍安勿躁,再等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新章节了,最新一章本来是想要晚上11点发的,定时就是定这个点的,但是评论区有读者大佬怂恿我把今天的全放出来……然后手就不受控制全放了出来,然后群情愤慨了,果然再多都不够鸭……
但是你们不要提着砍刀来找,去找那个怂恿我的读者吧,id我也忘了……
盲猜
oo……
咳咳咳,不皮了,说正经的。
昭灵自己觉地在上架的前一周平均每天爆发一万字更新应该算是良心的了,毕竟,同样是爆发,完全可以放在上架后,那也可以挣点钱。
但这是读者大佬们的鼎力支持的结果,前一周“飞言人”在本书上架之前就上了一个盟主,开昭灵职业生涯以来首次,非常激动,说要爆发庆祝,那说出去的话不能收回来了啊,这一激动手就不受控制了,所以就爆发庆祝了。
现在昭灵向大家交个底,这本书目前写到了两百来章左右,这周爆发了一周,还有六十多章存稿,本来如果按照免费期每天双更走下去,昭灵外公的事情没发生,到上架存稿应该可以破百章的。
之前也跟大家说过了,昭灵外公意外逝世,回去了,老家的习俗很复杂,折腾了七八天,加上来回路上的时间差不多十余天,这十余天没有什么存稿,然后之前一激动又在本周爆发更新,这边出,那边没有进,保底少了三十四章存稿。
但还是留六十多章,嘿嘿……
关于本书,就上架前成绩而言对比上本书,收藏只有大鳄那本书的67%,远不如上本。
不过也是因为这本书比较慢热,在如今一章必出主角、二章必出金手指、三章必出矛盾冲突,小说剧情必须快节奏的大环境之下,较为慢热的书的确有点弱势,昭灵还是幸运的,有你们这群读者的支持,很多慢热书都死掉了,至少这本书还活着。
这本书的剧情更新到现在,蓝星科技才刚刚准备盈利,还没有上市,不过也快了,盈利之后必定是上市ipo的好时期。
大家看商业科技文,爽点就是看主角赚大钱的剧情,一般来说商业科技文都是主角开局的时候搞一个小成本的创意产品,然后挣大钱,回报率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然后出名,各种采访震惊巴啦啦的,从而达到剧情爽点。
这是昭灵写了几本科技文总结的结果,已经套路化了、模板化了,也是剧情节奏快的必然结果。
昭灵想要突破一点,改变一点,进步一点,让大家看点新东西,无奈有些读者看到主角分股融资直接弃书……
《全球垄断》这本书没有走传统商业科技一般套路化的路线,大家追看到这里也发现了主角为长远利益考虑而一直压着公司不赚钱,靠不断的融资,吸vc的血同时付出股权的代价来维系运营,所以节奏上给人的感觉有些偏慢,爽点也没有马上爆发,直到蓝星科技第一次审计财报的发布算是第一次爆发吧。
虽然因此成绩不如上本,但剧情更稳了,也更符合逻辑了,对比昭灵前面几本商业科技文,这本也更加“真实”了不少。
大家回忆一下这本书前面的剧情,主角“罗晟”从宿舍起家创业,从好哥们许勇两个人,到七个人,再到二十个人、三百个人……一步一步成长,每个阶段的上升期都有剧情推进,包括中前期秦微木这个角色加入帮助主角完善公司股权架构。
秦微木这个角色最大的意义就是衬托,一家初创公司并不是很完美的,主角搞的ab股制度也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是有漏洞的,但这些漏洞也随着事业不断发展而补全,才有剧情往下推进的理由,如果一开篇主角机关算尽,那配角就变得可有可无了,整本书的层次感就下降了很多。
包括一次次融资额度越来越大,也衬托了主角的事业一步步壮大。而不是boom的一下,在几十章的简短的内容里,主角就成巨头了,这样爽是爽,但只是一时爽啊,昭灵想的一直爽,爽久一点。
简单的说就是这本书描写主角的创业史,更加细腻了,像股权激励啊、公司顶层设计啊等等,这些昭灵前面几本商业科技文都是一笔带过,以至于留下很多明显的漏洞和剧情bug,也导致通篇看下来,主角的公司、主角崛起都很飘,就是太不真实了,太虚幻了,反派也没有智商。
坦率讲,昭灵现在自己回过头去看以前早期写的书都感觉辣眼睛,但还是有一些读者去订阅老书,所以读者多么宽容啊。
那个时候昭灵太小白了,至于现在算是个老白了,在真正的专业人士面前依然是小白白一个,这是实话。
为什么昭灵以前是小白白呢此话怎讲就说一个例子,在昭灵写第一本商业科技文的时候天真的以为只要51%控股就能万无一失,那个时候也很固执于对财富的拥有权,而不是配置权。
现在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在那些超级富豪们的眼里,钱在名义上是不是他的,他根本不在乎,他在乎是一笔钱他有没有支配权,或者配置权。
而写“全球垄断”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想要自我突破一些,进步一点嘛,所以想要写一本不是太虚、写一本看起来很“真实”的幻想商业科技文。
为此,昭灵疯狂查阅资料。
要弄清楚什么公司架构中的“三会一层”结构、股权结构;
融资中的投前估值、投后估值、完全棘轮条款、加权平均反稀释条款;
公司控制权什么ab股制度、一致行动人协议、有限合伙架构、股东协议、协议控制vie模式、合同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