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孙权虽然不准备得到一个好结果,但是却对刘惇毫不顾忌的说法,感到恼怒。“吾便水路皆战,倒要看看你占卜的准不准。”
刘惇摇头说道:“主不以怒兴师,将军若是不信吾卜,吾离开便是,何故动怒。”
孙权收敛了一下怒气,转头问道:“按照你的占卜,我是不是已经穷途末路了?”
刘惇再一次占卜,回答道:“将军寿禄悠长,富贵无比,只是终非人主。”
“何解?”孙权不是很明白。
刘惇说道:“寿春有帝王气,袁术败亡之后,王气更胜。而将军家中要出贵人,却非应在将军身上。”
孙权愣住了,他家里面现在就只有母亲、他自己和小妹了。母亲福运到头了,他非贵人,那么贵人便是小妹了。而寿春有帝王气说的便是张毅,之前朱治说过将小妹嫁给张毅为妻,岂不是正和刘惇的占卜?
孙权狐疑的问道:“你是朱治派来的?”
刘惇疑惑了一下,“将军说的是吴郡太守?惇不曾认识朱使君。”
孙权却是不信,他对刘惇说道:“如今大汉昌盛,何来帝王之气?”
刘惇摇头,“占气之术自古便有,具有应验。”
孙权问道:“那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刘惇不语。
孙权冷笑的说道:“汝既然无法说出来,便是诈术尔!如何取信于吾?”
刘惇说道:“信与不信,取决于将军。”
“来人,送刘先生回去!”孙权下达了逐客令。
等刘惇被送走之后,他却跪坐在几案之后,想着刚刚的事情,脸上阴晴不定。这个占卜到底是真是假?他很想相信,但是又不敢相信!最后他长身而起,决定试一试,便下令黄盖、孙河率水军巡游秣陵,下令蒋钦、周泰偷袭伺机偷袭芜湖、春谷,截断张毅的补给线。
刘惇从孙权府中离开,他也很无奈,他说的是真话,为什么孙权不信呢?或许他并不是想要结果,而是想要是自己的算数方法吧!这种方法是窥视天机的,岂能随便就告诉别人,更何况这是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完全靠自己领悟,他就是自己领悟的。
寿春一带的确有帝王气,他也看星象,发现在袁术死的那天,帝王之气就已经突然暴涨,接着张毅就在寿春发迹。随着张毅的势力越大,寿春的帝王气越盛,如今可以和许昌的帝王气相抗衡了。虽然天有二帝不是什么好征兆,但是一盛一衰之间,却代表着改朝换代,汉祚衰微,已经是天注定的了,一个新朝兴盛,正合时宜。
方士看待天下,并不会受情感左右,他们只看天势,如同看戏一样冷眼旁观,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死都会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丝毫不会做任何改变。
刘惇是历史上写入《三国志》的著名方士,其吴范、赵达列入一传,三人皆是孙权的特别顾问。
三国好方士,不只是孙权,曹操也招揽方士,左慈、甘始,郄俭,还有被曹操杀死的华佗,也是方士。
至于方士是真是假,上千年过去了,还真无法评说,就好像李淳风、袁天罡这些历史闻名的方士,推背图被称为中国最牛的预言,到现在依然很有市场。所以,本书当中,这些方士就当他们全部都是真的。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五十七回 蒋周自保守丹阳
张毅安葬了周瑜之后,就立刻下令给甘宁,让其水军东进,防止孙权北上广陵。没有了周瑜,张毅相信甘宁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自己的水军将领虽然很少,但是质量却很高。一个甘宁就已经足够打败现在的江东水军了,更何况自己的战船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过让张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令刚刚下达不久,探马竟然回报,孙权又派出了一只军队,想着芜湖县的方向而来。按照旗号,应该是蒋钦和周泰。
张毅对于蒋钦、周泰还是很了解的,三国演义当中两人都是长江上的水贼,一起投靠的孙策的。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两人都是九江郡人,蒋钦是寿春县的,周泰是下蔡县的,他们都是孙策在寿春的时候就投靠孙策的,可以说是孙策的起家班底,比周瑜还要早。
寿春、下蔡都是淮水附近的县,如果他们真的是水贼,也不会是江水上的,而是淮水上的。
这两个人都是猛将,勇武上周泰可能更胜一筹,但是蒋钦在统兵上更具天赋。而且之后他和吕蒙一起发奋读书,成为了一个智将。
不过让张毅不明白的是,孙权为什么会派他们两个过来?是来增援的?周瑜的死讯应该已经传回去了,再派人增援有什么用?过来抢夺芜湖?宛陵?还是春谷?还是过来打游击的?就两千人好像也不够用吧?而且两人一点隐蔽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过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止张毅糊涂了,李靖也不知道糊涂了,饶是他聪明过人,也不知道孙权想什么。
其实蒋钦、周泰也糊涂了,前一天还在商讨到底投降谁,怎么第二天就派他们要进攻芜湖呢?而且就给他们两千兵马,这不是让他们送死吗?他们忠诚是不假,但是却不傻啊!这是必死之战啊!
所有人都不知道,孙权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刘惇的占卜,所有人都以为孙权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的决定。
但是这里面有人是支持孙权的,那就是黄盖,老将黄盖是强硬派,而他的副手孙河也是一个强硬派,他们都是一开始就跟着孙坚打天下的猛将。他们对孙氏的忠诚无可挑剔,所以愿意为孙氏拼命到底。
但是蒋钦、周泰不一样,他们对孙氏忠诚,但是他们还没有到位孙氏送死的地步。在之前的探讨要投降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算退路了。
蒋钦是聪明人,算是半个投机者,他当年看好孙策所以投靠孙氏,现在孙氏不行了,他肯定打算下家。而张毅就是一个很好的下家,并且占据了他的家乡寿春。
周泰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不然也不会拼死保护孙权,为了他深受重伤。但是保护是一方面,送死又是另一方面,他可不会蠢到想好杀死自己。
“主公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要我们夺取芜湖?我们这点人,怎么打得过张毅?”周泰很是不满的说道。
蒋钦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我觉得主公在探讨当天的时候好像比较倾向于投靠张毅?”
周泰疑惑的看着蒋钦,“这怎么可能?张毅先后害死了孙贲、程普、韩当等孙氏内臣,主公怎么会想投降张毅?”
“朱君理之言!”
朱君理,便是朱治。周泰回想着当时朱治的话,立刻明白过来了,孙权是想靠着自己的妹妹从新掌权,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还是说不通啊?
“为何主公还要和张毅作战?”周泰将自己最后的疑惑问出来了。
蒋钦长舒了一口气,“我也想不清,或许和黄公覆有关吧!黄公覆主战,其若生,主公何如投降张毅?”
黄公覆,黄盖也!
主公竟然想要除掉黄盖?周泰被这个说法吓了一跳,黄盖可是三世重臣,主公怎么会如此呢?可是如果不是这样,主公为何要开战呢?也只有这个说法才说得通了。
蒋钦说道:“不管是不是,我们都要进行自保,前面就是丹阳县了,我们就在那里防守。如果事不可为,我们就退回江乘、胡熟,再不行就退到秣陵。”
周泰挣扎了一下,他无法分辨孙权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蒋钦的猜测是真的,那么他也该离开孙权了。但是一旦蒋钦猜测的是错误的,他还是要为孙权效忠!在忠诚与不忠诚之间选择,确实有点难。
“好吧!”周泰只能暂时同意了。
两人进驻了丹阳,丹阳县是丹阳郡名字的由来,只不过丹阳郡的治所在宛陵县。丹阳离江水很近,但是却不用担心来自江上的威胁,因为它和江水之间隔了丹阳山。在江边有一个大营,叫做牛渚,就是当年孙策过江攻打刘繇的地方。
进驻了丹阳之后,蒋钦、周泰只管整顿防务,一点出城的意思都没有。
张毅听到了探马回报,也是很诧异!难道孙权派他们过来就是为了防守丹阳县的?难道防守胡熟等地不是更好一些吗?那里距离丹徒很近,不仅减少了补给线,而且还能互相支援,这样坚守才更有利。
张毅也没有心思去夺取丹阳,他现在要完成包围战略,让李靖带雷绪去攻取吴郡,从东面向丹徒围去。然后他返回宛陵坐镇,将芜湖交给了张经镇守。不需要他出战,只需要不被蒋钦、周泰攻破就好了。
张毅回到宛陵,也是有事情要做的,他需要找到樊梨花的家人,也就是樊能的家人。丹阳郡被孙氏占领之后,樊家也就没落了,但是不论如何,樊梨花被植入到了樊家,樊家就是他的外戚了,不说帮助樊家东山再起,怎么的也要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樊梨花也需要一些亲戚陪伴,这对养胎很有好处。
就算樊梨花性子再强,她也是一个女人,总有柔弱的一面。
张毅一直感觉在樊梨花怀孕当中,外出打仗很不对。但是时机不容错过,为了大业,他只能选择这样。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三十七回 斩徐琨一箭双将
徐琨带人向西而来,迎头就撞见了两个壮汉,一人用大戟,一人用大刀。
正是张毅和魏文通。
徐琨之前判断的的确没有问题,营地四面,的确只有西面人最少,但是西面却有两个杀神。
为了确保能够将这伙援军一网打尽,张毅在其他三面都安排了两千五百人,只有西面是是一千多,兵马最少。可是张毅将自己的亲卫一千人都安排在了西面,就是为了引敌人进套。
结果徐琨一头撞进了张毅的布置当中。
徐琨看到周围围上来的敌人,脸上一变。但是他却没有求饶,反而很硬气的拔出了刀,大喝道:“今陷死地,唯有奋勇者可生!”
亲卫们也跟着硬气的冲了上去,不断高喊着,企图用声音吓住敌人,好杀出一条生路。
“死来!”魏文通挡在张毅身前,带着亲兵就冲了上去,手中大刀刚劈死了一个士卒,亲卫就将敌人围住了。
乱刀之下,徐琨和亲卫根本抵挡不住,不到一刻,就被杀死了。
“恭喜宿主,宿主所在势力杀死历史名人徐琨,召唤历史名人张经。”
“张经,字延彝。武力:85,战策:87,计略:82,内政:71,教育:88,外交:52。特性:文武。”
又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不过在政事上很弱啊!而且这个张经是谁啊?我怎么不还是没有听说过?
“张经,明朝中期人,以剿匪立功,因权臣干扰讨伐倭寇不成,被杀!”
这么看来,还是不错的一个人才啊!张毅扫了一眼大营之内,看看哪里抵抗的最激烈?徐琨他是知道的,这是孙策的表兄弟,而且还是孙权未来的老丈人(这关系够乱的)。
和孙家有这样的关系,徐琨应该就是这次援军的主将了。这是一条大鱼。但是孙权肯定不会就只派一个徐琨过来,因为徐琨没有多少兵权,都被孙策给收了。
那么营内肯定还有另外一个带兵将领。那么会是谁呢?
就在这时候,北面突然一片哗然,张毅立刻望了过去,隐约可以看到有人正在带兵向北面冲去。
就是你了!张毅立刻召唤魏文通:“去北面,那里还有一条大鱼。”
魏文通一咧嘴,“来了,主公!”
张毅和魏文通直奔营北,等杀到营北的时候,那一股士兵已经要冲出大营了。
韩当心里一阵焦急,他刚刚在营中找到了陈端,但是陈端不知道怎么的了,已经神志不清了。
陈端出征之前就身体抱恙,不过为了孙权,他还是带着病体出征了。晚上,他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听到了喊杀声。
陈端刚要起身其看看,发生了什么。就感觉一阵头晕目眩,然后就一头栽倒,等到韩当发现他的时候,他已经昏过去了。
韩当立刻扶起陈端,然后除了营帐,发现实在不好走。他就让亲兵召集附近的逃兵,“尔等莫要乱跑,紧随我身后,还有杀出去的可能。不然我们就全部都被敌人抓到了。”
韩当作为孙氏老将,在士卒当中威望还是很大的,所以很多士卒都跟在韩当身后。
韩当看到已经聚集了三四百人,就带着他们杀向营北。营北方面的张毅军,没有料到敌人竟然还可以组织反击,一时不察就被韩当杀得节节败退。
韩当身后的士卒,也都开始拼命了,他们不想被抓住!这些丹阳兵的凶狠一露出来,让张毅军也感到了害怕。
张毅军很快就被韩当等人凿穿了,眼看着能够逃脱出去,韩当心中大喜,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大声鼓舞着士卒:“快,再快!我们马上就逃出去了。”
张毅已经到了五十步之外,立刻被韩当的大嗓门给吸引住了。通过营门火把的照明,张毅很快就发现了韩当的位置,将大戟插在地上,从背后摘下弓箭,箭搭弓弦,弓拉全开,瞄准之后,立刻撒手。
“嗖!”
箭矢极快速的飞跃过士卒,射穿了铠甲,没入了韩当的后心。
韩当一个踉跄,直接摔了出去,手中扶着的陈端也被他撒开了,直接被扔到了地上。
“恭喜宿主,宿主所在势力杀死韩当、陈端,召唤柳元景、刘穆之。”
“柳元景,武力:92,战策:87,计略:89,内政:76,教育:85,外交:62。特性:大将。”
“刘穆之,武力:61,战策:72,计略:95,内政:88,教育:73,外交:62。特性:谋主。”
“柳元景,南朝宋武将,现为宿主手下都尉。刘穆之,东晋末期人,刘裕的智囊,现为丹徒不得志的青年,欲投宿主为官。”
召唤出来的这两个人都挺不错的,都有属性达到90以上。这些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这两人都是被自己一箭射出来的。
韩当即死,他的手下都惊骇不已,只有几个韩当的亲兵想要返回来拼命,但是其他人却都想逃命,将这些人撞得东倒西歪。
张毅立刻让人对周围士卒喊道:“追五里。”
士卒们立刻追了上去,准备抓俘虏。张毅手下的这些士卒可比孙军能跑,张毅的强军操典上就有武装越野这一项,凡是经过六个月训练的,都能背着五六十斤的铠甲跑上三四十里。
张毅带着魏文通来到了韩当倒地的地方,查看了一下自己怎么一箭杀死两个人的。
韩当直接被射中了心脏位置,所以才会一击毙命。他也是倒霉了,这黑灯瞎火的都能被射中心脏,说不倒霉谁信啊?
至于陈端,就倒在了韩当身边,他倒是没有什么伤口,只是额头撞在了地上,脑袋变成了紫红色,应该是充血了。
张毅心想:他这比韩当还要倒霉啊!摔一跤就摔得颅内出血了。不过这个陈端是谁啊?
张毅不知道陈端很正常,陈端只在孙策的传记当中被提到了一嘴,很多人都不知道。
而且张毅依然不知道的是,陈端在之前就病倒了,不然也不可能摔一下就凑巧的颅内出血。他可能得到的病就是脑血栓之类,一摔给摔破了血管什么的,所以才造成了颅内出血。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五十八回 黄公覆以死殉难
江水之上,两军对垒。
甘宁接到了张毅的军令之后,就立刻派李俊为先锋,以十五条大船组成编队,顺江而下。而他本人,也在编组了三十条大船之后,立刻跟上了李俊的船队。
黄盖和孙河先一步逆江而上,他们的船队已经在牛渚营附近封锁了江面。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孙权会给他们下达了一个防守甘宁进攻丹徒的命令。难道助攻有预感,甘宁会来进攻吗?
不过想想也是有可能的,现在孙氏可以说日落西山了,张毅派甘宁前往丹徒拦截孙权北上也是有可能的的。
不过黄盖没有想明白,之前孙权都已经想好投降了,还要水陆两路军队出来。派水军拦截甘宁说得通,如果孙权要北上的话,肯定需要拦截甘宁,以防被甘宁堵死江水。但是派蒋钦、周泰有什么用呢?
孙河也想不明白。作为宗室重臣,孙河可以说是看着孙权长大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弄明白孙权到底想要干什么!
就在他们还在纳闷的时候,李俊的船队出现了,看着那十五条大船,孙河也有一些不敢置信,张毅怎么弄到这么多的大船呢?
“公覆,此船可有弱点?”孙河想不出如何战胜对面的大船。
“其行慢,或可以火船攻之。”黄盖说完却又摇头说道:“之前周公瑾与我曾商议过,想要烧毁这些大船,但是甘宁没有上当。现在我们没有地利优势,想要烧掉它们几乎不可能。”
“那该怎么办?”孙河不仅有一些为难,“难道还是按照往常那样接战马?”
“不按照往常那样,还能如何?”黄盖站起身来,“这里就交给你了,我要去看看,能不能夺下来一艘大船。”
“你太冒险了!”
“这是转胜之机!”黄盖跳上小船,向阵前驶去。
“所有人听令,备好钩锁,准备接弦,抢夺敌船。”黄盖一边缠绕钩锁,一边大声的对周围的小船下令。
李俊站在船头,看着江东水军的动作,便知道他们的打算了,“想要夺船啊!怎么会如你们愿?”
“传令各船,只许远射,不许接敌!”李俊让传令兵通知各船。
“诺!”
水战一触即发!李俊部船高,居高临下,相当的占便宜。但是江东水军人多船多,而且船速很快,总能接近大船。黄盖所在的小船就靠近了一艘大船,他的船也并不算小,而是现在可以算上大船的斗舰了。斗舰在江东水军当中也没有多少,它太大了,懂得造斗舰的造船匠更少。
而孟康造出来的大船,比斗舰还要高出数尺,宽出一丈,只要装上去,可能将斗舰都撞翻了。
一般来说,斗舰是指挥船,但是也可以作为承载弓箭手的船只。冲锋陷阵的叫做艨艟,也写做蒙冲,是装载近战士卒的船只,上面蒙皮防箭。在船沿上开个小口,从里面刺出长矛,破坏敌船。
不过这种蒙冲,对付孟康造的大船根本不行,因为孟康造的船很厚,根本刺不破。用斗舰也无法对付大船,因为它上面敞开,根本挡不住从上面倾泻下来的箭矢。
所以,黄盖现在拿斗舰当蒙冲使用。再接近大船之后,他亲自带人对着大船甩出了钩锁,然后攀上了大船。
“敌人上船了!”有士卒发现了黄盖等人,立刻挥舞着武器冲了上来。
“终于上来了!”黄盖从背后抽出了环首刀,冲上去一脚踹开了一个敌军,然后挥到砍倒了另一个敌卒,用肩膀撞开了又一个敌兵,冲到了弓箭手身边,开始大开杀戒!
这条大船上出现了动静,也引起了李俊的注意,他立刻下令:“向那边靠过去!”
“甘将军还有多久能到?”李俊问道。
“大概还有一个时辰!”
“那就再挺一个时辰!”李俊说道:“我们冲过去,不要让江东军夺走战船!”
“将军,那个好像是黄盖?”一个亲兵提醒道,“我曾经见过黄盖,应该就是他。”
“黄盖!”李俊大喜,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得到一条大鱼。“快!快点过去!给我撞开那个斗舰!”
“轰!”李俊的座船将那个勾搭在大船上的斗舰,狠狠的撞了出去,上面还在往上爬的江东水军一大半掉了下去,其他也都被撞倒了。李俊的大船还好,因为撞击前有所准备,所以士卒很快就站了起来,然后向斗舰上射击。
“靠过去!”李俊大喊着,然后他举着一块木板,在两条大船的缝隙上搭建了一条板桥。
一些士卒也搭建了板桥,然后跟着李俊一跃而上,跳到了另一条大船上。
“杀!”李俊带人直接向黄盖部的后面冲过去,对黄盖进行前后夹击。
黄盖依然还在拼杀,但是他的亲兵已经发现了李俊从后面杀来,立刻拉住他,“将军,事不可为,还是撤吧!”
黄盖回头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士卒就剩下二十多个了,而对方依然有近百个,并且从另一条大船上还在源源不断的跳过来。功亏一篑啊!黄盖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撤退。
边撤边战,很快黄盖就撤到了船沿,想要跳到斗舰上去。
“黄盖,哪里走!”李俊从后面一下子扑了过来,抱着他一头就从大船上扎了下去,扑到了江里。
到了江里,黄盖还想挣扎,但是他的水性比不上李俊,被李俊拖得沉了下去,一盏茶的功夫,就无法再动弹了。李俊为了保险,硬是又停了一会儿,才游了上来。
这时候,甘宁的后部已经到来,从两侧直插进江东水军当中,因为顺江而下,势不可挡,江东水军很快就撤退了。
李俊被一艘大船救了上来,同时拉上来的还有黄盖的尸体。
甘宁看到李俊竟然捞到如此大功,也不由得有点泛酸,“早知黄盖来此,吾便自当先锋了。”
李俊笑道:“将军大功在手,何故与我争此小功?”
甘宁也笑道:“何来小功?斩将堪比夺城,李兄升职之期不远矣!”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三十八回 二军合攻打春谷
天亮之后,张毅收拢士卒,聚拢俘虏,战利品装车,拆解营地,返回自己的大营。
到了中午才返回大营,将俘虏交于杨延玉、俞敏二人,并让两人清点战利品,统计一下收获多少。
1...4748495051...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