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刘惇摇头说道:“主不以怒兴师,将军若是不信吾卜,吾离开便是,何故动怒。”
孙权收敛了一下怒气,转头问道:“按照你的占卜,我是不是已经穷途末路了?”
刘惇再一次占卜,回答道:“将军寿禄悠长,富贵无比,只是终非人主。”
“何解?”孙权不是很明白。
刘惇说道:“寿春有帝王气,袁术败亡之后,王气更胜。而将军家中要出贵人,却非应在将军身上。”
孙权愣住了,他家里面现在就只有母亲、他自己和小妹了。母亲福运到头了,他非贵人,那么贵人便是小妹了。而寿春有帝王气说的便是张毅,之前朱治说过将小妹嫁给张毅为妻,岂不是正和刘惇的占卜?
孙权狐疑的问道:“你是朱治派来的?”
刘惇疑惑了一下,“将军说的是吴郡太守?惇不曾认识朱使君。”
孙权却是不信,他对刘惇说道:“如今大汉昌盛,何来帝王之气?”
刘惇摇头,“占气之术自古便有,具有应验。”
孙权问道:“那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刘惇不语。
孙权冷笑的说道:“汝既然无法说出来,便是诈术尔!如何取信于吾?”
刘惇说道:“信与不信,取决于将军。”
“来人,送刘先生回去!”孙权下达了逐客令。
等刘惇被送走之后,他却跪坐在几案之后,想着刚刚的事情,脸上阴晴不定。这个占卜到底是真是假?他很想相信,但是又不敢相信!最后他长身而起,决定试一试,便下令黄盖、孙河率水军巡游秣陵,下令蒋钦、周泰偷袭伺机偷袭芜湖、春谷,截断张毅的补给线。
刘惇从孙权府中离开,他也很无奈,他说的是真话,为什么孙权不信呢?或许他并不是想要结果,而是想要是自己的算数方法吧!这种方法是窥视天机的,岂能随便就告诉别人,更何况这是没有办法告诉别人的,完全靠自己领悟,他就是自己领悟的。
寿春一带的确有帝王气,他也看星象,发现在袁术死的那天,帝王之气就已经突然暴涨,接着张毅就在寿春发迹。随着张毅的势力越大,寿春的帝王气越盛,如今可以和许昌的帝王气相抗衡了。虽然天有二帝不是什么好征兆,但是一盛一衰之间,却代表着改朝换代,汉祚衰微,已经是天注定的了,一个新朝兴盛,正合时宜。
方士看待天下,并不会受情感左右,他们只看天势,如同看戏一样冷眼旁观,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死都会知道的一清二楚,却丝毫不会做任何改变。
刘惇是历史上写入《三国志》的著名方士,其吴范、赵达列入一传,三人皆是孙权的特别顾问。
三国好方士,不只是孙权,曹操也招揽方士,左慈、甘始,郄俭,还有被曹操杀死的华佗,也是方士。
至于方士是真是假,上千年过去了,还真无法评说,就好像李淳风、袁天罡这些历史闻名的方士,推背图被称为中国最牛的预言,到现在依然很有市场。所以,本书当中,这些方士就当他们全部都是真的。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十二回 秋收毕用兵广陵
有了军队的帮忙,九江郡的粮食不到二十天就收割完毕了,张毅看着从广陵郡发回来的军报,冷笑一声,将魏文通叫过来,“着朱治、吕蒙带一万士兵去和尚师徒汇合。然后以尚师徒为主,进攻堂邑县、舆国、江都县、广陵县等地。着钟离尉汤和攻东阳县,着徐盛顺淮水攻盱眙县。”
广陵之地张毅已经打了很长时间的注意了,只要拿下了广陵,淮水以南就尽在掌握,特别是洪泽湖一代,是徐州的产粮区,农田肥沃,只要拿下了这里,就等于拿下了半个徐州。只要拿下了洪泽湖,就可以出动骑兵侵扰豫州、兖州、青州,可以说一湖而扰四州。
其实张毅一直就都占据着徐州的地盘,被他归入到九江郡的东城县就是徐州下邳国的领地,不过当初张毅在平定九江各县的时候,强行占领了。徐州其实也向张毅讨要过几次,不过很可惜张毅根本就没有答应。
东城县就好像一把匕首一样插在了九江郡腹部,从东城县可以向东建阳县,向南可以攻合肥、浚遒、历阳、居巢,向北可以攻打阴陵、曲阳、钟离、当涂,向西可以攻打承德、西曲阳、寿春,差不多威胁到了整个九江郡。这样重要的第一个地方,张毅怎么可能还回去?
不仅如此,他还派了重兵把守东城县,当初鲁肃还没有升任郡守的时候,就监管防守东城县。
尚师徒得到了一万士兵,加上他原本的士兵,共计一万五千人。他下令道:“朱君理、吕子明,你二人带着五千士卒从建阳出发,直扑高邮。”
朱治、吕蒙立刻领命,带着五千士卒立刻出发。朱治为主将,吕蒙为先锋,领一千人为前导。
尚师徒又以孟良焦赞为先锋,带领三千人直扑堂邑县。上一次他们从堂邑、舆国、广陵、江都等地带走了大量的百姓,也造成了这四个县能够用来收割粮食的百姓缺少很多。在他们再一次过来的时候,这四县的粮食根本还有大半没有收割呢!
尚师徒直接派人包围了四县的城镇,然后抢收粮食,以充军需。以战养战是最好的补充方式,在敌人这里缴获一石,就等于从后方少运过来十石。
吕蒙到达高邮县,也是为了抢夺粮食。这一次的战略就是如此,先将他们进攻的各县粮食抢夺过来,然后在进攻。朱治的后军到了之后,也跟着抢收粮食。
汤和带着三千人进攻东阳县,也想如此作为。不过他的运气比较好,他感到东阳县的时候,百姓正在向城里运粮。汤和见到如此机会,立刻挥兵入城。
汤和这个人很是老实本分的,在钟离是兢兢业业,而且一点怨言都没有。比他晚召唤出来的薛礼都已经成为了升官,但是汤和还是钟离尉。所以张毅就想给汤和这个机会,但是没有想到汤和一下就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还当先建功。
汤和让人把守城池,然后组织人手收粮。他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长期占领这里,所以他给张毅送去战报,他是单独成军的,所以需要给张毅送军报,而不受尚师徒的管辖。
徐盛带着两千水军进攻盱眙,盱眙为洪泽湖南面,属于下邳国辖地。
下邳国相在几个月之前,由张昭担任。张昭自从担任下邳国相之后,就对张毅非常的警惕,将首先绝大多数的士卒都送到了南面防御起来,只是夏丘、淮陵。盱眙三县,竟然囤积了六千多的士卒,徐盛沿着淮水要去盱眙的时候,就遭遇到了沿途的下邳军的攻击。
这三县全部都在淮水沿岸,张昭直接让人在在淮水的北岸设防,以免张毅攻打过来。没有想到这个布置竟然成为了徐盛进攻盱眙县的阻碍,他连忙向寿春请示,要不要按照原定计划进攻盱眙。
张毅收到了徐盛的军报之后,立刻让下命令,让徐盛随机应变。之前他让徐盛攻打盱眙,只是想要让水军进入洪泽湖。如果是一路畅通的话,徐盛的这两千水军就可以牵制徐州很多兵力。不过夏丘、淮陵、盱眙都被张昭给布防了,再想进入洪泽湖,就有点困难了。
张毅看着地图,他要给曹操添麻烦,也要给自己增加战略空间,这两件事可以同时进行。只是徐盛无法进入洪泽湖,他搅乱徐州的战略该怎么实现呢?
就在张毅发愁的时候,汤和的军报发过来了,张毅看过之后大喜。再一次盯着地图,东阳县就距离盱眙县不远,不过可惜的是这时候的盱眙县是在淮水北岸,要是在淮水南岸的话,他就可以让汤和直接进攻盱眙县了。
不过这样的话,他还是有办法的。张毅叫来魏文通,让人给汤和补充两千人,并且给他带去了新的先去进攻平安县,堵住陈登南向救援的道路。他再一次让徐盛的水军拖住夏丘、淮陵的守军,让守备东阳的军队防止盱眙守军过淮水,给尚师徒他们争取时间。
尚师徒带着军队走了之后,全椒、建阳两县县令就组织了不少的人帮忙去抢收粮食。在上万的百姓帮助下,很快就抢收完了堂邑县的粮食。
尚师徒带着军队在堂邑城前大声的说道:“如今城外的粮食已经全部都被我收走了。如果你们开城投降的话,我就将粮食还给你们;如果你们不开城投降的话,我就带走所有的粮食。”
城内的百姓大哗,他们已经没有余粮了,如果尚师徒真的拿走了这些粮食,他们就只能等死了。
县令看到百姓暴动,也是六神无主,不过城内的世家立刻出动私兵,帮助弹压。他们可以说称霸一方惯了,陈登确保他们保持现在的地位,他们支持陈登对抗外来者。现在就是他们支持陈登,确保自己地位的时候。
不过,他们如此作为,也引起了百姓的震怒,于是城内开始互相攻击。
尚师徒见此,立刻挥师进攻。不到半个时辰,就打下了堂邑县。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五十七回 蒋周自保守丹阳
张毅安葬了周瑜之后,就立刻下令给甘宁,让其水军东进,防止孙权北上广陵。没有了周瑜,张毅相信甘宁完全可以完成这个任务,自己的水军将领虽然很少,但是质量却很高。一个甘宁就已经足够打败现在的江东水军了,更何况自己的战船占据绝对的优势。
不过让张毅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命令刚刚下达不久,探马竟然回报,孙权又派出了一只军队,想着芜湖县的方向而来。按照旗号,应该是蒋钦和周泰。
张毅对于蒋钦、周泰还是很了解的,三国演义当中两人都是长江上的水贼,一起投靠的孙策的。但是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两人都是九江郡人,蒋钦是寿春县的,周泰是下蔡县的,他们都是孙策在寿春的时候就投靠孙策的,可以说是孙策的起家班底,比周瑜还要早。
寿春、下蔡都是淮水附近的县,如果他们真的是水贼,也不会是江水上的,而是淮水上的。
这两个人都是猛将,勇武上周泰可能更胜一筹,但是蒋钦在统兵上更具天赋。而且之后他和吕蒙一起发奋读书,成为了一个智将。
不过让张毅不明白的是,孙权为什么会派他们两个过来?是来增援的?周瑜的死讯应该已经传回去了,再派人增援有什么用?过来抢夺芜湖?宛陵?还是春谷?还是过来打游击的?就两千人好像也不够用吧?而且两人一点隐蔽的意思都没有,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过来,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止张毅糊涂了,李靖也不知道糊涂了,饶是他聪明过人,也不知道孙权想什么。
其实蒋钦、周泰也糊涂了,前一天还在商讨到底投降谁,怎么第二天就派他们要进攻芜湖呢?而且就给他们两千兵马,这不是让他们送死吗?他们忠诚是不假,但是却不傻啊!这是必死之战啊!
所有人都不知道,孙权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刘惇的占卜,所有人都以为孙权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才会做出这样的愚蠢的决定。
但是这里面有人是支持孙权的,那就是黄盖,老将黄盖是强硬派,而他的副手孙河也是一个强硬派,他们都是一开始就跟着孙坚打天下的猛将。他们对孙氏的忠诚无可挑剔,所以愿意为孙氏拼命到底。
但是蒋钦、周泰不一样,他们对孙氏忠诚,但是他们还没有到位孙氏送死的地步。在之前的探讨要投降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打算退路了。
蒋钦是聪明人,算是半个投机者,他当年看好孙策所以投靠孙氏,现在孙氏不行了,他肯定打算下家。而张毅就是一个很好的下家,并且占据了他的家乡寿春。
周泰是一个没有心机的人,不然也不会拼死保护孙权,为了他深受重伤。但是保护是一方面,送死又是另一方面,他可不会蠢到想好杀死自己。
“主公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要我们夺取芜湖?我们这点人,怎么打得过张毅?”周泰很是不满的说道。
蒋钦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我觉得主公在探讨当天的时候好像比较倾向于投靠张毅?”
周泰疑惑的看着蒋钦,“这怎么可能?张毅先后害死了孙贲、程普、韩当等孙氏内臣,主公怎么会想投降张毅?”
“朱君理之言!”
朱君理,便是朱治。周泰回想着当时朱治的话,立刻明白过来了,孙权是想靠着自己的妹妹从新掌权,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还是说不通啊?
“为何主公还要和张毅作战?”周泰将自己最后的疑惑问出来了。
蒋钦长舒了一口气,“我也想不清,或许和黄公覆有关吧!黄公覆主战,其若生,主公何如投降张毅?”
黄公覆,黄盖也!
主公竟然想要除掉黄盖?周泰被这个说法吓了一跳,黄盖可是三世重臣,主公怎么会如此呢?可是如果不是这样,主公为何要开战呢?也只有这个说法才说得通了。
蒋钦说道:“不管是不是,我们都要进行自保,前面就是丹阳县了,我们就在那里防守。如果事不可为,我们就退回江乘、胡熟,再不行就退到秣陵。”
周泰挣扎了一下,他无法分辨孙权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蒋钦的猜测是真的,那么他也该离开孙权了。但是一旦蒋钦猜测的是错误的,他还是要为孙权效忠!在忠诚与不忠诚之间选择,确实有点难。
“好吧!”周泰只能暂时同意了。
两人进驻了丹阳,丹阳县是丹阳郡名字的由来,只不过丹阳郡的治所在宛陵县。丹阳离江水很近,但是却不用担心来自江上的威胁,因为它和江水之间隔了丹阳山。在江边有一个大营,叫做牛渚,就是当年孙策过江攻打刘繇的地方。
进驻了丹阳之后,蒋钦、周泰只管整顿防务,一点出城的意思都没有。
张毅听到了探马回报,也是很诧异!难道孙权派他们过来就是为了防守丹阳县的?难道防守胡熟等地不是更好一些吗?那里距离丹徒很近,不仅减少了补给线,而且还能互相支援,这样坚守才更有利。
张毅也没有心思去夺取丹阳,他现在要完成包围战略,让李靖带雷绪去攻取吴郡,从东面向丹徒围去。然后他返回宛陵坐镇,将芜湖交给了张经镇守。不需要他出战,只需要不被蒋钦、周泰攻破就好了。
张毅回到宛陵,也是有事情要做的,他需要找到樊梨花的家人,也就是樊能的家人。丹阳郡被孙氏占领之后,樊家也就没落了,但是不论如何,樊梨花被植入到了樊家,樊家就是他的外戚了,不说帮助樊家东山再起,怎么的也要帮助他们过上好日子,樊梨花也需要一些亲戚陪伴,这对养胎很有好处。
就算樊梨花性子再强,她也是一个女人,总有柔弱的一面。
张毅一直感觉在樊梨花怀孕当中,外出打仗很不对。但是时机不容错过,为了大业,他只能选择这样。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十三回 汤和平安阻陈登
拿下了堂邑县,尚师徒留下焦赞驻守,然后向着舆国展开了进攻。舆国和广陵只有四十里,可以和广陵互相支援。
虽然尚师徒已经派兵包围了舆国、广陵和江都,但是也仅仅是包围。只是利用了全副武装的职业军人比百姓、私兵更加强大将三县国的人都堵在了城里。
等到尚师徒的大军一到,就立刻对舆国的粮食展开了抢收,他还想要故技重施。
当他将在堂邑县的说辞说了一遍之后,城内却没有出现一样的暴动。想了好半天他才想明白了,舆国,之所以叫做国,是因为这里是舆王的封地。这个舆王虽然只是一个县王,但是再怎么说也是汉室的王,是姓刘的。这些王爷们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上,可是具有很高的威望。
这些国就是他们的小王国,他们说的算。在国里面生活的人也都是他的人,他可以养活所有人。这些王是很富有的,比如说海昏为什么富有到让刘勋从庐江过江进攻?因为海昏有一个王国,虽然是已经取消的王国,但是海昏的富庶已经让人垂涎了。
舆国虽然没有海昏那么富庶,但是在这个经营多年的王国里面,舆王想要养活城内的人一年,还是没有问题。
想明白了这个,尚师徒也就不再舆国浪费时间了,他留下人继续围困舆国,然后转战广陵县。
汤和接到命令之后立刻北上平安县,不过刚刚进入平安县的时候,他就接到了探马的消息,陈登已经带领了五千人进驻了平安县城。
汤和知道不能再向前走了,赶紧找一个可以防守的地方,先将营寨扎好,然后休整一下。
陈登其实早在十天之前就已经接到了军报,不过很可惜,因为还没有收割完粮食,他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聚集太多的士卒。这五千人还是他从家里私兵抽调出来和射阳的驻军组成的。可以说这五千人基本上就是他陈家所有的本钱了,要是打没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几天陈登就感觉不是很舒服,他总感觉肚子疼,不过在这个艰难的时候,他还是强行忍住了。
他也看过医匠,但是医匠也没有看出来是什么病,不过倒是让他多喝热水。他不明白为什么要多喝热水,医匠却说这是从寿春传过来的一种方法,据说热水可以温养内腹,没事多喝热水可以预防很多病。不管怎么说,多喝热水总是好的,至少没有坏处。
陈登对这个说法不置可否,不过他还是听从了医匠的建议,多喝热水。说实话,还是很有效的,他感觉肚子疼的时候少了不少。到了平安县的他第一个命令就是让人给他准备热水,哪怕还在烫嘴,他也喝了下去。
出了一身汗,陈登再一次拿出了最新的军报,看到这些军报他也不由得一阵头大。
局势太过于糜烂了,陈登在出发之前已经给徐州刺史部发了求援的信件,但是他无法保证刺史部会对他进行增援。琅琊相臧霸正在和袁谭在青州那边对峙,袁谭集整个青州的兵力,徐州刺史部大部分的兵力都在支援臧霸,只有下邳相张昭在南面布防,也正是因为在南面布防了,想要支援他都做不到,因为张昭已经没兵可派了。
东阳县、高邮县、堂邑县、舆国、广陵县、江都县,全部都有敌人,看来他们这一次来是想大举进攻啊!陈登不由得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如果自己还在广陵县的话,说不定张毅就会直接攻克广陵县,其他的县基本上就传檄而定了。
陈登在平安县呆了一天,让平安令严加防守,然后才带兵前往高邮县。刚刚走出十多里,陈登就接到了军报,在西方发现了敌人的营寨!
陈登惊愕的看着西面,那是东阳县的方向,敌人攻克东阳县了吗?他立刻让探马去东阳县打探,并且选择了原地驻扎。他不敢继续前往高邮,如果东阳县陷落,敌军应该也可以攻克平安县,拿下平安县就可以进攻射阳了。
射阳是他的老巢,如果射阳被攻击,他手下的士卒就将会没有战心,只会想着回家,士气就会没有了。到那时,基本上就可以一击即溃了。
陈登没有打过多少仗,但是他读的书多。他不是书呆子,而是学以致用的读书人,这样的读书人很可怕。
一天之后,陈登派出去的探马回报,东阳县已经失守,被扬州军占据了。并且探马也大概探查到了东阳大概有两千敌军,西面的营地大概有三千人。这样的敌人并非不可战胜的,不过他要知道敌人的主将是谁。
汤字旗!陈登纳闷了他好像没有听过张毅有一个姓汤的将领。下面的将官说好像钟离县尉好像姓汤,难道张毅竟然派一个县尉过来?
就在陈登疑惑的时候,汤和开始有了行动了,他带着一千人来到了陈登的大营附近,对着陈登大营进行探查,并且在周围寻找有利地形,看样子是想和陈登在这里打一仗。
陈登看到之后,立刻让人出营攻击,想将汤和赶走。汤和也不和他们交战,带着人就撤走。不过等陈登的人回营之后,汤和带着人又回来了,继续观察陈登的大营附近。
陈登冷笑起来,疲兵之计!
陈登应付了汤和两天,就不打算再管了。南面的还需要他去救援,他不能和汤和在这里耗着。
他决定继续向南,救援高邮。结果,拔营之后,刚走不到十里,汤和就带着人包围了平安县城。并且还特意放了救援的人出去,让他们向陈登求援。
陈登有一些左右为难,回去救援就会再被敌人拖住。不回去救援,又怕被敌人攻破平安。
不过汤和已经替他进行了选择,在汤和出发之前,就向朱治发了军报,请求朱治派人在陈登南下的路上进行拦截。朱治就派吕蒙带着两千人堵在了陈登前面。
陈登权衡了一下,是突破敌人的围堵继续南下还是撤兵会平安县,陈登选择了后者,因为通过阻拦很耗时间,很容易两面都无法兼顾,还不如只顾一头呢!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五十八回 黄公覆以死殉难
江水之上,两军对垒。
甘宁接到了张毅的军令之后,就立刻派李俊为先锋,以十五条大船组成编队,顺江而下。而他本人,也在编组了三十条大船之后,立刻跟上了李俊的船队。
黄盖和孙河先一步逆江而上,他们的船队已经在牛渚营附近封锁了江面。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孙权会给他们下达了一个防守甘宁进攻丹徒的命令。难道助攻有预感,甘宁会来进攻吗?
不过想想也是有可能的,现在孙氏可以说日落西山了,张毅派甘宁前往丹徒拦截孙权北上也是有可能的的。
不过黄盖没有想明白,之前孙权都已经想好投降了,还要水陆两路军队出来。派水军拦截甘宁说得通,如果孙权要北上的话,肯定需要拦截甘宁,以防被甘宁堵死江水。但是派蒋钦、周泰有什么用呢?
孙河也想不明白。作为宗室重臣,孙河可以说是看着孙权长大的,但是他还是没有弄明白孙权到底想要干什么!
1...6061626364...1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