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杀伐系统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不悟禅机
就在他们还在纳闷的时候,李俊的船队出现了,看着那十五条大船,孙河也有一些不敢置信,张毅怎么弄到这么多的大船呢?
“公覆,此船可有弱点?”孙河想不出如何战胜对面的大船。
“其行慢,或可以火船攻之。”黄盖说完却又摇头说道:“之前周公瑾与我曾商议过,想要烧毁这些大船,但是甘宁没有上当。现在我们没有地利优势,想要烧掉它们几乎不可能。”
“那该怎么办?”孙河不仅有一些为难,“难道还是按照往常那样接战马?”
“不按照往常那样,还能如何?”黄盖站起身来,“这里就交给你了,我要去看看,能不能夺下来一艘大船。”
“你太冒险了!”
“这是转胜之机!”黄盖跳上小船,向阵前驶去。
“所有人听令,备好钩锁,准备接弦,抢夺敌船。”黄盖一边缠绕钩锁,一边大声的对周围的小船下令。
李俊站在船头,看着江东水军的动作,便知道他们的打算了,“想要夺船啊!怎么会如你们愿?”
“传令各船,只许远射,不许接敌!”李俊让传令兵通知各船。
“诺!”
水战一触即发!李俊部船高,居高临下,相当的占便宜。但是江东水军人多船多,而且船速很快,总能接近大船。黄盖所在的小船就靠近了一艘大船,他的船也并不算小,而是现在可以算上大船的斗舰了。斗舰在江东水军当中也没有多少,它太大了,懂得造斗舰的造船匠更少。
而孟康造出来的大船,比斗舰还要高出数尺,宽出一丈,只要装上去,可能将斗舰都撞翻了。
一般来说,斗舰是指挥船,但是也可以作为承载弓箭手的船只。冲锋陷阵的叫做艨艟,也写做蒙冲,是装载近战士卒的船只,上面蒙皮防箭。在船沿上开个小口,从里面刺出长矛,破坏敌船。
不过这种蒙冲,对付孟康造的大船根本不行,因为孟康造的船很厚,根本刺不破。用斗舰也无法对付大船,因为它上面敞开,根本挡不住从上面倾泻下来的箭矢。
所以,黄盖现在拿斗舰当蒙冲使用。再接近大船之后,他亲自带人对着大船甩出了钩锁,然后攀上了大船。
“敌人上船了!”有士卒发现了黄盖等人,立刻挥舞着武器冲了上来。
“终于上来了!”黄盖从背后抽出了环首刀,冲上去一脚踹开了一个敌军,然后挥到砍倒了另一个敌卒,用肩膀撞开了又一个敌兵,冲到了弓箭手身边,开始大开杀戒!
这条大船上出现了动静,也引起了李俊的注意,他立刻下令:“向那边靠过去!”
“甘将军还有多久能到?”李俊问道。
“大概还有一个时辰!”
“那就再挺一个时辰!”李俊说道:“我们冲过去,不要让江东军夺走战船!”
“将军,那个好像是黄盖?”一个亲兵提醒道,“我曾经见过黄盖,应该就是他。”
“黄盖!”李俊大喜,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能得到一条大鱼。“快!快点过去!给我撞开那个斗舰!”
“轰!”李俊的座船将那个勾搭在大船上的斗舰,狠狠的撞了出去,上面还在往上爬的江东水军一大半掉了下去,其他也都被撞倒了。李俊的大船还好,因为撞击前有所准备,所以士卒很快就站了起来,然后向斗舰上射击。
“靠过去!”李俊大喊着,然后他举着一块木板,在两条大船的缝隙上搭建了一条板桥。
一些士卒也搭建了板桥,然后跟着李俊一跃而上,跳到了另一条大船上。
“杀!”李俊带人直接向黄盖部的后面冲过去,对黄盖进行前后夹击。
黄盖依然还在拼杀,但是他的亲兵已经发现了李俊从后面杀来,立刻拉住他,“将军,事不可为,还是撤吧!”
黄盖回头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士卒就剩下二十多个了,而对方依然有近百个,并且从另一条大船上还在源源不断的跳过来。功亏一篑啊!黄盖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撤退。
边撤边战,很快黄盖就撤到了船沿,想要跳到斗舰上去。
“黄盖,哪里走!”李俊从后面一下子扑了过来,抱着他一头就从大船上扎了下去,扑到了江里。
到了江里,黄盖还想挣扎,但是他的水性比不上李俊,被李俊拖得沉了下去,一盏茶的功夫,就无法再动弹了。李俊为了保险,硬是又停了一会儿,才游了上来。
这时候,甘宁的后部已经到来,从两侧直插进江东水军当中,因为顺江而下,势不可挡,江东水军很快就撤退了。
李俊被一艘大船救了上来,同时拉上来的还有黄盖的尸体。
甘宁看到李俊竟然捞到如此大功,也不由得有点泛酸,“早知黄盖来此,吾便自当先锋了。”
李俊笑道:“将军大功在手,何故与我争此小功?”
甘宁也笑道:“何来小功?斩将堪比夺城,李兄升职之期不远矣!”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十四回 假渡江李靖除患
陈登被迫返回平安县城,汤和立刻返回营地,根本就不和陈登打仗。陈登却不打算放过他,立刻带着士兵去攻打汤和。既然已经不能南下支援了,那就打败汤和,至少也要保住平安县。有汤和这支部队在平安县内,平安县想要收割粮食都是不安全的。这几天,汤和没少抢收平安县的粮食。
汤和也不和陈登出战,那些不明白的人,就问汤和为什么不和陈登打仗。汤和说:“主公给我的任务是不让陈登南下,我现在完成的很好,不需要出兵。”
陈登攻打汤和的营地,但是都被汤和击退了。打了几天,陈登也发现,对方也不是易于之辈,就打消了想要击败汤和的想法,和他在平安县南部对峙起来。
尚师徒在广陵县展开攻势,广陵县也被尚师徒的计策弄的暴动起来。不过广陵县的守军很多,是广陵郡的防守重镇,前治所所在。
吴郡吴县,李靖接到了军报,然后找来顾雍说道:“主公要我渡江进攻广陵郡,我会带着李进一起渡江,吴郡的防守问题就要交给韩世忠了,你只需要管好吴郡的政务就好了。”
顾雍有一些担忧的说道:“使君,如今郡内暗流涌动,您这时候离开可能会引发事端。”
李靖说道:“我可不觉得那是事端,趁我不在的时候搞事情,那叫叛乱。我真希望那帮人能长点脑子。”
顾雍看李靖意有所指,就知道了他已经知道一些事情,也就没有再劝。
李靖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开了,到了丹徒之后,又带上了李进的一千人,乘船渡江而去。
李靖一离开,顾雍就感觉到一阵烦躁。他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平衡张毅和世家这边的势力,虽然后来的吴中四姓全部都归属了张毅。但是要知道吴中四姓也就是这个时候才开始冒头。在吴郡还有很多的世家是和吴中四姓差不多的,这四姓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顾雍一开始的确稳定了这些世家,但是好景不长,陈登派人送来的印绶滋长了这帮人的野心。
吴郡这段时间可以说经历的战火还是比较少的,只有孙策攻打严白虎、许贡的时候,打过几仗,然后吴郡就成了孙氏的老巢了,吴郡世家全部都支持孙氏。
张毅和平接收了吴郡,也让吴郡的这些人没有看到强大的军事力量,甚至还别陈登打过江来了!很多人的心思就活了,想要搏一搏,获取富贵。
果然,李靖离开的第五天,就有人找上门来。顾雍看着名刺,直接选择了拒绝,他可不想和这帮人沾上什么关系。就算这帮人真的占领了吴郡,那有怎么样?能够让吴郡和曹操的领地连起来吗?不说中间隔着十几里宽的江水,就说广陵现在已经有一大半都被张毅攻克了,吴郡已经是张毅的后方了,他想要剿灭叛乱易如反掌。
这帮人却搞不清这些,看到顾雍不支持他们,也就不管他了。顾家已经被排出在他们的新政权之外了,同时他们也害怕顾雍告密,就打算提前发动,趁着韩世忠的军队还没有到吴县之前。
吴郡当中世家众多,这一次便集合了十多个大小世家豪强,他们已经调集过来七千多的私兵,准备夺取吴县的控制权。
夜晚,突然一声鼓响,喊杀声响起。
顾雍听到之后,立刻起身,带着私兵赶往府衙。顾雍就住在府衙附近,他来到府衙的时候,世家的私兵还没有到,他便组织自己的私兵和府衙的士兵进行防守。
世家的私兵先是杀向城门,放城外的私兵进城,然后浩浩荡荡的想着府衙进攻。
他们到达了府衙外面,顾雍已经完成了防御,他看到世家的私兵包围了府衙,大声的斥责道:“尔等胆大妄为,如此叛乱都不想想后果吗?”
“张毅阴谋叛乱,李靖助纣为虐。吾等有天子授予的印绶,顾雍!你若是识相的,就尽快投降。”
顾雍斥道:“张镇东乃是天子任命的镇东将军,任尔等花言巧语,也逃不过叛乱的事实!”
世家的人也懒得和他啰嗦,立刻进攻府衙。
顾雍抵挡起来,外面的私兵太多了,他也不是领兵打仗的料。他知道李靖的离开是一个陷阱,但是猎物已经掉了进来了,猎人怎么还没有出来?
就在顾雍要坚持不住的时候,城内又响起了一声鼓,无数的士兵从民宅当中杀了出来,杀向城门、杀向府衙,将世家的私兵团团围住。
世家的私兵面对这样的变故,都惊慌了起来。那些世家之人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也慌了。
这些士兵是李靖的人,李靖没有走,这是一个陷阱!
“快,突围,我们离开吴县!”
那些世家的人带着精锐就要向外冲,但是却被一员大将拦住了。
“韩世忠在此,尔等留下吧!”
这些世家虽然听说过韩世忠的名字,但是却没有在意,韩世忠不过就是一个小官,要不是单独领兵驻守海盐,他们可能都没有听过这个人。在他们眼中只有校尉这一个级别的才算有点能耐,因为这是他们世家自己现在入仕的最低一档。
但是一交手,他们才发现了韩世忠的可怕!他们冲击了好几次,硬是没有冲开韩世忠的阻拦。
“换另一边!”
有人立刻想要走另外一边,但是却依然被拦住了!
“李进在此!”
其实他们根本就是逃不出去的,李靖已经给他们设下八面埋伏,每一条街道上都有人拦截他们。李靖特意和甘宁协调了一下,让他带人过来帮忙,李俊、潘璋也都在这里等着。
李靖上了已经清理完的城楼之上,看着已经被围起来世家私兵,“希望这一役可以将吴郡的所有麻烦都消灭掉,不然以后要动这些人,可就麻烦了!”
天亮之后,城内的战争也结束了。李靖让人清点了战场,他获得了全部世家的尸体,以及五千多俘虏。对于这些世家的人,李靖没有要活的,这些人如果活下来了,可能就真的活下来了,以后也是麻烦。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五十九回 狡兔三窟孙翊走
黄盖战死,孙河立刻将军报送往丹徒孙权处。孙权接到了孙河的战报,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竟然真的让刘惇给说中了,是巧合吗?还是他真的能够占卜出来?
“将刘先生请来!”孙权不得不再一次的说道。
刘惇再一次见到孙权,他从孙权的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的确很不可思议,刘惇之前的占卜是“陆战无胜,水战陨将”。而现在的情况完全符合,蒋钦、周泰守在丹***本就没有进攻,而张毅似乎也没有进攻的意思,双方连一仗都没有打,当然无胜了。黄盖战死,孙河退守秣陵一代,也符合水战陨将的预测。
“刘先生,我想知道你占卜到的全部内容!”孙权说道。
刘惇说道:“我的占卜已经说得很详细了,如果将军想要保住富贵,那么做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将军若是想要称霸一方的话,北上即可!不过北上的话,将军恐怕有早夭之象!”
“难道我就非要投降张毅吗?”孙权不甘心的问道。
“非我所知也!”
孙权再一次送走了刘惇,然后召来了孙静。上一次讨论的时候,孙静并没有在丹徒。孙权在排除了两路兵马之后,就将孙静召了回来,他想要听听这位叔叔的意见。
不过,因为他没有得到对刘惇占卜结果的验证,所以他并没有找孙静商议太多。现在他已经基本相信了刘惇的占卜,他才将孙静找来,问道:“叔父!如今大势已去,吾该何去何从?”
孙静这些天也了解了孙权的想法,他是想要投降的。不过是投降张毅,还是投降曹操,他还没有想好而已。孙静也了解了张昭等人的想法,张昭、秦松是想北上的,广陵是他们的家乡,他们想回去情有可原。朱治主张投靠张毅,因为张毅年轻有为,而且为人谨慎,要比曹操更有前途。
孙静本人对这两个都不是很赞同,他更同意黄盖的想法,哪怕退守会稽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当孙权提出问题之后,孙静就说道:“如今聪慧者众多,有的心向曹公,有的心向张毅,还有的想要远走他处,此三者皆可保全孙氏。”
孙权点头,“吾亦知之,只是孙氏该如何选择?”
孙静说道:“狡兔三窟,孙氏或许可以分成三路,一部分投降张毅,一部分北上,一部分远走他出。”
孙权眼睛闪烁了一下,问道:“叔父选择哪一路?”
孙静说道:“吾往会稽。”
孙权听了之后,舒了一口气,他说道:“叔父为孙氏如此牺牲——”
孙静拱手说道:“仲谋,孙氏如何,便都在吾等手中。汝欲何为?”
孙权想了想,还是决定选择稳妥的一面,“吾意投降张毅,有朱君理为吾谋划,当可无恙。”
孙静说道:“张子纲(张纮)或可一用。”
孙权问道:“张纮不是同意投靠曹操的吗?”
“并非如此,他的态度并不坚定。”孙静说道:“坚定者是张昭、秦松二人。”
孙权点头,表示明白了。不过他还有一个新问题,“孙氏应该选谁投靠曹操呢?”
孙静说道:“叔弼性格刚直,若是投靠张毅,恐有性命之危,可让叔弼北上。”
孙权听了之后,也觉得有理,“便如此行事。”
就这样,两叔侄计议已定,就如此形式。孙权召集了所有能够召集的大臣和宗室,对他们说道:“如今孙氏危难,为了保全孙氏,吾意向张毅投降——”
“兄长何出此言!”孙翊当即出来反对,“张毅乃是孙氏仇敌,怎可向仇敌投降?”
孙权问道:“那你想要想何人投降?”
孙翊大声说道:“吾不投降。”
孙权还欲说什么,孙静这时候站出来说道:“吾护送叔弼往会稽!”
“有劳叔父了!”孙权说道:“只是叔弼去了会稽,该何人北上?”
“国仪吧!”孙静再一次推荐。
国仪是孙辅的字,孙辅是孙坚的哥哥孙羌的次子,孙贲的弟弟。孙辅比孙策还要年长,孙策占领豫章的时候,将豫章郡一分为二,豫章南部为庐陵郡,孙辅为庐陵太守。孙策的这种分割,并没有得到张毅的认同,所以他仅仅拍了孙无终南下,孙辅就在那个时候逃回了丹徒。
孙辅是一个心向曹操的人,他一直都在和曹操有联系,历史上他差点带着庐陵郡投降曹操。所以对于北上,他一点意见都没有,“辅愿往!”
孙权看了孙辅一眼,然后又扫视了一下大臣,问道:“汝等愿往何处?”
但是没有人回答。
孙权没有再问,而是让他们回去准备去了。这些大臣要走的,就该回去收拾东西了,不走的就等着张毅到来就好了。
孙权将丹徒剩余的船只全部都交给孙辅和孙翊。跟着孙辅走的,有张昭、秦松两家,跟着孙翊走的,有孙静、徐真(徐琨的父亲,孙翊妻子徐夫人的祖父)、弘咨(孙坚的女婿)三家。而跟着孙权投降的,则有张纮、朱治、以及丹阳、吴郡两地的世家豪族。
孙辅带着人过江,孙翊带着人也顺江而下了,孙权这才给张毅写了一封投降书,表达了自己的投降的意思。
投降书送到了张毅的手中,张毅看着降书,表情很是古怪,孙权不仅仅自己投降,而且还要将他的妹妹许配给自己。他妹妹应该就是孙尚香吧?虽然她的真实名字并不叫这个,但是后世习惯性的还是会这么叫。
张毅将降书给众人传看,“孙权这是何意?他真的要投降吗?”
刘穆之看了降表,分析道:“孙氏已经落寞了,孙权有心投降也是应该的。不过为了预防有诈,主公应该一个县一个县的接收过去。并且让李药师接手吴郡,以防不测!”
“正当如此!”张毅点头说道:“我倒是要看看,孙权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将子纲先生请过来,我可以久仰子纲先生的大名了。”
三国之杀伐系统 第十五回 张毅亲征下广陵
吴郡的内乱平定了,世家的势力遭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大半的世家武装遭到了瓦解。并且因为谋反,这十多家的世家都要遭受处罚,没收财产都是轻的。李靖是一个手段和极端的人,历史上他为了偷袭突厥可汗部,甚至不惜派了一个唐朝重臣去送死。
这十多家都被李靖抄了家,所有直系的人员都直接处死,旁系和奴仆全部充了劳役,和那些私兵一起,打乱了交给甘宁,让他带去上海城,帮忙建造海港、船坞。本来孟康那里的人手就不够,现在直接给他送去了上万人,应该能够加快修建了。
李靖将那些抄没的女眷押送往寿春,交给张毅处置。
张毅接到了李靖的军报,也是目瞪口呆,他没有想到李靖竟然一夜之间摧毁了大半的吴郡世家。那些世家,张毅虽然也想收拾一下,但是却没有想到要消灭这么多,只是想着杀鸡骇猴,干掉一两家震慑一下。
刘晔和刘穆之对此事倒是同意了态度,两人都认为李靖做的太过了。刘晔本身就是汉室宗亲,是天下第一大世家,比袁家还要大。虽然刘晔已经预感到要改朝换代了,但是他依然认为世家乃是天下根本。刘穆之也是如此认为,因为世家掌握着知识,杀了太多的世家,肯定会被其他的世家所敌势,这样不利于征讨其他的地方。
张毅认真思考了一下,再让李靖呆在吴郡不是很安全了。这个时候还是有很多刺客的,虽然防范一点,基本上没有事。但是万一呢?张毅可不愿意赌一下,李靖可是他未来的元帅人选,不能让他处于危险当中。想了想,张毅说道:“让李靖带着亲兵前往广陵,任命朱治为吴郡太守,部队交予吕蒙统领。”
命令发出去之后,张毅再一次的说道:“再调集五千人马,我要亲自出征。”
刘晔问道:“主公为何要亲自出征?广陵的形势大好,相信很快就可以拿下广陵了。”
张毅说道:“我要去安抚一下李靖,他好不容易立了一个大功,我却将他的官职给拿下了,他能高兴吗?”
刘晔顿时不言语了,他知道这件事理亏,自己的主公也有一些不满。但是自己真的是为主公好啊!
张毅说道:“不管怎么说,那些世家反叛是事实,反叛了就要付出代价。世家也是大汉子民,违反了就要依照汉律处置。”
刘晔和刘穆之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不再提出意见。
张毅也没有继续为难两人,而是让他们去准备。再聪明的人,也需要是不是的敲打一下,不然他们也很容易得意忘形。御下之道张毅不是很懂,但是张毅知道人都是有私心的,所以他不会完全听信任何人的话,他有自己的耳朵。
几天之后,五千士兵就集结完毕了。张毅和三个女人告别了一下,特别是已经怀孕的大乔,然后逗了逗满是羡慕眼光的孙氏,就带着魏文通出发了。
张毅直奔东城县,他其实也不想自己出征的,在寿春多陪陪妻女多好。但是他不亲征也不行,从河北过来的情报,袁绍已经快要支撑不住了,刘备现在还是受困在汝南南部,这一次面对不只是李通,还有曹仁。
一旦曹操打败了袁绍,那么他就有精力来对付自己了。所以他必须要在曹操从北方抽身之前,完成之前战略防御,拿下淮水之南的所有土地。也就是说至少拿下射阳和盐渎,淮水以北的淩县和海西可以不管,但是在洪泽湖南部的盱眙县也要拿下来。
只有将这些地方拿下来,张毅才能凭借淮水抵抗曹操的进攻。他可不想和曹操打个鱼死网破,以曹操在历史上表现出来的韧性,他很难耗过曹操,因为他并不是很得世家的心。
一道路过建阳,直奔广陵。
尚师徒在张毅到来之前就已经拿下广陵县了,他现在正在进攻江都。不过听说张毅到了,特意返回广陵来见张毅。
张毅和尚师徒已经一年多没见了,见到他张毅很高兴。“老尚,这一年多没见,你富态了不少。”
尚师徒有一些赧然,“让主公见笑了,这一年多没有仗大,吃的有点多,难免会长肉!”
张毅指着他不知道该什么,“你这肚子再不减减,可能连马都骑不动了。”
尚师徒说道:“主要主公给我仗打,很快就都减下去了。”
张毅笑骂道:“好你个老尚,你这是变着法的怪我喽?”
“我可不敢!”
李靖也到了广陵,张毅特意设了私宴,和李靖把酒言欢。“药师不会怪我将你调到广陵来吧?”
李靖说道:“主公定然是有理由的,不然不会如此。”
猜你喜欢